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外網
8月8日,為期3天的第六屆全球跨境電子商務大會在鄭州舉行。沃爾瑪、谷歌、順豐、俄羅斯聯邦進出口中心等200餘家國内外企業參展,現場展銷進口商品萬餘種。圖為在鄭州經開區E貿易博覽交易中心的跨境電商直播展區,中外主播通過TikTok向海外閱聽人介紹河南博物院的文創産品。張濤攝(人民圖檔)
中國商務部日前釋出的資料顯示,2021年,中國對外文化貿易額首次突破2000億美元,同比增長38.7%。其中,文化産品進出口額1558.1億美元,增長43.4%;文化服務進出口額442.2億美元,增長24.3%。
外媒普遍注意到,中國文化産業的國際影響力近年來穩步提升,不僅中國優質影視劇、網絡文學、網絡遊戲、動漫等文化産品在海外收獲大批粉絲,中國文化創意服務、數字藝術标準等也強勢“出海”,赢得世界認可。政府和企業共同發力,讓中國文化産業越來越有“國際範兒”。
文化産品海外“圈粉”
中國電視劇頻傳“出海”好消息。去年,《山海情》在全球50多個國家播出,英語字幕版在海外視訊平台YouTube上線,首集播放量已突破150萬,在該平台同期上線劇目中排名前列。今年3月,中國電視劇《人世間》被美國華特迪士尼公司預購海外獨家發行版權;4月,國産懸疑劇《開端》宣布登陸美國視訊網站奈飛(Netflix),上線新加坡、越南、馬來西亞、文萊等國;7月,軍旅電視劇《王牌部隊》定檔日本電視台黃金時段。
“中國電視劇中刺繡精美的漢服令人着迷!”美國數字媒體BuzzFeed網站發文稱,奈飛近期上線大量中國電視劇,觀衆可以在其中遨遊數小時,欣賞服裝和化妝精緻的中國古裝劇,了解中國民間傳說和武俠故事。
“越南網民青睐中國電視節目。”越南媒體VnExpress稱,從越南網民搜尋資料來看,中國電視劇呈現“壓倒性優勢”。在2020年電視劇熱搜榜單前10名中,中國電視劇占據6席。
網絡文學是中國文化産業“走出去”的另一重要名片。中國作家協會釋出的《中國網絡文學國際傳播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中國網絡文學共向海外輸出作品1萬餘部,其中實體書授權超4000部,上線翻譯作品3000餘部。以起點國際等為代表的網站和APP使用者超過1億,覆寫世界大部分國家和地區。
“中國網絡小說在南韓火爆異常。”南韓《東亞日報》報道稱,在南韓國内三大網絡小說平台Naver、Kakao Page和Moonpia上,多部中文網絡小說下載下傳量排名靠前,讀者人數穩步增加。“中國網絡小說的魅力在于廣闊的世界觀、南韓讀者熟悉的文化叙事以及瑰麗的東方奇幻色彩。已有中國網絡小說被改編為南韓電視劇。”
數字内容火爆全球
中國動畫、手機遊戲等數字創意内容近年來展現出強勁的全球競争力。
據英國電影雜志《熒幕國際》網站報道,中國動畫長片在國際市場取得重大進展,大量面向國際觀衆的動畫電影正在制作,其中許多作品展現了中國不斷增強的動畫技能。2019年,追光動畫出品的《白蛇:緣起》不僅在中國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6500萬美元票房,還入選法國安納西國際動畫電影節。此前,很少有中國電影能進入這個世界上最負盛名的動畫節競賽單元。
英國《衛報》發表對中國動畫《熊出沒:重返地球》的影評稱,中國動畫大片包含許多傳統喜劇元素,但仍很有趣。近期,全球動畫界湧現了多部帶有中國文化色彩的電影,可能推動未來動畫潮流“轉向東方”。
“遊戲将成為中國提升文化軟實力的新管道。”彭博社發文稱,經過騰訊等中國網際網路公司的強勢運作,中國在全球網絡遊戲領域占據重要地位。
據美國市場調研機構Sensor Tower釋出的報告,7月,共有39家中國公司進入全球手遊發行商收入前100榜單。這些公司共獲得超過20.3億美元收入,占前100家開發商總收入的近38.1%。今年上半年,共23款中國手遊入圍美國市場暢銷榜前100名,合計收入達14.1億美元,占前100個遊戲總收入的20.6%,其中米哈遊公司開發的遊戲《原神》,以1.4億美元收入穩坐美國遊戲市場收入榜首。
