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梁博的“消失”,才是華語樂壇的“悲哀”

作者:吐槽阿西巴
梁博的“消失”,才是華語樂壇的“悲哀”
梁博的“消失”,才是華語樂壇的“悲哀”

2012年,一個21歲,有着一副稚嫩面孔的大男孩背着一把吉他,穿着簡單的綠色T恤,登上了《中國好聲音第一季》的舞台。

相比于其他選手,對于他,節目組沒有過多介紹,

甚至因為這個選手太過于枯燥無味,很多觀衆按下了快進鍵,直接跳到了下一個選手。

梁博的“消失”,才是華語樂壇的“悲哀”

可人們不知道的是,他憑借一首感情真摯的《長安,長安》,引得在場的四位評委之一——那英激動轉身。

這個男孩叫梁博。

梁博的“消失”,才是華語樂壇的“悲哀”

在接下來的比賽中,話不多、讓觀衆記憶不深刻的梁博,更是打敗吳莫愁、傑克隽逸、金志文等衆多實力選手,一舉奪得冠軍,成為《中國好聲音》第一季的“年度好聲音”大獎。

那一晚,導師楊坤誇贊梁博身上有“許巍、汪峰、鄭鈞加在一起三個人的氣質”。

梁博的“消失”,才是華語樂壇的“悲哀”
梁博的“消失”,才是華語樂壇的“悲哀”

梁博奪得總冠軍後,所有人都以為他會趁熱打鐵,

就像亞軍吳莫愁、季軍吉克隽逸一樣,參加商演、接拍廣告,打響知名度。

然而梁博卻在自己最輝煌的時刻選擇轉身消失,引起了外界的衆多争議。

梁博的“消失”,才是華語樂壇的“悲哀”

01 年紀輕輕奪冠

1991年3月,梁博出生于吉林長春市的一個普通家庭,父親做汽車配件,母親賣酒,一家人本本分分過日子。

上國小五年級時,12歲的梁博迷戀上了吉他。

最标志性的,是他在書桌上用小刀刻的吉他,平時沒事兒就用手摸着它練習指法。

那個時候的梁博也許不會想到,自己未來能夠讓愛好成為職業,并借此發光發熱。

梁博的“消失”,才是華語樂壇的“悲哀”

梁博13歲生日的時候,得到了媽媽送的吉他,這是他人生中第一把屬于自己的吉他。

梁博的“消失”,才是華語樂壇的“悲哀”

這一年,梁博在一家名為“藝洋吉他”的教育訓練中心接受了正規的音樂教育,當年教育訓練他的老師曾回憶道:

“梁博歌唱得不錯,在吉他方面的悟性也非常高,來這兒一練琴就是一整天,才十幾歲的毛頭小子,就已經會談BEYOND的很多歌了。”

梁博的“消失”,才是華語樂壇的“悲哀”

在那之後,梁博就開始嘗試着創作、錄制歌曲,而這正是他一生音樂生涯的開始。

梁博熱愛音樂,并在音樂上花費了很多心思。

在九台市第31中上國中時,梁博是班長,老師對他的評價就四個字:非常立事。

那會兒,他就已經下定決心要走音樂這條路了,是以沒事兒就寫歌,還給班主任看,隻是全班沒人能看得懂。

梁博的“消失”,才是華語樂壇的“悲哀”

除了音樂,梁博也酷愛畫畫,班裡的黑闆報都是出自他手,但文化課和國小一樣,拉胯。

也許正是因為文化課,07年國中畢業後,梁博隻能找個中專讀。

那段時間,他還特地跑去吉林藝術學院看流行音樂的排練和演出。

當時梁博的内心就有了一個願望,希望能夠辦一場屬于自己的音樂會演出。

但夢想的實作總是伴随着艱辛。

梁博的“消失”,才是華語樂壇的“悲哀”

小的時候,梁博不被女同學注意,和男孩子也玩不到一塊去。

他的童年其實并不快樂,是音樂和吉他讓他認識了更多熱愛音樂的夥伴,拯救了他困頓的靈魂。

在中專,梁博為自己的音樂夢想努力,卻被所有的上司、老師、同學認為是不務正業,覺得“這個男孩異想天開”。

梁博想要演出的申請,也沒有被學校上司準許。

梁博的“消失”,才是華語樂壇的“悲哀”

雖然外界的聲音都不能阻止梁博追尋自己的音樂夢想,但是沒辦成演出的遺憾還是留在了梁博的心裡。

09年,梁博考入了吉林藝術學院的流行音樂學院,在那裡,梁博遇見了支援他音樂夢想的大學老師。

梁博的“消失”,才是華語樂壇的“悲哀”

