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衰竭有條件的還是需要肝移植
03.07
許某某,男,37歲,慢性肝衰,膽紅素221機關,PTA 35%
辰下:疲倦,怕冷,口幹無口苦,少量溫水,納差,近期曾有惡心嘔吐,寐差,夜醒于3
點,大便糊狀,小便黃;
舌脈:舌質暗,邊有齒痕,苔薄膩,脈弦滑,左脈力弱,右浮,右關
明顯
中醫分析:
1、舌質暗,菌狀乳頭也是暗的,可見内有瘀血,結合久病必瘀思想,血行黃易卻思想,可
見要通絡利膽;
2、苔薄膩,邊有齒痕,脈右浮,關明顯,結合肝病及脾的思想,考慮脾虛的因素
3、脈弦滑,左脈力弱,可見正氣不足,治療不是清熱利濕為主,而是扶正的基礎上利濕退
黃;
4、疲倦,怕冷,納差,大便糊狀,結合舌脈,并根據衛氣根源腎,補充于脾胃的思想,可
見脾虛明确;
5、納差,惡心嘔吐,根據胃不和則卧不安,可見陽不入陰,故可見寐差;
6、脾虛濕蘊,濕蘊三焦,少陽樞機不利,膽汁外溢肌膚,下注膀胱,可見皮膚黃及尿黃;
治療:補氣健脾,利濕退黃
方藥:茵陳五苓散加減
處方如下:茵陳, 桂枝,茯苓,豬苓, 澤瀉, 白術,白芍, 防風, 黃芪,麥芽, 姜半夏
陳皮,雞血藤, 蒲公英, 菟絲子
按語:
第一、脾虛濕蘊,故選擇茵陳五苓散;
第二、胃的氣機升降異常,加用姜半夏陳皮聯合麥芽;
第三、衛氣失常,怕冷,加用玉屏風散加菟絲子;
第四、久病必瘀及久病必虛,要通絡退黃,血行黃易卻,加用雞血藤;
第五、濕蘊化熱,熱煉液為痰,痰濕互結,病情膠結,這裡的二陳東加蒲公英;
第六、膽心相通,這裡的桂枝;
第七、肝腸相通,這裡的白術及蒲公英,缺敗醬草
03.10
流鼻血,寐差,餘均改善
舌質紫紅,苔薄黃膩,脈弦滑,左關浮,右浮,左脈力弱
處方如下:茵陳, 桂枝,茯苓, 豬苓, 澤瀉,白術, 赤芍, 防風, 黃芪, 石菖蒲,郁金
遠志, 柴胡, 姜半夏,黃芩, 菟絲子
按語:黃疸,脈力弱,繼續茵陳五苓散加減;稍怕冷,繼續玉屏風散;預防肝性腦病,繼續
石菖蒲郁金遠志;左關浮,寐差,提示少陽病,加用小柴胡湯;而久病肝腎不足,故加用菟
絲子補肝腎;因鼻竅出血,結合舌質紫紅,舌尖紅,考慮血分有熱,故去白芍改善赤芍,同
時小柴胡清肝熱而達到清心火的目的;
03.15
口幹,脈弦滑,左關浮,右浮
處方如下:茵陳, 桂枝, 茯苓, 豬苓, 澤瀉, 白術, 雞血藤, 白芍,黃芪,石菖蒲
郁金, 遠志, 柴胡, 姜半夏, 黃芩, 山茱萸
03.21
出院,出院膽紅素180機關,PTA 41%
04.30
再次入院,出院後未再服用中藥,入院查膽紅素330機關,PTA 18%
辰下:腹脹,飯後如廁,大便稀,口中和,夜寐可,納差,小便黃;
舌脈:舌紫紅,苔薄黃,脈滑數,關浮;
中醫分析:
1、舌質紫紅,苔薄黃,脈數,提示内有熱;
2、飯後如廁,考慮木旺克土,而左關浮,也提示肝膽郁熱;而右關浮,提示脾胃瘀熱;
3、腹脹,結合肝病及脾的思想,舌邊有齒痕,提示脾虛不制水,水聚腹腔;
4、濕阻三焦,少陽樞機不利,膽汁外溢肌膚及下注膀胱,可見皮膚黃,尿黃;
治療:疏肝健脾,清熱利濕
方藥:痛瀉要方聯合逍遙散加減
處方如下:陳皮,白術, 白芍,防風,大腹皮, 厚樸, 敗醬草, 當歸,柴胡,茯苓,升麻
薄荷, 炙甘草,牡蛎, 澤瀉
按語:飯後如廁,大便稀,結合肝衰竭基礎,左關浮,考慮木旺克土,故選擇痛瀉要方,因
白蛋白低,故生白術加量;因肝體陰而用陽,而這裡的木旺,結合肝衰竭基礎,考慮瘀和虛
的基礎上導緻肝旺而克土,故選擇逍遙散加減,加用牡蛎澤瀉軟堅利水;而右關浮,結合腹
脹,善治水者不治水而治氣,加用大腹皮厚樸敗醬草來行氣除脹通胃腸之瘀滞,并加用升麻
升發脾陽,脾升則胃降;
期間西補充凝血因素及血小闆等治療,但病情進行性加重,PTA下降到7%,多次建議肝移
植,因經濟原因無法執行,轉ICU治療後拒絕搶救措施,死亡不可避免,5.10宣布臨床死
亡;
慢性肝衰竭患者有條件的該肝移植的還是要肝移植,不要耽誤病情,如果經濟條件不允許,
那要積極配合醫生治療,該患者第一住院有改善後,未繼續鞏固,且醫從性差,飲食沒辦法
控制,導緻病情膠着,且進一步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