天天看點

從羅馬帝國到笨豬五國之一的“意呆利”,意大利經曆了什麼?

由于意大利在歐洲乃至世界曆史上的文化發展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其在古代文明演變的發展中有着重要的影響,意大利的人文貢獻也有着巨大的成就,是以,本文将再對意大利從這三方面的曆史發展進行深度的剖析,為大家回顧曾經的古羅馬帝國的風采、展示自14世紀中葉而興起的文藝複興的輝煌,并就近代以來意大利的發展進行簡要了解。

從羅馬帝國到笨豬五國之一的“意呆利”,意大利經曆了什麼?

以前我對意大利的人文風俗以及經濟發展有過大概叙述,本文就不一一贅述了,隻做簡要了解。

國家概況

意大利為南歐國家之一,位于地中海北岸,是世界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之一,是歐盟和北約組織的創始會員國,還是申根協定、八國集團和聯合國等重要國際組織的成員。其國土面積為301333平方公裡,人口6024萬,主要信奉天主教。

氣候、地理環境及資源

意大利主要由亞平甯半島及兩個位于地中海的島嶼西西裡島與撒丁島所組成,其領土還包圍着兩個微型國家:聖馬力諾與梵蒂岡。

從羅馬帝國到笨豬五國之一的“意呆利”,意大利經曆了什麼?

1)意大利北方為阿爾卑斯山地區,北面與法國、瑞士、奧地利以及斯洛文尼亞接壤,東、南、西三面分别臨地中海的屬海亞得裡亞海、愛奧尼亞海和第勒尼安海,并且與突尼西亞、馬耳他和阿爾及利亞隔海相望。其海岸線長約7200多公裡。

2)意大利北部為阿爾卑斯山脈,中部為亞平甯山脈。兩條山脈之間的北部為波河平原,其土壤肥沃。

3)意大利多火山和地震,意、法邊境的勃朗峰是歐洲第二高峰;亞平甯半島西側有著名的維蘇威火山;西西裡島上的埃特納火山是歐洲最大的活火山。

4)意大利最大的河流是波河,發源于阿爾卑斯山南坡,台伯河是流經羅馬的主要河流;境内較大湖泊有加爾達湖、特拉西梅諾湖、馬焦雷湖、科摩湖等。

5)意大利屬于亞熱帶地中海氣候,其夏季幹燥,冬季溫暖多雨,氣候相對比較溫和。

從羅馬帝國到笨豬五國之一的“意呆利”,意大利經曆了什麼?

6)意大利自然資源比較貧乏,水力、地熱、天然氣等能源較豐富,石油及礦産資源匮乏。

7)意大利的地熱發電量為世界第二位,水力發電為世界第九。另外,2011年意大利是世界第一光伏裝機容量國(占世界份額4分之一),國内可再生能源供給比例是能源總需求25%。

經濟概況

意大利是一個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意大利在藝術和時尚領域處于世界上司地位,米蘭是意大利的經濟及工業中心,也是世界時尚之都。

1)意大利是發達的工業國,國内中小企業發達,被譽為“中小企業王國”。

2)意大利各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總體來說,北方工商業發達,南方以農業為主。

從羅馬帝國到笨豬五國之一的“意呆利”,意大利經曆了什麼?

3)意大利是世界著名的汽車跑車生産國,知名品牌有法拉利、蘭博基尼、瑪莎拉蒂、布加迪(現法國)、阿爾法•羅密歐等。

從羅馬帝國到笨豬五國之一的“意呆利”,意大利經曆了什麼?

主要城市

1、羅馬

羅馬是意大利的首都,其是歐洲文明古城、天主教中心、羅馬教廷所在地、前羅馬帝國首都,由絲綢之路而有東洛陽西羅馬的說法。

羅馬被稱為“永恒之城”,是世界著名旅遊城市,意大利的政治及文化中心,意大利最大城市。

2、米蘭

米蘭是意大利的經濟首都,世界“時尚之都”,前西羅馬帝國首都,人口183萬,米蘭都市區是意大利最大的大都市和歐洲及世界最大的都會區之一。

米蘭曾經舉辦過兩屆世界博覽會。

從羅馬帝國到笨豬五國之一的“意呆利”,意大利經曆了什麼?

3、都靈

都靈是意大利重要工業中心,意大利的重要制造業中心,意大利第三大城市。

4、威尼斯

威尼斯是意大利重要的國際旅遊及文化都市,有着“水城”之稱。

5、熱那亞

熱那亞位于意大利西北部、利古裡亞海熱那亞灣北岸,是意大利最大的商港和重要工業中心。

熱那亞曆史悠久,曾是海洋霸主熱那亞共和國的首都,2004年熱那亞被選為當年的“歐洲文化首都”。

從羅馬帝國到笨豬五國之一的“意呆利”,意大利經曆了什麼?

社會民生

教育

1)意大利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制,6~14歲為義務教育的階段,公立學校對全體公民開放。

2)中等教育期間,文科中學要教授拉丁語和希臘語,希臘南部有“大希臘”之稱。

3)高等學府有羅馬大學、博洛尼亞大學、米蘭大學等。

體育

1)意大利是一個體育強國,比較強勢的項目有足球、籃球、排球、滑雪、賽馬、帆船運動、遊泳等。

2)意甲足球聯賽是世界上比較知名的足球聯賽之一。

3)意大利舉辦過一次夏季奧運會,兩次冬季奧運會,并申辦了2026年的冬奧會。

從羅馬帝國到笨豬五國之一的“意呆利”,意大利經曆了什麼?

