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篇「時空穿越指南」,帶你換個姿勢看熊貓

作者:pandapia熊貓烏托邦
這篇「時空穿越指南」,帶你換個姿勢看熊貓

博物館

是城市之中的

又一個“意外之地”

它獨立于都市的時空

講述的都是過去的故事

這篇「時空穿越指南」,帶你換個姿勢看熊貓

上海自然博物館 @KOSUBLOG

它重塑曆史、自然、文化的脈絡

提供最生動的觀察距離和想象空間

在靜态與流動

全景與細節

科學與審美之間

讓人沉浸、穿越和發現

這是博物館的力量所在

一眼即萬年

這篇「時空穿越指南」,帶你換個姿勢看熊貓

倫敦自然曆史博物館鎮館之寶,一副 25 米長的藍鲸骨架 來源:Unsplash @Andrea de Santis

2022年5月18日

第46個國際博物館日

我們從熊貓出發

穿越曆史和全球

發現動物之美

尋找博物館裡的科學與浪漫

這篇「時空穿越指南」,帶你換個姿勢看熊貓

150多年前

博物學家阿爾芒・戴維

将一隻大熊貓标本

從中國四川帶回了

法國巴黎自然曆史博物館

這篇「時空穿越指南」,帶你換個姿勢看熊貓

法國巴黎自然曆史博物館大熊貓模式标本 ©MNHN

當時的西方人從未見過這樣的物種

并不知該如何分類及稱呼

經博物館動物學家米勒·愛德華茲鑒定後

認為這與在中國西藏發現的小熊貓類似

便正式定名為“大熊貓”

(Ailuropoda melanoleuca)

意為與小熊貓相似的獸

走進博物館的大熊貓

從此就走進了人類文明史

這篇「時空穿越指南」,帶你換個姿勢看熊貓

來源:重慶自然博物館

1944年前大熊貓标本還以生境複原的形式,在重慶自然博物館的前身“中國西部博物館”公開展出,不僅可以看到大熊貓全副骨架和标本,而且還可以看到将大熊貓和小熊貓标本納入生态場景展示的情景。據說當時還采用了聲光電技術。中國西部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個動用了聲光電技術辦展覽的博物館。

那是崇尚自然科學的時代

研究動物和植物

都需要通過還原物種真實形态的标本

來辨物種,分門類

可以說

沒有标本,就沒有博物學

這篇「時空穿越指南」,帶你換個姿勢看熊貓

來源:Unsplash @J.Amill Santiago

美國國家自然曆史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的非洲草原象「亨利」(Henry)雕塑從1959年首次展出,一直至今。這座雕塑高約4.2米,重約8噸,是全球博物館展出的體積最大的大象雕塑,也是美國國家自然曆史博物館最具标志性的展品。

現如今

随着自然科學的發展

博物館中做工精美的動物标本

更在于最真實的科普和展示

為那些自然死亡的動物

賦予了“第二次生命”

這篇「時空穿越指南」,帶你換個姿勢看熊貓

來源:Unsplash @Pan Xiaozhen

許多人與标本接觸最近的時刻,可能就是兒童時期的“一份蝴蝶标本”,不複雜,又足夠精美。這是上海自然博物館的一幅蝴蝶标本,由1200隻來自世界各地的蝴蝶翅膀拼貼而成,如同萬花筒一般絢爛奪目。

博物館中的标本

以自然的真身

定義自我

用肉身講述生命的故事

這篇「時空穿越指南」,帶你換個姿勢看熊貓

來源:Unsplash @Young

法國自然曆史博物館(Muséum national d'histoire naturelle)最引人注目的演化館,大廳中央是一組動物标本排列出的壯觀隊列,表演着一場自然生命的嘉年華。更奇妙的是,燈光與音效随着時間變化,讓人身臨其境,立覺人之渺小和自然的宏大。

這篇「時空穿越指南」,帶你換個姿勢看熊貓

來源:Unsplash @Young

美國慈善家肯尼斯·貝林(Kenneth E. Behring)在世界各地搜集野生動物,制作成精美的标本,并捐獻給一流的博物館展示。成都博物館就是其中之一。這個由貝林捐贈的「人與自然」是成都博物館建館以來舉辦的第一個自然類主題展覽。我們去年8月在一場慢直播中帶大家觀賞過,還記得嗎?

