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精品輩出卻衛國無門——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捷克斯洛伐克坦克大盤點

作者:遠知遠鑒

當捷克斯洛伐克從奧匈帝國分離出來,并在1918年10月建立一個獨立的國家時,她已經擁有了一個世界聞名的大型軍備公司,即皮爾森斯柯達公司。斯柯達最初專門從事槍支制造,但很快将業務擴充到飛機和汽車制造。

1927年,CKD(Ceskomoravska Kolben Danek)公司通過對四家公司的合并而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其中一家是普拉加汽車廠。另一個經驗豐富的汽車制造商是知名的塔托拉(Tatra)公司。有了這樣的工業背景,再加上坐擁享譽歐洲的鋼鐵廠,捷克斯洛伐克完全有條件生産自己的坦克。

輪式履帶坦克

在發展坦克部隊最初的幾年裡,捷克從國外購買坦克,包括從法國購買了7輛雷諾FT。到了二十年代中期,斯柯達開始為捷克軍隊設計和生産裝甲車,很快塔托拉汽車廠也加入了他們的行列。在瑞典工作了幾年之後,德國坦克設計師J沃爾默來到了捷克斯洛伐克,在那裡他設計了輪式履帶坦克KH50。1925年,斯柯達與塔托拉合作制造了原型車。

精品輩出卻衛國無門——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捷克斯洛伐克坦克大盤點

輪式行進狀态的KH50輪式履帶坦克

精品輩出卻衛國無門——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捷克斯洛伐克坦克大盤點

履帶行進狀态的KH50輪式履帶坦克

KH50輪式履帶坦克,由德國工程師J沃爾默設計,斯柯達與塔托拉合作制造。1925年捷克軍方購買了兩台原型車,但在經過服役評估後最終被捷克陸軍拒絕。該車重6.8噸,乘員2人。裝備1門37毫米或一挺機槍。裝甲最厚處為13毫米;使用一台50馬力的四氣缸發動機。其履帶行進狀态下最高速度12公裡/小時,車輪行進狀态下為19.3公裡/小時。

斯柯達與塔托拉在KH50的基本設計基礎上又在1928-9年和1930年分别設計出KH60和KH70輪式履帶坦克。最終車輪-履帶坦克的概念在1934年被放棄。

精品輩出卻衛國無門——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捷克斯洛伐克坦克大盤點

KH60輪式履帶坦克

KH60輪式履帶坦克。由KH50改進而來,發動機功率提高到60馬力,裝甲重量也略有提高。

精品輩出卻衛國無門——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捷克斯洛伐克坦克大盤點

KH70輪式履帶坦克

KH70輪式履帶坦克。KH系列的最後一款,發動機功率可達70馬力。改進了輪軌變換方法。斯柯達和塔拖拉在1930年制造了四輛原型車,并被捷克軍隊用作駕駛員訓練車直到1936年。

超輕型坦克

英國的維克斯-卡登-洛伊德二人超輕型坦克在30年代初得到廣泛的宣傳,這種宣傳在捷克斯洛伐克得到了呼應。捷克陸軍從威克斯-阿姆斯特朗公司取得示範樣車,并在捷克進行廣泛測試。在他們的基礎上,CKD/普拉加開發了他們自己的版本,這種小型車輛被命名為T33(P-I)坦克 。

精品輩出卻衛國無門——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捷克斯洛伐克坦克大盤點

CKD/普拉加T33(P-I)超輕型坦克

T33(P-I)超輕型坦克。CKD/普拉加從維克斯-卡登-洛伊德二人超輕型坦克演變而來,其中的樣品已經在捷克斯洛伐克示範過,T33(P-I)超輕型坦克有兩挺輕機槍。盡管陸軍曾批評其存在很大的設計缺陷,但仍有70輛樣品車被訂購。直到1939年,他們還在邊防部隊服役。該車車重2.5噸,車組乘員:2人。裝備有兩挺7.92mm 機槍;最厚處裝甲12毫米。最高速度35公裡/小時。

捷克的超輕型坦克遭到了使用者的強烈責難,但盡管如此,由于經濟原因,廉價的坦克訂單得以維持,甚至擴大了。不久之後,斯柯達也提出了他們設計的一款類似的坦克,即S-I (T-I/MU-4)超輕型坦克。斯柯達的優勢是,發動機功率比T33 (P-I)更高,最高速度也更高,但由于CKD已經獲得了捷克陸軍的合同,是以斯柯達的車型沒有被采用。然而,它被送往南斯拉夫,在那裡與波蘭制造的TK-3輕型坦克競争訂單。S-I被認為是更好的車輛,但南斯拉夫政府向斯柯達下的訂單并不是預期的S-I本身,而是一種47mm火炮裝備的發展型号,命名為S-Id坦克。

