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帶你了解真實的動物界“平頭哥”蜜獾

作者:小王随緣雜談
帶你了解真實的動物界“平頭哥”蜜獾

蜜獾:可愛但兇猛的小哺乳動物

蜜獾是體型小、肌肉發達的哺乳動物,以其兇猛的天性而聞名蜜獾以兇猛、好鬥的小型哺乳動物而聞名。蜜獾也被稱為鼠尾獾,屬于哺乳動物的鼬科,其中還包括黃鼠狼、水獺、雪貂、狼獾和其他獾物種。然而,根據大英百科全書,蜜獾屬于它自己的亞科,蜜獾亞科,并且是蜜獾屬的唯一物種。

什麼是蜜獾?

蜜獾(Mellivora capensis)大約和中小型犬一樣大,體重在 13 到 30 磅之間。根據國家地理雜志的報道,(6 和 14 公斤)肩高達到 9 到 11 英寸(23 到 28 厘米)(在新标簽中打開). 但蜜獾比它緊湊的體型所暗示的更強大——這些動物是為戰鬥而不是速度而生的。蜜獾擁有強大的 1.5 英寸長(4 厘米)的爪子和牙齒,足以敲碎龜殼,使這些小型哺乳動物成為強大的對手。

這種矮胖的動物有一層短而厚的皮毛,在臉、腿和下半身是黑色的,從頭頂向下延伸到背部和尾巴上有一條寬闊的白色條紋。據《非洲地理》報道,在毛皮下面,肌肉發達的頸部周圍有一層松散而厚實的皮膚,可以在戰鬥中保護動物,并使其在饑餓的掠食者手中扭動并保護自己。根據羅納德·諾瓦克 (Ronald Nowak) 的《沃克的世界食肉動物》一書,豪豬刺、蜜蜂叮咬和狗咬傷很少能穿透蜜獾厚厚的脖子"(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出版社,2005 年)。

蜜獾的體型相對較大。它們是少數使用工具的非靈長類動物之一——在動物界被廣泛認為是智慧的标志。據英國廣播公司( BBC )制作的一部關于蜜獾的紀錄片,衆所周知,圈養的蜜獾會一起解鎖大門,并使用岩石、耙子、泥土和木棍逃離它們的圍欄。

蜜獾還有一個秘密武器來保護自己。據南非國家生物多樣性研究所稱,隐藏在它尾巴底部的是兩個肛門腺,它們會噴出一種惡臭的液體,可以在 130 英尺(40 米)外檢測到。動物通常會排出這種物質來标記它們的領地,但它們也會在受到威脅或害怕時釋放出“臭氣彈”。牛津大學動物學家喬納森·金登在他的《東非哺乳動物》一書中說(在新标簽中打開)”(芝加哥大學出版社,1977 年)這種液體可能對蜜蜂有鎮靜作用,讓蜜獾更安全地襲擊蜂箱。

蜜獾吃什麼?

蜜獾是雜食動物,以各種食物為食,包括鳥類、爬行動物、齧齒動物、漿果、根和水果。它們敏銳的嗅覺幫助它們嗅出隐藏在地下的食物,而它們又長又結實的爪子幫助它們挖掘或捕捉食物,然後将食物撕成碎片。他們不挑食,會盡其所能。根據英國廣播公司的紀錄片,已經看到三隻蜜獾追逐七隻成年獅子遠離他們的獵物。

蜜獾是兇猛的獵手,以捕食強大的動物而聞名,例如南非大羚羊,一種體型比蜜獾大 10 倍以上的大型角羚羊。據英國廣播公司的紀錄片報道,它們也是頑強的獵手,願意為了一頓飯而旅行 20 英裡(32 公裡)。

雖然蜜獾以它們對蜂蜜的喜愛而命名,但它們實際上對蜂蜜中的蜜蜂幼蟲而不是含糖糖漿本身感興趣。小型哺乳動物非常喜歡蜜蜂幼蟲,以至于它們可以忍受來自憤怒蜜蜂的數百次叮咬,以便将爪子抓到甜食上。但并非所有突襲都成功——據《國家地理》報道,在大型蜂箱中發現絕望的蜜獾被蜇死。

作為無所畏懼的掠食者,蜜獾會毫不猶豫地獵殺蠍子或毒蛇作為晚餐。然而,這些食物會反擊,蜜獾可能會被獵物咬傷或刺痛,例如劇毒的眼鏡蛇角 ( Naja nivea ),它的毒液可以暫時擊倒蜜獾。但幾個小時後,蜜獾醒來并繼續用餐(如果用餐還沒有離開)。

