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很多商家都打着“食材新鮮“的口号來吸引消費者,但仍然有很多不法商販為了節約成本,使用過期甚至變質的食材。無良商家一味追求利益,以次充好坑害消費者,置消費者的健康于不顧,這種現象一定要嚴懲并加強市場監督管理。
而作為消費者,同時要明白:食用過期食物對健康會産生很多危害!特别是以下這5種食物,如果明顯變質就一定要毫不猶豫地丢進垃圾桶!
01腐爛的水果 就算爛一點也别吃生活中很多人本着“不浪費食物”的原則,看到好端端的水果局部腐爛舍不得丢棄,就削掉變質部位以後繼續食用。
我們所說的爛水果常見于以下兩種情況:一種是因為凍傷或磕磕碰碰導緻的局部組織損壞,這種是可以吃的,不過要盡早吃,時間久了這些部位也容易滋生細菌;另一種則是因為水果放置時間過久,導緻黴菌滋生,産生了真菌毒素,這種水果即便削掉黴變部位後也是不建議繼續食用的。水果在腐敗變質後會産生并積累很多真菌毒素,并且這些毒素也會不同程度地存在于腐爛部位的周圍組織中。比如,蘋果、梨、桃子等水果腐敗變質後,其中展青黴素的量會逐漸增加,這種毒素是一種神經毒素,會導緻食用者發生急/慢性食物中毒,可能會出現惡心、腹痛、腹瀉等食物中毒症狀,且具有緻畸性和緻癌性。[1]甘肅農業大學曾對腐爛蘋果中的展青黴素做過更加詳細的研究,研究結果表明:蘋果腐爛的面積越大,其中展青黴素的含量就越高。并且展青黴素還會向蘋果的周圍組織中擴散,距離腐爛部位越遠展青黴素的含量就越低,距離越近含量就越高,并且其含量會随着腐爛部位直徑的增加而增加。[2]
腐爛的蘋果中展青黴素幾乎會擴散至整個蘋果,是以水果腐爛後的最佳處理方式就是整個丢棄。如果不想“浪費食物”就少買勤買,趁着新鮮盡早食用。02發芽的洋芋 發芽嚴重堅決丢棄洋芋發芽很常見,有些人會選擇挖掉芽之後繼續吃。然而,曆年來因為食用發芽馬鈴薯而中毒的事件屢見不鮮。從健康安全角度考慮,馬鈴薯一旦發芽就需要格外警惕,發芽嚴重的以及無法判斷發芽程度的馬鈴薯,堅決不要食用!
新聞截圖
龍葵素是一種有毒的糖苷生物堿,在正常沒有發芽的洋芋中,龍葵素的含量是很少的,儲存時間越久,這種毒素的含量就會越高。在洋芋發芽之後,其中的龍葵素含量會大大提高。攝入極少量的龍葵素對人體不會産生毒性,但是一次攝入200mg龍葵素就可以使人中毒,嚴重還會要命。[3]200mg的龍葵素是什麼概念呢?相當于約30g已經變青或者發芽的馬鈴薯(約兩個大拇指那麼多)。如果是剛剛開始發芽的洋芋,龍葵素還僅僅隻存在于芽的附近,特别是洋芋皮中。這時候可以将洋芋去皮,并圍繞發芽部位一周厚厚地削掉一層,盡量多挖掉一些,剩下的部位還是可以食用的。
烹調的時候可以多采用蒸或者煮的方式,因為在蒸汽中洋芋的糖苷生物堿含量會降低65%,而水煮則可減少80%以上。在處理的過程中加食醋水溶液浸泡,也可以降低龍葵素的含量。[3、4]另外,在日常生活中洋芋一定要避光儲存,因為紫外線的作用更容易促進龍葵素的生成。03死掉的螃蟹 最好别吃 警惕中毒愛吃螃蟹的人都清楚,買螃蟹一定要挑鮮活的,因為死亡後的螃蟹不僅味道不好,食用後還可能緻命。
這并不是危言聳聽,而是有真實案例的:2015年三峽大學仁和醫院神經内科收治了一位因為食用死亡河蟹後發生食物中毒的患者,入院當日經搶救無效後死亡。[5]螃蟹喜食水中的死魚、死蝦等腐敗動物屍體,體内體外都沾有大量病菌,死後體内的細菌會迅速繁殖分解蟹肉,不僅會導緻口感變差,而且總氨基酸含量會下降,有毒的生物胺含量急劇增加,螃蟹品質發生劣變,[6]人一旦食用會導緻中毒。大家可能不清楚生物胺是什麼,它其實是一類含氮有機化合物,正常情況下是生物體内正常的活性成分。适量的生物胺不僅沒有毒,還具有一定的生理作用,可以調節生物活性、控制血壓。但是,如果攝入過量的生物胺就可能會導緻中毒了,比如大家都熟知的組胺就是有毒生物胺的一種,存在于腐敗變質的魚肉中,口服8~40毫克會令人輕微中毒,超過100毫克就會導緻嚴重中毒[6]。
在死亡後的河蟹體内,組胺的增長速度很快,即使高溫加熱後也無法去除,這也是食用死亡河蟹後會導緻中毒的主要原因。有人曾做過實驗:大閘蟹死了之後在室溫下放置3小時,體内的組胺含量從3mg/100g增長到了6mg/100g,後來逐漸增加到7毫克、8毫克……這個量已經可以使人輕微中毒了。是以,如果發現買回來的螃蟹已經死了,為了安全起見最好還是别吃了,除非是發現的時候剛死然後立刻直接烹調。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往往無法準确判斷螃蟹的死亡時間,是以還是不吃為好,畢竟美味誠可貴,生命價更高!