社會保障

1)意大利的社保制度與歐洲大多數發達國家類似,但又有不同,其社保堅持高繳費率和高替代率,所謂高替代率是指養老保障的退休工資與退休前工資非常接近,其一度達到退休前工資的95%。

2)近年來由于意大利經濟發展停滞,财政支出占比較大,其養老金支出逐年下滑。

醫療衛生

意大利醫療實行公共醫療免費、醫藥分離制度,其公立醫院往往各自的治療項目不同,主要是為了避免公立醫院之間的競争。

人文風俗、禁忌

1)意大利人忌諱數字“13”;送人禮物忌諱送菊花、手帕;送花時應以單數為佳;交談時忌談政治和美式橄榄球;忌諱當面打噴嚏。

2)意大利人以家庭為中心,熱情好客,注重女士優先。

從羅馬帝國到笨豬五國之一的“意呆利”,意大利經曆了什麼?

旅遊及風景

1)意大利是世界第五大旅遊國,擁有55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産,和中國并列為全球擁有世界遺産最多的國家。

2)意大利旅遊資源豐富,氣候濕潤,風景秀麗,文物古迹很多,有良好的海灘和山區,公路四通八達。

3)主要景點有比薩斜塔、羅馬鬥獸場、龐培古城、威尼斯、羅馬湖、佛羅倫薩曆史中心、聖喬治山、埃奧利群島以及多處國家公園等。

從羅馬帝國到笨豬五國之一的“意呆利”,意大利經曆了什麼?

飲食

1)意大利飲食是典型的地中海飲食結構,其近些年被評為最健康飲食,撒丁島上有着世界上最大和最多的長壽人群。

2)意大利人早餐很簡單,但一定要喝咖啡。(據說,星巴克的創始人當年在意大利喝到了當地咖啡espresso,才萌發了開咖啡店的想法)

3)意大利人晚餐愛吃火鍋,但不同于中國,其類似瑞士的芝士火鍋,但用雞蛋和黃油替代了芝士。

4)北歐以黑暗料理聞名,東歐則注重傳統料理,以意大利為代表的南歐地中海飲食則以健康和輕口味為主;法國的飲食世界聞名,但比較油膩,而意大利的飲食則以輕油為主,以香料和橄榄油調味。

5)主要美食有意大利面、意大利披薩、意式肉腸、烤豬肉菜、奶酪、松露、意式甜點等為主。

從羅馬帝國到笨豬五國之一的“意呆利”,意大利經曆了什麼?

曆史發展及人文成就

曆史概要

意大利的曆史發源離不開羅馬,其源起于羅馬。

1)由于其靠近希臘半島,在希臘文明崛起時期也伴随着對希臘文明的吸收和融合。

2)至羅馬帝國時期将疆域發展到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大帝國,羅馬帝國分裂後,随着西羅馬帝國滅亡,東羅馬帝國被奧斯曼帝國取代。

3)亞平甯半島進入分裂的小城市型的王國時期,各個分裂的王國各自為政,即“一城為一國”。

4)十四世紀至十五世紀,意大利成為歐洲文藝複興的發源地,其推動了人類文明的發展和進步,對世界資産階級革命的發展有着巨大影響。

5)但意大利的資産階級革命發展較晚,随着馬志尼、加裡波第和加富爾的努力,意大利逐漸完成資産階級革命,同時意大利完成統一。

從羅馬帝國到笨豬五國之一的“意呆利”,意大利經曆了什麼?

6)一戰及二戰時期,歐洲作為戰争的策源地,意大利也是重要參與國。二戰結束後,意大利君主制結束,進入現代化時期。

這裡對古羅馬及分裂後的東西羅馬帝國曆史、意大利文藝複興曆史不進行再次的贅述了,在前一篇“古羅馬史及分裂的東西羅馬帝國對世界的影響”、和後一篇“意大利文藝複興及影響”進行詳細的介紹。

這裡隻對西羅馬帝國滅亡後的意大利曆史發展、意大利資産階級革命及至現代的曆史進行介紹。

一、西羅馬帝國滅亡後,中世紀過渡時期

古羅馬及西羅馬帝國,對歐洲的政治、文明以及社會都有着重要的影響,其傳播了更為先進的政治制度。

從羅馬帝國到笨豬五國之一的“意呆利”,意大利經曆了什麼?

西羅馬帝國滅亡後,歐洲進入封建社會的中世紀時期。

在古羅馬及西羅馬帝國的統治下,歐洲文明受到其多方面影響,羅馬法律是以後歐洲各國大陸系法律的基礎,在其他藝術、科技、文學等的方面,歐洲也深受其影響。

西羅馬帝國傳播了基督教,改變多神教的信仰,尤其之後的羅馬教皇在天主教的統治範圍内,對歐洲文明和社會生活有着深刻的影響,自此歐洲進入黑暗的中世紀。

1)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被日耳曼人奧多亞塞推翻,其建立意大利王國。

2)公元489-493年,東哥特人狄奧多裡克推翻奧多亞塞,建立東哥特王國。

3)公元534年,東羅馬帝國在消滅北非汪達爾人後,回師消滅東哥特王國,意大利又成為東羅馬帝國一部分。

從羅馬帝國到笨豬五國之一的“意呆利”,意大利經曆了什麼?

