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農業小蟲危害大,國外研制出環保殺蟲噴霧劑,有望解決白粉虱危害

作者:海景電影和電視

小蟲”危害大,國外研究出“特效藥”,有望解決白粉虱防治難題

對當下農業害蟲而言,小蟲的防治難度和代價已逐漸超過其他害蟲,如白粉虱、薊馬、蚜蟲、紅蜘蛛、跳甲等體型較小的農業害蟲,成為農民朋友無法回避的農業害蟲防治難題。

農業小蟲危害大,國外研制出環保殺蟲噴霧劑,有望解決白粉虱危害

小蟲之是以難以防治,主要具有移動性強、善于匿藏、對農藥适應能力強及繁殖速度快等特點,以白粉虱為例,這種被農民稱之為“小白蛾子”的農業害蟲,别看個頭小,卻是一種世界性害蟲,危害範圍超過其他小蟲類,且寄主範圍廣,無論是大棚作物,還是露天作物,從蔬菜到中藥材,從花卉到果樹,從煙草到牧草,防治白粉虱危害,都是種植戶每年需要面對的難題。

據研究資料顯示,白粉虱在25℃-30℃的環境下,每30天可發生一代,一頭雌蟲最多可産卵500粒,适宜繁殖的地區,每年可發生10代以上,可危害的農作物多達112個科,600多種植物。

農業小蟲危害大,國外研制出環保殺蟲噴霧劑,有望解決白粉虱危害

大陸最早在50年代就有發現白粉虱危害,但一直不是主要農業害蟲,直至溫室大棚的興起,白粉虱也随着溫室大棚逐漸成為主要農業害蟲,成蟲在葉片上産卵、以刺吸的方式吸取植物體内汁液,不僅影響農作物正常生長,還易傳播病毒病,一旦疏于防範,就可能為農業種植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

和其它小蟲相比,白粉虱還具有靈活的移動能力,農民朋友在施藥防治時,部分白粉虱就會遷飛到别處農田,待田間化學農藥徹底失去效力時,便又遷回繼續危害,加上逐年增加的抗藥性,緻使目前防治白粉虱的化學農藥,多數對白粉虱防效較差,農藥生産企業隻能通過多元混配、提高用量、添加助劑的方式來增加效果,這也導緻部分地區防治白粉虱的農藥成本高達50元/桶(30斤水)。

農業小蟲危害大,國外研制出環保殺蟲噴霧劑,有望解決白粉虱危害

近兩年,農民采取根部底施聯苯噻蟲胺、氯氟噻蟲胺或呋蟲胺顆粒劑的方式,來達到作物生長期減少刺吸式害蟲危害的目的,這對白粉虱危害有一定抑制作用,在足量使用的前提下,再配合化學農藥葉面噴霧,防效比較理想,但大大提高了防治成本,且誰也不知道抗藥性會在哪天産生,防治困難依然存在。

據媒體報道,澳洲昆士蘭大學的研究人員,研發出一款可以降解的環保殺蟲噴霧劑,有望替代化學農藥用于防治白粉虱。其原理是,在經過對數百種白粉虱的特異性基因進行篩選後,找出了一種會對粉虱生長産生不利影響且對其他昆蟲和植物無害的雙鍊RNA,使用可降解黏土顆粒作為這種雙鍊RNA的保護性載體,能極大限度發揮藥劑在植物表面的效用,實作對粉虱的靶向殺滅。
農業小蟲危害大,國外研制出環保殺蟲噴霧劑,有望解決白粉虱危害

該研究團隊還透露,這種雙鍊RNA在植物表面附着後,最終在植物表面的酶和紫外線的作用下完成降解,作為一種無殘留、可降解的環保殺蟲劑,在經過與農藥生産企業合作後,未來有望在農業上推廣使用。

不管這樣的殺蟲劑能不能以極高的成本效益替代化學農藥,甚至将來能不能在農業實際應用中得到推廣使用,但國外科研人員還是給農業科學家提供了一個思路,在攻克小蟲防治難題時,不應将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化學農藥的研發上,如果每種害蟲都能通過這種方式來達到除蟲的目的,那麼,害蟲抗性的産生、化學農藥過量使用、農作物藥物殘留等諸多農業難題,都将迎刃而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