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政府花130萬買蚊船是英國人的詭計還是李鴻章的私囊?

作者:小黑說事V

20世紀70年代,在多次被西方列強入侵後,痛苦的清朝開始計劃建立現代海軍來鞏固海防。然而,在海軍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各種先進的遠洋戰艦層出不窮,清海軍的起步令人驚訝:清政府在消耗了120多萬兩銀後,隻獲得了十幾艘淺水重炮船。他們不能遠航,隻能在近海輾轉反側,即倫道爾炮艇,俗稱蚊船。它消耗人民脂肪和人民膏,這也浪費了清朝真正的海軍建設五年。

清政府花130萬買蚊船是英國人的詭計還是李鴻章的私囊?

至于原因,有人認為英國人不想讓中國擁有強大的海軍,愚弄清朝買了這艘浮華的船;有人認為,在這筆交易中,作為海軍籌備人員,李鴻章秘密與英國商人勾結。為了獲得回扣,他選擇了一艘尴尬的蚊船來裝備清朝海軍。

真的是這樣嗎?清朝初建海軍時,英國人還是李鴻章為了吃回扣而忽悠了大量購買蚊船?

蚊船是什麼?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首先要了解蚊船是什麼。蚊船是當時淺水重炮船的俗稱,尤其是英國喬治·威廉·倫道爾設計的淺水重炮船,即倫道爾炮艇。這種炮艇被稱為蚊船,因為它的排水量和體積都很小,但它配備了一個大直徑和強大的重炮,就像一隻小蚊子有一個像刀一樣鋒利的吸血針。

清政府花130萬買蚊船是英國人的詭計還是李鴻章的私囊?

這艘船雖然火力好,但由于船炮大,重心極不穩定,适航性差,根本無法出海作戰。更重要的是,它的火炮固定在船體上,不能旋轉。很難快速準确地捕捉目标,需要調整船體的瞄準。它确實是一艘尴尬而有用的軍用船。

在這種情況下,倫道爾為什麼要設計這樣一艘雞肋戰艦?

19世紀下半葉,世界海軍造艦比賽逐漸進入了一個死循環:各國都在努力為自己的海軍戰艦設定足夠的火炮和裝甲,但要在有限的身體上平衡火力和防護并不容易。而且火炮多,裝甲厚。反過來,必須要求戰艦的體積和排水量随着水的增加而增加。這樣,越來越大的戰艦必然成本高,制造難度大,不可能在短時間内裝備大量。

有鑒于此,英國阿姆斯特朗造船廠著名設計師倫道爾反其道而行之。他設想在船上隻安裝一個強大的火炮裝甲,足以擊穿任何裝甲。這樣,軍艦就不必建造如此大而昂貴的軍艦,也可以在短時間内建造大量的小型軍艦來擴大其海軍力量,威懾假想敵人。

通過倫道爾炮艇的設計理念,不難看出,這是一種典型的小而寬的概念産品。倫道爾自己設計并主持了第一艘蚊船石丹,排水量隻有200噸,長度隻有22米,但配備了228毫米的重炮,500碼(約457米)可以擊穿20英寸(約508毫米)的盔甲——這絕對足以讓任何大型戰艦的靈魂超級火力。

事實上,類似的武器裝備在人類曆史上并不少見。在第三次中東戰争中,埃及用來擊沉以色列驅逐艦埃拉特(排水量1700噸)的飛彈艇(排水量僅70噸)的研發理念與倫道爾炮艇相同,即利用超強的火力輸出來彌補其體積的弱點。正因為如此,倫道爾炮艇問世後,突然受到西方海軍強國的青睐。他們将其視為克制假想敵海軍大型主力艦的獨特殺手,買家紛紛湧入。就連世界上最強的皇家海軍也一次下單就買了12艘。

作為一種新型艦艇,倫道爾炮艇的出現具有必然性和現實意義。在大量裝置的實際使用中,也逐漸發現了各種缺點。在發現了這艘戰艦的優缺點後,許多裝備倫道爾炮艦的海軍并不指望這艘船在海洋上與敵人的主要艦隊決定勝負,而是将其作為防禦土壤的武器,與海岸防禦炮台合作,以擊退敵人海軍艦隊的入侵。對于海岸線廣闊、港口多的國家來說,這确實是一艘高效的防禦戰艦。當時除了英國(裝備26艘),荷蘭(30艘)、瑞典(10艘)、沙俄(13艘)等海軍強國也是這艘船的粉絲。

是以,說這艘船是英國人用來欺騙清政府、清銀和清海軍建設的。1879年,清朝訂購的鎮北等倫道爾炮艇建成。随着遠東英俄沖突的加劇,戰争即将到來,英國友善清政府回購鎮北等炮艇與俄軍作戰,這足以解釋這艘船在英國人眼中的重要性。

清政府花130萬買蚊船是英國人的詭計還是李鴻章的私囊?

至于買蚊船,李鴻章從外國商人那裡得到回扣更是胡說八道。從現有史料來看,蚊船來到清朝的過程大緻是這樣的:在主持海軍籌備之初,李鴻章自然想到從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海軍強國英國購買先進軍艦。但由于對海軍事務不熟悉,他請在清朝工作多年的海關總稅務部和英國人赫德幫忙。

赫德也不太了解海軍,他委托他的親信金登幹來處理這件事。在研究了清朝面臨的海防形勢和經濟和經濟形勢後,認為清朝更難建設大型艦隊,但建立倫道爾炮艇編隊可以使清朝在短時間内擁有海防力量,拒絕敵人。

就這樣,1875年,第一批蚊船龍翔、虎威、飛霆、策電四船入役。據記載,赫德和金登在這個過程中非常認真。金登幹在妻子生病時仍在船廠監督建設,赫德要求人們在炮艇完工後開車到福州,親自檢查。

清政府花130萬買蚊船是英國人的詭計還是李鴻章的私囊?

後來,由于日本入侵台灣,清廷本計劃派遣這些戰艦到台灣與日本作戰,但人們很快發現這艘船根本不适合遠洋作戰,李鴻章被滿朝彈劾。如夢方醒的老李意識到,大清光有炮艇是不夠的,必須有遠洋大艦。這件事所帶來的教訓,說明當時的中國人對近代海軍及艦船知識的掌握極其有限,因而在海軍建設的摸索階段出現挫折是很正常的。如果隻是因為買了蚊船而攻擊李鴻章、赫德等人,那就太牽強了。

事實上,對于國庫空虛的清朝來說,蚊船是建設大海軍的好基石。我們常說百年海軍。沒有一個國家的海軍能夠擁有成批的戰列艦和巡洋艦。海軍不是軍隊。培養合格的海軍官兵是一條漫長的道路。

正是因為這種購買蚊船的彎路,清海軍建設的步伐終于開始走上正軌,超勇、揚威、定遠、鎮遠 、濟遠等真正意義上的遠洋戰艦逐漸服役,從蚊船上走出來的劉步蟾、林泰曾、鄧世昌等人後來成為北洋水手将領的中流砥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