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真實的劉表殺孫堅,驅袁術,單騎入荊,嘴定七郡,為何難成霸業?

真實的劉表殺孫堅,驅袁術,單騎入荊,嘴定七郡,憑借個人魅力獲得荊州,絕非偏安一偶的庸才,今天我們聊聊這位厲害的書生。

真實的劉表殺孫堅,驅袁術,單騎入荊,嘴定七郡,為何難成霸業?

劉表是西漢皇族直系血統,有錢又有閑,愛好讀書交友,常和一幫青年才俊聚在一起讨論公衆人物,熱點話題就是批判宦官當政。

讀書人講究風雅,随便寫篇文章,全篇罵人不帶髒字,文筆排在前面的便有劉表。

東漢亂不亂,公公說了算,皇帝釋出禁止令,參與運動的年輕人全都上了黑名單,終身不可入仕途,這場運動便是著名的“黨锢之禍”。

真實的劉表殺孫堅,驅袁術,單騎入荊,嘴定七郡,為何難成霸業?

在東漢末年,如果沒參加過黨锢,都不敢自稱讀書人,這次運動的領袖有三君、八俊、八顧、八及、八廚,劉表便是八及之一。

在宦官對内部展開清理時,劉表開啟逃亡模式,恰逢黃巾之亂爆發,劉表結束了逃亡,成為大将軍何進的幕僚。

從某種角度來說,黃巾之亂拯救了讀書人,因為國家需要人才,哪怕在黑名單裡也可以征用。

三國亂世揭開序幕,你方唱罷我登場,靠山何進被太監殺死,軍閥董卓進駐洛陽,清剿了宦官,成為帝國新的老大。

董卓是個純粹的軍人,完全不了解讀書人的能量,孫堅逼死荊州刺史後,派劉表去接班。

這個安排問題很大,荊州正處于混亂之中,内部軍閥林立、盜賊橫行,外部袁術虎視眈眈,讓一個文人去當新掌門人,絕對不是明智之選。

此時劉表已經48歲,面對這個安排,他最大的尴尬便是無法上任,因為大路被袁術擋着,小路全是盜賊。

真實的劉表殺孫堅,驅袁術,單騎入荊,嘴定七郡,為何難成霸業?

劉表結合之前逃亡經驗,假扮成教書先生,單騎入宜城,會見當地大族蔡氏、蒯氏。

我們可以想象一個場景,一個中年人騎着一匹瘦馬,走入一個高聳的城池,面對兩個大族的蔑視,要征服這一州七郡,簡直就是地獄模式。

最後劉表出乎意料地完成任務,與蔡氏、蒯氏成立聯盟,擁兵十萬戰艦千艘。

為了聯盟更穩固,劉表還娶了蔡瑁的妹妹,獲得蔡氏整個家族絕對的支援。有了資本之後,劉表誘殺宗賊首領五十五人,用一年時間攻占荊州六郡,僅剩南陽還被袁術占據着。

真實的劉表殺孫堅,驅袁術,單騎入荊,嘴定七郡,為何難成霸業?

公元191年,袁術和劉表開戰,袁軍前鋒孫堅被黃祖射殺,糧道也被劉表斷了,在南陽混不下去的袁術,隻能遷往兖州。

正好和曹操來了場遭遇戰,袁術再次大敗,退回九江郡,自領揚州牧。

原本最危險的對手跑路了,劉表開始治理荊州,開立學官,博求儒士,大力推廣中庸之道。

在随後的十八年内,荊州百姓人人安樂,學子欣欣向學,荊州城外到處還在抓壯丁,城内卻是一片繁華景象,這是亂世的一個奇迹。

但沒人能在滾滾洪流中獨善其身,這種桃源注定無法長久存在。荊州四周有益州的劉璋,江東的孫策,最大的敵人是許昌的曹操。

劉表的治國能力一流,但軍事才能實屬一般,他也清楚自己沒這能力,開始物色合适的人選。

張繡走投無路時,劉表無償提供糧草,還把他安排在宛城,任務就是抵擋曹操。張繡投降曹操後,劉表又收留了劉備,安排他屯兵新野,任務還是抵擋曹操。

真實的劉表殺孫堅,驅袁術,單騎入荊,嘴定七郡,為何難成霸業?

一個不曉軍事的中年書生,在亂世隻能依靠他人,在夾縫中生存。

官渡之戰後,曹操一直在清剿袁紹殘部,四周沒了戰火,正常來說劉表應該趁機發展勢力,他卻搞起文化産業,創辦國學研究音樂。

曹操評價劉表時這樣說道:“我進攻呂布,劉表不來救援,官渡之戰,他也不去救袁紹,簡直就是一個守财奴。”

劉表性格中的懦弱,随着年齡的增長逐漸放大,在繼承人問題上明顯地表露出來。他看好大兒子劉琦,但二公子劉琮娶了蔡氏後人。

于是荊州出現兩派,劉表老部下支援劉琦,蔡氏等大家族支援劉琮,他遲遲不能決定人選,導緻内部瓦解崩潰。

真實的劉表殺孫堅,驅袁術,單騎入荊,嘴定七郡,為何難成霸業?

劉表去世後,劉琮勢力投降曹操,劉琦勢力被劉備侵占,劉氏18年基業就這樣結束了。

縱觀劉表一生,他是當之無愧的荊州牧,有自知之明,有文學素養,有治世之才。但他生不逢時,在三國亂世,這個不曉軍事的中年書生,怎能成就霸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