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彈棉花老人為盜墓鼓動上百人,被抓後直擊槍斃,名聲曾蓋過孫殿英

作者:mch8

在清政府崩潰之後,時局動蕩社會不安。

直到建國之後,這段特殊的時期,才以曆史的形式被銘刻了下來。

戰争年代容易出枭雄,同時也會讓很多心懷不軌的人抓到機會。

彈棉花老人為盜墓鼓動上百人,被抓後直擊槍斃,名聲曾蓋過孫殿英

王紹義,這個名字的主人沒有什麼别的本事,但是卻在1945年的秋天,憑借着自己的一項手藝,震驚全國。

那時候抗戰剛剛勝利,形勢一片混亂,到處都充斥着各種牛鬼蛇神,這種混亂的社會形勢也給了王紹義一個機會,一個讓他臭名昭著的機會。

王紹義早年間是做土匪的,在那個時候就經常跟着自己的老大去盜墓。後來他的老大被另外一夥更厲害的盜墓賊趕跑了,王紹義趁機藏在了東陵西邊的一個小村子裡,才得以逃掉性命。

彈棉花老人為盜墓鼓動上百人,被抓後直擊槍斃,名聲曾蓋過孫殿英

再後來他在村子裡待了有10多年,為了生活下去,他學會了彈棉花這門手藝。

當王紹義50多歲的時候,正好趕上時局混亂監管不嚴的時間,談了這麼多年棉花的王紹義想着這次要幹一票大的。

誰都想不到當時一個普普通通的彈棉花的老頭兒,會成為舉國震驚的特大号盜墓賊。

由于王紹義早年間就有過‘工作經驗’,對盜墓這門手藝,他是特别熟悉的。

就這樣經過考察之後 ,他決定再挖一次東陵!雖說在之前清東陵已經被孫殿英光顧過一次了,但是顯然孫殿英并沒有把所有的金銀财寶都帶走,他當時隻帶走了最珍貴的一些東西。

彈棉花老人為盜墓鼓動上百人,被抓後直擊槍斃,名聲曾蓋過孫殿英

而這一次王紹義的目标就是墓室裡留下來的那些寶物。

盜墓這麼大的事兒,光憑王紹義一個人可幹不了,可是在當時像王紹義這樣抱着歪心思的人簡直太多了,更别提王紹義還長着一張會忽悠的嘴。

經過王紹義的觀察,他很快就确定了兩個幫手的人選。這兩個人都是負責守墓的民兵,一個姓楊,早年間也是幹過土匪的,和王紹義可謂是臭味相投。另外一個是姓賈的,但是他并不參加盜墓。

說到這裡可能就會有人好奇了,你不參加盜墓,那你怎麼幫忙啊,原來這個姓賈的人給王紹義提供了一把槍。

彈棉花老人為盜墓鼓動上百人,被抓後直擊槍斃,名聲曾蓋過孫殿英

王紹義就以他們三個為骨幹,又找了幾個人,湊成了一隻小小的盜墓隊。

因為怕事後再出什麼差錯,王紹義找到了當地的一個小上司,在許以重利之後,兩個人開始了他們的宣傳之旅。

他們一起鼓動當地的村民,聲稱皇帝是最大的地主,要把皇帝的墳墓給去掉。

就這樣原本隻有幾個人的盜墓小團夥,發展成了一個規模龐大的盜墓隊伍,而王紹義就是這支隊伍的指揮者。

彈棉花老人為盜墓鼓動上百人,被抓後直擊槍斃,名聲曾蓋過孫殿英

他們用炸藥把墓門炸開,用斧頭劈開墓室裡面的棺木,由王紹義在一邊監督着幾個人伸手進去拿寶貝。

分贓的時候也是王紹義先拿最多的最好的,再把剩下的分給手底下面的人。

皇帝的陵墓一般都有很多機關,在盜墓期間也有很多人被機關打死打傷,但是嘗到了甜頭的村民們沒有一個退縮的。

這場瘋狂盜墓行動持續了幾個月,王紹義帶着人從定陵挖到定東陵,期間破開了5個皇妃的陵寝,最後又把孝莊皇太後的孝東陵給擄掠一空。

在當地一時間盜墓成風,都不怎麼加以掩飾了。

這麼大規模的行動,就算是想瞞也瞞不了多久,更别提盜墓的後半階段,人們已經逐漸地陷入了瘋狂,根本就無意隐瞞了。

彈棉花老人為盜墓鼓動上百人,被抓後直擊槍斃,名聲曾蓋過孫殿英

事情很快就傳到了警察那裡,緊接着就有一隻特别成立的調查組直奔而來,而國民黨的卧底也把這個情況彙報給了國民政府,而國民黨則抓住機會,在輿論層面發起攻擊。

一時間風聲四起,在社會層面造成了很大的反響。

當地的上司人立刻決定對他們實施抓捕,然而因為有人通風報信,王紹義提前一步跑掉了。

在那之後王紹義成了被國共兩黨共同通緝的大盜,名聲直接蓋過了孫殿英。

直到6年之後,王紹義才在一座深山之中被人抓到,經過審判之後被槍決了,而他其他的主要同黨,早在被抓獲的時候就被判處了死刑。

彈棉花老人為盜墓鼓動上百人,被抓後直擊槍斃,名聲曾蓋過孫殿英

王紹義在景陵的牌樓前被槍決之後,這件震驚全國的特大盜墓案也宣告結束。

但是,那幾個月的暴力盜墓,對于文化保持的工作産生了毀滅性的打擊,更有不計其數的奇珍異寶不翼而飛。

而當時參與盜墓的村民們,則因為是被人蠱惑的緣故,在認罪之後都獲得了寬大處理。

王紹義放着好好的棉花不去彈,卻非要去走一些歪門邪路,最終的結局也是死有餘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