此外,需要說明的是:速凍螃蟹是可以吃的,因為它是在螃蟹活着的時候直接快速冷凍讓其死亡的,然後置于零下18度的環境中儲存,安全性沒問題,可以放心食用。04發黴的堅果有黴苦味的要堅決吐掉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曆:充滿期待地嗑開了一顆瓜子,吃起來卻有一股哈喇味兒,甚至是黴苦味。大多數人的做法是:馬上再吃幾個壓壓味道。以後可别再這樣了!堅果中普遍含有較高含量的不飽和脂肪酸,儲存時間過久或者儲存方式不當,就很容易氧化酸敗出現哈喇味,味道變差。并且在酸敗過程中還會産生對人體有害的過氧化物和自由基,促進衰老,危害健康。
還有些堅果由于儲存不當,可能會受到黃曲黴菌的污染發生黴變,吃起來會有黴苦味,對于這樣的堅果一定要做到“堅決不吃”。因為這類堅果很可能存在被黃曲黴毒素污染的風險,具有緻癌性,對健康危害很大。黃曲黴毒素是一種劇毒物質,到底有多毒呢?氰化鉀大家應該不陌生,在影視劇裡經常被間諜藏在牙縫裡,在身份暴露時自殺而用,由此可見氰化鉀的毒性已經很強了。而黃曲黴毒素比氰化鉀的毒性還要強10倍!并且黃曲黴毒素還具有肝髒緻癌性,即使是少量食用,時間長了也會增加患肝癌的風險。而且,一般的蒸、煮等烹調溫度,都無法将黃曲黴毒素破壞掉。
是以,對于已經變質的堅果一定不要再吃了!如果不小心吃到嘴裡感覺出有哈喇味或黴苦味,最正确的做法就是馬上吐掉,并立刻漱口!05泡久的木耳 小心有毒!再來一則案例:2018 年 7 月 31 日,金華市某區某村民家中發生一起懷疑因食用浸泡時間過長的黑木耳引起的食物中毒的事件,一共3人中毒,一人經搶救無效後死亡。[7]造成此次中毒事件的關鍵原因,是當事人用浸泡了3天的黑木耳做了大白菜木耳炒飯和涼拌黑木耳。在長時間泡發過程中,木耳會滋生毒假單胞菌,産生米酵菌酸毒素。
米酵菌酸對人和動物均有強烈的毒性作用,是引起食物中毒和緻人死亡的主要毒素。它會導緻中毒型肝炎,情況嚴重可引發多髒器衰竭,甚至死亡。因其毒性強,無特效解毒藥。是以,長時間泡發的木耳絕對不可以食用。那麼黑木耳泡發的時間控制在多少才安全呢?建議控制在4小時以内,且水溫不要太高,一般30℃為最适宜的溫度。有實驗表明,黑木耳泡發超過6小時邊緣就會出現開裂,嚴重影響木耳的品質,也更容易受到微生物污染。[8]
食品安全無小事,任何食物變質都需要警惕,輕則導緻腹瀉、嘔吐,重則可危及生命。最安全的做法就是:變質的食物統統送入垃圾桶。購買食物要盡量少買勤買,不要一次買太多,避免增加變質的風險。
作者 |薛慶鑫 中國營養學會會員 注冊營養師 注冊營養技師 健康管理師 公共營養師
參考文獻:
[1]王蒙, 姜楠, 戴瑩,等. 國内外水果真菌毒素的限量及檢測方法标準分析[J]. 食品安全品質檢測學報, 2016, 7(02):459-467.
[2]劉華峰,韓舜愈,盛文軍,祝霞,蔣玉梅.腐爛蘋果中棒曲黴素的分布研究[J].食品科學,2010,31(07):51-53.
[3]徐敏慧, 劉珂偉, 張曉慧,等. 馬鈴薯中龍葵素的研究進展[J]. 保鮮與加工, 2017, 017(001):112-116,121.
[4]武亞帥,韓宣,鄒優揚,王宗義,朱景新,高秀芝.有效去除馬鈴薯中龍葵素方法的探究[J].食品安全品質檢測學報,2020,11(05):1514-1519.[5]汪應瑞, 張玉石. 進食死河蟹後死亡1例報告[J]. 罕少疾病雜志, 2015, v.22;No.113(06):65-66.
[6]劉小莉,彭歡歡,趙江濤,夏秀東,劉源,周劍忠.不同儲藏條件下河蟹生物胺及品質變化研究[J].食品工程,2017(04):27-30+53.
[7]申屠平平,朱珈慧,徐小民,呂恭進,王翠蓉,陶珍楊.一起椰毒假單胞菌酵米面亞種引起的食物中毒調查[J].上海預防醫學,2019,31(06):466-468+478.
[8]馬銀鵬, 杜柏達, 張介馳,等. 影響黑木耳泡發率因素的研究[J]. 食用菌, 2017, 39(004):62-65.
來源:科學辟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