二、日耳曼諸族統治的“一城為一國”時期

1、公元568年,倫巴德人進入意大利,在意大利北部建立倫巴德王國,并在意大利南部又建立三個公國,以威脅到羅馬教廷。此時的意大利半島名義上歸屬東羅馬帝國。

2、751年,倫巴德人占領拉文納并廢黜東羅馬帝國的總督,拜占庭退出意大利半島。

3、公元756年,法蘭克國王丕平三世受教皇請求出兵,攻入意大利,為教皇奪回大權。

同年,教皇創立教宗國,并接受丕平貢獻的城市,組成了後來穩定的教皇國,這也稱之為“丕平獻土”。

從羅馬帝國到笨豬五國之一的“意呆利”,意大利經曆了什麼?

4、公元774年,法蘭克國王查理曼滅亡倫巴德人政權,法蘭克王國擴充至意大利半島北部。

5、公元800年,教皇在聖伯多祿大殿為查理大帝加冕為“羅馬人的皇帝”,其被稱為“歐洲之父”。

6、公元814年,查理曼去世,法蘭克王國一分為三,由查理曼大帝的三個兒子分别繼承。

法蘭克王國分裂為東、西、中法蘭克王國,意大利北部原屬中法蘭克王國,後劃歸東法蘭克。這三個國家也是以後歐洲大陸德國、法國、意大利的雛形,并且包括了瑞士、荷蘭、丹麥、比利時等一衆國家。

1)東法蘭克王國變成神聖羅馬帝國後,很長一段時間内,國家基本上處于300-400個諸侯國互相打鬥的局面直到19世紀中旬普魯士統一德意志。

2)意大利半島地區,則因為教皇權威幾乎貫穿了整個中世紀。

3)西部的法蘭西則與對岸的英格蘭打打停停将近一百年,這就是著名的“英法百年戰争”。

從羅馬帝國到笨豬五國之一的“意呆利”,意大利經曆了什麼?

7、此時伊斯蘭在阿拉伯半島、北非和中東地區興起。同時,。

8、公元852年,撒拉森人控制巴裡并建立酋長國,伊斯蘭人則于902年開始統治西西裡。

這段時期,薩拉森人和日耳曼人等都曾侵入過意大利境内,這一時期意大利半島混亂不堪,除了教皇國,其他地區基本“一城為一國”,這一段時間也是意大利中世紀最黑暗的時期。

随着地中海貿易逐漸發展起來,在意大利半島沿海出現四個城邦國家,即阿馬爾菲、比薩、熱那亞、威尼斯。

9、公元1130年,南意大利的西西裡伯爵羅傑二世登基為西西裡國王,建立西西裡的諾曼王朝。

從羅馬帝國到笨豬五國之一的“意呆利”,意大利經曆了什麼?

10、1155年,拜占庭皇帝曼努埃爾一世派軍隊在普利亞登陸,企圖在南部進入意大利與北部地區的勢力配合,但遭到抵抗。至1158年,拜占庭軍隊撤出意大利。

11、1189年,西西裡國王古列爾莫二世去世,其指定的繼承人姑母康斯坦絲嫁給神聖羅馬帝國皇子,即亨利六世。是以帶來了神聖羅馬帝國對意大利半島長時期的控制。

12、同年,由于西西裡上層貴族不願被德國人統治,便擁立古列爾莫的私生堂兄坦克雷德為王。

13、1191年,亨利六世以康斯坦絲的名義要求西西裡王位,多次入侵西西裡。

14、1194年坦克雷德去世,亨利六世奪取西西裡王位,廢黜古列爾莫三世,諾曼王朝結束。

從羅馬帝國到笨豬五國之一的“意呆利”,意大利經曆了什麼?

題外話:962年,東法蘭克王國國王奧托一世在羅馬加冕為羅馬皇帝,由于奧托一世成為東法蘭克國王之前是德意志邦國的皇子的身份,其也被稱為薩克森王朝首任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也被稱為“德意志之父”。

1155年,腓特烈一世加冕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同時加冕意大利國王,但統治範圍除了教皇國,其在位時期東法蘭克正式改名神聖羅馬帝國,帝國達到巅峰,其也被稱為“紅胡子”或“巴巴羅薩”。其在位時想通過戰争徹底掌控意大利,但遭到教皇反對,經過五次戰争,腓特烈一世以失敗告終。

之後的意大利半島基本處于中部的教皇權威穩固、其他地區“一城為一國”狀态。

從羅馬帝國到笨豬五國之一的“意呆利”,意大利經曆了什麼?

三、十字軍東征

在這一時期,表面上為了傳播基督教以及對抗宿敵中東伊斯蘭教,發生了著名的“十字軍東征”。

從11世紀-13世紀,在這兩百年的時間裡,西歐前後組織了9次“十字軍東征”,其組織者以教皇及西歐各國貴族。

這實際上是一場以宗教、政治、社會經濟為目的的侵略掠奪戰争。

十字軍的主要成員除了部分西歐貴族和騎士外,大部分是深受壓迫的農奴和流民,他們沒有多少文化,以發揚宗教當成畢生目的,精神支柱就是上帝和基督教。

從羅馬帝國到笨豬五國之一的“意呆利”,意大利經曆了什麼?

