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潔海綿被孩子當作糖果誤食,部分網紅産品外包裝暗藏風險

作者:濟南時報-新黃河

如今,不少商品為吸引顧客眼球,不單單在實用性和價格上較量,在包裝和宣傳上也各出奇招。近期,兩則新聞引起網友廣泛讨論,都是與産品包裝有關。一則是洗衣液外包裝的奶茶走紅,一則是老人誤将網紅清潔劑當橙汁喂孫子。新黃河記者注意到,如今部分網紅産品在爆火的同時,也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清潔海綿被孩子當作糖果誤食,部分網紅産品外包裝暗藏風險

在上述兩則新聞的評論區,不少網友都在擔心類似的産品會造成安全事故。“以後帶小孩要更加小心”“千萬看好孩子,别讓他們誤食”...…很多家長在反思自己的同時,也在質疑産品的包裝設計會使人産生誤會。“昨天我兒子把洗杯子的海綿吃了一塊下肚,”一位網友留言表示,她購買了一款棒棒糖一樣的清潔海綿,沒成想被兒子當作糖果誤食。

清潔海綿被孩子當作糖果誤食,部分網紅産品外包裝暗藏風險

5月22日,新黃河記者在某電商平台檢索發現,部分網紅消毒液、清潔劑的外包裝很像果汁。其中,部分便攜式洗手液不僅外觀像果汁,還有柑橘、梨、蘋果等水果的果香。“很香,遠聞有一股椰奶味”“真的是熬糖的味道”,評論區裡顧客留言道。這樣的産品在外形、顔色、味道上都和果汁相似,即使是具有一定辨識能力的成年人也容易被迷惑。

清潔海綿被孩子當作糖果誤食,部分網紅産品外包裝暗藏風險

除消毒液容易引起誤會之外,部分蛋糕容器也容易造成同樣的問題。一款名為“創意盆栽”的蛋糕杯在網絡走紅,其外觀與普通花盆無異。“之前孩子吃過一次創意盆栽蛋糕,就記住了。”市民趙女士告訴新黃河記者,孩子年幼沒有分辨能力,她生怕孩子将真正花盆裡的泥土也當作巧克力。

清潔海綿被孩子當作糖果誤食,部分網紅産品外包裝暗藏風險

此外,新黃河記者還在電商平台見到了網友所說的那款被孩子誤食的刷碗棉。這些刷碗棉色彩鮮豔,外形做出了冰棍、棒棒糖的樣式,下方還插着木棍,遠遠看起來讓人頗有食欲...

清潔海綿被孩子當作糖果誤食,部分網紅産品外包裝暗藏風險

對于這些容易讓人混淆的商品,有市民認為,一方面廠家應在醒目位置标注禁食的字樣和圖案,另一方面,消費者購買後應放到孩子無法觸碰的地方,并告知家中老人物品的真實用途。

在此,新黃河記者也溫馨提示:

1.消毒液、清洗劑、藥品等物品一定要放到孩子觸碰不到的地方,最好加上标簽;

2.安全教育從小抓起,從小鍛煉孩子的辨識能力;

3.誤食幹燥劑:誤食生石灰幹燥劑,立刻喝水或牛奶,誤食矽膠幹燥劑,可經大便排出,建議到醫院檢查;

4.誤食化學物品:第一時間催吐,但不要大量喝水,如果是強酸、強堿性化學品,立刻去醫院;

5.化學品誤入眼: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眼睛至少15分鐘,并盡快送醫。

新黃河記者:孟天宇

編輯:劉玉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