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盧尚被英國人處以冰刑長達三個小時,全身腫脹麻木,皮膚凍裂。17年後,他絕地反擊, 讓英國人措手不及,落荒而逃。

盧勝,是大陸的開國中将,在戰場上英勇奮戰,獲得大陸無數的榮譽勳章。
但英雄絕非生來就是英雄,他的崛起源于“君子有仇必報”的信念。
1.隻身漂泊,遭人陷害
1911年,盧勝出生于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小小年紀便是孤兒,與祖母相依為命,但是祖母也在他14歲的時候去世了。
悲慘的童年遭遇,讓他更懂得吃苦和隐忍,隻身漂泊似乎成了他的歸宿。
他孤身一人在外到處尋工作,常常打的都是一些零工,吃飯也是有上頓沒下頓,貧苦的日子裡,似乎沒什麼寄托,直到他遇上了組織。
他後來成了地下組織,常常送一些秘密情報。
多次任務的順利執行,讓他找到了歸屬感,也感受到自我價值的實作。
1928年,遇到“反 共 行動”,他隻能逃命,在朋友的掩護下逃到了新加坡。
到了新加坡後,他依然心懷祖國,一邊在制膠廠打工賺點生活費,一邊讀夜校,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水準,為報國時刻做着準備。
1932年,盧勝在一艘英國的輪船上找了份廚師的工作,此時他又群組織聯系上了。
欣喜若狂的他,幹勁十足。
這時的他,表面上是個大廚,但總會見縫插針地給海員或者客人宣傳革命思想。
一天,他照常在廚房裡忙活,突然聽到工頭和一位勞工在吵架。
走進一看,原來是那位勞工無緣由地被解雇了,原因很簡單,僅僅是一位工頭的一時興起。
這位勞工在地上苦苦哀求,說自己家裡還有老人和小孩需要撫養,可不能沒了工作了。
但工頭依然無動于衷、毫不同情。
盧勝向來有正義感,他立馬擋在這位勞工面前,和工頭對峙了起來,句句在理,引起了周圍人的圍觀。
這時工頭在衆人的議論紛紛之下,隻好作罷,灰溜溜地走了,但也和盧勝結下了梁子。
在一次機緣巧合之下,工頭看到英國人在找革 命的人。
便立馬向這批英國人報告,說盧勝就是組織裡的人,甚至添油加醋,胡編亂造。
英國人聽後,不由分說,把盧勝抓了起來。
2.獄中冰刑,九死一生
剛進獄中,英國人便把他綁了起來,要求他提供情報。
但忠誠的他,一問三不知。
後來領頭的那位英國人,一個眼神,示意身旁的兩個手下,扒光了他的衣服,抓住盧勝的肩膀和手臂,強制性地把他綁進了一個大桶裡。
盧勝在桶裡還未坐穩,一塊塊大冰塊往他身上壓去。
這麼多冰塊頃刻倒在身上,盧勝被壓得嗷嗷直叫,随之而來的是刺骨的冷。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當體内一點點溫度被逐漸侵蝕殆盡之後,他的牙口開始禁不住地哆嗦。
這時英國人又輕蔑地看着他,試圖讓他再開口。
他隻哆嗦地搖着頭,惡狠狠地瞪着他們。
冰塊繼續往下加。
正常人在這樣的情況下,充上10分鐘都要渾身難受,但盧勝硬生生是在冰塊裡待了近三個小時。
這時他全身浮 腫麻木,皮膚凍裂,一度昏了過去。
可惡的英國人,見他昏了過去,便又把他打醒,讓他清醒着感受殘酷的冰刑。
就這樣一日複一日,他們把盧勝足足折磨了三個月!
這期間,盧勝隻字未吐。
英國人見狀隻好作罷,以擾亂社會秩序的罪名,将他驅逐出境。
經過這三個月之後,盧勝被折磨得不成 人樣。當他緩緩走出英國人的審訊室後,他緩緩轉身,深深地看了幾眼那關押他的英國人。
君子的複仇之路開始了。
3.絕地反擊,仰天長笑
回國之後,盧晟懷揣着為國奉獻,為己報仇之心,在戰場上英勇殺敵,立下顯赫戰績。
他的名字,很多敵人都聞風喪膽,稱他為“紅色山大王”。
1949年,戰績無數的他,在軍 隊裡身兼要職。
這時遇上了渡江戰役。
渡江戰役發生于解放戰争時期,受到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重創,敵軍軍 隊的主力已難以支撐。
而當時,敵軍想要借助美英兩國的軍事力量,重振軍力,于是此戰的任務是要阻止解 放軍渡江。
當時,英國開着名為“石英号”的艦船,正駛入前線,任由我軍百般警告,他們依然不聽勸阻,心高氣傲地認為:我們不敢去攻打他們。
見英國艦船駛入,身旁的人有些遲疑,但盧勝卻十分堅定,他一聲令下,毅然下令炮轟“石英号”。
英國人被打了個措手不及,船身破損,船員落海,來不及采取補救措施,隻能落荒而逃。
這一舉動,在當時,震驚了世界。
而這一勝利,盧勝等了17年。
4.病根纏身,銘記英雄
談及過往的事,盧勝很少會談及自己受過的苦,但也會驕傲地打趣道:
“和國 民 黨鬥争,那不算本事,和帝 國主義鬥争,本人幹過。”
但是多年前的冰刑,還是給他的身體帶來了不可逆轉的損傷,他得了嚴重的支氣管炎,夜晚常常因咳嗽而難以入眠。
他的妻子為照顧他,常常需要半夜起來,在床邊備一杯熱水。
【攬月有話聊】
盧勝的前半生,真實演繹了“君子複仇,十年未晚”。
他從血與火中戰鬥出來,隻等有一日,能給欺負他的英國人一次教訓,這恰恰是中國人的傲骨所在。
英雄不朽,經曆挫折和磨難後崛起的英雄更值得我們欽佩!
對此,你怎麼看?歡迎留言。
關注我@攬月講故事,隻要你願意聽,我便會一直講下去。
#紀念井岡山會師##緻敬中國軍人##頭号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