在這段時間十字軍建立起了數個騎士團上司的國家,并誕生了著名的三大騎士團--聖殿、醫院、條頓。

1)醫院騎士團主要照料傷患和朝聖者,從中世紀一直延續到現在,隻不過不再有所屬的領地。

2)聖殿騎士團可以說是三大騎士團中最富有的騎士團,但被法國國王和教皇合謀其财産,并殺死大多數成員,随後教皇宣布解散這一騎士團。

3)條頓騎士團又名“德意志騎士團”,如下:

①其在1224年征服普魯士地區的古普魯士人,建立條頓騎士團國,這是普魯士公國的雛形;

②其首領在1525年接受馬丁路德的新教,宣布條頓騎士團國世俗化,并與羅馬教廷脫離關系,條頓騎士團國改名普魯士公國;

③1809年,拿破侖解散軍事組織條頓騎士團。其在東北歐的擴張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十字軍的東征在13世紀末結束,但它的影響卻十分深遠。

從羅馬帝國到笨豬五國之一的“意呆利”,意大利經曆了什麼?

在十字軍東征的路上西歐人看到了遠比它們先進的伊斯蘭文明和拜占庭文明,并且還看到了原本屬于希臘文明的殘存,這些所見所聞和文明的沖撞為後來西歐的文藝複興起到了促進作用。

四、文藝複興時期

⬜️十四世紀末至十五世紀初,在意大利首先開始了文藝複興運動,後傳至歐洲大陸,并延續到英國,是歐洲乃至世界現代文明的開端,其伴随着思想的解放和對科學、人文、自由、民主的追求,誕生了數量衆多的近代科學、藝術、文學、哲學等的開創者和引領者,對世界文明的發展影響深遠。

文藝複興的具體過程我會以一個專題進行詳細的介紹,這裡内容有限,不再贅述。

從羅馬帝國到笨豬五國之一的“意呆利”,意大利經曆了什麼?

五、意大利資産階級革命

概述

近代以來至十九世紀中期,在意大利資産階級革命之前,意大利一直處于各王國和邦國分裂狀态,其沒有實作整體的統一。

從羅馬帝國到笨豬五國之一的“意呆利”,意大利經曆了什麼?

1)雖然意大利是歐洲文藝複興的中心和起源之地,但直到十九世紀,意大利仍然處于内部各個城市、地區各自為政的狀态。

2)同時,雖然意大利資産階級革命開始的很晚,但其帶來了的是在1848年及其之後的一段時間,歐洲相繼爆發了一系列更深層次的資産階級革命運動,包括法國、普魯士、奧匈帝國等,其被稱之為歐洲的“人民之春”。

3)在意大利資産階級革命之前,雖然歐洲尤其西歐各國多有資産階級革命,但大都在資産階級和封建君主制之間反複。

4)這次以意大利資産階級革命為代表的席卷歐洲的資産階級革命,對歐洲各國的封建君權是沉重的打擊,自此之後,歐洲的封建制度逐漸退出曆史舞台,其各國相繼以更大的力度限制君權的發展,并以立法的形式逐漸确立下來。

從羅馬帝國到笨豬五國之一的“意呆利”,意大利經曆了什麼?

⭕️至于意大利資産階級革命比較晚的原因有四點:

1)意大利本國商業發達,但政治上四分五裂,“一城為一國”,其各個城市各自為政,無法形成統一的政治條件;

2)意大利國内資源貧乏,工業發展缺乏必要的資源,對資産階級發展形成較強的工業實力困難,導緻資産階級經濟實力有限;

3)各地封建統治者與商人結合,封建主即是統治者又是新興資産階級商人,沒有英法國内強烈的階級對立,其國内資産階級的現狀,基本與英國、法國當時進行了資産階級革命之後的情況類似,對于本國資産階級,其不需要進行資産階級革命;

4)由于本國的資産階級與封建主聯合在國内各城市地區各自為政,内部沒有統一市場,商業發展大多依賴外部市場,沒有為建立統一國内市場的而發動革命的内在動力。

從羅馬帝國到笨豬五國之一的“意呆利”,意大利經曆了什麼?

另外,外部條件則有三點:

1)葡萄牙和西班牙最早進行了海外殖民探索,英法等國興起後又進行了重新配置設定,将所有新開辟的航路控制在自己的勢力内,這就為意大利早期的資本原始積累帶來了障礙。

2)奧斯曼帝國控制了東西方的傳統商路,(路上、海上絲綢之路均通過地中海東部地區向西歐輸出商品),對過往商旅征收重稅,而意大利的傳統商業範圍就是從小亞及地中海東部買進商品運到西歐賣出,從中牟利,是以奧斯曼帝國的崛起對意大利的傳統貿易構成了巨大的威脅,造成其商品經濟逐漸發展緩慢。

3)新航路開辟後,西歐的商業中心有地中海沿岸轉移至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地理位置變得不利于發展海外貿易,但其仍然固執的堅持其地中海貿易的原始路線和模式。

從羅馬帝國到笨豬五國之一的“意呆利”,意大利經曆了什麼?

