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戰功顯赫的潛艇,曾令日軍談“艇”色變。埋沒在海洋75年,美軍苦苦尋覓,可當确定沉沒位置準備打撈時,美方為何突然喊停?
1941年太平洋戰争爆發,戰争以美日沖突為主,太平洋和東南亞地區為主要戰場,是反法西斯戰争中的重要一戰。戰争到了焦灼的狀況之下,美軍開始部署潛艇進行新的作戰方式。
隸屬于潛艇部隊一員的“灰鲸”号是這次戰争中的大功臣之一。他在戰場上共擊沉了12艘敵方船隻,總噸數達到了64000噸左右。作為“雀鳝魚“級别的柴電潛艇,在作戰時将自己的本能發揮到極緻。
1942年,“灰鲸“号和其80位船員開始了海上作戰。下海第一戰就是在該年的3月,在菲律賓海域附近擊沉日軍近3000噸的運輸船 ,9月,又在馬六甲海峽擊沉3艘日軍艦艇并成功逃離圍剿。艇長斯蒂芬和其他79位船員就此名聲大噪。
1943年九月,“灰鲸”号再次開啟自己的第八次巡邏任務。在南海區域與日軍展開遭遇戰,并采取“狼群“戰術,擊潰日軍艦艇。 “灰鲸”号是以榮獲“戰鬥之星“的稱号。
基于“灰鲸”号屢次赢得了海戰的勝利,經驗豐富,在第九次巡邏任務中,面對來襲的四艘日軍艦艇,能夠輕松面對,遊刃有餘。在之後的任務中,不斷發揮自己優秀的戰鬥技巧,迅速赢下戰鬥。
1944年,日軍采取反制措施。在中國東海海域附近進行第十巡邏時,擊沉了兩艘日軍艦艇,但卻也是以被日軍偵測到。
日軍抓到了這次機會,對其進行報複,派出戰鬥機和驅逐艦進行海空夾擊,并利用深水炸彈使其無法隐匿于水中,最終被戰鬥機鎖定位置,無力回天,消失在海洋之中。
本該按時傳回珍珠港的“灰鲸”号,一直沒有消息,美軍最終确定該潛艇已經被擊沉,是以追加授予這80位士兵“紫心勳章“,“灰鲸”号的輝煌就此結束。
二戰結束後,美軍開始對”灰鲸“号進行地毯式搜尋。美方根據日軍作戰時記錄的坐标和資料進行尋找。但由于對坐标資料進行翻譯時,誤把數字“8”翻譯成數字“6”,一個小偏差,導緻美方一直處于無收獲搜尋狀态。
2010年一位名叫蒂姆泰勒的探險人員組織了“失落52“項目,以此尋找消失的52艘潛艇。雖然這次行動發現了坐标的錯誤,但還是無法準确搜尋到”灰鲸“号。
直到2019年,中方在東海發現了一艘潛艇殘骸,經過美方的确認,證明了殘骸為“灰鲸”号。這艘潛艇美國苦苦尋找了75年,搜尋期間花費了大量人力和财力。本以為打撈工程即将開始,但美國卻突然停止行動。
首先,由于沉船位置距海平面約450米,打撈的極限深度為500米,450米屬于深度打撈,難度極大,耗費資金高。其次,對于美方海軍曆來的傳統,沉沒的船骸應一直保留在原地。出于這兩者的考慮,是以美國最終放棄打撈。
盡管美方近幾年來對中國多次制造不實的輿論和威脅,與中方處處作對,但是“灰鲸“号曾是反法西斯戰争中勇于奉獻,敢于犧牲,反法意志剛烈的展現,中方也為此大力配合美方進行搜尋打撈,努力讓這80位犧牲的士兵魂歸故裡。
雖然最後美方放棄打撈的決定令人震驚,但仍尊重美方的意見。這艘鋼鐵巨獸和他腹中勇敢的士兵将永遠安息于寂靜的海底之中。#美國##潛艇##中方#
作者:十裡殷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