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瑙賽達對華認錯,要求台當局改名後,立陶宛大選選情幾乎一邊倒

作者:孫緒聞

就在本月12号,立陶宛舉行了新一輪總統大選,作為一個“半總統制”的國家,立陶宛總統并非虛職,手握着外交、國防兩大實權。再加上本屆立陶宛政府是聯合執政,是以身為總理的希莫尼特,渴望通過本輪選舉拿下總統之位,而身為總統的瑙塞達也在竭力謀求連任。而大選的首輪投票結果出爐之後,讓一衆圍觀者大跌眼鏡。

據路透社等多家外媒釋出的消息,立陶宛總統大選首輪投票結果顯示,所有競選者都無人獲得過半票數,但現任總統瑙塞達拿下了44%的選票位居第一,現任總理希莫尼特則是以20%的選票位列第二。依照立陶宛法律規定,第二輪投票将在本月26号舉行。雖然立陶宛大選的最終結果還有待揭曉,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勝負将在瑙塞達和希莫尼特之間決出。不過,由于“台灣問題”成為了今年的立陶宛總統大選各路競選者争相表明立場的關鍵議題,無形之中為居于領先優先的瑙塞達創造了有利條件。

瑙賽達對華認錯,要求台當局改名後,立陶宛大選選情幾乎一邊倒

事實上,就在首輪投票開啟之前,瑙塞達就公開表達對台當局設立的所謂“駐立陶宛貿易代表處”提出質疑,瑙塞達明确表示,雖然他本人“原則上支援設立貿易代表處”,但是該機構設立的非常倉促,且沒有過問他的意見。更重要的是,該機構的名稱沒有按照符合國際規則使用“台北”來代指台當局,而是直接用了“台灣”二字。瑙塞達表示,他連任之後将推動“改名”,以確定立陶宛能夠穩定住對華關系。

此言一出不僅引起了民進黨當局的激烈反彈,也遭到身為競争對手希莫尼特的反對。但諷刺的是,當身為總理的希莫尼特高舉着“價值觀”大旗痛批自家總統時,瑙塞達的得票率卻是遠遠超過希莫尼特。這也從側面反映出,立陶宛社會已經厭倦了這樣的反華把戲。之是以會出現這樣的民意回報,核心原因還是在于立陶宛當初做了站在中國對立面的錯誤選擇。衆所周知,大陸在台灣問題上從未有過妥協,特别是過去二十年大陸經濟飛速發展,能夠用來反制外部勢力幹涉的工具也變得越來越多。

瑙賽達對華認錯,要求台當局改名後,立陶宛大選選情幾乎一邊倒

立陶宛當初在台灣問題上瘋狂挑釁,不僅為自己招緻“外交降級”的懲罰,更重要的是對華貿易受到了影響。以牛肉為例,大陸海關曾在2022年春節宣布,暫停接受從立陶宛啟運的牛肉進口申報,短短一行字直接重挫了立陶宛的牛肉出口産業鍊。

雖然這個過程中,民進黨當局用利益輸送安撫了立陶宛的既得利益群體,但是對于立陶宛社會而言卻是毫無作用。至于當初那些力挺立陶宛“抗中”的西方國家,在立陶宛出口受挫之後紛紛閉上了嘴巴,絕口不提“攜手應對中國經濟脅迫”。而瑙塞達正是看中了這一點,是以才會高調主張“改名”,一是為了向大陸釋放恢複雙邊關系的積極信号,二是迎合選民的訴求來謀求連任。但問題在于,立陶宛作為一個人口僅為200多萬的波羅的海小國,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決定自己的命運,是要畫上一個巨大問号的。

瑙賽達對華認錯,要求台當局改名後,立陶宛大選選情幾乎一邊倒

倘若立陶宛真的有心改善對華關系,在忙着給中國畫大餅之前,最好能先一步證明,立陶宛有能力在不受外部幹擾的情況下,獨立自主的做出外交決策。畢竟,毀掉一段關系很容易,重建關系卻必須經過漫漫長路,是以,對于瑙賽達的表态,我們應該繼續觀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