以上的各個原因阻礙了意大利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随着在十五世紀末的大航海時代開始後,意大利地中海地區的貿易逐漸衰落,資産階級沒有了經濟基礎,政治上的革命也就失去了根本的動力。

意大利資産階級革命以1815年的維也納會議及拿破侖政權的結束為标志而開始,并随着1871年的普法戰争而結束。

1815-1870年,為意大利人民争取民族獨立與國家統一的資産階級革命運動。

從羅馬帝國到笨豬五國之一的“意呆利”,意大利經曆了什麼?

(一)革命背景

伴随着中世紀歐洲各國的動蕩、以及奧斯曼帝國統治的日漸衰弱、1806年神聖羅馬帝國消亡、《維也納合約》簽訂、拿破侖從俄國敗退。

1)在歐洲文藝複興運動結束後,英法等國都相繼進行了資産階級革命,确立了資産階級的統治。

2)在這之前的大航海時代更是開啟了歐洲各國列強海外殖民與貿易的曆史。

從“海上馬車夫”的尼德蘭王國到北歐海盜;從老牌“日不落帝國”西班牙到新的“日不落帝國”英國崛起;從曾經稱霸一時的葡萄牙“無敵艦隊”到試圖一統歐洲的拿破侖法蘭西殖民帝國;從普魯士資産階級崛起到俄國彼得一世改革;從奧匈帝國的沒落到奧斯曼土耳其的苟延殘喘。

而意大利則一直不溫不火,其海上貿易上堅持以地中海為中心,陸地上則沿着“絲綢之路”進行貿易;對于參與世界殖民地的争奪則顯得有心無力;加之奧斯曼帝國對東西方貿易的交通要道的限制,意大利資産階級經濟從開始萌芽時的蒸蒸日上到逐漸沒落。

從羅馬帝國到笨豬五國之一的“意呆利”,意大利經曆了什麼?

1)這一時期的意大利政治格局基本保持着“一城一國”的狀态,羅馬教皇國仍然占據意大利半島的中部地區,意大利缺少一個有力的政權出面對散亂的國家進行整合。

2)同時,教皇因為自身的利益和權力,也對意大利半島的統一進行了一定的阻礙,意大利的統一缺乏宗教信仰上的支援。

3)但随着歐洲資産階級革命的如火如荼的進行,尤其由拿破侖入侵意大利後統治的意大利共和國及其後意大利王國的成立,這些都令意大利國内人民産生了更深的民族主義的思想。

從羅馬帝國到笨豬五國之一的“意呆利”,意大利經曆了什麼?

(二)意大利資産階級革命的前奏

當拿破侖的君主政權開始衰落,他之前擊敗的其他君主嘗試透過滿足民族主義者來鞏固他們的政權,為革命制造良好的時機。

1)随着拿破侖統治下的法國戰敗,維也納會議正式召開以重新畫定歐洲大陸。

2)在意大利,重新恢複了拿破侖時代前的各自獨立的政府,當中一些是直接統治的,一些則受歐洲列強的影響。

3)多個意大利邦國内都有團體再次推動一個統一的意大利國家的意念,令早已在群眾間點燃了的民族主義的火焰燃燒起來。

4)争取意大利統一被認定是與奧地利帝國及哈布斯堡王朝對抗,因為它們直接控制着當時的意大利東北部,其也是阻礙統一的最強大的單一力量。

從羅馬帝國到笨豬五國之一的“意呆利”,意大利經曆了什麼?

5)支援統一的人還要面對教廷的反對,尤其在與給他們某種程度上的自治權的教皇國建立邦聯制失敗,當時的教宗庇護九世恐怕放棄當地的勢力會令意大利天主教徒受迫害。

6)即使是希望見到半島統一成一個國家的人,也有很多不同的團體,其不能就統一國家應實行的制度達成共識。其中一些建議認為應在教宗的統治下建立邦聯制;其他主要的革命團體希望建立一個共和國。

7)

從羅馬帝國到笨豬五國之一的“意呆利”,意大利經曆了什麼?

1、從“燒炭黨”到“意大利青年黨”的運動

糾澤佩•馬志尼組織了一個最具影響力的革命組織,即位于意大利南部的“燒炭黨”,組織的意念來自法國大革命,成員主要來自中産階級和知識分子。

維也納會議将意大利半島分給歐洲列強後,“燒炭黨”分子分散到教皇國、薩丁尼亞王國、托斯卡納大公國、摩德納公國以及倫巴第-威尼斯王國。并自1820年起發起多次暴動。

由于拿破侖三世統一意大利的行動失敗,導緻“燒炭黨”将其判處死刑,并以此為由差點刺殺成功他。統一運動的領袖大多是這一組織的成員。

統一運動中兩個重要人物是意大利統一的倡導者糾澤佩•馬志尼和朱塞佩•加裡波第。

在較保守的君主立憲支援者中,加富爾和其後成為第一個意大利國王的維托裡奧•埃曼努埃萊二世同為重要人物。

加富爾、加裡波第、馬志尼也被稱為意大利資産階級革命統一運動“三傑”。

從羅馬帝國到笨豬五國之一的“意呆利”,意大利經曆了什麼?