當得知梁博當時的夢想是辦一場自己的音樂會時,老師的一句“你過去開不成音樂會的日子在我這兒一去不複返了”給了梁博很大的信心。

他從這句話中汲取到了力量,變得更加認可自己,在大學也參與了很多演出。

他坦言,大學時光是他最快樂的日子。

而梁博曾經的遺憾也終于得到補償,更加安心地去做原創,在自己熱愛的道路上持續前進。

梁博的“消失”,才是華語樂壇的“悲哀”

2012年,21歲的梁博懷着“得到專業音樂人的指點後,再做自己的音樂”的想法,來到了大型音樂節目《中國好聲音》的舞台。

誰成想這一來,梁博就打敗了吳莫愁、吉克隽逸等衆多競争對手,奪走了第一季的冠軍獎杯,并拜師樂壇大姐大那英。

梁博的“消失”,才是華語樂壇的“悲哀”

然而評選結束後,卻有人質疑好聲音欄目組内定冠軍,認為梁博的實力不足以成為冠軍,背後必定有“内幕”。

有人說他是“涼茶之子”,是贊助商的兒子;

有人說他是長春某富二代,花錢買通了關系。

然而面對争議,梁博選擇的隻是做好自己。

梁博的“消失”,才是華語樂壇的“悲哀”

02 輝煌時刻轉身“消失”

頭上戴着冠軍頭銜回長春後,梁博一時間成了整個城市的“功臣”,有很多媒體跑到他家采訪,他不接受,媒體就去采訪他父母。

隻有出門看見比較熟悉的小區阿姨,梁博才會停下來聊幾句,

當被問到出名是什麼滋味時,梁博的回答很容易讓人以為是在嘚瑟:“出名後時間少了,沒時間寫歌了,非常不适應。”

梁博的“消失”,才是華語樂壇的“悲哀”

就當人們以為梁博要大賺特賺,出專輯開演唱會時,在原本可以風頭無兩的時刻,梁博直接在大衆視野中消失,選擇了繼續深造。

這讓身為冠軍的他在一衆做出不同選擇的歌手裡格格不入。

梁博的“消失”,才是華語樂壇的“悲哀”

亞軍吳莫愁當時得到導師庾澄慶力捧,為她打造單曲《我要給你》,一舉奪得華語榜金獎。

梁博的“消失”,才是華語樂壇的“悲哀”

導師的力捧、自身的獨特風格、再加上冠軍梁博決定深造轉移到身為亞軍的她身上的資源,使吳莫愁當時火爆了娛樂圈。

梁博的“消失”,才是華語樂壇的“悲哀”

無數的資源向她抛來了橄榄枝,而吳莫愁似乎也沉浸在了這樣的名利、金錢誘惑中,無數代言、雜志、商演接到手軟。

梁博的“消失”,才是華語樂壇的“悲哀”

甚至還和郭富城、蔡依林等頂級明星合拍廣告代言。

有人說她那幾年的廣告費高達1.3億,最火時甚至登上紐約時代廣場大屏。

梁博的“消失”,才是華語樂壇的“悲哀”

而季軍吉克隽逸同樣不甘示弱,因為自身膚色被稱為“黑珍珠”的她抓住自身特點,一躍成為各種商演、代言、雜志的“香饽饽”。

和其他大牌女星一樣,當時各種戀情、绯聞也都一股腦的找上了吉克隽逸。

2013年更是前往好萊塢與說唱天王史努比合作單曲,甚至進軍時尚圈,被稱為中國版“蕾哈娜”,一時間風頭無兩。

梁博的“消失”,才是華語樂壇的“悲哀”

與當時火爆娛樂圈、名利雙收的兩名“同僚”不同,

梁博的默默無聞甚至讓衆多網友調侃,作為“草根歌手”根本就沒有大火的命。

這些輿論梁博也都知道,但這些都阻止不了梁博繼續做一股清流,在音樂的道路上“孤芳自賞”。

梁博的“消失”,才是華語樂壇的“悲哀”

梁博并不是在裝清高,其實他骨子裡就是這麼個人。

當初梁博參加好聲音的時候,節目組曾給他安排了一些動人的故事,參加節目的選手那麼多,隻有他對“安排”表現出了十足的反感态度。

梁博的“消失”,才是華語樂壇的“悲哀”

因為不想按照節目組的安排“編故事”,最終梁博呈現給大家的鏡頭就會時間很短、給人的印象也不深刻。

而這可能也是觀衆質疑“黑幕”存在的原因之一。

是以那個時候梁博對音樂的“軸”就已經開始顯現。

而這也是他消失的原因。

梁博的“消失”,才是華語樂壇的“悲哀”

梁博說,自己當時的火來自好聲音的品牌效應,這種火和他的音樂沒有任何關系。

他還是決定繼續做自己的原創音樂作品。

後來梁博赴美深造,在大洋彼岸繼續自己的音樂夢。

而外界對于梁博的去向卻有很多猜測,當時甚至有報道說:梁博淪落到在美國街頭賣藝的地步,還亮出了相關照片。

梁博的“消失”,才是華語樂壇的“悲哀”

