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苜蓿産業 給中國奶牛“鐵飯碗”

作者:綠色中國
苜蓿産業 給中國奶牛“鐵飯碗”

文/綠色中國融媒體記者 鐵 铮

在采寫這篇報道之前,我和不少人一樣,并不知道自己喝的牛奶竟然和一種叫苜蓿的草直接相關;并不知道為了保障百姓餐桌上牛奶的品質安全,竟然發展壯大起了一個苜蓿産業;并不知道為了讓中國奶牛的飯碗端在自己手裡,無數草業人經曆了數不清的磨難和曲折。

感謝中國畜牧業協會草業分會會長、北京林業大學教授盧欣石。他為我詳細講述了苜蓿草和苜蓿産業發展背後的、鮮為人知的故事。

當然,還要感謝故事的主人翁。他們用自己的努力,給中國奶牛“鐵飯碗”,使中國奶業更安全。

苜蓿産業 給中國奶牛“鐵飯碗”

△盧欣石教授接受采訪

為牛奶安全 科學家給總理寫信

歲月回到十年前。

中國畜牧業協會草業分會向國務院總理遞交了一份沉甸甸的報告,題目是《關于大力推進苜蓿産業發展的建議書》。

在報告上簽名的有劉成果、洪绂曾、張寶文、任繼周、張子儀、南志标、尹偉倫、李文華、劉恕等。他們或者是前農業部負責人,或者身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報告的執筆人正是盧欣石教授。

這份報告是在2008年“三聚氰胺嬰兒奶粉”事件的背景下草業界同仁的呼聲。他們希望通過大力推進苜蓿産業,從源頭上解決奶牛飼草的品質安全。

“嬰兒奶粉”事件之後,牛奶品質安全成為國人關注的焦點問題。為了減少該類事件的發生,有關部門不得不采取調整牛奶收購品質标準等措施來解決這個問題。

草業科學家們認識到,這隻是權宜之計。要長遠解決這個問題,必須、隻能從優質飼草料産業抓起,從源頭上確定原料奶的品質安全。

在解決這個舉國關注的問題上,科學家們一緻看好苜蓿草,認為其将扮演重要的角色。

苜蓿草為何物?它是當今世界最主要的豆科飼用作物,被譽為“牧草之王”。苜蓿産業則被譽為“牛奶生産的第一工廠中的房間”。

這些科學家認為,用苜蓿飼喂奶牛,是植物蛋白轉化為牛奶蛋白的最理想的技術途徑,不僅蛋白質轉化效率高、品質好,而且絕對安全,再加上苜蓿草的優質粗纖維,可以成為奶牛高效的營養物質來源。

按科學标準飼喂苜蓿幹草,可完全保證原料奶的乳蛋白率達到3.0%以上,乳脂率達到3.5%以上。這将大大超過目前原料奶的國家标準,并與國際标準接軌。

苜蓿渾身是寶。實踐證明,飼喂優質苜蓿,可以減少奶牛代謝病,使奶牛淘汰率下降5%以上、奶産量提高20%以上。

科學家提供的資料是,每頭吃苜蓿的奶牛,每天可減少3公斤精料食入量,1年相當于節省了1畝耕地的糧食産出。

苜蓿還具有固氮和改良土壤的作用,種植過苜蓿的耕地可以使後作提高10%以上的産量。

科學家強調,建立苜蓿産業基地,大力發展苜蓿産業,不但是解決目前原料奶安全高效生産的最快捷、最經濟、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而且對節約糧食和保護生态環境也具有重要作用。

苜蓿産業 給中國奶牛“鐵飯碗”

△榆林地區苜蓿基地豐收忙

牛奶安全 必須從飼草産業抓起

大陸是苜蓿資源大國,具備了産業發展的基本條件。遺憾的是,多年以來大陸苜蓿産業發展一直處于十分艱難的境地,始終未能成為奶牛養殖業的基礎保證。“嬰兒奶粉”事件之前,大陸的苜蓿生産每年不足10萬噸,大多都賣給動物園了,根本沒有奶牛吃的份。

對此,科學家剖析出了五大原因:

其一,大陸傳統種植業是兩元結構,即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沒有将飼用作物納入種植業,沒有充分意識到苜蓿草與節約飼料糧之間的重要關系。

其二,在大陸,苜蓿以自種自用為主,沒有行業規劃和專業布局,産業基礎薄弱,缺乏飼草商品化生産意識,沒有形成可滿足養殖業需求的流通商品。

其三,苜蓿是多年生牧草,生産初期效益較低,需要扶持。但種植者不但不能享受種植補貼政策優惠,反而受到其它種植補貼的影響,挫傷了苜蓿生産積極性。

其四,苜蓿草産品生産方式、加工裝置特殊。苜蓿草是松散物品,加大了生産難度、生産成本和物流成本。

其五,對龍頭企業培育、扶持不夠,企業發展艱難,生産規模偏小,産品品質不穩定,市場培育不健全。

更為嚴峻的現實是,“嬰兒奶粉”事件後,美國苜蓿草産品加大了對中國的出口。從2007年到2010年3年間,大陸苜蓿草産品進口量增加了48倍。這表明,中國奶業依賴國外草産品的風險加大。