1)由于多次運動,“燒炭黨”受到打壓,1831年馬志尼出獄後到了馬賽,在當地成立了一個新政治組織,名為“意大利青年黨”,以統一意大利為目标。

2)尼斯(後來薩丁尼亞王國的一部分)人加裡波底則在1834年參與皮埃蒙特的起義,因被判死刑,最後逃亡到南美洲。他在當地逗留了十四年,參與多場戰争,于1848年傳回意大利。

3)1814年“燒炭黨”開始在那不勒斯組織革命活動,至1820年,其已經強大到僅靠自己的軍隊攻入那不勒斯,迫使國王答應實行“燒炭黨”草議的新憲法。

4)1821年,“燒炭黨”的革命被奧地利鎮壓。

從羅馬帝國到笨豬五國之一的“意呆利”,意大利經曆了什麼?

2、兩西西裡王國叛亂

1820年,西班牙人成功推翻憲法,開始了資産階級運動。

◾️兩西西裡王國的軍隊中以古格雷莫•佩佩指揮的一個全部由“燒炭黨”成員組成的團發起暴動,征服兩西西裡王國的半島部分,國王斐迪南德一世同意頒布新憲法。

◾️由于革命人士未赢得公衆的支援,更成為俄國、普魯士、奧地利三國組成的“神聖同盟的軍隊”。此後,斐迪南德一世廢除憲法,并開始有系統地清理革命者。

3、皮埃蒙特叛亂

皮埃蒙特的革命運動的目的是希望能趕走奧地利人,并将意大利統一到薩伏依王朝下。其最後被神聖同盟鎮壓。

從羅馬帝國到笨豬五國之一的“意呆利”,意大利經曆了什麼?

★皮埃蒙特是意大利統一運動的發起地區,其以邦國國王開始上司革命,最終其王室也稱為意大利統一後的王室。

4、1830年反抗運動

1830年左右,支援統一的意大利的革命意識高漲,一連串的運動為在意大利半島建立一個國家奠定基礎。

1)摩德納公爵弗朗西斯四世希望藉着革命擴大勢力範圍而成為意大利北部的國王。1826年,其明言他不會破壞意大利統一,受此鼓勵,當地的革命人士開始組織起來。

2)1831年,法國七月革命期間,七月王朝的新國王路易•菲利浦上位。 其答應包括馬志尼在内的革命人士幫助意大利的革命行動,如果奧地利嘗試幹擾軍隊,他會作出幹預。

3)由于擔心會失去王位,菲利浦在馬志尼計劃的起義中沒有作出幫助,并将此事告知教皇。1831年,教皇警察得悉馬志尼計劃的叛亂,将他和其他謀反者拘捕。

從羅馬帝國到笨豬五國之一的“意呆利”,意大利經曆了什麼?

4)同時,其他革命運動在波隆那、拉文納、伊莫拉、費拉拉、佩紮羅和烏爾比諾的教皇公使館發生。這些以革命運動的三色旗取代教皇旗的成功,使革命迅速布滿整個教皇公使館,并在新成立的當地政府宣稱建立了一個統一的意大利國家。

5)在摩德納的革命迫使其公爵逃離,随後摩德納大公國也采用了三色旗。

6)發生叛亂的地區計劃合并為“統一的意大利省”,當時的教宗國向奧地利求助以對抗革命者。

7)在奧地利的施壓下,法國七月王朝國王菲利普背叛馬志尼,拒絕對革命提供任何軍事援助,更逮捕了在法國居住的意大利愛國人士。

8)1831年,奧地利軍隊進入意大利半島,鎮壓各地的革命,并抓捕了革命運動的上司者馬志尼。馬志尼流亡海外。

從羅馬帝國到笨豬五國之一的“意呆利”,意大利經曆了什麼?

(三)第一次獨立戰争(意大利1848-1849年資産階級革命運動)

至十九世紀中期,分裂的意大利處在沿襲神聖羅馬帝國的奧地利的統治之下,各個邦國各自為政、關卡林立,嚴重地阻礙着社會的進步和資本主義的發展。

⭕️封建貴族與奧地利統治者相勾結,為了維護自己的既得利益和種種特權,反對任何形式的社會變革、反對國家統一;占全國人口80%的農民恰恰是國家統一的主力軍。

從羅馬帝國到笨豬五國之一的“意呆利”,意大利經曆了什麼?

1)1848年1月,西西裡島首府巴勒莫人民首先發動起義,揭開了正式意義上的意大利革命的序幕。

廣大農民強有力的支援使起義者接連獲勝,資産階級自由派建立了自己的臨時政府,革命迅速發展,很快在全國出現了革命的高潮。

2)

3)1848年3月18日和22日,米蘭和威尼斯先後舉行反對奧地利統治的民族起義,宣布成立共和國;同年11月,羅馬爆發人民起義。

4)1849年2月5日,羅馬制憲會議開幕。

羅馬制憲會議上,意大利民族解放運動領袖加裡波第提出成立羅馬共和國,所有人的熱烈支援。

5)1849年2月9日,以意大利資産階級革命家馬志尼為首的羅馬共和國成立,教皇政權被推翻。

從羅馬帝國到笨豬五國之一的“意呆利”,意大利經曆了什麼?

