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拜登可謂是得意不已,一邊忙着在波蘭發表演講、在歐洲縱橫捭阖,一邊又不忘走訪日韓,俨然一副“武林盟主”的樣子。
在日本,拜登給岸田文雄送上了多份大禮,包括承諾“如果改革了聯合國安理會,就支援日本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以及支援日本增強國防實力。最值得注意的,還是美國苦心打造的印太經濟架構,美日韓印澳等13國都加入了這一組織,針對的是誰,明眼人一看便知。
在日韓,拜登确實得到了熱情招待,但這不意味着拜登可以高枕無憂,在有的事情上,拜登仍然碰了一鼻子灰。
24日,美日印澳四方會談如期舉行了,與會的包括美國總統拜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印度總理莫迪、澳洲總理阿爾巴尼斯。會晤期間,岸田文雄表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是對聯合國憲章的挑戰,絕不能讓類似的事情在印太地區發生。拜登表示,隻要俄羅斯繼續戰争,美國就會與夥伴一起應對。
剛拿下澳洲總理寶座的阿爾巴尼斯表示,有必要聯手應對安保領域的最大挑戰。

當美日澳發聲譴責俄羅斯的時候,莫迪就在一旁聽着,态度與其他三人可謂是大相徑庭。
顯然,在對俄施壓這件事上,莫迪沒有給美國面子,莫迪拒絕高調反俄。
無論是堅持進口俄羅斯石油、繞開美元與俄羅斯結算武器和能源貿易,還是在聯合國大會上對美國譴責俄羅斯的決議投棄權票,又或者是諷刺“美歐大規模購買俄羅斯石油,卻不讓印度這麼做”。這段時間,印度沒少和美歐日澳唱反調。
面對馬克龍、朔爾茨、拜登的輪番勸說,莫迪仍然不為所動,這确實很不容易。但是這一次,在美日印澳四方會談上,當着拜登、岸田文雄和阿爾巴尼斯的面,莫迪居然“保持沉默”,多少都有些出人意料。
莫迪最在意的,是美日澳特别是美國的經濟投資,印度外交部表示,美國正在考慮向印度提供40億美元的投資支援。
誰是俄烏沖突的最大赢家?不少人首先想到的是美國,這确實沒錯,但除了美國,還有一個國家收獲頗豐,那就是印度。現在的印度,已經成為了美英歐盟眼裡的香饽饽,對于多次違逆白宮的印度,美國可以說是敢怒敢言卻不敢制裁,因為美國看中了印度的市場和勞動力,還想借印度之力卻掣肘對手。
于是就出現了這樣的局面:美歐日本的經濟投資,俄羅斯的武器和能源,印度都可以得到。從長遠來看,歐盟與俄羅斯脫鈎可以說是确認無疑,俄羅斯要想找到能夠大規模進口石油和天然氣的買家,幾乎隻能将目标指向印度。
另一方面,因為美國尋求重組供應鍊等原因,人口衆多的印度,必然會成為美歐争相拉攏的投資對象。莫迪之是以如此底氣十足,主要是因為知道美歐都想拉攏印度,即便白宮很生氣,也不會對印度揮舞制裁大棒。
另一件讓拜登感到沒面子的事,是日本群眾走上街頭舉行反美遊行。不少抗議者舉着橫幅、喊着口号,對美國提出的印太經濟架構、美國主導的四方對話機制、美日深化同盟倍感不滿。在這些日本群眾看來,美日正在做的事有可能會推動沖突更新,甚至有可能為日本帶來危險。
日本群眾不給拜登留面子意味着,日本不缺少明眼人,很多人都知道美國沒安好心,無論是給日本松綁,還是幫日本搶占市場,最終都是在利用日本。如果局勢生變,日本面臨危險,美國有可能會像對待烏克蘭一樣對待日本。
還是那句話,是狐狸終究會露出尾巴,美國不會無緣無故地給日韓印澳好處,等到美國出賣盟友的時候,日澳或許會幡然醒悟,原來拜登真的很老謀深算。
至于美國接下來怎麼出招,且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