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泥鳅那些事

作者:吳江通

居家生活的日子,我家俞老師美美地計劃着:“平常沒有時間燒飯,一直吃學校食堂的飯菜。現在我要好好把握機會,做一些自己喜歡吃的美食”。俞老師的美食,大多為魚類,如鹹菜細魚、醬炖鳑鲏魚、清炖肉鲥魚、豆腐昂刺魚、豆瓣大頭菜湯……

泥鳅那些事

昂刺魚豆腐湯

泥鳅那些事

清蒸鲥魚

今天的美食是一盤鮮美的醬燒泥鳅,這個季節的應季美味。

泥鳅是我們江南水鄉司空見慣的水産,素有“水中人參”的美譽。什麼時候的泥鳅最好吃?聽說有兩個時間點,一是每年的初夏,泥鳅最為幹淨美味。另一時間是秋季,秋季的泥鳅最肥美,“秋風起,泥鳅肥,初冬泥鳅賽人參”。

泥鳅的營養價值高,蛋白質、糖類、礦物質、維生素均比一般魚蝦高,脂肪成分較低,膽固醇更少,并含有不飽和脂肪,具有有滋陰祛濕、補血等功效。

泥鳅屬鳅科,體形圓,⾝短,⽪下有⼩鱗⽚,顔色青黑,渾身沾滿了自身的粘液。喜歡栖息于靜水的底層,常出沒于湖泊、池塘、溝渠和水田底部富有植物碎屑的淤泥表層,對環境适應力強。泥鳅不僅能用鰓和皮膚呼吸,還具有特殊的腸呼吸功能;當天氣悶熱或池底淤泥、腐植質等物質腐爛,嚴重缺氧時,泥鳅也能躍出水面,或垂直上升到水面,用口直接吞入空氣,由腸壁輔助呼吸。

泥鳅那些事

泥鳅

從小大家都會唱兒歌《捉泥鳅》:“池塘的水滿了,雨也停了,田邊的稀泥裡到處是泥鳅。大哥哥好不好,咱們去捉泥鳅……”

稍微有點年紀的人,估計都有捉泥鳅的經曆。小時候,我們經常去捉泥鳅。待稻田裡的水稻收割完,或者把溝渠攔壩,把水兜幹,便可以拿鐵搭(就是鐵耙)把泥墾開,一條條泥鳅忽然暴露在強烈的光線下,驚慌失措地亂跳亂鑽,我們趁機把它們捉進簍裡。泥鳅滿身粘液,非常滑。是以抓泥鳅是個技術活兒,不能抓得太緊,越緊越容易滑掉。要輕輕地握着或捧着,讓它放松警惕,然後快速放進魚簍。每每捉了泥鳅回家,我們自己也成了一條條“泥鳅”。

泥鳅那些事

捉泥鳅的小男孩

在物資匮乏的年代,吃上一回泥鳅也算是改善生活了。但記憶中小時候我家很少吃泥鳅。泥鳅不僅腥味重,還有一股泥土味。而且骨頭比較多,吃起來不友善。我們一家都不喜歡吃泥鳅還有一個原因是,泥鳅太滑,殺起來太麻煩,忙碌的大人們無暇處理。我家捉到的泥鳅一般都剁碎了給鴨子吃。鴨子們吃了泥鳅長得很快,生的鴨蛋蛋黃火紅,非常好吃。

泥鳅那些事

泥鳅身上有種很滑的粘液

我們這裡的泥鳅大緻分為兩種:黃斑鳅和粉鳅。黃斑鳅顔色跟黃鳝很相似,黃黃的底色,上面有許多黑色斑點。強壯健碩,比較粗大,肉質緊實,體表有細鱗。粉鳅的背部是青黑色的,腹部白色,比較秀氣,相對柔弱,體表無鱗,肉質細嫩肥美。兩種泥鳅的味道,各有所長。

“落霞與孤鹜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地處太湖南岸的廟港,有着諸多水産。這裡的泥鳅,少了泥土味,味道很鮮美。