6)1849年4月,意大利境内的革命運動分别被鎮壓。

法國、奧地利、西班牙和那不勒斯王國等組成反革命聯軍,絞殺革命。

7)1849年7月羅馬共和國被颠覆;同年8月威尼斯陷落。意大利1848年資産階級革命結束。

此次革命導緻法國七月王朝覆滅,法蘭西第二共和國建立;意大利各邦國雖然得到恢複,但在資産階級新的憲法下,很多革命的理念得以實踐,為第二次革命運動埋下了種子。

(四)第二次獨立戰争(意大利建國)

第一次獨立戰争,以意大利皮埃蒙特革命為中心,是皮埃蒙特阿爾貝托國王試圖統一意大利的一次行動,雖然以失敗告終,但意大利人和皮埃蒙特人都沒有放棄。

1)1852年,加富爾成為皮埃蒙特首相,他察覺到僅憑撒丁王國自己的力量是無法完成意大利統一的,是以,他希望借助英法的力量趕走奧地利人。

2)1855年,撒丁王國加入克裡米亞戰争,并支援英法聯盟,戰後的巴黎和會上撒丁王國的訴求雖被忽視,但由于奧地利在戰争中的左右搖擺,導緻其被孤立,為撒丁王國統一意大利争取了更好的國際環境。

3)1858年1月14日,一次意大利民族主義者刺殺拿破侖三世的行動,反而為意大利的民族獨立運動帶來了轉機。

從羅馬帝國到笨豬五國之一的“意呆利”,意大利經曆了什麼?

雖然刺殺行動失敗,但由于拿破侖三世年輕時加入過意大利“燒炭黨”的經曆,使其看到了意大利人民的訴求,加之為了遏制和打壓奧地利的政治目的,其最終決定給予意大利革命運動支援。

4)1858年夏,加富爾與拿破侖會面,雙方同意對奧地利聯合作戰。雙方簽訂協定,按照協定:

①撒丁王國在戰後接收奧地利在意大利的領地(倫巴第和威尼斯)以及帕爾馬和摩德納;

②與此同時,法國将獲得撒丁王國在阿爾卑斯山麓的領地薩伏依和尼斯;

③意大利中部(教皇國)和南部将保持原樣。

從羅馬帝國到笨豬五國之一的“意呆利”,意大利經曆了什麼?

5)1859年3月,皮埃蒙特人發動獨立運動。同年6月4日,馬真塔戰役中,法國和薩丁尼亞聯軍戰勝奧地利軍隊,奧地利軍隊在倫巴第的大部分地區撤軍,聯軍進入米蘭。

從羅馬帝國到笨豬五國之一的“意呆利”,意大利經曆了什麼?

6)1859年6月24日,在蘇法利諾戰役中,聯軍再次戰勝奧地利,奧地利軍隊撤至威尼西亞邊境要塞。

⭕️由于聯軍方面法國人死亡人數增加,法國國内爆發抗議;加之普魯士和羅馬教廷的出面。拿破侖三世決定于1859年7月12日簽署自由鎮停火協定,結束戰争。

意大利人赢得了倫巴第地區,但未能收複威尼西亞。加富爾建議繼續軍事行動,但遭到國王伊曼紐二世的拒絕,加富爾憤而辭去首相職位。

7)1860年,意大利王國成立。

從羅馬帝國到笨豬五國之一的“意呆利”,意大利經曆了什麼?

這場戰役對未來的軍事戰争的開展産生了深遠的影響。讓亨利·杜南親眼見證了這場戰役,他目睹了戰場上受傷士兵的痛苦,萌生了開展一項運動的想法,而這場運動最終促成了《日内瓦公約》的通過和國際紅十字運動的創立。

(五)第三次獨立戰争(普奧戰争)

1)1866年,普魯士和奧地利為争取德意志邦聯的競争權爆發戰争,意大利趁機占領威尼西亞,并于4月8日與普魯士簽訂協定成立聯盟。

2)同年6月20日,意大利王國對奧地利帝國宣戰。

3)在意大利統一的背景下,普奧戰争也被稱為意大利的“第三次獨立戰争”。

4)在國王維托裡奧•埃馬努埃萊二世的要求下,加裡波第率領其組織的“紅衫軍”進行征戰。

“紅衫軍”起源于撒丁王國時期,其既不是撒丁王國的正規軍隊,也不是後來的意大利王國的正規軍隊。他是加裡波第組織的以實作意大利統一為目的的志願軍,但其威震歐洲,是與同期的歐洲列強最精銳的軍隊同等的軍事力量。

從羅馬帝國到笨豬五國之一的“意呆利”,意大利經曆了什麼?

5)6月24日,意大利王國陸軍在庫斯托查之戰中敗于奧地利軍隊。

6)7月3日,普魯士在薩多瓦戰役中擊敗奧地利,普軍逼近維也納。同時加裡波第的“紅衫軍”擊敗奧地利軍隊,并迅速占領蒂羅爾的大部分地區,但國王要求加裡波第撤軍,蒂羅爾又落入奧地利手中。

7)7月20日,佩爾薩諾率領意大利海軍與奧地利海軍在亞得裡亞海的利薩島附近展開争奪。

奧地利的“斐迪南•馬克斯大公”号裝甲艦撞擊意大利的“意大利國王”号裝甲艦,導緻後者其艦上四百名船員皆随艦船沉沒;另一艘“角力”号炮艦也在此被炮擊爆炸。

利薩海戰最終以意大利海軍失敗結束,意大利未能攻克利薩島。

8)加裡波第率領的“紅衫軍”取得重要勝利,7月21日,在貝奇卡戰役中,“紅衫軍”擊敗奧軍,攻占大片特倫蒂諾的土地,并朝特倫托進軍。

從羅馬帝國到笨豬五國之一的“意呆利”,意大利經曆了什麼?

