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阿裡京東“喜提”國電投,網際網路大廠為何“擁抱”能源大廠?

作者:烹饪界推薦家常菜單

2022年7月6日,阿裡巴巴和京東同時傳出消息,兩家網際網路頂流大廠各自與國電投簽署戰略合作協定。

這次合作非同一般,從合作方國電投的“咖位”上就能展現出來。大陸共有五大電力央企——國家能源投資集團、華能集團、國家電力投資集團、華電集團和大唐集團,在營收和資産等名額上,國電投常年位居第二或者第三位。此外,國電投還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發電企業。

在這次合作中,京東和國電投将以共建綜合能源生态體系、共創數智化供應鍊為目标,主要圍繞縣域綜合能源、數字化更新、物資采購、智慧物流、能源供應、碳中和規劃、産業生态等領域進行合作;阿裡與國電投将在“新能源”和“數字化”結合提升生産力、“三網融合”整體解決方案、戰略機遇研究與技術創新等領域進行合作。

簡單來說,京東與國電投的合作偏向用供應鍊能力為能源企業“賦能”,阿裡則偏向以數字化能力幫助國電投加快數字化轉型、提升生産力等等。

合作也是互相的。在網際網路公司助力能源行業的同時,也将收獲回報。比如,國家電投将在營運減碳、價值鍊減碳、帶動生态減碳等方面助力阿裡巴巴的“碳中和”目标。

“從人類使用能源的曆史來看,電力與網際網路一樣都很年輕。”阿裡巴巴在公布與國電投達成合作的消息時寫道。

這場“年輕”的合作,為什麼會在此時此刻達成呢?

詳解阿裡、京東、國電投合作

就在這次合作協定公布前半個月左右,2022年6月20日,國電投釋出公告,顯示阿裡、京東分别以1.8億元和1.17億元,中标其天樞雲、天樞一号、電投雲建設等項目。

其中,天樞雲是一個工業物聯網平台,根據國電投的要求,應具備裝置連接配接、邊緣管理、終端控制、應用商店以及資料統一、彙聚、轉發等功能,還要搭建國家電投集團和其各級下屬機關之間互聯互通、多層關聯的智慧物聯底座,對外提供端到端線上智能化的雲上能源服務,數字驅動三網(能源網、政務網和社群網)融合;

天樞一号是一個綜合能源管控與服務平台,由國電投釋出于2021年,內建了能源監視、調控、預測、分析、運維等9類功能;

電投雲是一個企業私有雲,全面建成後,将具備邏輯集中、實體分散、應用靈活、元件标準等特點。值得注意的是,國家電投将集團級資料中心放在了貴州的貴安新區,以支撐其私有雲。這裡也是騰訊、蘋果、華為等企業資料中心的所在地。

其中,阿裡拿下的是電投雲和天樞一号(伺服器型)項目。這也不難了解,目前,阿裡雲是國内當之無愧的第一大雲計算廠商。權威研究機構Gartner釋出的2021年全球雲計算市場佔有率資料顯示,阿裡雲排名全球第三、市場佔有率為9.55%,連續六年實作份額增長。

京東收獲的是天樞雲和天樞一号(網關型)建設項目,由京東科技負責實施。京東科技是京東集團對外輸出技術的管道,在AI、雲計算等領域有着比較強的技術實力。

由此可以看出,在6月底阿裡、京東中标數字化轉型大單後,7月初國電投宣布和阿裡、京東進行合作,也是“順理成章”的。但其合作範圍遠不止企業的數字化轉型。

一個很重要的合作領域是物流。

其中,京東物流與國家電投上海能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協定,向國電投綜合能源生态體系注入供應鍊優勢能力,就光伏領域的産品倉儲、配送、安裝、運維等方面展開全面合作,全力推進縣域清潔能源布局,共建縣域綜合能源一體化物流服務網絡。

可以試想一下這樣的場景——在不久之後的未來,鄉鎮農村的機關、工廠或者居民,可以在網上下單訂購光伏發電産品,短時間内就能收到由京東物流配送的貨物,并快速組裝、并網發電,就像在京東上訂購家具家電那樣。

能源企業轉型,少不了網際網路大廠

能源巨頭們和網際網路大廠之間的合作,其實早有伏筆。

2021年1月26日,國電投黨組書記、董事長錢智民就曾到京東科技參觀調研,并與京東科技CEO李娅雲進行座談交流。

當時的報道稱,國電投方面參觀了京東視界、京東無人裝備、京東無人超市、京東線上線下門店等。在随後的座談中,“雙方就京東科技支援國家電投數字化轉型,國家電投支援京東集團清潔智慧用能、率先“碳達峰”“碳中和”,發揮各自優勢共同推進智慧城市、智慧園區、美麗鄉村建設等方面達成共識。”并且“雙方一緻同意建立合作對接機制,抓緊開展具體對接,争取盡快落地見效。”

阿裡巴巴和國電投的接觸稍早一些。2020年8月18日,阿裡巴巴技術委員會主席、阿裡巴巴達摩院院長、阿裡雲智能事業群總裁張建鋒等一行人,來到國電投總部拜訪了國家電投黨組書記、董事長錢智民。“雙方就智慧城市建設、數字化技術應用與産業融合、資料平台建設等業務領域合作進行深入交流,并達成共識。”