大陸苜蓿産業處于初始發展階段,十分脆弱,與奶業規模化發展極不相稱,急需國家政策和技術的大力調控、引導與支援。

科學家們建議,大力推動苜蓿人工種植,建立優質高産苜蓿生産基地,加快改變草地生産方式,發展自主産業,減少依賴國外的風險,長遠保證畜牧業優質安全生産。

反複商讨後,科學家們在報告中提出了四條具體建議。

一是确立苜蓿産業的戰略地位。做好苜蓿産業總體發展規劃和區域布局,把苜蓿等優質牧草人工種植納入到作物種植體系之中,統一計劃、統一管理。改變傳統的草地生産理念,轉變生産方式,要像種糧食一樣種植苜蓿;促進苜蓿産業真正成為優質高效安全的新型産業。

二是建立和發展大規模的苜蓿草産品專業化産業基地,實施優質高産安全的“苜蓿-奶業”安全工程,推廣規模養殖的“苜蓿-奶業”工程模式。

三是國家和地方政府出台相應的苜蓿種植配套政策,通過政策補貼,扶持鼓勵專業合作組織和奶牛飼養戶廣泛開展“種植苜蓿,飼喂奶牛”行動,鼓勵發展苜蓿種植利用。

四要大力培育苜蓿産業龍頭企業,切實保證苜蓿産品品質,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苜蓿-奶業”安全生産體系。

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這份報告上批示:贊成。要解決牛奶品質安全問題,必須從飼草産業抓起。

曆史證明,這份報告促成了大陸苜蓿産業發展史上的重要轉折。

振興奶業 苜蓿産業開始行動

2012年,大陸苜蓿産業發展開始進入新階段。

這一年的中央一号檔案提出“啟動振興奶業苜蓿發展行動”。為此,有關部委專門安排了一定的中央财政資金。

同年6月29号,農業部釋出了《2012年高産優質苜蓿示範建設項目實施指導意見》。《指導意見》要求,組織苜蓿标準化生産加工,突出産品品質,轉變傳統飼草生産方式,建立健全新型的苜蓿飼草産業體系,為奶業生産提供優質牧草。

《指導意見》明确提出了具體的目标任務。項目區苜蓿單産水準旱作畝産達400公斤,灌溉條件下畝産達到800公斤。苜蓿草産品粗蛋白含量達到18%以上,相對飼用價值達到125%以上。

《指導意見》特别注重奶牛應用苜蓿草的效果,在考核名額裡特别注明,奶牛飼喂示範區的苜蓿産品後,生鮮乳乳蛋白含量達到3.0%以上,乳脂肪達到3.5%以上。

盧欣石認為,實施振興奶業苜蓿發展項目,徹底改變了大陸苜蓿的傳統生産方式。

他高興地看到,大陸對苜蓿生産第一次提出了産業化、規模化要求,開始擺脫傳統的小農經濟生産方式;苜蓿生産開始直接對接奶牛,用牛奶名額來評價苜蓿項目的執行效果;草産業開始走向專業化、商品化、市場化;中央和地方一系列政策帶動了社會投資發展苜蓿産業;一批草業創業企業家從先進奶業企業轉向投身草業,給原本傳統的小農經濟的草業帶來了先進的企業文化和現代管理思想,給苜蓿産業注入了新活力。

中國苜蓿産業十年巨變

回顧“振興奶業苜蓿發展行動” 十年走過的曆程,盧欣石的評價是,“大陸苜蓿産業有了長足進步”。

在生産規模上,苜蓿産業占到了所有飼草産業的半壁江山。

盧欣石統計了全國32種飼草人工種植面積。其中,苜蓿飼草生産的面積占總面積的55%。在13種商品草種植面積中,苜蓿商品草占了所有總面積的40%。在21種多年生飼草種子生産中,苜蓿占到77%。

盧欣石說,到2020年,全國各類飼草商品草總産量接近1000萬噸,其中苜蓿商品草385萬噸,幾乎占全部商品草的40%。在幹草捆産量中,苜蓿幹草捆占到49%,苜蓿青貯占到30%。

盧欣石提供的資料還有:在種子生産中,苜蓿種子生産面積占多年生牧草種子總生産面積的77%,種子産量占多年生牧草種子總産量的54%。在各類非種子田的草場采種量中,苜蓿約占38.3%,達到2202噸。

