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蘇轼說,此人作品混入李白詩集中,能以假亂真

作者:老街味道

前言

繼續欣賞楊慎的《詞品》,終于,楊慎不評價某某第一了。

今天看的這一小段,楊慎介紹了一位宋朝的詩人,這位詩人與蘇轼同族,姓蘇名庠xiáng。蘇東坡評價說:蘇庠的詩,放入李白詩集中,幾乎以假亂真。

一、楊慎的小錯誤

楊慎的《詞品》中,有不少因為考據不詳而出現的小錯誤。例如他介紹蘇庠的這一段話中:

蘇養直名伯固,與東坡為同族,坡集中有送伯固兄詩是也。詩有清江曲,〔屬玉雙 飛水滿塘〕,當時盛傳。詞亦佳,〔醉眠小塢黃茅店,夢倚高城赤葉樓〕,鹧鸪天之 佳句也。《詞品·蘇養直》

楊把蘇轼《古别離送蘇伯固》誤認為是寫給蘇庠的,其實蘇伯固是蘇庠的父親。

蘇庠字養直,初因病目,自号眚翁。其父蘇堅字伯固,号後湖居士,曾經與蘇轼唱和,得蘇轼賞識而名聲大作。

《古别離送蘇伯固》其實是一首詞,《生查子》:

三度别君來,此别真遲暮。白盡老髭須,明日淮南去。

酒罷月随人,淚濕花如霧。後夜逐君還,夢繞湖邊路。

蘇轼說,此人作品混入李白詩集中,能以假亂真

另一首詞更加有名,《青玉案·送伯固歸吳中》:

三年枕上吳中路。遣黃耳、随君去。若到松江呼小渡。莫驚鷗鹭,四橋盡是,老子經行處。

辋川圖上看春暮。常記高人右丞句。作個歸期天已許。春衫猶是,小蠻針線,曾濕西湖雨。

這是一首次韻詞,原作是賀鑄的這首《青玉案》:

淩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錦瑟華所誰與度。月橋花院,瑣窗朱戶。隻有春知處。

飛雲冉冉蘅臯暮。彩筆新題斷腸句。若問閑情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賀鑄這首詞寫成之後,當時的詩人紛紛唱和,甚至後代的詞人作青玉案也喜歡次韻這首詞。如蘇轼、吳潛、楊無咎 、李清照、史浩 、周紫芝 、韓淲、李彭老、劉一止、李之儀、程垓、王千秋、陳亮、馮時行、侯置、趙彥端、惠洪 .....

蘇轼把這首次韻詞,寫給了蘇堅,可見對于蘇堅的欣賞。

蘇轼說,此人作品混入李白詩集中,能以假亂真

二、蘇轼贊許蘇庠

楊慎在《詞品》中介紹說,蘇庠有一詩為《清江曲》,是其代表作:

詩有清江曲,〔屬玉雙 飛水滿塘〕,當時盛傳。《詞品·蘇養直》

楊慎說的《清江曲》是一首換韻的古風(古體詩)。據說是蘇庠泛舟清江所作,是以被稱為《清江曲》,後人也模仿成篇,于是《清江曲》成為了宋詞中的一個詞牌。

這個詞牌,前四句是平韻的七絕,後四句是仄韻的七言絕句:

屬玉雙飛水滿塘,菰蒲深處浴鴛鴦。

白蘋滿棹歸來晚,秋著蘆花一岸霜。

扁舟系岸依林樾,蕭蕭兩鬓吹華發。

萬事不理醉複醒,長占煙波弄明月。

屬玉,是一種水鳥,在漲水的池塘邊雙雙飛過。在水草的深處,有一對鴛鴦在戲水。遠處的漁舟歸來,白蘋滿棹。時已近秋,岸邊茂密的蘆花已經泛白,如同一層秋霜覆寫在岸邊。

這是一幅美麗的清江歸棹圖。前4句雖然沒有直筆寫人物,但是這副圖畫的中心,就是船上的這個人。

從後4句開始寫人物,可以看出,這個“萬事不理醉複醒”的人,應該是一位隐逸的高士。

蘇轼在贊許蘇庠時,指出《清江曲》可以媲美李白的作品:

此篇若置在李太白集中,誰複疑其非也?乃吾宗養直所作《清江曲》雲。建中靖國元年三月二日。《書蘇養直詩》
蘇轼說,此人作品混入李白詩集中,能以假亂真

三、鹧鸪天佳句的特點

後人都認為,蘇庠的詞更勝于詩,楊慎把《清江曲》作為古風看待,是以下面接着稱許他的詞作:

詞亦佳,〔醉眠小塢黃茅店,夢倚高城赤葉樓〕,鹧鸪天之 佳句也。

這兩句佳句,出自他的這首《鹧鸪天》:

楓落河梁野水秋。澹煙衰草接郊丘。醉眠小塢黃茅店,夢倚高城赤葉樓。

天杳杳,路悠悠。钿筝歌扇等閑休。灞橋楊柳年年恨,鴛浦芙蓉葉葉愁。

這首詞和《清江曲》一樣,也是寫秋天的故事。钿筝歌扇,似乎與歌女有情感的瓜葛,後兩句(灞橋楊柳...)以離情愁緒結束。這是婉約詞人常用的題材。

楊慎所贊許的這兩句佳句,上下聯既有對比,也前後連貫,是一幅精美的流水對。

上聯是醉倒在小塢簡陋的茅草屋,下聯在美夢中,到了高城的華麗樓宇,這是對比。因為醉眠,是以做夢,上下自然銜接而成流水對。

鹧鸪天類似于把第五句拆開的七律,3、4句很像七律的颔聯,以對仗為佳。七律的佳句,也往往出現在這個位置。

蘇轼說,此人作品混入李白詩集中,能以假亂真

結束語

嶽飛的孫子嶽珂曾經評價蘇庠:

意厚詞悉,情真制質。列之簽帙,神采坌溢。雖不識者,亦将曰此隐君子之筆也。

蘇庠在南宋時,曾經受到朝廷的征召。同時期的朱敦儒、徐俯(黃庭堅之甥)等人都應征入朝,而蘇庠卻甘心寂寞,隐逸以終。

和李白相比,蘇庠、陶淵明是真正的隐士,李白雖然号稱“不肯摧眉折腰事權貴”,其實内心還是想“為君談笑淨胡沙”的。

他們生在不同的時代,蘇庠時期秦桧當權,陶淵明時期劉裕篡位, 他們似乎隻有作隐士,才能保持高士的氣節。處于盛唐的李白有濟世之心,并願意付之行動,即使碰得頭破血流也不甘心。

蘇庠的《清江曲》混入李白詩中,您能分辨出來嗎?

@老街味道

西池月上人歸後,楊慎說古今詠蓮詞,歐陽修這首第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