明尼蘇達大學進化生物學家 Danielle Drabeck 告訴Slate 雜志,蛇,包括有毒蛇,是蜜獾的“極佳肉類來源”,占蜜獾飲食的 25% 。為了吃毒蛇,這對大多數食肉動物來說是一種緻命的食物選擇,蜜獾進化出一種對蛇毒中毒素的特殊免疫力。在他們 2015 年發表在Toxicon雜志上的研究中,德拉貝克和她的同僚們發現,蜜獾已經進化出一系列基因突變,這些突變會阻止蛇毒毒素與細胞受體結合,這些受體會發出信号使其神經系統關閉。類似的毒液防禦機制已經在其他與毒蛇共享栖息地的哺乳動物中進化出來,包括貓鼬、刺猬甚至野豬。

蜜獾幾乎沒有天敵,但它們偶爾會被豹子、獅子和鬣狗獵殺。然而,蜜獾的攻擊性并不能使它們成為一頓輕松的飯菜,而且鑒于蜜獾的體型小,捕食者的努力通常最好花在吃更多肉的更容易的飯菜上。

蜜獾住在哪裡?

蜜獾原産于撒哈拉以南非洲、中東和印度。這些令人難以置信的堅韌和耐寒的生物能夠很好地适應各種栖息地,并且可以像在山區一樣生活在熱帶雨林中。據《國家地理》報道,通常情況下,蜜獾的家園範圍約為 193 平方英裡(500 平方公裡)(在新标簽中打開).

蜜獾是領土生物,會用它們的氣味腺來标記它們的領土。據南非國家生物多樣性研究所稱,雄性蜜獾的領地比雌性大,它們的領地可以與雌性領地重疊。 蜜獾通常不會在每晚結束時在同一個地方安頓下來,而是會在樹上、岩石縫隙或挖到地下的洞裡鋪一張新床。這些生物是專業的挖掘者,可以在 10 分鐘内在堅硬的地面上建造一個洞穴。但是蜜獾也會很高興地在廢棄的土豚或貓鼬洞穴中安家。他們一天中的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希望在一個遠離捕食者的地方。據《非洲地理》報道,蜜獾大多是夜間活動的,但根據天氣條件和捕食者的存在,它們可能會在白天出現。

蜜獾什麼時候繁殖?

蜜獾全年繁殖,雌性通常在交配後結婚 7 至 10 周産下一隻幼崽。蜜獾幼崽或幼崽出生時眼睛緊閉,無毛,皮膚呈粉紅色。據聖地亞哥動物園稱,這隻幼崽大約需要一個月的時間才能長出灰色的皮膚、皮毛和背部特有的寬白色條紋。據北非大型食肉動物基金會稱,幼崽的眼睛大約需要兩個月才能睜開。

幼崽大約在 6 個月大時達到成年大小,但将與母親一起生活長達兩年。在那段時間裡,幼崽學會了挖掘、狩獵和爬樹的藝術——它們在獨立冒險之前需要的技能。 蜜獾在人工飼養下可以活 26 年輕人,在野外可以活 7 年。

蜜獾的未來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的紅色名錄将蜜獾列為最不受關注的物種,這意味着它們的種群在其大部分原生栖息地中是穩定的。然而,一些種群正在減少到隻剩下很少的蜜獾,以至于它們在該地區被認為是瀕臨滅絕的。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稱,在摩洛哥、以色列和哈薩克斯坦等一些地方,它們是受法律保護的物種,以防止其數量下降。

雖然蜜獾可以捕殺毒蛇和對抗獅子,但它們不是人類的對手。根據 IUCN 紅色名錄,在包括尚比亞和幾内亞在内的某些地區,蜜獾被獵殺作為叢林動物,并用于傳統藥物,因為有些人認為這種生物無畏和頑強的聲譽會以某種方式轉移到人類身上。

随着人類開發曾經的野生區域并侵入蜜獾的領地,人類與蜜獾之間的沖突事件有所增加。特别是蜜獾以殺死牲畜和破壞蜂箱而聞名,這導緻養蜂人和農民為了保護人類生計而殺死蜜獾。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一些養蜂人和畜牧業者故意毒害蜜獾以報複牲畜或蜂箱的損失,在某些地區将蜜獾推向滅絕。

作為清道夫,蜜獾也經常被用于其他害蟲的毒害和誘捕計劃殺死,例如黑背豺和獰貓。自 2002 年以來,保護舉措導緻生産“對獾友好”的蜂蜜,這種蜂蜜來自使用非緻命方法保護蜂箱的養蜂人。例如,瀕危野生動物信托基金建議養蜂人将蜂箱放置在距地面 3 英尺 (1 m) 的架子或支架上,并遠離蜜獾可以攀爬的東西。因為蜜獾不會跳,也不會跳到那麼高,這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可以防止蜜獾破壞蜂箱,拯救蜜蜂和蜜獾,保護養蜂人的生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