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55年授銜,林彪為劉亞樓出頭,許世友碰釘子,最落寞“中國巴頓”

作者:曆史有點風

1955年的大授銜,是我軍曆史上的一件盛事,直到今天談起,仍讓人心潮澎湃。

中國共産黨于1921年建黨,經過28年的浴血奮戰,最終取得了革命的勝利,拯救了億萬國人。

在這20多年的槍林彈雨中,我軍湧現出了許多能征善戰的猛将。

55年授銜,林彪為劉亞樓出頭,許世友碰釘子,最落寞“中國巴頓”

1955年的授銜,便是黨和國家對那些浴血革命者的肯定和褒揚。

作為軍人,軍銜是一個很重要的标志,這代表着每一位軍人的成就和榮譽,因而在1955年授銜時,發生了許多的趣事。

當時的授銜,在諸位将領中出現了三種情況,第一,對組織評定的軍銜欣然接受,第二,覺得組織給自己評定的軍銜高了,是以請求降銜,第三,認為自己的軍銜評低了,應該高一些,是以開口向黨組織争取更高的軍銜。

今天我們要講的,便是這麼三件趣事:林彪為劉亞樓出頭,許世友碰釘子,最落寞“中國巴頓”

55年授銜,林彪為劉亞樓出頭,許世友碰釘子,最落寞“中國巴頓”

林彪為劉亞樓出頭

林彪是我軍最為優秀的軍事将領之一,早些年間,林彪在堂哥林育英,林育南的影響下,走上了革命道路,1925年,他考入了黃埔軍校第四期。

從軍校畢業後,林彪前往葉挺的部隊當見習連長,從此開始了自己的軍事生涯。

1927年,林彪參加了南昌起義,随後,他一直跟随朱德,陳毅在湘贛邊境打遊擊戰,1928年湘南起義後,林彪以營長的身份來到了井岡山。

55年授銜,林彪為劉亞樓出頭,許世友碰釘子,最落寞“中國巴頓”

井岡山初期,紅軍隊伍中湧現出了許多優秀人才,譬如說伍中豪,曾士峨,王爾琢等人。

當時紅四軍的四大巨頭,分别是朱德,毛主席,陳毅,以及王爾琢,與此同時,王爾琢還擔任了紅四軍28團的團長。

28團,即南昌起義剩餘部隊,此時,林彪擔任的正是28團1營營長。

林彪後來能夠崛起,與王爾琢的犧牲離不了關系。

55年授銜,林彪為劉亞樓出頭,許世友碰釘子,最落寞“中國巴頓”

1928年7月,由于錯誤地判斷了敵人的兵力,紅四軍在湘南遭到強敵,損失慘重,不得不傳回井岡山,史稱“八月失敗”。

不過就在部隊傳回井岡山的途中,卻發生了意外。

時任28團2營營長的袁崇全帶着兩個連逃跑,準備叛變,王爾琢得知後,立刻決定隻身去追,因而他不願意看到紅軍打紅軍。

哪知道這袁崇全喪心病狂,就在王爾琢追上他們剛說幾句話時,就被他給打死了。

槍聲砰砰,王爾琢應聲倒地,當場犧牲。

55年授銜,林彪為劉亞樓出頭,許世友碰釘子,最落寞“中國巴頓”

王爾琢

王爾琢犧牲後,朱德兼任了28團的團長,直到年底,林彪接替朱德,成為團長。

從此,林彪便成為了井岡山骁勇善戰的猛将之一。

1930年,林彪以23歲的年齡擔任了紅四軍軍長,可見他高超的軍事指揮能力,之後,林彪曆任紅一軍團長,抗大校長,八路軍115師師長等職。

長征時期,林彪率領紅一軍團作為先鋒部隊,先後參與指揮了湘江戰役,飛奪泸定橋,強渡烏江,強渡大渡河等戰役,立功卓著。

抗戰全面爆發後,林彪又指揮了平型關戰役,一戰殲敵上千人。

雖然從當時的情況來說,殲滅上千日軍不算是一場大仗,但是從戰略層面來說,平型關戰役的勝利,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因而林彪也成為了赫赫有名的抗日名将。

55年授銜,林彪為劉亞樓出頭,許世友碰釘子,最落寞“中國巴頓”

解放戰争時期,林彪來到東北,成為了東北軍事一把手,在以他為主要上司的東北部隊,經過三年的發展,從10萬人發展到了100多萬人,翻了10多倍。

盡管這一切并不能算都是林彪的功勞,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林彪絕對是功勞最大的一位。

正是由于林彪功勞大,因而在之後授銜時,他被評為了元帥軍銜,排名第三,僅次于朱德和彭德懷。

對于這個排名,林彪還是比較服氣的。

不過,林彪對于劉亞樓被評為上将軍銜,有些不舒服。

55年授銜,林彪為劉亞樓出頭,許世友碰釘子,最落寞“中國巴頓”

