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專欄丨姜峰:開山祖師——沩水泊岸(1)

作者:日常惡魔
專欄丨姜峰:開山祖師——沩水泊岸(1)
專欄丨姜峰:開山祖師——沩水泊岸(1)

開山祖師

——沩水泊岸(1)

文/姜峰

在沩水邊出生長大。

年輕時,想徒步沩江,沒有找到同伴,這夢想沒有實作。在長沙工作不久,騎自行車從湘江邊出發,到沩水上遊的甯鄉黃材;又騎車從黃材到長沙,這也算是沿沩江走了一個來回吧。

沩江,甯鄉的母親河,流淌的是生命、是曆史、是文化、是文明。

沩水悠悠,千百年來,沩楚大地,書香四溢,人文荟萃。

探讨沩水文化之源,我想,還是從沩江之源出發,從一千多年前的那個唐朝和尚說起吧!

01

唐元和八年(813年)八月十五,一個中年和尚站在了黃材鎮的沩水邊。他是從江西百丈山出發的,風餐露宿,風風雨雨,過湘江,又從靖港沿沩江逆水而上,到此處已是三面環山,他想,再往上走就應該是他的目的地、沩江的源頭—大沩山了,走得确實有些累了。在鎮外一農家化緣,天色已晚,主人家邀請他在此住宿一晚。

一輪明月高懸,能夠聽到古鎮街上熙熙攘攘的熱鬧聲,農家主人也上街去看熱鬧去了。他無心去看中秋節的熱鬧場景,隻想着第二天早點往山裡趕,迎接他的将是一個什麼地方呢?

月光下,不遠處的沩水準靜的流淌着,它又稱黃木江,大沩山的材木都由此江運出,它從西邊的大沩山蜿蜒奔騰而來,似乎跑到太急、太累了,到了黃材炭河裡和塅溪水彙合後,隻想好好的休息,在黃材鎮青羊村由北向南歡快的流去。

他從褡裢中拿出離開老家時父親送給他的鹦鹉螺,似乎還有父親的餘溫,上面有建善寺法常師父用朱砂寫的偈語“螺有蜂飛”。他想起了父親的叮咛,想起了師父懷海禅師的囑托。

他的法号叫靈祐,這年43歲。

02

福建省霞浦縣東沖鎮是一個漁民小鎮,三面環海,西是煙波浩渺的三都港灣,東是波濤洶湧的台灣海峽。古人有盛贊它的詩句:“落日千帆低不度,驚濤一片雪山來。”

東沖鎮石壩塘村住的都是漁民,世世代代靠在東海打漁為生。唐大曆六年(771年)正月,過完春節,大家都還沒出海,這一天,隻見一朵祥雲徘徊在漁民趙家的房頂上一個時辰,又見一佛像模樣的雲朵落入趙家,祥雲才消失。

一會,大家聽說趙家娘子生下了一個男孩,可很奇怪,一直沒聽到嬰兒的哭聲,家人以為是個啞巴,喜憂參半。正月也叫元月,家人給孩子取名“元順”,希望他順順利利的成長。

元順長到八歲,雖然能夠叫出爸爸、媽媽了,證明不是個啞巴,但是不善言辭,喜歡獨處,常常坐在村前海岸邊靜靜凝望大海,呆若石像,村裡人給他取個外号“石童”。

趙家打漁為生,家境貧寒,石童長到十歲,也無法送他讀書,而且常常受到村裡頑童的欺負。石童的外祖母黃氏是石壩塘後山滴水庵的住持,是一位慧芬德馨的老尼姑。她認為外孫具有佛性,她對女兒女婿說:“我把孩子帶進庵裡,教他學佛經”。外祖母給孩子取法名“靈祐”,教他學文習字,教授佛經。靈祐在外祖母和衆尼的精心教導下,學識與日俱進。一天,外祖母命靈祐為滴水庵撰寫一副對聯,靈祐沉思片刻,便吟出一聯:“滴水為庵,滴水滴;大海相伴,大海大。”得到衆尼姑一緻稱贊。