盧欣石稱,苜蓿企業的發展能力遠遠超過其他草類企業。據2020年的統計,13種多年生牧草企業加工各類産品447萬噸,其中苜蓿加工産品208萬噸。苜蓿産品占所有加工總數的46.5%。

從2010年到2019年,大陸苜蓿草為奶業提供了840萬噸合格苜蓿幹草,相當于提供了130萬噸優質蛋白、400萬噸優質纖維素。苜蓿的優質纖維,還保障了奶牛健康,增加奶産量,延長擠奶期,減少了疾病的發生。

2020年中國奶業大會評估奶業現狀認為,牛奶名額超過了“振興奶業苜蓿發展行動”的預期。

“中國奶業進入了最好的曆史時期”。盧欣石說,在這個曆史性的重大變革中,中國苜蓿産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苜蓿産業 給中國奶牛“鐵飯碗”

△苜蓿幹草捆加工

苜蓿産業收獲的不僅是牧草

作為發起者、參與者和見證者,盧欣石對“振興奶業苜蓿發展行動”給予了高度評價。

大陸苜蓿産業得到了發展壯大。總結其中的收獲,盧欣石如數家珍。

最大的收獲是打造了一支專業化的産業大軍。從2012年到2021年十年中,草業企業數量增加了2.7倍。全國草業實行公司制的企業中,苜蓿企業占到企業總數的83.5%,公司制度下的企業體制已經成為草産業的主體,部分分散的合作社、個體戶正在逐漸轉型更新,向專業化、制度化、規範化企業轉變。一個市場調控、社會監督、政府指導的産業大軍,正在逐漸成長壯大。

收獲之二是打造了一批專業化的産業叢集。到目前為止,大陸初步形成了十大産業叢集區的格局,總種植規模達到397萬畝。這批産業叢集是苜蓿商品草的中堅力量。

第三個收獲是鍛造了一支面向産業的專業化技術團隊。為了滿足産業發展的需求,建立了一批科技創新平台,建構了國家牧草技術體系,國家牧草産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國家草産業科技創新聯盟以及一批地方省市組建的科技聯盟應運而生。一大批科技人員走向産業第一線,為農民服務、為産業服務、為企業服務。

還有一個收獲是建立了一批專業化産業模式。比如,阿魯科爾沁旗産區的“草業管委會+協會” 模式,甘肅定西的“政策引+項目推+技術促+典型帶”模式,陝西榆陽的“資源變資金——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模式,内蒙古蒙草集團的“研究院+大資料+生态包”模式等等。政府搭台、企業唱戲,苜蓿産業發展書寫了一部蕩氣回腸的創業詩篇。

緻敬創業狀元和“第一”

在“振興奶業苜蓿發展行動”的十年中,完成了許多創業壯舉。盧欣石帶領團隊,認真盤點十年風雨,列出了一份“狀元榜”。他說,這份“狀元榜”可能并不完善,也可能挂一漏萬,但卻蘊含着草業各屆人士對創業者的無限敬仰和感謝。

“沒有這些人,就沒有中國苜蓿産業的今天。”盧欣石飽含深情地說。

“狀元榜”頭名,理應是第一批“拓荒創業者”。這些企業創辦于2000年前後,創辦之始就走上了專業化、規模化、市場化的道路。這些企業是大陸最早10萬噸苜蓿商品草的生産者,是成立草業分會的發起機關。這些創業企業堅守苜蓿産業20多年,經曆過低谷、彷徨和失敗,但堅守到今天,終于迎來了苜蓿産業的嶄新發展期。

排在“狀元榜”第二名的,是第一個專業化苜蓿産業叢集。據盧欣石介紹,這個産業叢集集結于2011年,先後由6家上市公司、 31家企業、 21家合作社參與。十年間,政府投資2.1億建設道路、水電基本設施,企業、社會資本投入23億進行實體生産發展。現在,産區苜蓿總面積50萬畝,年産出20萬噸-30萬噸幹草捆,其生産規模、管理經驗、社會化服務都具備叢集産區的特點。盡管遇到水資源限制和管控,但也為産區節水灌溉和資源合理利用提供了新的産業技術機會。

回顧苜蓿産業十年發展史,盧欣石傾情講述了許多應該寫入史冊的“第一”......