9)7月26日,由于普魯士首相俾斯麥的軍事目的達成,普奧簽訂停戰協定;同年8月12日,意大利國王宣布與奧地利停戰。

與第二次獨立戰争相同的是,加裡波第的“紅衫軍”在連克奧地利軍隊收複失地的情況下,被意大利國王召回。

加裡波第在回軍途中辭去職務,回信“我服從”,其與加富爾選擇了同樣的結束方式。

10)此次戰争,意大利取回威尼托,隻剩下由法國駐軍的教皇國便可完成意大利統一。

11)奧地利帝國由于普奧戰争失敗和在意大利的敗退,其内部爆發匈牙利人的獨立運動,并最終成立了一個二進制制君主立憲制的奧匈帝國,奧地利帝國走向沒落。

12)1870年普法戰争期間,意大利保持中立,以抗拒法國對其收複教皇國的最後統一革命的阻礙。

從羅馬帝國到笨豬五國之一的“意呆利”,意大利經曆了什麼?

13)同年,羅馬城終于被并入意大利王國,教皇國領土退縮至僅剩梵蒂岡城,等同名存實亡。

至此,意大利統一運動結束,其資産階級革命也随之結束。

1、繼羅馬帝國之後,意大利首次實作由意大利人的再次對亞平甯半島的統一,意大利進入一個基本統一的時期。

從羅馬帝國到笨豬五國之一的“意呆利”,意大利經曆了什麼?

2、随着一戰以及二戰的爆發,意大利在兩次戰争中選邊站隊中途反水,其戰鬥力也一般,再不複當年羅馬軍團的榮光。

3、意大利王國統一之後積極參與帝國主義國家瓜分世界的狂潮中,成為當時歐洲列強和世界強國之一。

六、近代意大利的發展

意大利獨立建國後,其的經濟狀況較其他西歐國家落後,政局也較為動蕩。

1、由于南北意大利之間巨大的經濟差距,迫使不斷有南方的意大利人搬遷到北部或前往新大陸。

從羅馬帝國到笨豬五國之一的“意呆利”,意大利經曆了什麼?

2、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意大利本來與德意志帝國和奧匈帝國之間簽訂有三國同盟,但随着一戰爆發,意大利突然加入協約國一方。

3、戰後意大利并未完全得到英法應允的土地。

4、由于外交上的失敗加上戰争為意大利經濟和社會帶來的巨大沖擊,導緻國内形勢持續不安。法西斯黨則利用這一時期崛起掌權。

5、1929年,教皇庇護十一世時期,時任意大利首相墨索裡尼與聖座國務卿加斯帕裡簽訂《拉特朗條約》,教皇國正式滅亡,由新成立的梵蒂岡城國取而代之,意大利真正意義上的實作統一。

從羅馬帝國到笨豬五國之一的“意呆利”,意大利經曆了什麼?

6、在墨索裡尼的“意大利國家法西斯黨”掌權的1922-1943年這段時間裡,意大利王國也通常被曆史學家稱做“法西斯意大利”。

7、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意大利站在軸心國的一方,其主要負責配合德國在南線的戰事,戰線包括北非以及希臘地區,其戰力不僅讓德國失望,更在希臘戰場敗給希臘軍民,這也是二戰時期盟國取得的第一次勝利。在戰争後期,意大利又轉投盟國一方。

8、1943年,墨索裡尼及其狂熱法西斯主義追随者曾在意大利北部成立過一個納粹德國的傀儡政權意大利社會共和國,但随着二戰結束,其也迅速滅亡。

從羅馬帝國到笨豬五國之一的“意呆利”,意大利經曆了什麼?

9、二戰戰敗後,意大利君主制度被廢除,取而代之的是意大利共和國的建立。

七、意大利共和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給意大利帶來經濟破壞和社會分裂,意大利民怨四起。

1、随着維托裡奧•埃馬努埃萊三世的退位,他的兒子,新國王翁貝托二世受到意大利是否會進行另外一場内戰的壓力,其最終被迫接受進行一場全民公投,以決定意大利是否保留君主制或者成為共和國。

2、1946年6月2日,共和派赢得54%的支援。意大利正式成為一個共和國,即今天的意大利共和國。

從羅馬帝國到笨豬五國之一的“意呆利”,意大利經曆了什麼?

3、意大利在二戰結束後,由于建立共和制後,并接受美國的馬歇爾計劃提供的援助,經濟迅速發展,其發展速度為歐洲僅次于西德的國家。

4、但随着經濟危機的到來,加之美蘇冷戰結束,美國獨大,美國對歐洲地區刻意打壓,以阻止歐洲地區的崛起超越。

5、意大利經濟陷入停滞,希臘債務危機後,意大利與西班牙、葡萄牙、希臘、愛爾蘭組成了“笨豬五國”。

從羅馬帝國到笨豬五國之一的“意呆利”,意大利經曆了什麼?
從羅馬帝國到笨豬五國之一的“意呆利”,意大利經曆了什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