靈祐十五歲時,在外祖母推薦下,前往家鄉20裡開外的清潭寺,臨行前,父親送給他一隻東海鹦鹉螺,并說:“孩子,今後你無論走多遠,都要記得,你是漁家的孩子,漁家人年複一年守望着大海,波濤洶湧的大海,教會了漁家人隻有拼搏才能生存,大海的博大精深,也教會了我們漁家人海納百川的道理。”這鹦鹉螺伴随靈佑一生。

在清潭寺度過了幾年行者生活,時任住持雲鏡法師認為靈祐具有大乘根器佛種,不宜在清潭寺久留,把他推薦到霞浦縣東華峰建善寺的師兄法常方丈。

法常師父對靈祐厚愛有加,讓他進入藏經閣翻閱經書《華嚴經》;後來又在建善寺後門另辟一石屋,讓靈祐打坐參禅。寒來暑往,這一坐就是三年,沒有離開過石屋,打坐參禅的石闆上,奇迹般的留下來他盤腿靜穆的身影。

唐貞元六年(790年),法常方丈把二十歲的靈祐推薦給了杭州龍興寺的義賓大和尚,臨行前法常師父特意在靈祐随身攜帶的鹦鹉螺上用朱砂撰寫“螺有蜂飛”四字。

義賓和尚是揚州大明寺鑒真和尚的弟子,精通大小乘戒律,名氣很大。在龍興寺短短三年的學習,靈祐對大小乘律經、南山律經的經典能倒背如流,而且有自己獨特的感悟。義賓和尚心中有一絲預感:有如此頓悟天地法門之人,能在短時間内悠遊于大小乘律法之中,将來必定是開宗立派的人物。

唐貞元九年(793年),靈祐前往江西奉新縣百丈山泐潭寺參見懷海禅師。懷海也是福建人,兩人一見如故,懷海收靈祐為入室弟子,并安排其為參學之首,把自己制定的《百丈清規》作為參學的功課。

一日,懷海禅師想考驗一下靈祐對《百丈清規》的看法,對侍立身邊的靈祐說:“你去撥撥爐子,看裡面還有火沒有?”

靈祐撥了一下後說:“無火了。”

懷海站起來,親自去撥,撥到爐中深處,發現火星,指給他看:“你說沒有火,這是什麼?”

靈祐恍然大悟,明白師父以爐中火星比喻人自身中具有的靈火即佛性,叫他檢討自身,返本歸源。懷海進一步教誨他說:“佛經上說,要認識佛性,要看時機因緣,時機一旦來臨,就會忽然醒悟,自己的東西不是從别人學來的,要靠自己頓悟。”

靈祐在百丈門下擔任典座一職,這是一個掌管大衆齋粥之事的職位,從二十三到四十三歲,一幹就是二十年。

有一位姓司馬的頭陀從湖南到江西百丈山。這頭陀懂天文、地理、相命、陰陽,喜歡探尋天下名山,有一天,他來到黃木江邊,掬了江水喝了後,感覺有青蓮香味,懷疑此處一定有名山勝地,于是溯源而上,一直找到沩水源,果然發現此山的不同尋常。他對懷海禅師說:“我在湖南找到一座山,叫大沩山,這是一個可以容納一千五百人的道場。”

懷海問:“老僧能去嗎?”

頭陀說:“沩山是一座豐腴的肉山,變化無窮,大師是有骨相的高僧,如果去了,門徒不會超過千人。”

這個司馬頭陀也真是個直人,并不給百丈懷海面子,他說話的意思就是:和尚你的福報沒那麼大,你的身材瘦弱,還挑不起這副開宗拓土的重擔,如果你非要挑的話,也最多就是一千斤,你完成不了一千五百斤的擔子。

懷海又問:“我的弟子中,有沒有人能去的呢? ”

司馬頭陀擅長于看相,說道:“我看看就知道了。”

懷海禅師也是個聰明人,首先叫來的是首座弟子華林善覺禅師,畢竟講究長幼有序,問頭陀:“此人怎麼樣?”