精品輩出卻衛國無門——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捷克斯洛伐克坦克大盤點

斯柯達S-I (T-I/MU-4)超輕型坦克

斯柯達S-I (T-I/MU-4)雙人超輕型坦克,是CKD/普拉加T33 (P-I)坦克的競争品,遭到捷克軍隊的拒絕。1938年在南斯拉夫舉行了展示活動。該車采用焊接結構,車重2.3噸,車組成員2人。裝備兩挺7.92mm 機槍;最厚處裝甲5.5毫米。斯柯達4缸40馬力風冷汽油發動機。最高速度45公裡/小時。

精品輩出卻衛國無門——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捷克斯洛伐克坦克大盤點

斯柯達S-Id超輕型坦克

斯柯達S-Id超輕型坦克。由斯柯達S-I演變而來的雙人超輕型坦克。1938年開始為南斯拉夫制造,後來也被羅馬尼亞使用。該車全重4.5噸,車組乘員2人。;裝備一門47mm加農炮,副武器是一挺7.92mm 機槍。最厚處裝甲15毫米。使用斯柯達汽油6缸60馬力風冷發動機。最高速度45公裡/小時。

進階輕型坦克

在T33(P-I)輕型坦克的官方訂單刺激下,CKD/普拉加決定繼續研發一種真正的輕型坦克,P-Il。它是一種7.5噸重的坦克,裝備一門37毫米炮。經過成功試驗後,它被捷克陸軍所采納,并被命名為LT34 。CKD/普拉加再一次擊敗了斯柯達,取得了捷克陸軍的訂單。

精品輩出卻衛國無門——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捷克斯洛伐克坦克大盤點

CKD/普拉加LT-34(P-Il)輕型坦克

CKD/普拉加LT-34(P-Il)輕型坦克,從易于維護的角度來看是一個成功的設計。但是它噪音太大太吵了,駕駛起來太累了。它被捷克陸軍命名LT-34,并訂購了50輛。1938年,LT-34被重新設計,并安裝了與LT-38 (TNHP)輕型坦克相同的125馬力發動機和變速箱。在捷克被德國占領後,它們被移交給羅馬尼亞。該車重7.5噸,乘員4名。裝備一門1門37毫米炮與2挺7.92毫米機槍。最厚處裝甲15毫米,使用普拉加62馬力汽油液冷發動機。最高速度34公裡/小時。

然而,在1935年,斯柯達公司推出了他們有前途的S-Ila/T。這是一款裝備37毫米炮的8噸輕型坦克,并在年底獲得了一份可觀的訂單。通過與CKD合作,斯柯達的S-lla/T得以展開生産,并被官方命名為LT35。雖然LT35基本上是一個健全的設計,但在其整個生命周期中,它始終被初期的麻煩和生産困難所困擾。然而(不幸的是)它成為斯柯達公司最廣泛生産的裝甲戰鬥車輛和捷克陸軍數量最多的坦克。

精品輩出卻衛國無門——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捷克斯洛伐克坦克大盤點

斯柯達LT-35(Ila/T)輕型坦克

斯柯達LT-35(Ila/T)輕型坦克的設計在當時非常先進,采用了壓縮空氣輔助轉向和換擋裝置。盡管經曆了非常痛苦的試驗,它還是被捷克軍隊接受并命名為LT-35,下達了大量的訂單。但由于機械的複雜性,它的職業生涯被一連串的麻煩所困擾。在德國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後,現有的LT -35被德國接管并命名為PzKpfw35(t),繼續進行生産。為了在東線使用這些斯柯達坦克使得動力系統與機械轉向系統得以重新設計。在1936-37年,斯柯達LT-35輕型坦克已經出口到羅馬尼亞,而該國則在1940年後從德國獲得更多該型坦克。

精品輩出卻衛國無門——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捷克斯洛伐克坦克大盤點

在羅馬尼亞服役的斯柯達LT-35(Ila/T)輕型坦克

該車全重I0.5噸。車組乘員4人。裝備一門37毫米炮與2 挺7.92mm 機槍。最厚處裝甲25mm。使用120馬力斯柯達6缸液冷汽油發動機。最高速度33.8公裡/小時。

