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孟加拉倉庫大火緻200多死傷,南亞服裝出口大國工業安全堪憂

作者:酒死了

記者 | 劉子象

編輯 |

經過3天的努力,引發全球關注的孟加拉國倉庫大火終于得到基本控制。

6月4日晚間,孟加拉國主要港口吉大港附近的BM集裝箱倉庫發生火災,引發了爆炸。7日,該國進階消防官員Monir Hossain告訴路透社,火勢基本被控制,沒有進一步爆炸的危險。

孟加拉倉庫大火緻200多死傷,南亞服裝出口大國工業安全堪憂

BM集裝箱倉庫屬于一家荷蘭和孟加拉國的合資企業。該倉庫存有4000多個集裝箱,主要是出口的服裝産品。其中約有1000個集裝箱裝滿了化學品。在爆炸發生近40個小時後,一些集裝箱仍有煙霧冒出,當局甚至派出了軍方爆炸專家來協助滅火。

火災至今已造成至少41人死亡、200多人受傷,預計死亡人數還會上升。消防員傷亡慘重,至少9人死亡,3人失蹤。警方說,在200名傷員中,有50名是救援人員。

事發後,當局未能立即聯系到倉庫所有者或任何代表,突顯出孟加拉國對工業事故缺乏問責制。

起火的服裝集裝箱附近儲存有雙氧水等化學品,然而倉庫管理者沒有告知消防員這些資訊。當消防員用水滅火時,化學品發生了爆炸。當地媒體稱,消防員沒有接受過任何關于化學火災的教育訓練,而撲滅化學火災的消防裝置,當地消防站也沒有。

關于火災的确切原因目前尚沒有定論,不過官方懷疑一個裝有過氧化氫的容器是源頭。

服裝業損失慘重

據孟加拉國内陸集裝箱堆場協會(BICDA)稱,這場火災造成的經濟損失估計可能超過1.1億美元。

孟加拉國服裝制造商和出口商協會(BGMEA)副主席Rakibul Alam Chowdhury告訴當地媒體,他确定有八個工業集團生産的價值1800萬美元的服裝産品在火災中受損。這些産品本應運往歐洲和美國。

Asian Apparels Ltd公司副總經理Sakeef Ahmed Salam說,公司價值160萬美元的出口貨物于事發當天剛剛抵達倉庫,準備運往美國。火災發生後,公司将面臨巨大經濟損失,若買家要求再次制造産品,原材料将面臨大問題。

大量準備出口的服裝在火災中燒毀,引起出口商的嚴重關注。孟加拉貨運代理協會(BFFA)副主席Khairul Alam Sujan表示,出口貨物有保險保障,服裝所有者可能會在任何損壞的情況下獲得賠償。供應商、保險公司,外國買家将不得不就賠償進行談判。

他表示,約有4300個集裝箱被大火損壞。修複倉庫所需的時間和金錢尚不确定。新冠病毒大流行已經阻礙了進出口,火災對出口造成了進一步打擊。

據悉,服裝所有者以離岸價 (FOB) 的方式銷售産品,在此情況下,出口商的責任在出口貨物交給貨運代理時結束,産品傳遞的成本和相關風險由買家承擔。不過這次由于出口貨物在裝運前在倉庫損壞,是以服裝所有者的賠付存在不确定性。

一位行業專家向資訊平台《Just Style》透露,此次火災除了對服裝行業産生财務影響,還突出了供應鍊中可追溯性和透明度的重要性。

阿伯丁大學商學院教授Muhammad Azizul Islam曾對孟加拉國的服裝勞工進行過研究,他表示,為全球品牌生産的服裝和各種危險化學品儲存在同一個倉庫裡,導緻工業災難,“這太可怕了”。他建議,零售商在合規性審計時,除了關注生産領域的常見問題外,還必須解決安全儲存和運輸的問題。

勞工最不友好國家

孟加拉國媒體将死亡人數歸咎于糟糕的工業安全标準。6月6日,孟加拉國最大的英文日報《每日星報》在一篇社論中表示,這場火災是該國越來越多的悲劇中的最新一例,“工業安全的基礎設施和制度準備薄弱......使得這種火災事件幾乎不可避免。”

此次火災使人們再次聚焦孟加拉國的工業安全問題。近幾十年來,孟加拉國迅速成長為世界第二大服裝出口國,擁有約3500家成衣工廠和1511家紡織品制造廠,向全球167個國家出口服裝。然而其工業安全标準未能跟上步伐,工廠和其他工作場所經常發生火災。

作為全球第二大服裝出口國,1.6億人口的孟加拉國僅服裝業就有約400萬從業者。工業事故一直是困擾着該國。據國際工會聯合會有關勞工權利和安全的參數進行的排名,孟加拉國是世界上10個最不适合勞工的國家之一,與常年戰亂的叙利亞、葉門、巴勒斯坦同列。

2010年,首都達卡老城的一場火災發生在非法儲存化學品的房子裡,造成至少123人死亡。2012年,達卡的一家服裝廠起火,117名勞工死亡。2013年發生了該國最嚴重的工業災難,達卡郊外的拉納廣場服裝廠倒塌,造成1100多人死亡。2019年,一場大火燒毀了達卡一個較高價的電梯大廈、商店和倉庫密集的區域,至少67人死亡。2021年,達卡郊外的一家食品和飲料廠發生火災,造成54人死亡。

2013年達卡服裝廠大樓倒塌事件後,國際供應商加大了對當地制造商的壓力,要求他們為勞工提供安全的生産環境。然而,十年過去了,這個問題仍然沒有顯著改善。

據國際勞工組織的報告,在過去十年中,随着孟加拉國的工業産出的增加,工作場所的死亡人數有所上升。2000年,約有35000人因工作喪生,即每10萬人中有27.6人死于工傷。2016年,有近50000人喪生,即每10萬中有31.2人死亡。

6月6日,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ILO)敦促孟加拉全國各地的工作場所解決安全方面的問題。ILO在一份聲明中說,倉庫火災事件表明,孟加拉國迫切需要妥善處理和儲存化學品,在認識和操作層面對從業人員進行适當教育訓練,并在緊急事件中有效控制人群。

據ILO稱,最近孟加拉國政府、雇主和勞工代表已經同意推出一個全面的工傷計劃,首先從服裝制造業開始,并可能擴充到其他部門。該制度包括事故預防、即時和長期賠償以及重返工作崗位的康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