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戎馬關山紅四方面軍戰記(2)轉戰木蘭山

作者:大肥肥文史

鄂豫皖邊界地區第一個工農民主政權倒在血泊,黃安縣委書記王志仁、麻城縣委書記蔡 濟璜等數千黨員和群衆遇難。鄂豫皖邊界地區第一支革命軍隊浴火重生。

12 月下旬,吳光浩、戴克敏、曹學楷、戴季英等上司人在黃安木城寨開會,一緻認為鄂 東軍不能老停留在中心區(即七裡、紫雲、乘馬、順河),要打出這個圈圈,把敵人牽走。會 議決定将現有武裝和幹部,留一部在當地堅持鬥争,大部轉移到黃陂木蘭山一帶遊擊。

會後,鄂東軍餘部 72 名官兵,攜長槍 42 支、短槍 11 支,身着國民黨軍制服,晝伏夜行,

于 29 日到達黃陂縣北部的木蘭山。

木蘭山海拔 545 米,方圓六七十裡,地勢險要。這裡是湖北曆代道教、佛教活動的中心

之一,山上有和尚、尼姑、道人 100 多名,各種宗教建築面積達 3 萬餘平方米。山下人煙稠 密,物産豐富。

鄂東軍上山後的第 3 天,根據上級訓示改編為中國工農革命軍第 7 軍,下轄 3 個隊,每

隊 20 餘人。吳光浩為軍長,戴克敏為黨代表,汪奠川為參謀長。

中共在木蘭山地區有一定的力量和群衆基礎。吳光浩的家就在山東側王家河芽吳家灣, 他說服山上方丈,同意部隊進駐觀音溝仁忠寺。玉皇閣有一個叫萬紹樹的長胡子“道人”,實 際上是黨的地下工作者,他組織一些和尚、尼姑,幫助 7 軍。7 軍開會一般都在夜間,輪流 在玉皇閣、祈祀頂、雷祖殿三個較大的廟裡舉行。官兵有時扮成廟裡誦經的和尚,順利躲避 敵人的追捕。

7 軍提出“抗租、抗糧、抗稅、抗捐、抗債”的五抗口号,分兵下山向土豪下(要)款、 開倉分糧,救濟貧民。

7 軍向羅家崗大惡霸地主羅勝元、羅安遠派款 2000 元,羅氏兄弟自以為有縣城的國民黨 駐軍作靠山,一口拒絕。部隊正準備進擊,省委的指令傳來:務于一九二八年一月十八日, 夜間突襲橫店火車站,切斷京漢鐵路交通,以配合武漢的武裝暴動。

7 軍黨委召開緊急會議,與會幹部一緻認為:京漢線上的橫店火車站,是敵人長期據守 的交通要點,配有一個正規團的兵力,有較好的武器裝備和防禦設施。如果我們機械地執行 省委指令,用七十二人同敵人死打硬拼,也難以攻克橫店火車站,這樣不利于儲存和發展革 命力量。而我們準備攻打的羅家崗,是個地主武裝把守的寨子。他對外号稱有多少多少人馬, 實際上隻有二三十條人槍。被他當作靠山的魏益三部,不過是為了壯膽揚威,虛張聲勢,就 是我們真去攻打羅家崗,魏益三也不會立即出兵救援。

黨委決定分兵,一部去長軒嶺,破壞通往武漢的交通設施;另一部進攻羅家大院。28 年 1 月 22 日晚,除夕之夜,吳光浩率第 3 隊 20 多名戰士冒風雪,進至木蘭山東南羅 家崗。羅家崗位于兩個丘崗之間的沖地,羅家的當鋪、油房在沖地的左側,被石砌的高牆圍 着,南北兩側有兩個炮樓。

按當地風俗,除夕夜每家都要“出行”,即放鞭炮走出門,求菩薩,請财神,保佑來年風 調雨順,五谷豐登,免災祛病,人畜兩旺。7 軍隐蔽在羅家大門附近,等其“出行”,乘機進 攻。官兵們渾身是雪,凍得直打哆嗦,依然全神貫注。

忽然,炮樓上閃起幾點光亮,接着響起請神的鞭炮聲。 官兵們被狡猾的羅氏兄弟激怒,向炮樓射擊。由于院牆比較牢固,進攻受阻。7 軍采取火攻,将火把扔上油房屋頂,烈焰飛騰。

羅家的人慌了手腳,扔下幾條槍,請求講和,要 7 軍後退 5 裡。 吳光浩見天已經亮了,考慮到再不解決戰鬥,其他地方的敵人會來增援,命部隊先退一下。羅家的人乘機跑了一些,7 軍傳回占領羅家。部隊無一傷亡,繳獲長槍 19 支,取得黃麻 起義失敗後的第一個勝利。

23 日,大年初一,7 軍打開羅家的當鋪、糧倉,款待窮苦百姓,3 天内有成千上萬的民 衆趕來取當、分糧。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農,拉住 7 軍班長陳再道(上将)的手,激動地說:“我活了一輩子了, 就這個年過得舒心暢快!”窮人的“盛宴”,驚動了官府。

26 日,國民黨12 軍的 1 個團進攻木蘭山。7 軍集合準備轉移,吳光浩把陳再道叫到屋裡,指着一個袋 子說:“背這五百塊光洋。雖然你身體單薄一些,可我還是把它交給你,我相信你能完成任務。”“行,我能背動。”陳再道爽快地回答。 部隊剛出發,敵軍就追上來。跑着跑着,陳再道感到背上的錢袋越來越重,他滿頭大汗,氣喘籲籲,兩腿打顫,不由自主地掉隊了。

身後,敵人的喊聲越來越近: “站住,你跑不了啦!” “來,給他一槍,” “不行,抓活的!” “好,看你往哪跑?” “……”

陳再道急中生智,跑到山下湖邊,看好地形和方位,假裝摔倒,順勢把錢袋投進湖中, 然後躲入一片密林。敵人找不到他,無功而返。

敵人走後,陳再道帶人下水撈起錢袋,分文不少。 原來背經費的人當了逃兵,上司經過考慮,決定由陳再道負責。這一選擇是正确的,陳再道不辱使命。

27 日,7 軍在黃岡北部大崎山與黃岡縣委及其上司的工農革命軍第 6 軍會合。6 軍有 40餘人,30 多支長短槍。

一天夜裡,麻城民團鄭其玉部包圍金雞坳。7 軍已從這裡轉移到大崎山頂的龍王廟,撲 空的民團氣得放槍發洩。山頂的 6 軍哨兵缺乏經驗,開槍還擊,引來了敵人。7 軍官兵從地 鋪上躍起,破窗而出,抓着葛藤滑下崖壁,從山後脫險。

7 軍告别 6 軍,東進至羅田縣三裡畈。2 月上旬的一天,陳再道從街上回駐地,一個熟悉 的聲音在身後喊道:“換米,換米!”陳再道回頭看到一個“換米”人,“隻見他頭戴一頂破帽子,遮住了半個面孔;身穿青布 小棉襖,腰間系一條麻繩;肩挑一副竹籮筐,裡面裝着雜七雜八的東西。”陳再道靠近細看,不禁驚呼:“王樹聲同志,你從哪裡來?” 王樹聲驚喜交集,瞪大眼睛,緊握戰友的雙手,述說離愁。

鄂東軍第 2 路副司令王樹聲帶領遊擊小分隊在黃麻北部活動。一天,王樹聲被敵人包圍 在十裡街。周大娘為了保護他,把自己的兒子政道帶到敵人面前,說這是王樹聲。敵人信以 為真,政道被殺害。

王樹聲大将永世不忘有再生之德的幹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