在此期間,CKD/普拉加也參與了兩輛輕型坦克的設計和早期生産階段:4噸的AH-IV(裝備機槍)和8噸的TNH(裝備37毫米炮)。AH-IV和TNH代表了對前型号的重大改進,是技術不斷調整的産物,以滿足該公司的外國客戶的具體要求。

開啟火熱的外銷之路

從1935年起,斯柯達和CKD在坦克出口業務中變得非常有競争力。斯柯達已經向羅馬尼亞(S-lla)和南斯拉夫(S-Id)出售坦克,而許多外國已經向CKD/普拉加授予訂單,到1939年,CKD/普拉加能夠提供AH-IV和TNH兩種型号的8種商業改進設計。在1935年至1939年期間,CKD/普拉加出口合同共346台坦克,訂單來自拉脫維亞(LTL),波斯(AH-IV, TNH)。秘魯(LTP)、羅馬尼亞 (R-I)、瑞典 (AH-IV-Sv TNH-Sv) 和瑞士(LTH)。

精品輩出卻衛國無門——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捷克斯洛伐克坦克大盤點

TNH 坦克原型車

精品輩出卻衛國無門——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捷克斯洛伐克坦克大盤點

TNH 坦克改進型

精品輩出卻衛國無門——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捷克斯洛伐克坦克大盤點

(CKD/普拉加)LTL輕型坦克

精品輩出卻衛國無門——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捷克斯洛伐克坦克大盤點

(CKD/普拉加)LTL輕型坦克

(CKD/普拉加)LTL輕型坦克。為拉脫維亞制造的TNH設計的出口版本。在1938-40年間傳遞了21輛。全重7.2噸,車組乘員3人。裝備1門37毫米機炮或1門20毫米機炮與2挺機槍。裝甲最厚處25毫米。;第一台普拉加125馬力汽油液冷發動機。最高速度54公裡/小時。

精品輩出卻衛國無門——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捷克斯洛伐克坦克大盤點

(CKD/普拉加)TNH輕型坦克

(CKD/普拉加)TNH輕型坦克。1935-37年為伊朗(波斯)建造的TNH的出口版本。适合沙漠使用。圓形炮塔,頂部有炮塔和突出的艦首機槍闆。全重8.5噸。車組乘員3到4人。裝備1門37毫米炮與2挺機槍。最厚處裝甲為25毫米。使用一台100馬力普拉加汽油液冷發動機。最高速42公裡/小時。

精品輩出卻衛國無門——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捷克斯洛伐克坦克大盤點

(CKD/普拉加)LTH輕型坦克

精品輩出卻衛國無門——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捷克斯洛伐克坦克大盤點

LTH在瑞士服役

(CKD/普拉加)LTH輕型坦克:為瑞士設計的TNH系列的出口版本。1939年間,共獲得24輛的訂單。他們有瑞士制造的火炮和柴油發動機。瑞士服役代号為“Pz.39”。全重7.5噸;車組成員3人。裝備24mm火炮與2挺機槍。裝甲最厚處為32毫米。使用一台125馬力柴油發動機。最高速度45公裡/小時。

精品輩出卻衛國無門——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捷克斯洛伐克坦克大盤點

(CKD/普拉加)AH-IV輕型坦克

(CKD/普拉加)AH-IV輕型坦克。 它有許多可與TNH系列坦克互換的部件和備件。一個一人的炮塔内裝一挺機槍;另一挺機槍位于車體右側。該車全重4噸。乘員2人。裝備機槍2挺:裝甲15mm;使用一台50馬力普拉加6缸液冷汽油發動機。最高速度40公裡/小時。

精品輩出卻衛國無門——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捷克斯洛伐克坦克大盤點

(CKD/普拉加)R-l輕型坦克

精品輩出卻衛國無門——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捷克斯洛伐克坦克大盤點

(CKD/普拉加)R-l輕型坦克

(CKD/普拉加)R-l輕型坦克。出售給羅馬尼亞的TNH設計的縮小版。1936- 1937年傳遞了35輛。與AH-IV非常相似,它沒有炮塔頂部的炮塔,發動機功率也較低。全重4噸。車組乘員2人。裝備2挺機槍。裝甲最厚處為12毫米。使用一台普拉加6缸60馬力汽油液冷發動機。最高速度45公裡/小時。