頭陀叫他大咳一聲,然後行走幾步看看。華林照言做了,但司馬頭陀連連搖頭。接着又喊來幾人,司馬頭陀還是搖頭說道:“不可”。

這時,一位中年僧人正路過,向内探頭一瞥,司馬頭陀忽然叫住他,讓他走走看看。中年僧人剛走幾步,頭陀說道:“此人正是沩山的主人”。此人就是靈祐。

當晚,懷海在卧室召見了靈祐,對他說:“我的教化因緣隻在這裡,沩山是個風水寶地,你到那裡去,一定要把我們禅宗發揚光大,廣度天下學佛之人。”

大弟子華林善覺就在邊上,有點不高興了。他不服氣的說道:“師父,我才是百丈山的首座弟子啊,靈佑隻是一個典座而已,他如何當得住持,而我當不得呢?”

懷海說道:“如果你能當衆回答得出我的問題,我就把沩山住持之位交給你。”随即,就指着一個淨瓶(古時洗手盛水之瓶)問常林:“如果不可以把它稱呼淨瓶,那麼你稱呼它什麼?”

“不可以稱呼為木揬嗎。”常林回答說,意思是說,也可以叫它木樁。常林的回答其實也很妙,境界也很好,深蘊禅的意境。

懷海既不肯定也不否定,隻是用同樣的問題去問靈祐。

靈祐一腳踢倒了淨瓶,二話不說,揚長而去。

懷海笑着對常林說:“首座,你輸了一座山給别人了。”

靈祐這一“踢”一“走”的境界非同小可。禅宗講究的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須“無念”“無心”“無思”。

在懷海禅師心中,大弟子常林執着的去争一個住持的職位,已不合禅宗本意,已經輸了一層。但為了讓他輸得服氣,又用一問題來考驗他。而靈祐二話不說,踢完淨瓶就走,幹淨利落,不問結果,不管如何,這才是真正的放得下,達到了“無念”“無心”“無思”的禅宗最高境界,當然是去沩山開宗的最佳人選了。

專欄丨姜峰:開山祖師——沩水泊岸(1)

03

第二天清晨,天氣晴朗,秋高氣爽。

靈祐從黃木江逆水而上,水面越來越窄,慢慢變為了一條溪水,而山越來越高,樹木繁茂,荒無人煙,不時有猿猴出沒,也能聽到有虎狼嚎叫。

到沩水源,隻見山峰林立,有一主峰,矗立雲中,周圍千峰圍繞,如臣如仆,這就是後人說的“千山萬山朝沩山,人到沩山不見山”的毗盧峰了。

靈祐不禁感慨,大沩山真是人間仙境,風水寶地啊。後人有詩為證:

大沩十萬丈,上與浮雲齊。

山勢長不改,雲飛東複西。

雲去山有風,雲來山有雨。

風雨無定期,雲情竟如許。

靈祐就此山峰下搭建茅廬,作為修行之地。

雖然偶爾有樵人經過,施舍一個玉米或蕃薯,但大多時候,難以見到一個人,靈祐隻能采集野果野菜度日,以猿猴為伴,就這樣寂寞無聊地過去了七年。

靈祐想:“我住持此山的本意是想傳經普渡衆生,可是,住在這裡,與世隔絕,獨善其身,有什麼用呢?”