但其實梁博隻是因為那條街的音樂氛圍很好,經常在那裡唱歌而已。

随着曝光度的降低,梁博這個名字也逐漸淡出大衆視野。

很多人甚至都忘記了這個第一季好聲音的冠軍。

梁博的“消失”,才是華語樂壇的“悲哀”

03 頭角峥嵘

為創作沉寂2年後,梁博在2014年帶着自己的首張同名專輯《梁博》重新出現在大衆視野。

這張專輯的每個環節梁博都親自參與,他還同時負責整張專輯的詞曲創作和吉他演奏。

這不僅說明梁博有非凡的音樂才華,更是對梁博“有原創才有傳唱”的“音樂潔癖”做出了證明。

梁博的“消失”,才是華語樂壇的“悲哀”

2015年,梁博憑借專輯《梁博》獲“年度最佳唱作專輯”獎和“最受歡迎唱作人”獎。

梁博的音樂才華已經開始展現,然而這隻是他在音樂旅程中大放光彩的開始。

梁博的“消失”,才是華語樂壇的“悲哀”

2015年,梁博推出第二張個人專輯《迷藏》,其中的一首《日落大道》寫出了他在美國奮鬥、難以忘懷的日子。

随後梁博更是相繼發行《給我一點溫度》等多首單曲。

但梁博的曝光度一直不算高。

梁博的“消失”,才是華語樂壇的“悲哀”

直到17年參加《我是歌手》,梁博并先後演唱《靈魂歌手》等多首原創歌曲,他的名字才再次被更多人想起。

而他的《男孩》更是曾在某平台播放量破數十億,與毛不易的《消愁》、趙雷的《成都》等歌曲處在同一水準。

梁博的“消失”,才是華語樂壇的“悲哀”

也正是在歌手的舞台上,素有“音樂詩人”之稱的李健注意到了梁博,并對他做出“邊緣、自信、獨立、不妥協”的超高評價。

李健說梁博給搖滾樂帶來了新的希望。

在他18-20年的演唱會上,梁博是李健邀請的第一個嘉賓,場外二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他們的合作《不期而遇》更是被稱為神級合作現場,側面說明梁博的音樂造詣之高。

梁博的“消失”,才是華語樂壇的“悲哀”

2018年,梁博與譚維維合作演唱張藝謀導演《影》的同名主題曲《影》。

但似乎讓梁博更加廣為人知的,還是2019年的節目《我是創作人》。

梁博的“消失”,才是華語樂壇的“悲哀”

梁博參加這個節目的原因很簡單——它是一個展示原創作品的舞台。

他希望讓自己的原創作品被更多人聽到。

于是找對了展現舞台的梁博在3個月左右的時間裡創作出了6首原創歌曲,在唱作人的舞台上真正實作了自己一直以來的追求和熱愛。

梁博的“消失”,才是華語樂壇的“悲哀”

梁博對待音樂、對待原創的專心緻志,在娛樂圈這個浮躁喧嚣的圈子裡實屬少見。

然而這樣一位優秀的唱作人和他的作品,卻不被大衆關注,與之相反的是流量歌手、口水歌、抄襲歌曲的當紅和大熱。

前有流量小生蔡徐坤獲華人傑出青年歌手,憑借英文歌奪得2019 年全球華人金曲獎。

梁博的“消失”,才是華語樂壇的“悲哀”

後有出道5年、沒什麼代表作品的流量明星孟美岐成為“老師”,而出道33年的音樂前輩周傳雄卻要像新人一般鞠躬、演唱。

梁博的“消失”,才是華語樂壇的“悲哀”

更别說口水歌大行其道,《學貓叫》之類的歌曲數不勝數,就連備受質疑抄襲的《離人愁》都能獲得全球華語金曲獎。

梁博的“消失”,才是華語樂壇的“悲哀”

華語樂壇現狀堪憂,楊坤就曾感慨華語樂壇倒退了不止十年。

梁博的“消失”,才是華語樂壇的“悲哀”

除此之外,還有衆多音樂節目不專注音樂,卻販賣情懷,把“隻賣情懷,不看内容”做到了極緻。

而面對“情懷大于品質”這個問題時,梁博說:“我其實不願意,也不屑去研究它。”

短短一句話,把他做音樂的追求展現得淋漓盡緻。

歸根結底,如今的華語樂壇有太多“槽點”,也太缺少梁博這樣真正做音樂、熱愛音樂的人了。

梁博的“消失”,才是華語樂壇的“悲哀”