這篇「時空穿越指南」,帶你換個姿勢看熊貓

上世紀80年代

中國科學家在雲南祿豐

發現地質年代久遠的熊貓化石

這篇「時空穿越指南」,帶你換個姿勢看熊貓

祿豐始熊貓化石模型

化石為證

大熊貓的起源

距今至少800萬年

化石彌足珍貴

儲存在祿豐博物館

這是中華大地上

考古學家發現的最早的大熊貓化石

這篇「時空穿越指南」,帶你換個姿勢看熊貓

“活化石”大熊貓

在博物館的化石中比較一番

你就會發現

與大熊貓祖先同時代

甚至晚許多年的遠古動物

大多都已滅絕“出局”

大熊貓幸存于世,成為生存赢家

被稱為 “活化石”

這篇「時空穿越指南」,帶你換個姿勢看熊貓

來源:北京自然博物館

北京自然博物館裡陳列着一具高大的古象化石,它是迄今為止全世界發現的個體最大、儲存最完整的劍齒象化石。1973年出土于甘肅,因在黃河支流一帶發現,被命名為黃河劍齒象。它與大熊貓祖先同時期,現已滅絕。

自1869年定名以來

大熊貓的起源和地位

一直是學術界激烈争論的問題

究其原因

還是當時缺乏化石的依據

而祿豐始熊貓牙齒化石的出現

不可不謂是劃時代的意義

化石

是時間的沉澱

是博物學的線索

這篇「時空穿越指南」,帶你換個姿勢看熊貓

來源:Unsplash @Chris Nguyen

這隻恐龍是菲爾德自然史博物館(Field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的鎮館之寶,也是世界上現存最大最完整的恐龍化石。它的名字叫“蘇”(Sue),已經有六千七百萬歲了。所有來此博物館的人們,都會來看看它。

博物館中的化石

或完整,或殘缺

或龐然巨大

或分寸之末

但沉默不語的它們

都在訴說着時間長河裡

生命的秘密

這篇「時空穿越指南」,帶你換個姿勢看熊貓

來源:H. Zell,Wikipedia

倫敦自然曆史博物館(The Natural History Museum)最具價值的化石,是一塊擁有4700萬年曆史的石闆,内有始祖鳥化石——“始祖鳥倫敦标本”。這是首件被發現的始祖鳥化石,1861年出土,随即引起轟動。始祖鳥是目前已知最早的鳥類,兼具鳥類和恐龍的特征。

這篇「時空穿越指南」,帶你換個姿勢看熊貓

除了展出過大熊貓标本,重慶自然博物館還是國内最早公開展示大熊貓化石的博物館。其1985年在重慶萬州鹽井溝發掘的巴氏大熊貓骨架化石,完整度達70%。現已複原成完整骨架對外展出,是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之一。

這篇「時空穿越指南」,帶你換個姿勢看熊貓

來源: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

目前陳列于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的雙葉龍化石有着曲折的故事。1968年,一個喜愛古生物學的高中生鈴木直,在磐城市發現了一塊史前動物的脊椎骨。在科學家的幫助下,耗時四年挖掘,挖出了7具蛇頸龍類化石,命名為“雙葉龍”,成為了日本古生物的最佳代表。哆啦A夢之父藤子·F·不二雄更是以推出首部超長篇作品《大雄的恐龍》,主角就是一隻雙葉龍。

這篇「時空穿越指南」,帶你換個姿勢看熊貓

在中國古代

曾有一種動物名“貘”(貊)

指西南山中的吃鐵神獸

這篇「時空穿越指南」,帶你換個姿勢看熊貓

西晉學者描述“貊獸”:

毛黑白色,似熊而小

以舌舐鐵,産自建甯郡(四川)

——衆人皆認為是大熊貓

即使往後的朝代

古人對“貘”的描述

已與熊貓的形象有些許不符

但還是有人認為

大熊貓就是古人口中的“貘”