一時心灰意懶,是以想放棄這座山,去其它的地方。他下山走到山口沩水邊,隻見路上蛇虎交錯,豺狼成群,擋住了他下山的去路。靈祐心中暗暗叫苦,是不是身家性命都要留在沩山了。

靈祐大聲道:“汝等諸獸,不用擋住我的行路,我若與此山有緣,你們各自散去,我自會留下;我若與此山無緣,任由你們吃掉。”

話音剛落,隻見蛇虎便四散而去。

不是我靈祐要留在沩山,也不是我靈祐要在這裡講經弘法,而是沩山與佛有緣,與我有緣,連蛇虎都在留我,為什麼這裡的人就不來聽我弘法呢?

靈祐重新回到原來居住的小庵,拿出父親給他的鹦鹉螺,想起父親的叮咛,繼續等待因緣。

這樣過了不到一年的時間,懷海禅師又派了弟子懶安禅師帶領幾位僧人從百丈山前來,輔佐靈祐。

懶安和尚對師兄靈祐說:“我前來給師兄當典座,等到此山住僧衆達到五百人,不管情況如何,我不再當典座,請你放我下山。”靈祐答應了。

從此以後,山下的居民漸漸地知道了山裡面住有和尚,于是相率前來合力建造寺院,這就有了應禅寺。

後來,人們在靈祐回心轉意的地方修建了石闆橋,取名“回心橋”。

04

和尚們開荒種田,下山傳法,沩山漸漸熱鬧起來。

公元828年,二十一歲的慧寂來到沩山,拜靈祐為師。

慧寂俗姓葉,廣東韶關人,十五歲時,想出家,父母不同意,十八歲(825年)時,自斷其左手無名指和小指,以明其出家之志,父母隻好讓他到韶關南華寺出家,後來到沩山,成為靈佑的得意弟子。

但好景不長,唐會昌元年(841年),唐武宗李炎登基,深惡佛教,關寺院,殺和尚,短短六年,全國損毀寺廟四千六百多所,二十六萬多僧尼還俗。沩山應禅寺也沒能躲過這場劫難,靈佑和弟子們留發還俗,躲藏到民間。

會昌六年(846年),武宗駕崩,唐宣宗繼位,解除了對佛教的禁令。時任湖南觀察史的裴休,從鄉下找到靈祐,親自為其剃發,護送到寺院。

大中三年(849年),裴休又奏請唐宣宗禦賜寺名“密印禅寺”。

聖旨到達那天,毗盧峰下,隻見無數蜜蜂,遮天蔽日,來來往往。

靈祐再次拿出父親送給自己的鹦鹉螺,見上面法常師父用朱砂寫的“螺有蜂飛”。他若有所思。“密印禅寺”“螺有蜂飛”,冥冥之中,似乎早有預示。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靈祐牢記懷海禅師提倡的農禅結合精神,帶領衆僧開山墾田3700多畝,各地僧衆慕名而來,很快多達1500多人,沩山成為禅宗最大的道場,其規模的盛大甚至超過了懷海的百丈山。

一時僧侶衆多,寺院加大建設,需大量木材。當時派人前往四川峨眉山采購,峨眉山下一大莊園主積善好施,聽說是修寺院所需木材,同意将山中沒有尖子之樹全部奉送。說來奇巧,當夜狂風大作,山中所有樹被狂風吹斷了樹尖,莊主也不好反悔。而峨眉山有一條陰河直通沩山,山下有一口來木井,木材從陰河源源不斷運往沩山,從來木井運出。寺院建成,問主修木材還要不要?主修說,夠了,不要了。最後一根木材頓時卡在井口進不得,出不來,如今還堵在井口。後人有詩為證:

分明古木倚蛟宮,誰信沩山與蜀通。

親到龍潭方廣徹,長留一柱砥虛空。

這時,靈祐已是七十九歲高齡。當時,檢校戶部尚書、襄州刺史李景讓以及湖南觀察使崔慎都對靈祐禅師非常敬仰,對大沩山佛教聖地也非常關心,在李景讓提議下,在密印寺南二十裡,上沩山的半山腰之處,建立靈祐禅師修養的廬舍,并奏請皇帝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