精品輩出卻衛國無門——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捷克斯洛伐克坦克大盤點

(CKD/普拉加)AH-IV-Sv輕型坦克

(CKD/普拉加)AH-IV-Sv輕型坦克。為瑞典設計的TNH系列的縮小版,該系列的50輛量産型在榮格納的許可下使用沃爾沃發動機生産。它裝備了兩挺勃朗甯機槍在炮塔上,炮塔上有一個小指揮艙。在瑞典服役序列中被稱為“Strv m/37”。該車全重4.5噸。乘員2人。裝備兩挺8毫米機槍。最厚處裝甲15毫米。使用一台80馬力沃爾沃汽油液體冷卻的發動機。最高速度48公裡/小時。

巅峰之作

1937年,捷克任命了一個特别委員會,負責測試新型裝甲車,并代表捷克陸軍選擇最佳的生産訂單。在輕型坦克領域,斯柯達隻送出了三個S-lla型設計樣品,而CKD提供了TNHP、TNH、LTL(前者的出口版本)和重建的LT34 (P-II)。普拉加的所有車型都表現得非常好,它們成功的關鍵在于它們的性能非常好,而且易于維修和維護。捷克陸軍随後訂購了TNHP,并将其命名為LT38,第一批傳遞計劃在1938年底。1939年3月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後,德國人接管了所有的被生産出來的LT38 (TNHP)坦克,這些坦克是基于捷克陸軍的合同而建造的。

精品輩出卻衛國無門——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捷克斯洛伐克坦克大盤點

(CKD/普拉加)LT-38(TNHP)輕型坦克

(CKD/普拉加)LT-38(TNHP)輕型坦克起源與基本設計與AH/TNH系列相同,它從這些出口型号獲得的經驗中獲益。它與他們共享幾個機械部件,并使用類似的懸挂。TNHP裝備一門37毫米斯柯達炮和兩挺7.92毫米ZB vz/37型機槍,英國貝薩機槍就是從這門機槍發展而來的。它還安裝了一個前驅動器和一個預選擇五速變速箱。繼LT-35之後,它被選為捷克陸軍的标準輕型坦克。TNHP被重新命名為LT-38。它的生産一直持續到1942年,在德國的名稱為“PzKpfw.38 (t)”。該車全重9噸。乘員3或4人。裝備一門1門37毫米炮與2挺 7.92毫米機槍。最厚處裝甲25mm。使用一台發動機普拉加125馬力汽油液冷發動機。最高速度42公裡/小時。

由于捷克陸軍也需要配備47mm炮的中型坦克,委員會将斯柯達S-llb與普拉加V-8-H放在一起競争。它們在試驗中都不令人滿意,但是S-llb完全失敗了,而V-8-H卻還能顯示出了一些希望。最終V-8-H被被選中并被命名為ST.39 (ST代表“Stredni坦克”或“中型坦克”)。為了加快交貨,CKD/普拉加與斯柯達再次談判了一項聯合生産方案。

精品輩出卻衛國無門——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捷克斯洛伐克坦克大盤點

(CKD/普拉加)ST-39(V-8-H)中型坦克一号原型車

精品輩出卻衛國無門——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捷克斯洛伐克坦克大盤點

(CKD/普拉加)ST-39(V-8-H)中型坦克二号原型車

(CKD/普拉加)ST-39(V-8-H)中型坦克。(CKD/普拉加)推出的中型坦克,是斯柯達S-IIB的競争對手。它被捷克陸軍命名為ST-39, (CKD/普拉加)和斯柯達之間談判敲定了300輛這種類型的聯合生産計劃。而等到德國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時,隻傳遞了原型車。該車全重16.5噸。車組成員4名。裝備1門47毫米炮與2挺 7.92毫米機槍。裝甲最厚處為50mm。裝備一台240馬力普拉加8缸液冷汽油發動機。最高速度45公裡/小時。

終為侵略者做嫁衣

1939年3月德國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斯柯達 LT35(S-lla)和(CKD/普拉加)LT-38(TNHP)輕型坦克成為進入德國服役的最重要的外國坦克車型。前者被命名為PzKpfw 35(t)而後者則被命名為PzKpfw 38 (t)。這兩種車型被并入德國裝甲師作為标準裝備來使用,并于1940年在法國和早期的俄國戰役中為德軍沖鋒陷陣。PzKpfw 38(t)的生産一直持續到1942年,在戰争臨近結束時仍然作為自行火炮的底盤在服役。這就是著名的追獵者坦克殲擊車。

精品輩出卻衛國無門——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捷克斯洛伐克坦克大盤點

在德軍戰鬥序列中服役的PzKpfw 35(t)坦克

精品輩出卻衛國無門——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捷克斯洛伐克坦克大盤點

在德軍戰鬥序列中服役的PzKpfw 38(t)坦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