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約·尤裡烏斯·凱撒在處理軍事政務時沉穩内斂,認真嚴謹。在交流中,使用的語言,整體上頗具風度。待人寬厚仁慈,開朗大度,他寬恕了很多自己的政敵,并委以重任。不過凱撒有時候也較為獨斷獨行,他渴望開創偉業。
凱撒先後平定了西班牙、西西裡、希臘等地,征服了埃及、本都以及努比亞等王國。在公元前46年,在凱旋儀式上凱撒受到了羅馬人空前熱烈的歡迎,個人榮譽也達到了頂峰,成為了羅馬的終身獨裁官、軍隊統帥、大祭司,終身保民官,并且獲得了“祖國之父”的稱号。
穩定了外部環境後,凱撒又對羅馬内部實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比如,授予更多意大利和西西裡以及高盧居民的公民權。政策上基本都是有利于平民的,受到了羅馬人廣泛的支援,很多人想擁戴凱撒成為國王,不過自從公元前509年羅馬的第七位國王“高傲者”塔克文被驅趕後,羅馬就再也沒有出現過國王。反對恢複國王職位的羅馬人也不少。凱撒本人也不敢冒進成為國王,是以凱撒在平民們高呼自己成為國王的時候,凱撒向大家表示“我是凱撒不是國王”。
雖然凱撒委婉地拒絕了稱王的提議,但是凱撒的威望以及他有利于平民的政策引起了元老院極大的不滿。在元老們看來,凱撒一直站在騎士和平民一邊對抗元老院内部傳統的大貴族。之前凱撒與龐培還有克拉蘇結成的前“三巨頭”同盟的目的就是為了制衡元老院,雖然後來克拉蘇戰死,龐培被元老院拉攏導緻該同盟解體,但凱撒最終戰勝了龐培。
凱撒效仿蘇拉,将元老院的人數從三百人增加到了六百人,讓很多高盧部落的酋長以及其他新并入羅馬地區的貴族們加入其中,進而削弱元老院中羅馬傳統貴族的勢力,加強自己對元老院的控制。加上之後的各種新政策,這些都觸及了羅馬傳統貴族的利益,這是元老院所不能容忍的。
公元前44年,為了拯救在卡萊戰役中被俘的九千名羅馬士兵,凱撒宣布将遠征帕提亞。出征前羅馬占蔔師占蔔的結果是“隻有王者才能征服帕提亞”,這一結果還得到了羅馬十五人祭司團的認可。此舉更加加深了元老院傳統貴族,也就是共和派議員的不安。
同年二月,在牧神節的當天,凱撒演講時,執政官馬克·安東尼試圖為他戴上王冠,但是凱撒拒絕了,王冠最後被送到卡庇托爾山,獻給了羅馬的朱庇特神。平民們看到凱撒拒絕王位,又為其奉上了更加熱烈的歡呼聲。而反對凱撒的人看到這一幕則更為恐懼,進而開始策劃謀殺凱撒。參與策劃刺殺凱撒陰謀的元老大約有六十人,為首的是卡西烏斯和布魯圖斯,這兩個人曾經都是龐培的部下,羅馬内戰後凱撒寬恕了他們,并信任有加,尤其是布魯圖斯,更成為了凱撒的養子。但由于一些職位安排的問題上,他們都成為了策劃刺殺凱撒的主謀。
在公元前44年三月十五日的這天,這些元老請凱撒到元老院宣讀一份陳情書,而凱撒的部下,當時的執政官安東尼已經從一個名叫卡斯卡的陰謀參與者處得到了消息,是以他立刻趕到元老院試圖阻止凱撒。但是凱撒并沒有在意安東尼的警告,可能是凱撒過于自信,他并不認為這些元老會真的對自己下手。另一種說法是參與陰謀的元老們先找到了凱撒,并一起來到了元老院,而随後趕來示警的安東尼被擋在了元老院門外。不管是哪一種說法,其結果都是凱撒隻身進入了元老院。
