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香港疫情快3年,賭王虧損近百億,李嘉誠不但沒虧,還賺了1200億

作者:商界淺談

自2020開始,新冠疫情席卷全球,3年來全球疫情多次反複,經濟下行嚴重,導緻國際形勢更為複雜,斯裡蘭卡更是在近期宣布國家破産。

從宏觀上看,本次疫情黑天鵝事件對多行業經濟造成極大的沖擊,在全球大背景下,澳門博彩業也不例外。

香港疫情快3年,賭王虧損近百億,李嘉誠不但沒虧,還賺了1200億

傳統博彩業與旅遊業互相依存,互相促進。

新冠疫情首先沖擊旅遊業,由于旅遊人次斷崖式下跌,澳門旅遊行業幾乎停擺。

嚴格的防疫政策對于博彩業的打擊極為巨大,缺乏遊客導緻博彩業難以維持。

何鴻燊家族作為博彩業的巨頭,其産業在這次疫情也大幅縮水,曾經的“賭王”家族如今也是英雄遲暮。

何鴻燊去世之後後人難以在複雜的局勢中維持優勢,其家族的生存發展素來依賴的是澳博,後期缺乏大規模人流量,何超瓊貸款190億也難以緩和家族危機。

與此相對應的是香港首富李嘉誠,在危機四伏的國際經濟環境下,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和記跟長實集團兩個公司總計利潤超過了1200億。

香港疫情快3年,賭王虧損近百億,李嘉誠不但沒虧,還賺了1200億

很難想象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下依然存在如此堅挺的公司。

深挖其背後的原因,這與李嘉誠個人的投資理念有着極大的關系。

不同于何鴻燊幾乎梭哈賭博這一行業的行為,李嘉誠堅持不将雞蛋放到一個籃子裡,多方面,多角度,多層次的投資,提高整個産業的抗風險能力。

李嘉誠生于微末,對于商機有着敏銳的嗅覺,少年時期在塑膠廠當銷售時察覺到行業潛力,放棄穩定的前程毅然辭職單幹,通過塑膠制品積累第一桶金之後他擁有了進入房地産市場的入場券,在香港房市大震蕩時期直接抄底,這在當時風險不言而喻。

事實又再一次證明了他的前瞻性。

香港疫情快3年,賭王虧損近百億,李嘉誠不但沒虧,還賺了1200億

在短暫的房地産頹喪之後香港的房地産迎來了反撲式的增長,蕭條的三年期間李嘉誠通過銀行貸款,吃下大量地皮,在繁華地段建設大量高樓大廈。

和大多數開發商不同,他所建造的大廈幾乎不用于出售,隻通過租賃形式回本,這對于資金鍊來說壓力無疑巨大。

李嘉誠堅信自己的投資眼光,頂住資金壓力,在香港房市三年低落期的時候,他幾乎坐擁了200萬平方米的地産,等到香港房市回溫,房子價值翻番式增長,他一躍成為了香港的頭部富豪。

通過這一次房地産的梭哈,李嘉誠積累了足夠多的資金,在不同的行業進行投資,他的商業帝國版圖越來越大,短短幾十年内建立了長江實業、長江基建、電能實業、和記黃埔等等龐然大物。

香港疫情快3年,賭王虧損近百億,李嘉誠不但沒虧,還賺了1200億

這些公司涉及行業包括通信、基建、港口、石油、零售諸多領域,最盛時甚至出現了隻要有人在香港生活,就不可能不購買李嘉誠的産品這一神話。

可以說在沒有回歸的香港,如果李嘉誠所有産業消失,城市可以直接停擺。

随着香港的回歸,李嘉誠定點向内地發力,通過投資辦企業他在内地也有了很大的影響力。

最近幾年,比較典型的是2017年和記港口吞吐量8470萬TEU,在政策優勢下,擁有了290多個泊位的經營權。

香港疫情快3年,賭王虧損近百億,李嘉誠不但沒虧,還賺了1200億

零售産業最廣為人知的無疑是屈臣氏,無論大小城市,隻要有商城的地方屈臣氏一定存在,在化妝品零售行業屈臣氏的下沉市場是最厲害的。

越是複雜的産業結構對于風險的承擔能力越強,産業結構越是單一,在大的風險降臨時最容易垮台。

這也是何鴻燊和李嘉誠在複雜的經濟形勢下走向迥乎不同的原因。其中的差距是投資眼光的差距,更是投資前瞻性的差距。

在李嘉誠起起伏伏的一生中有過很多次投資,有的成功了,有的失敗了。作為一個純粹的商人來說,他無疑是成功的。

但是在他身上環繞着許多争議,房地産囤積居奇,公攤面積創始人,鎮魂樓等等不一而足。

香港疫情快3年,賭王虧損近百億,李嘉誠不但沒虧,還賺了1200億

實際上李嘉誠隻是一個商人,隻是他晚年大量發展慈善行業,給了大衆一種錯覺而已,抛開其他,隻從經濟出發,李嘉誠是一個難得一遇的商業奇才,更是一個白手起家打下商業帝國的野心者。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下方留言。

【注:本文圖檔均來源于網際網路,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關注我們每天閱讀更多精彩内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