苜蓿産業的第一個産品品質高地,分布于河西走廊的酒泉、武威、永昌等地。這裡是大陸優質苜蓿幹草的主要生産高地,是和美國競争苜蓿市場的有力競争區域。這裡誕生了大陸最早的一批苜蓿生産企業,種植面積超過30萬畝,建立了一批苜蓿幹草品牌。這個區域種植苜蓿曆史悠久、經驗豐富、理念先進,且氣候适宜幹草加工。這裡出品的苜蓿特、優級幹草捆比例占20%,一級苜蓿能達到60%。

大陸第一個苜蓿産業化青貯大包,2012年誕生于蚌埠。首次突破了苜蓿規模化青貯的關鍵技術,第一批出廠2萬包、15萬噸。青貯大包以及後來的大規模堆貯、窯貯,為大陸在多雨潮濕地區的苜蓿生産提供了模式。

大陸第一塊的苜蓿種子規模生産的高産田,出現在甘肅酒泉。生産面積約2400畝,種子産量可達每畝60公斤,生産全過程實作了機械化。這個模式不僅提供了一整套種子生産技術,其成功經驗是量體裁衣、适度規模,為苜蓿産業發展提供了可供借鑒的模式。

大陸第一列支援西藏的苜蓿草産品專列,開出時間是2018年3月30日。那是由甘肅定西發往西藏那曲的列車,20節車廂,滿載了1200噸牧草青貯産品。按照西藏和甘肅的戰略合作協定,将持續發送100列以上的草産品到西藏。

苜蓿花開 風景最好

苜蓿,是紫花苜蓿的簡稱,豆科,多年生草本,花為純紫色。紫花苜蓿可與黃花苜蓿天然雜交,形成雜花苜蓿,花色有紫、绛、蘭、綠、黃、白等。

苜蓿花開後,留下淡淡香。

2011-2015年,國土資源部實施《全國土地開發整理規劃》,為國家補充了2400萬畝耕地。陝西榆林地區榆陽區整理了20萬畝毛烏素沙地,其中的10萬畝用于種植苜蓿。

當地引進了大地種業集團公司為龍頭企業,帶領多家企業、合作社發展苜蓿産業。今天的榆陽已經成為新的苜蓿叢集區。盧欣石說,榆陽模式很好地解決了耕地和草地的關系、種草和種糧的關系。

苜蓿産業成了落實黃河發展戰略的生力軍。

從2018年起,河南省蘭考縣引進了多家企業進駐,簽訂了一批黃河灘種苜蓿的合作協定。第一批2.7萬畝苜蓿已經開鐮收獲。如今,黃河灘已經成為苜蓿産量最高、苜蓿青貯最有潛力的叢集産區之一。

科技人員為了苜蓿産業的健康、快速發展保駕護航。2019年,國家提出建立團體标準體系後,中國畜牧協會組織國家草産業科技創新聯盟的專家和技術人員,起草制定和頒布了苜蓿幹草團體标準和苜蓿青貯團體标準。

這是大陸第一批有關草産品的團體标準,對産業發展和産品品質把控起到了指導作用。

苜蓿産業 給中國奶牛“鐵飯碗”

△阿魯科爾沁旗苜蓿基地

中國苜蓿産業 仍需努力

十年風雲,十年兼程。

十年轉瞬而逝,大陸的苜蓿産業發展成績斐然。既有收獲,又有創新,同時也給盧欣石等草業人帶來了更多的思考。

十年盤點之際,越來越多的人在加速苜蓿産業發展上達成了更多的共識。

牛羊的口糧和人的口糧一樣重要。是以在高度重視糧食安全的同時,也要建立牛羊家畜的草料安全體系。草食家畜的飼草供應也是糧食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切實抓好飼草生産,確定家畜的口糧安全。

盧欣石說,為了解決家畜蛋白質來源,大陸大豆進口已達到1億噸,占全球大豆進口量的1/2。如果口糧100%自給後,還需要3億畝耕地種大豆,是以有人說這是中國糧食問題的“大豆命門”。10年來國産苜蓿給奶業提供了130萬噸優質蛋白,相當于2700萬畝大豆提供的蛋白質。是以,必須加大宣傳苜蓿的優質蛋白和優質纖維功能,減輕“大豆命門”的壓力。草業分會将組織技術專家盡快提出“苜蓿-大豆當量”的換算體系,為國家土地調整提供科學依據。

目前所有農業生産中,苜蓿是被迫使用最劣質土地的作物。昂貴的地租已經占到了苜蓿生産成本的1/2以上,占總收入的1/3—1/4。苜蓿商品草基地659萬畝,租地費用每年需要企業付出33億元,部分企業不得不轉産、轉業。為此,草業人發出呼籲,不要讓土地變為苜蓿産業發展的“命門”。

對于苜蓿産業發展上的不足,盧欣石毫不諱言。他說,目前苜蓿産業發展的自身功力還有許多缺陷。在科學技術方面,需要更适宜叢集産區的優良品種和種源、需要解決豐産配套技術和越冬關鍵技術,需要提高一級和優級幹草捆的數量和等級。在管理方面,需要提高企業專業化管理水準,需要政策和社會更進一步扶持和關注。

在盧欣石及同行者看來,發展苜蓿産業不僅僅是保障中國奶牛的“口糧”,還直接關系到大陸14億多人口的糧食安全。是以,需要繼續得到重視,繼續得到發展 。

寄希望于未來的10年!

寄希望于未來!(《綠色中國》2022.6B)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