但廟港人大多不喜歡泥鳅,市場上的泥鳅價格極為便宜,隻有2元左右一斤。俞老師卻是個對泥鳅懂行的人。在廟港工作的那些年,節假日裡,俞老師總是會買一些,精心制作,美美地過把瘾。市場上的人都笑俞老師怎麼喜歡吃這樣廉價的東西,把我家俞老師稱為“愛吃泥鳅的銅羅人”(俞老師的老家是銅羅的)。

泥鳅那些事

菜場上的泥鳅攤

俞老師殺泥鳅很講究。先要把泥鳅養在清水裡(清水裡滴幾滴菜油)一兩個小時,讓泥鳅把肚裡的泥沙吐盡。然後搬個小闆凳,到樓下空地上殺泥鳅。在地上鋪一張大大的硬紙闆,然後在上面殺泥鳅,這樣就不會弄髒地面了。鄰居們三三兩兩過來圍觀,七嘴八舌,好不熱鬧!俞老師先把泥鳅拍昏,去頭,用手指捏住泥鳅的肚子,将裡面的腸子從尾部往上擠,露出的腸子用刀後角釘住,然後慢慢将腸子拉出。不用擔心泥鳅的苦膽弄破,因為泥鳅是少數苦膽不苦的魚之一。再把泥鳅分為兩段,清洗、晾幹。

泥鳅那些事

現殺泥鳅

我們喜歡用黃豆醬紅燒,帶着濃濃的醬香的泥鳅一點吃不出腥味和泥土味,口感肥嫩鮮美。我和兒子一般吃前面的那半段,把筷子插入泥鳅的肚子,然後用牙齒輕輕地咬掉外圍的又酥又軟的肉,最後留在筷子上的是完美的泥鳅骨架,非常有趣。

泥鳅那些事

醬燒泥鳅

從那個時候,不愛吃泥鳅的我,不自覺地好上了這一口。

泥鳅還有很多種做法。清蒸鹹肉泥鳅、油炸香酥泥鳅,還有一道來自民間的鄉土名菜——泥鳅鑽豆腐。各有各的特點,各有各的美妙。閑暇時候朋友們可以嘗試一下。

泥鳅那些事

鹹肉蒸泥鳅

泥鳅那些事

油炸香酥泥鳅

如果親戚朋友有人得了癌症,人們會買泥鳅給病人吃。聽說吃泥鳅具有提高免疫力、降低複發、抵抗惡性良性腫瘤等功效與作用。泥鳅中有較高的精蛋白,精蛋白食物易于吸收、利用,進而提高患者免疫力。

随着對泥鳅認識的提高,泥鳅的身價不斷上漲。從尋常百姓家走進了豪華酒店,從野生捕捉到人工飼養,泥鳅的産量猛增。每每在飯店酒席上吃到泥鳅,我和俞老師都會會心一笑。

本文作者:許忠妹

責任編輯:沈瑤、梅雪芬

技術編輯:吳英

圖檔來源:館藏及網絡

※※以上圖文,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征稿啟事

我知道,你很有故事,我知道,你也有文采,我知道,你也偷偷的喜歡吳江通。那麼大膽和我們表白吧!要知道,吳江通更喜歡你!你的表白,可以是感悟生活,體會人生,也可以是尋找鄉愁,記憶曆史!文筆不重要,真實真心就好。自行配圖,特别歡迎。一旦錄用,奉上稿酬,雖不高,意很誠,還有你可能喜歡的地情書哦!

1、請發送至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2、注明姓名和聯系方式。如已在其他媒體發表,敬請說明(特别是已在其他微信公衆号上推送,一律不錄用)。照片請勿插入文中,請單獨發送。

3、如第一次投稿,文末請附作者簡介百把字,另附近影一張,謝謝!

由于來稿較多,自投稿之日起兩個月内沒有錄用,作者可自行處置(同一作者單次投稿多篇除外)。

吳江通會給你一個原創平台,讓你展現自己,讓更多的人了解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