劉亞樓一直都是林彪麾下最為得力的幹将,從紅軍時期,劉亞樓就擔任了紅軍主力團政委,師政委等職。

對于劉亞樓,林彪非常賞識,後來他去“紅大”當了校長,點名也要劉亞樓來“紅大”,擔任訓練部部長。

後來,在林彪的舉薦下,劉亞樓又成為了“抗大”的教育長,劉亞樓能夠取得如此成就,第一是靠自己的努力和能力,第二,便是林彪的厚愛。

解放戰争時期,最讓人驚歎的是,在全國其他野戰軍中,一般都是兩個人的名字縮寫,譬如二野“劉鄧”,三野“陳粟”,唯獨在四野,卻是“林羅劉”

這個劉,就是劉亞樓。

從這件事上來看,林彪對劉亞樓的厚愛,可見一斑,不過也不僅于此。

55年授銜,林彪為劉亞樓出頭,許世友碰釘子,最落寞“中國巴頓”

有一次,葉群不知道做錯了什麼事,被林彪追着拿鞭子打,大院裡的人是隻看不敢管,後來還是劉亞樓來了,從林彪的手裡奪下了鞭子。

林彪看到是劉亞樓,也沒多說,隻好停手,由此可見林彪與劉亞樓的關系,是十分親密的。

1955年授銜時,劉亞樓被評為上将,他本人得知後,心裡覺得很不舒服,相對于海軍司令員肖勁光,裝甲兵司令員許光達等人來說,他們都是一個兵種的司令員,為何這兩人都是大将,而他是上将呢?

林彪也覺得給劉亞樓評銜評低了,就主動為劉亞樓出頭。

林彪給毛主席寫了一封信,信的大概内容是希望毛主席要多考慮考慮井岡山的人選,明眼人都知道,這是林彪在為劉亞樓争大将軍銜。

可是到最後,卻是一場空。

55年授銜,林彪為劉亞樓出頭,許世友碰釘子,最落寞“中國巴頓”

劉亞樓,最終還是被評為了上将。

對于這一點,有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劉亞樓1938年去蘇聯學習深造,直到1945年才回國,也就是說,劉亞樓缺少了國内抗戰八年的這個履曆。

1955年授銜,除了要從軍功,職務等方面來說,資曆也是很重要的。

劉亞樓被授予上将,就是和他未在國内參加八年抗戰有關。

林彪為劉亞樓出頭的沒有得到什麼結果,劉亞樓也想明白了,确實是自己的原因。

之後,劉亞樓兢兢業業,将自己的所有精力全部都放在了新中國的空軍事業上,在他的努力下,中國的空軍,進行了很大跨度的進步。

55年授銜,林彪為劉亞樓出頭,許世友碰釘子,最落寞“中國巴頓”

1965年,劉亞樓積勞成疾,不幸去世。

他死後,全國的媒體進行了大量報道,報紙幾乎都是首版,除此之外,在追悼會時,除了毛主席以外,在北京的中央上司幾乎全部到場參加。

從宣傳力度和規格上來說,劉亞樓的葬禮待遇,要遠遠地超過他的上将軍銜規定。

以至于直到今天,許多人都說,劉亞樓是大将的戰功,上将的軍銜,元帥的待遇。

55年授銜,林彪為劉亞樓出頭,許世友碰釘子,最落寞“中國巴頓”

許世友碰釘子

許世友是我軍最為優秀,也是最為知名的将軍之一。

早些年間,許世友在少林寺打雜,後來習武,學成後回家,1927年,在白色恐怖的威脅下,許世友堅定地加入了中國共産黨,參加了“黃麻起義”

土地革命時期,許世友多次擔當敢死隊隊長,由于他的勇猛,他為革命做出了巨大貢獻,之後他曆任紅軍連長,師長,軍長等職。

抗戰時期,許世友再接再厲,他先是當了陳赓的副手,後來又前往山東膠東一帶建立根據地,組織抗日。

在膠東的那幾年,毛主席對許世友非常關注,許世友将膠東經營得很好,毛主席就誇贊許世友:“是員戰将,打紅了膠東半邊天,了不起,了不起!”

