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立陶宛把事情鬧大,歐盟火速劃清界限:無意封鎖俄“飛地”

作者:種花家的評論員

#立陶宛拟擴大對俄飛地封鎖#

文/飛雲

立陶宛封鎖俄“飛地”加裡甯格勒的事越鬧越大,局勢也開始變得極其危險。

俄方向立陶宛發出“最後通牒”,要求立陶宛立即停止這一行為,否則俄方将不排除任何可能性。

俄總統秘書佩斯科夫直言:立陶宛已經不再是我們的合作夥伴,而是我們的對手。

立陶宛把事情鬧大,歐盟火速劃清界限:無意封鎖俄“飛地”

佩斯科夫還說,俄方已經做好了“最壞準備”。然而,就在這樣的形勢下,立陶宛總統瑙塞達仍舊不以為然,他在接受外媒采訪時表示:俄羅斯不可能動用軍事手段,因為立陶宛是北約國家。

或許這就是立陶宛敢于挑釁俄羅斯的原因。不過,立陶宛身後的“靠山們”卻不見得都會被立陶宛牽着鼻子走,畢竟立陶宛招惹的可是一頭“暴怒的北極熊”。

據環球網最新報道,針對立陶宛封鎖俄“飛地”一事,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進階代表博雷利明确表示,歐盟确實想要防止俄羅斯規避制裁,但無意對加裡甯格勒實施封鎖,歐盟接下來将會審查對俄制裁的指導方針,避免對加裡甯格勒的交通進行封鎖。

立陶宛把事情鬧大,歐盟火速劃清界限:無意封鎖俄“飛地”

(博雷利)

很打臉的一幕。

立陶宛叫闆俄羅斯,打響“第一槍”,可歐盟卻沒有站出來為立陶宛撐腰,甚至沒有向着立陶宛說話,而是火速與之劃清界限,表示立陶宛此舉并非歐盟的授意。

意思是,這事兒與歐盟無關。

既然歐盟不肯出頭,立陶宛接下來還能怎麼做?

兩條路:要麼向俄羅斯服軟,撤銷封鎖加裡甯格勒這一決定;要麼繼續挑釁,給俄羅斯一個動手的機會。

如果立陶宛識趣,這件事就該到此為止,不過按照該國一貫的做事風格,繼續拱火的可能性也很大。

立陶宛把事情鬧大,歐盟火速劃清界限:無意封鎖俄“飛地”

從動作上看,立陶宛與美國是高度一緻的,都是打着支援烏克蘭的旗号,在俄烏局勢上拱火,一邊想方設法削弱俄羅斯,一邊在俄羅斯的“紅線”周圍小心試探。

可作為歐盟成員國,立陶宛與歐盟反而不那麼一心。

這次立陶宛突然向加裡甯格勒發難,就是打着歐盟的旗号,立方還曾向俄方表示,自己是在執行歐盟的制裁政策,而立陶宛封鎖從加裡甯格勒進出的商品類型,就是歐盟規定的禁運物品,這些物品幾乎涵蓋了俄羅斯一半的經濟收入來源。

有了立陶宛這番說辭,俄羅斯開始向歐盟提出了交涉,一開始歐盟表示此事需要調查,結果還沒幾天,歐盟就給出一個“無意封鎖”的結論,讓立陶宛下不來台。

立陶宛把事情鬧大,歐盟火速劃清界限:無意封鎖俄“飛地”

這件事有幾個特别之處:

1、立陶宛封鎖俄“飛地”一事,歐盟不知情。

2、歐盟不打算為了立陶宛,與俄羅斯硬剛。

3、博雷利态度堅決,很不給立陶宛面子,隐約還有些不悅。

想必歐盟也看出來了,立陶宛這麼做,不是為了歐盟的利益,而是為了美國的利益。

第一、在俄烏問題上,美國坑歐盟已經不是一次兩次,當初美國明知許多歐盟國家對俄羅斯能源高度依賴,卻還是逼迫歐盟與俄能源脫鈎,導緻歐元一路下跌,許多歐盟國家陷入能源危機,歐盟整體經濟狀況迅速下滑。

立陶宛把事情鬧大,歐盟火速劃清界限:無意封鎖俄“飛地”

歐元下跌,美元就失去了一大競争對手。而一個虛弱的歐盟,會比一個強大的歐盟更加依賴美國,美國就可以繼續控制歐洲。可如今在普京的盧布結算令面前,許多歐盟國家開始妥協,這讓美國頗為不悅,是以美國利用立陶宛繼續從中拱火,一方面挑撥俄歐關系,一方面也希望歐盟與俄羅斯之間能發生更多沖突,繼續互相削弱。

立陶宛搬出歐盟叫闆俄羅斯,把歐洲局勢攪得越來越緊張,卻還仗着北約撐腰,揚言俄羅斯不敢動武,幕後主使是誰,再清楚不過。

立陶宛把事情鬧大,歐盟火速劃清界限:無意封鎖俄“飛地”

北約最大的成員國是美國,最大的利益得主也是美國,而立陶宛不止一次懇求美軍在自己境内駐軍,為了達成這一目的,立陶宛顯然還會繼續铤而走險,用“自殘”甚至“自殺”的方式讨好美國。

第二、立陶宛這麼做,不但坑歐盟,也是在坑自己。歐盟與俄羅斯之間是存在協定的,立陶宛邊界之是以被俄方承認,以及立陶宛之是以能加入歐盟,都得益于這份俄歐之間的協定。

該協定當中,有一項重要内容就是立陶宛必須確定莫斯科與加裡甯格勒之間暢通無阻,如今立陶宛率先違反這一協定,俄方就有理由不再遵從協定内容,包括不再承認立陶宛邊界、要求收回克萊佩達、不再承認立陶宛的歐盟成員國地位等等。

這些對于立陶宛來說是緻命的,這意味着俄羅斯有了充足的法理依據,可以對立陶宛動手,而立陶宛所在的各大組織,也完全有理由不對立陶宛伸出援手,因為是立陶宛率先“撕毀”協定,歐洲格局也已經發生了變化,原有的規則就不能算數了。

立陶宛把事情鬧大,歐盟火速劃清界限:無意封鎖俄“飛地”

更何況俄羅斯就算不動武,也有的是收拾立陶宛的手段,譬如強行與立陶宛能源脫鈎,将立陶宛踢出BRELL系統,甚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将立陶宛港口封鎖起來等等。

在歐盟尚未對此做出表态之前,立陶宛總統瑙塞達曾說,立陶宛已經做好了一切被俄羅斯“報複”的準備。

立陶宛把事情鬧大,歐盟火速劃清界限:無意封鎖俄“飛地”

(瑙塞達)

要知道,立陶宛對俄羅斯電力依賴頗深,一旦失去俄電供應,立陶宛的電價将會迅速上漲,能源問題将會影響至每一個立陶宛群眾,這也就對應了俄羅斯方面所放出的那句狠話:要讓立陶宛“感受到疼痛”。

立陶宛之前不擔心,那是因為背後有歐盟“兜底”,現在歐盟已經發聲與立陶宛劃清界限。如果立陶宛仍舊一意孤行,那将被視為立陶宛一個國家的單獨行為,無論是遭俄方報複也好,遭美國抛棄也罷,歐盟都不見得會真心幫忙,最多給一點無關緊要的安慰。

是以,對于立陶宛來說,如果不想挨打,唯今之計隻能收起那副嚣張的氣焰,将此前說過的“狠話”統統收回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