中國社交娛樂應用在海外大顯身手,也讓世界讀懂了現代中國的生活方式。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多款中國社交軟體近年席卷海外市場,部分應用在海外已擁有過億使用者。北京昆侖萬維公司的線上卡拉OK軟體StarMaker在東南亞、北非和中東保持領先地位;歡聚集團在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以直播為主的BIGO LIVE業務;雅樂集團營運的語音社交平台Yalla在中東的使用者不斷增加。這些社交軟體聚焦海外,規模不斷擴大。
除了數字文化産品,中國主導制定的多項數字文化産業标準頻獲國際認可。
2019年,國際電信聯盟準許“數字化藝術品顯示系統的應用場景、架構和中繼資料”标準。這是繼手機(移動終端)動漫國際标準後,中國自主原創、主導制定的又一數字文化産業國際标準。
《以色列時報》報道稱,中國采取國家主導戰略推動數字領域國際标準制定,提高了全球影響力。僅2021年,國際電信聯盟就通過了中國主導的145項國際标準,遠高于其他國家。目前,中國正推動“數字絲綢之路”建設,促進數字貿易領域國際規則标準制定。
政企發力強勁“出海”
中國商務部等27個部門日前聯合印發《關于推進對外文化貿易高品質發展的意見》,提出大力發展數字文化貿易、健全文化貿易合作機制、提升便利化水準等28項具體任務舉措,促進中國對外文化貿易規模增長和結構優化。這是繼2014年中國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發展對外文化貿易的意見》後,中國對外文化貿易領域的又一份重要指導檔案。
美國《外交》雜志日前發文稱,相比其他國家,中國在增強“軟實力”方面的做法十分務實,目的在于提升文化和商業吸引力。中國的這種做法在開發中國家引發共鳴。
針對文化産品海外傳播過程中的“文化折扣”問題,中國廣播電視等部門推出了多項舉措。“絲綢之路影視橋”“中國當代作品翻譯工程”“中非視聽合作創新提升工程”等重點項目,有效幫助國産影視作品傳播突破語言障礙和文化壁壘,使文化“出海”更為順暢。
“相比其他影視形式,中國動畫可以被配音成多種語言,是以更容易進入國際市場。”英國電影雜志《熒幕國際》網站報道稱。“中國動畫界有許多雄心勃勃的主體正在發力,中國的動畫産業勢必會繼續增長。”
多家外媒注意到,在中國文化“出海”程序中,一批代表性文化企業的作用不容小觑。
英國《泰晤士報》報道稱,中國企業為非洲大陸的觀衆提供電視視聽服務,促進了中國影視劇在非洲傳播。以中國公司四達時代為例,該公司在非洲開展廣播電視業務20年,已在肯亞、坦尚尼亞、烏幹達和南非等30多個非洲國家擁有1200萬數字電視使用者和2000萬移動使用者。其電視訊道播放的功夫電影和中國古裝劇廣受非洲觀衆歡迎。
據福布斯中文網報道,中國網絡奇幻小說正走向全球。自2015年以來,中國網絡文學的海外市場蓬勃發展,其中,閱文集團等企業發揮了作用。與美國的kindle關注數字版圖書不同,閱文集團“擁有的是整個虛拟領域”,其主要業務包括線上閱讀、IP影視改編等。
據路透社報道,中國影視平台愛奇藝正在發力東南亞。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新加坡是該公司增長最快的市場,2020年該地區使用者增長了12倍。與此同時,騰訊等其他中國公司也有在東南亞市場擴張的計劃,騰訊的WeTV收購了馬來西亞流媒體平台Iflix。目前,東南亞已成為中國娛樂内容消費最多的地區之一。(本報記者 林子涵)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2年08月15日 第 1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