能夠得到毛主席如此高的評價,可見許世友本身的能力之強。

解放戰争時期,許世友軍事生涯最為耀眼的時候,便是他指揮濟南戰役期間。

濟南是國民黨精心經營的大城市,有10.4萬餘軍,個個武器先進,裝備優勢,可盡管如此,他們還是未能抵抗住解放軍的步伐。

濟南解放後,陳毅寫了一首詩送給許世友:魯南大捷催戰鼓,許是英雄猛如虎。今日西進戰膠濟,泉城活捉王耀武。

毛主席對此戰,也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1952年,毛主席視察山東時,來到濟南參觀,他對陪同的許世友說:“濟南戰役打得那麼迅速、徹底,天下恐怕隻有兩個人想不到,一個是本人毛澤東,一個是蔣介石。”

55年授銜,林彪為劉亞樓出頭,許世友碰釘子,最落寞“中國巴頓”

1955年授銜時,許世友被預定授予的是上将軍銜,對此,許世友心裡有些頗為不服,他認為,自己無論如何,都應該當大将。

為此,許世友找到了時任國務院總理的周恩來。

周恩來得知許世友的來意,緩緩開口:“粟裕也是大将嘛。”

許世友聽後啞言,畢竟,在整個解放戰争時期,粟裕都是他的頂頭上司,連粟裕都是大将,他怎麼能夠在粟裕面前呢?

不過,許世友并未死心,他說既然當不了大将頭,那當個大将尾也行。

55年授銜,林彪為劉亞樓出頭,許世友碰釘子,最落寞“中國巴頓”

周恩來再次搖搖頭:“蕭克也是上将嘛。”

聽到這話,許世友立刻閉口不言,他知道自己是碰了釘子了,因為無論是資曆,還是其他方面來說蕭克都不弱于他, 甚至還要比他強很多。

也正是周恩來點出了粟裕和蕭克的名字,許世友明白了,他也不再苛求大将軍銜,而是安安生生成為了新中國57名開國上将中的一位。

55年授銜,林彪為劉亞樓出頭,許世友碰釘子,最落寞“中國巴頓”

最落寞的“中國巴頓”

1975年,總參在内部放了美國電影《巴頓将軍》,劇中主角為人粗魯,喜歡抗命,但是毫無遺憾,他是一名優秀的将領,可即便如此,一些老将軍看完後仍不以為然,

他們撇了撇嘴,喃喃道:“這有什麼稀奇的,我們軍隊中,也有這麼一号人物。”

被譽為“中國巴頓”的,正是鐘偉。

55年授銜,林彪為劉亞樓出頭,許世友碰釘子,最落寞“中國巴頓”

軍事類傳記文學,哪怕是從戰将如雲的第四野戰軍中隻抽出十名戰将寫傳記文學,恐怕也少不了鐘偉的名字。

可是在1955年授銜時,鐘偉隻被授予了少将軍銜,這讓鐘偉心裡十分不忿,因為他的戰友中有上将,大部分都是中将,為什麼要單單給他一個少将呢?

鐘偉甚至說出了狠話,說是要将這肩章挂在狗尾巴上。

毛主席後來聽說此事,淡淡開口:“男兒有淚不輕彈,隻是未到授銜時。”

55年授銜,林彪為劉亞樓出頭,許世友碰釘子,最落寞“中國巴頓”

1930年,19歲的鐘偉參加了紅軍,土地革命時期,他曾做過的最高職務是師政治部主任,抗戰時期,鐘偉做過八路軍團長,新四軍旅長等職。

解放戰争時期,鐘偉最高的職務是縱隊司令員,49軍軍長。

在東北時,由于林彪的厚愛,鐘偉還創造了一個曆史,是唯一一個由師長直接升為縱隊司令員的人。

1955年授銜時,鐘偉被授予少将軍銜,這裡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鐘偉資曆不是很老,第二,鐘偉打不過影響較大的敗仗。

55年授銜,林彪為劉亞樓出頭,許世友碰釘子,最落寞“中國巴頓”

衆所周知,鐘偉在東北與敵人作戰時,可謂是屢戰屢勝,可是等四野部隊南下來到湖南時,鐘偉卻是打了敗仗,那就是“青樹坪戰役”

1949年7月,國民黨将領陳明仁宣布起義,可是他手下的士兵卻不願意,因而發生了嘩變。

國民黨桂系将領白崇禧抓住機會,撬了陳明仁的“牆角”,開始繼續為非作歹,陳明仁無奈之下向四野求救。

林彪随即派49軍緝拿叛兵。

此時讓許多人沒想到的是,白崇禧不僅不趕緊逃跑,反而是在青樹坪埋伏起來。

49軍接到林彪不準盲目前進時,146師已經進入到了敵人的伏擊圈。

55年授銜,林彪為劉亞樓出頭,許世友碰釘子,最落寞“中國巴頓”

經此一戰,146師損失1300餘人,作為軍長的鐘偉,自然是有罪,1955年鐘偉被授予少将軍銜,或許也和這個原因,有着很大的關系。

滄海橫流,方向英雄本色,無論是什麼軍銜,我們其實隻需要明白一件事,那就是他們都為革命做過大貢獻,隻需這一點,他們就有足夠的理由值得我們去敬仰,愛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