04 繼續探索、執着前行

作為一個歌手和創作者,梁博這些年來的成績不算高産,也沒有多高的曝光度,甚至很多歌曲的傳唱度可能也不高。

但這些都不能否定他的音樂才華和他對音樂執着、忠貞的态度。

2020年,梁博結束了自已與燦星制作和少城時代八年的合作,成立自己的團隊,開啟了在音樂道路上的探索和前行。

梁博的“消失”,才是華語樂壇的“悲哀”

21年,梁博加盟了為數不多的現象級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第二季》成團之夜,與恩師那英同台表演。

要知道,這一期的收視率是妥妥的TOP級,其他駐唱嘉賓恨不得把鏡頭貼自己臉上,梁博卻戴了一頂黑帽,生怕被人認出來。

梁博的“消失”,才是華語樂壇的“悲哀”

如今的梁博真正做到了一心一意做自己的原創音樂,不被外界的聲音所幹擾、阻礙。

他的社交平台時長半年不更新,由于不頻繁營業,梁博的鐵粉也寥寥無幾,況且他即便發動态,也是擁護國家,祝福春節和一些和音樂相關的動态。

梁博的“消失”,才是華語樂壇的“悲哀”

這個東北大男孩也有着鋼筋一般“直男”的性格,很多時候都會在采訪、交談時把天聊死還一臉嚴肅,真是讓人忍俊不禁。

梁博的“消失”,才是華語樂壇的“悲哀”

有不少網友在了解梁博後,開始轉變了風向,調侃當初說他不配冠軍的自己眼瞎,認為梁博是當之無愧的好聲音冠軍。

作為音樂人,梁博很清楚自己到底要什麼。

梁博的“消失”,才是華語樂壇的“悲哀”
梁博的“消失”,才是華語樂壇的“悲哀”
梁博的“消失”,才是華語樂壇的“悲哀”
梁博的“消失”,才是華語樂壇的“悲哀”

不論是曾經輝煌時刻的“消失”,還是後來低曝光度時期的潛心創作,梁博都知道自己在走一條與衆不同的道路。

但是梁博耐得住寂寞,他的追求就是将最好的作品獻給觀衆。

現在看來,他是對的,而且他做到了。

梁博的“消失”,才是華語樂壇的“悲哀”

與之相比,曾經與梁博做出截然不同選擇的吳莫愁、吉克隽逸,都再沒有了曾經的風光。

吳莫愁因深陷與導師庾澄慶的绯聞失去好資源,更因為輝煌時忙于賺錢根本沒什麼代表作品逐漸沒落,甚至一度被拍到去小縣城走穴。

梁博的“消失”,才是華語樂壇的“悲哀”

後來她更是再難在娛樂圈掀起水花,前些日子參加《浪姐3》雖然小小翻紅了一把,但最終還是成為了姐姐們的炮灰。

如果當初的吳莫愁不那麼快消耗自己,而是選擇靜下心來做音樂,如今的她也許最起碼有拿得出手的作品可言。

梁博的“消失”,才是華語樂壇的“悲哀”

而吉克隽逸就更“慘”了,爆火之後的她因為賣慘、炫富等負面新聞纏身人設崩塌,在大衆眼裡早已不是當初那個淳樸的彜族姑娘。

當初在娛樂圈大肆發展的她,似乎也沒有留下代表作品,如今同樣沒有代表作,唯一的記憶點就是那一身黑皮膚。

梁博的“消失”,才是華語樂壇的“悲哀”

隻能說,是他們各自的選擇造就了如今各自的現狀,而吳、吉二人的處境更顯得梁博選擇道路、對音樂堅持的正确。

梁博的“消失”,才是華語樂壇的“悲哀”

曾經那個質樸幹淨的男孩經過圈子這麼多年的浸淫,從未改變初心,一直心無旁骛地做自己的音樂,也隻肯對音樂“俯首稱臣”。

然而這樣的他卻與如今的華語樂壇格格不入。

梁博的“消失”,才是華語樂壇的“悲哀”

打着原創旗号的“音樂裁縫”抄襲、拼湊前人作品;

一些歌手為賺快錢、名利迷失初心;

流量、營銷永遠大于實力……

甚至随便寫寫的口水歌都能獲獎;

也會出現“音樂節目不是在比誰唱得好,而是在比誰更慘”、“隻看情懷不看内容”等問題……

如今的娛樂圈越來越“畸形”,華語樂壇摻雜了太多雜質,更顯得梁博的作品和态度難能可貴。

梁博的“消失”,才是華語樂壇的“悲哀”

“梁博”不僅是一個人,更代表着對音樂的一種态度、一種标簽。

而如今的華語樂壇,需要更多“梁博”的出現。

是以,這樣的音樂人,在圈裡不受重視,甚至處于一種無人關心,無人問津,無人為其打抱不平的“消失”狀态,才真的是華語樂壇的“悲哀”和“損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