這篇「時空穿越指南」,帶你換個姿勢看熊貓

Giant panda illustration, Wilhelm Kuhnert 1927

這篇「時空穿越指南」,帶你換個姿勢看熊貓

來源:《自然曆史畫集》

William Farquhar1819-1823間繪制的馬來貘水彩畫。2021年于新加坡國家博物館「自然曆史收藏展」展出。

直到近代

人們見到了東南亞和美洲的貘

再與出土的文物一對比

被混淆了兩千多年的名字

從此就和大熊貓徹底無關了

這篇「時空穿越指南」,帶你換個姿勢看熊貓

西周中期井姬貘尊,現館藏于寶雞青銅博物院 來源:寶雞青銅博物院

博物館的文物

是人類社會留下的蛛絲馬迹

成為了考證曆史的線索

文物證明

動物在人類社會中地位和影響

非同小可

它們不隻是生活的幫手和工具

還更是祥瑞的象征

文化的圖騰

它們或許是先民的親眼所見

也或許是古人天馬行空的想象

這篇「時空穿越指南」,帶你換個姿勢看熊貓

來源:澎湃新聞

陝西考古博物館展出的石鼓山犧尊,2013年出土于寶雞商周墓地。犧尊以鹿為主體造型形态,綜合了多種四蹄類動物及魚類等動物特征。一對鳥翼從腹部伸出,似要撒腿狂奔。

而反之

若在現今沒有某種動物生存之地

出土了相關文物

就隐約昭示着另一個問題

——人類社會變遷下

動物物種的消失

或其栖息地的減少

這篇「時空穿越指南」,帶你換個姿勢看熊貓

來源:中國國家博物館

現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的錯金銀雲紋青銅犀尊,采用了蘇門犀的形象,昂首伫立,肌肉發達,皮厚而多皺,體态行健,是在古代中國土地上生息的蘇門犀形象。如今這種犀牛隻在東南亞島嶼上生存,而曾經在春秋戰國時期直至西漢末期在大陸廣泛分布。

文物是人類的記憶

那些從不曾遺忘的生命時光

終會在博物館裡

被喚醒

被看見

被銘記

這篇「時空穿越指南」,帶你換個姿勢看熊貓

來源:三星堆博物館

三星堆博物館館藏的青銅神樹,就是古代蜀人心目中一棵通天神樹。神樹樹枝上共栖息着九隻神鳥,大概就是古蜀人想象中太陽金烏的形象。

這篇「時空穿越指南」,帶你換個姿勢看熊貓

2011年3月

成都熊貓基地打造了

全球首家以大熊貓為主題的

專題博物館

這篇「時空穿越指南」,帶你換個姿勢看熊貓

大熊貓博物館 來源: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

有标本,有化石

還有文化傳說作注腳

但最大的特色還在于

深入的互動體驗

那些新的科技手段

将大熊貓的故事刻在這裡的每一處

用新的方式講述故事

這篇「時空穿越指南」,帶你換個姿勢看熊貓

運用投影技術模拟在樹洞中的熊貓幼仔

在博物館裡

還有一部3D電影《熊貓熊貓》

由成都熊貓基地出品

我們(pandapia)拍攝及制作

電影講述了大熊貓800萬年的傳奇

來博物館,一定要看看

這篇「時空穿越指南」,帶你換個姿勢看熊貓

大熊貓博物館3D電影放映廳 來源: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

科技的魅力

就是讓時間不再是阻礙

讓空間不再有局限

讓體驗更夢幻

這篇「時空穿越指南」,帶你換個姿勢看熊貓
這篇「時空穿越指南」,帶你換個姿勢看熊貓
這篇「時空穿越指南」,帶你換個姿勢看熊貓

來源:法國自然曆史博物館

法國自然曆史博物館提供了一個沉浸式的自然之旅,從熱帶到兩極,通過圖像、聲音和氣味的世界。在動物或植物畫面上,遊客可以發現不同的生态細節,并欣賞它們的美麗。

這就是

博物館裡的科學與浪漫

透過标本、化石和文物

将歲月投影于眼前

熊貓乃至動物

人類乃至自然

都能在博物館

聯系着不同的“過去”

也都夢想着相同的未來

這就是博物館的力量

一眼即萬年

這篇「時空穿越指南」,帶你換個姿勢看熊貓
這篇「時空穿越指南」,帶你換個姿勢看熊貓
這篇「時空穿越指南」,帶你換個姿勢看熊貓

微信公衆号|新浪微網誌|B站|抖音

今日頭條|西瓜視訊

微信視訊号|小紅書

商務合作:[email protected]

這篇「時空穿越指南」,帶你換個姿勢看熊貓

本賬号的原創内容(包括圖檔、文字、視訊、産品形象等),著作權均歸品牌“pandapia熊貓烏托邦”所有,僅供閱讀傳播,未經許可,請勿用于其他目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