在凱撒宣讀陳情書的時候,曾經透露消息給安東尼的卡斯卡用刀從背後刺向凱撒,但是凱撒非常警覺,轉身抓住了卡斯卡的手,并對其質問。驚恐的卡斯卡向其他元老求助,于是幾十位元老,包括布魯圖斯在内,都開始舉刀刺向凱撒。凱撒也拔出佩劍抵抗,并試圖離開,但,最終因流血過多而摔倒,最後被元老們殺死。據說凱撒身中幾十刀,但最緻命的一擊在其胸口,這一擊來自他最信任的布魯圖斯。其他人似乎有意無意的都不想給凱撒造成緻命傷。
布魯圖斯等人得手後興奮地跑上大街高呼“打倒獨裁,維護共和”等煽情的口号,可街上的響應的羅馬人寥寥無幾。因為這個時候的人已經不相信這些鬼話了,而凱撒給大家,尤其是平民出身的羅馬人帶來的是實實在在的利益,誰也不想再回到傳統貴族專政的時代。陰謀者們看到這樣的反應開始緊張起來,布魯圖斯甚至當衆說“我愛凱撒,但我更愛羅馬”。然而群眾對于這個為了利益可以殺死自己養父的布魯圖斯更加鄙視。陰謀者們本來計劃把凱撒的屍體投入台伯河,但看到群眾的反應以及執政官安東尼和騎兵指揮官雷必達已經趕到現場,是以陰謀者們沒敢将凱撒的屍體投入台伯河。
凱撒的遺囑是在其遇刺前一年的九月十三日立下的,并由羅馬女祭司長維斯塔貞保管,凱撒遇刺後其嶽父指定安東尼啟封并且宣讀。遺囑中凱撒為自己可能出世的孩子指定了監護人,監護人中就包括了幾個刺殺他的兇手。凱撒将自己的名字傳給了養子屋大維,并給予其四分之三的财産,剩下的四分之一由盧基烏斯·皮納留斯和克文圖斯·佩蒂尤斯分享,并指定布魯圖斯為第二順序遺産繼承人和第一順位遺囑執行人,這裡的後三人都是刺殺凱撒的主謀。
其他陰謀參與者也幾乎都被授予了總督等高管,面對這份遺囑,陰謀參與者們目瞪口呆,其中凱撒及其賞識和信任的布魯圖斯更是面如死灰。但事已至此,說什麼也晚了。陰謀參與者們雖然刺死了凱撒,但也等同于宣布了自己的死刑。參與刺殺的人不能再獲得凱撒遺囑中的種種優待,而且幾乎沒有一個人能夠在凱撒遇刺後活過三年,因為凱撒的繼任者可沒有凱撒的胸懷和好脾氣。雖然剛開始接手羅馬政權的安東尼試圖對陰謀者們實行大赦,但後來屋大維當選執政官後立即宣布布魯圖斯等人為羅馬“公敵”,這些人隻能離開羅馬,逃亡東方。
布魯圖斯等人在雅典籌集資金,招募軍隊,在公元前年=42年春天發動了叛亂,向羅馬進軍,曾經一度擊敗了屋大維和安東尼的艦隊,可由于西塞羅的一些誤判以及布魯圖斯的操之過急最終戰敗。另一種說法是來自希臘史學家,說是布魯圖斯在交戰中每晚都能夢到凱撒,進而導緻精神錯亂,但是這希臘史學家的說法不足為信。因為這個人在羅馬内戰中投靠了自己的殺父仇人龐培,又策劃和親手殺死了自己的養父凱撒,行事風格上就是利益至上。
布魯圖斯最終兵敗自盡,西塞羅也被殺死,其他失去凱撒保護又戰敗的陰謀家們也被判有罪,一部分死于海難,一部分死于叛亂,一部分被憤怒的群眾殺死,剩下的用刺殺凱撒的同一把匕首自殺。而五十八歲遇刺身亡的凱撒按照羅馬法令列入了羅馬衆神的行列,被尊為“神聖的尤裡烏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