網際網路行業的數字化實力和供應鍊能力,是能源企業在新能源時代迫切需要的。特别是2021年底,國資委對央企“碳達峰”“碳中和”做出規定: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比重要達到50%以上。

目前,國電投的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比重已經超過了60%,已經提前完成了國資委的規定。其中,遍布各個縣城、農村的屋頂光伏發電系統貢獻良多。2021年12月,國電投整縣屋頂分布式光伏覆寫的縣域破百個。在國家和各地政策的不斷支援下,縣域屋頂光伏産業還将繼續深入發展、普及。

為了實作光伏産業的進一步發展,就需要更強的供應鍊能力,幫助能源企業将光伏的觸角伸向縣域、村鎮基層。這正是在自營供應鍊上積累深厚的京東所擅長的。

而在數字化轉型上,國電投早在2021年就推出了“天樞一号”綜合智慧能源管控與服務平台,促進能源網、政務網與社群網“三網融合”。而網際網路公司在雲計算領域有着持續投入,技術經驗豐富,也能在短時間内拿出面向B端客戶的解決方案,是以是能源大廠數字化轉型的較優選擇。

網際網路大廠為何“擁抱”能源大廠?

網際網路大廠涉足能源行業,并不是最近一天兩天的事。

阿裡和京東,都在物流領域進行過光伏發電的布局。從2018年開始,菜鳥物流就利用倉庫屋頂的空間布置光伏電站并網發電。2021年菜鳥公布的資料顯示,廣州增城園區、東莞清溪園區、杭州下沙園區等6個園區的光伏發電項目年發電量超過2500萬度,大緻相當于節約了一萬噸煤炭;2021年,京東完成在12座“亞洲一号”智能産業園安裝了光伏發電系統,還将用3年時間搭建1000兆瓦光伏發電能力,為京東85%智能産業園提供綠色能源。

與電力、能源系統的直接合作,網際網路大廠在近年積累了一定經驗。

比如,阿裡雲和螞蟻金服早在2015年,就和南方電網下屬的深圳供電局共建“網際網路+”城市電網服務;京東零售曾經中标過國家電網2019年度辦公物資采購項目,京東以企業業務的方式,向全國各地的幾十家國電機關提供智能采購方案,服務國家電網泛在電力物聯網的數字化建設。

随着時間的推移,網際網路公司和能源行業的合作不斷向深遠推進。

2020年,京東為陝西省屬能源國企陝煤集團搭建了“運銷雲”,促進煤炭行業數字化轉型,幫助陝煤業務流程縮短了40%、煤炭運輸效率提升了30%、伺服器成本下降了30%以上,助力煤炭的高效、綠色、清潔利用;

同年,國家電網一口氣與阿裡、騰訊、百度等41家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定,幾乎囊括了所有“頂流”網際網路大廠,并釋出了圍繞大資料、工業網際網路、5G、人工智能等領域的“十大任務”;

2022年6月,騰訊雲釋出了“能源連接配接器(Tencent EnerLink)”和“能源數字孿生(Tencent EnerTwin)”兩款能源自研産品,其中“能源連接配接器”打通了企業微信、騰訊文檔、微信小程式等大量騰訊系應用,便于應用在各類有人場景;“能源數字孿生産品”為能源産線打造1:1生産模型,幫助客戶實時監測運作狀況,起到節能減排和提升故障預警能力等作用。最近,騰訊也與國家電網等能源巨頭達成了合作。

在C端市場增量見頂之時,發力以能源行業為代表的B端賽道,成為了網際網路大公司的普遍選擇。一方面是因為能源賽道前景廣闊,有資料表明,單單國家電網在2020年一年,投資電力資訊化的資金就達4605個億;另一方面,助力傳統行業的數字化轉型,也是網際網路大公司承擔企業社會責任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樣看來,做傳統行業的B端生意,對于網際網路大公司來說是一件既能得到實惠,又很有面子的事情。

再加上能源行業和“雙碳”緊密相連,特别是能源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占了碳中和市場相當大的部分,助力能源行業的數字化,也有助于網際網路大公司進入碳中和市場。碳中和市場,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商業機會。根據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的分析,未來30年為達到碳中和目标,近能源領域的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規模,就将達到100萬億元。

從公益的角度看,網際網路大公司與能源企業的合作,也能幫助其達成承諾的“減碳目标”。

比如,京東在2020年提出“到2030年,京東的碳排放量與2019年相比減少50%”的總體目标;阿裡巴巴2021年釋出碳中和行動報告指出,阿裡将于2030年實作自身碳中和,實作上下遊價值鍊的碳排放強度減半,且在15年間帶動生态減碳15億噸。這些宏偉藍圖的實作,必然需要在自身和合作夥伴身上一筆一筆勾畫。

受制于能源企業的相對封閉性和業務複雜性,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仍對網際網路公司在進一步進入能源行業的前景持謹慎樂觀的态度。但不論如何,此次阿裡、京東與國電投的合作如果能順利落地,一定能為網際網路大廠擁抱“能源大廠”開一個好頭。

本文源自刺猬公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