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她被稱為“中國第一女梵高”,她的作品成交額在畫壇上數一數二。

2018年胡潤藝術排行榜上,她以成交額1250萬元人民币名列前茅。
這個成績遠超冷軍520萬。
她就是85後的米巧銘,一位年輕的當代藝術家。
她的作品每一幅都有其獨特的風格,一眼看上去,總會讓人心曠神怡。
2
1986年出生的米巧銘,不僅是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還是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
她從小就受平劇的影響,被中國國粹的獨特魅力深深吸引,是以開始深入研究并潛心學習。
跟很多人的成長發展史不一樣的是,米巧銘沒有因為喜歡平劇而成為戲劇演員,反而在這個過程中慢慢的走向了繪畫之路。
她試着用畫筆勾勒出平劇中的人物畫像,把她眼中的平劇之美通過自己的方式保留了下來,這也讓米巧銘逐漸成為了一名畫家。
她最令人佩服的一點,就是她總喜歡去創造一些“與衆不同”。
比如,米巧銘會把西方盛行的油畫顔料,彙入到中國傳統的國粹特色中,經過不斷地深入探索,創作出來新穎的風格。
從林鳳眠等人的國畫平劇系列畫作中得到學習之後,她更是悟出了屬于自己的創作手法。
傳統畫作裡的前中後景的規定描述,局限了米巧銘的創作思路,于是她開始轉換成随性的創作,用畫筆與顔料随性塗抹背景。
果然呈現出了豐富多彩又幹淨純粹的景象,她還用了荷花、牡丹等一些花卉進行了修飾,更加突出了自己的特色。
在人物的繪制上,米巧銘又創新了西方後印象主義的“點彩派”,用這項技能描繪出了平劇人物中的服飾,完美的展現出了紛華靡麗的一面。
在她的畫中,還能看出她比較重視對人物妝容及神态的繪制。
這就好比一位設計師設計一個作品,把作品背景隐藏,把一些細節元素凸顯出來,米巧銘的畫作就是把平劇人物的面容突出的特别明顯。
因為在平劇文化中,比較講究的就是神韻,我們看那些平劇演員在唱戲的時候,面部表情都特别豐富,表演時的神态基本上都是從面部表達出真情實感的。
而米巧銘,就是通過她細心觀察和巧妙的描繪,在作品的面部神态中展現出來平劇人物的性格特征,使整幅畫看起來惟妙惟肖。
比如,她的畫作中有端莊大氣的蕭太後,還有古靈精怪的丫鬟春香,以及為了愛情以命相送的虞姬和楊玉環,更有那個充滿反叛思想、渴望破解封建制度、突破自我的杜麗娘等等。
米巧銘的作品中,所描繪出來的人物,幾乎個個都是巾帼不讓須眉的女中豪傑,她對這些人物的繪制,總能在其眉梢之間看出些許堅韌。
因為除了繪畫功底外,她在創作這些作品時,還加入了自己的個人情感。
有她對虞姬和玉環的佩服與憐憫,也有她對蕭太後的尊重和敬仰,以及對杜麗娘那種抗議精神的贊許。
她的這些情感的融入也把觀衆成功帶入到了平劇的意境中去,使很多觀衆在讀懂了畫意之時,也産生了情感上的共鳴。
作為85後當代藝術家代表,米巧銘用獨具一格的視角與繪畫技巧在國粹平劇上表達出了她的熱愛和情感。
不僅獨創出了新穎的技法,還将國粹文化傳承、發揚了下去,讓更多的人通過繪畫的方式認識到了平劇。
米巧銘除了對平劇人物的細緻刻畫之外,對佛像創作也增添了新玩法。
3
2019年,北京翰海的一次春季拍賣會上,一副名叫《夢佛》的油畫作品以1228.2萬的成交額脫穎而出。
《夢佛》是一副代表佛像的作品,背後承載着深厚的曆史感,這座佛像的雕塑與壁畫形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讓觀賞者仿佛也置身其中。
說到佛像,我們一下子就想到了敦煌莫高窟,那裡有735個洞窟,僅佛教的壁畫就占據了4.5萬平方米,是以,莫高窟還有一個“千佛洞”的稱号,窟内的壁畫,同時還被稱為“佛畫”。
在大陸古代時期,北宋有一位著名的畫家,名叫李公麟,當時就繪制了一副佛畫《維摩居士像》。
南宋時期也有一位名叫梁楷的畫家,繪制了《潑墨仙人》和《釋迦出山圃》等佛畫。
如今的21世紀,中國又出了一位美女畫家米巧銘,也繪制了一幅名為《夢佛》的佛畫,被拍賣出了天價。
米巧銘在《夢佛》的創作中,将鍍着金光的佛祖立于畫作中心的位置,而佛祖在她的巧妙繪制下,被芸芸衆生圍繞着,這個意境也是象征着佛祖九五至尊的身份。
與此同時,這幅畫也讓作者米巧銘登上了熱榜。
不過,在大多數網友眼中,對一幅畫被拍賣出這麼高的價格很是羨慕,但對于米巧銘本人而言,卻并不為所動。
她認為這幅畫象征的意義不同凡響,是以也把拍賣的款項捐獻到了佛像的保護和維修中去。
說到這位85後美女畫家米巧銘,可能很多人之前并不認識,其實,她的身份背景很厲害。
4
米巧銘是俄羅斯列賓美術學院的博士,除了國内的會員身份之外,還是美國肖像畫協會的會員。
因為米巧銘是在部隊中長大的,她從小受到的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熏染,是以,對于國粹之類的文化有着濃厚的興趣和愛好。
米巧銘除了畫畫以外,從小還有另外兩大愛好,就是跟着奶奶唱黃梅戲,和跟着爺爺練書法,這些興趣愛好也培養了米巧銘耐心、細膩的性格特點。
正因如此,她的畫作才像是被賦予了靈魂一樣。
後來,長大後的米巧銘就開始繪制平劇人物,她的那副《霸王别姬》作品,據說曾經還被南韓的前副總理林昌烈先生珍惜收藏。
而且,米巧銘繪制的佛畫作品并不止《夢佛》這一副,比如,《萬佛朝宗》和《獨立觀烽》等佛畫,也是深受佛教徒的喜愛。
不過,在她的這些佛畫中都會展現出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佛像的外身會被鍍上一層金光,然後樹立在畫框的正中央。
背景基本上會被設計為深谙一點的色澤,但在畫作的背景中,也會融入不少的世間萬象,人物和植物之類的元素。
進而,讓一幅畫中的佛像與意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頗具一番風味。
不得不說,米巧銘的畫作一度受到各國人士的喜愛,在2013年的時候,由聯合國舉辦的《平劇人物系列》個人油畫展中,她的畫竟然賣到了1250萬,簡直驚豔了無數人的眼睛。
曾經,不斷有人把這位85後美女畫家米巧銘稱之為“中國第一位女梵高,看來不是沒有道理的,米巧銘的作品就是她最堅實的底氣。
那麼大家為何能欣賞得來她的畫作呢?
用專業的話術來講,她的繪制技法中,彙入了西方的油畫印象派的畫法,和我們中國的傳統國畫中的潑墨和勾線等方法,重合在一起,讓兩者之間疊加出了不同的層次感。
總體來說,既有油畫的寫實,又有國畫的寫意。這種天然的渾成非常獨特,也傳遞出了繪畫中的情感語言。
另外,米巧銘由于深厚的繪畫技巧,以及在創作内容上又挖掘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之處,是以她的畫也形成了民族和地域之間跨界的風格。
總之,她的畫作總給人一種很舒适的感覺,這也是為什麼大家能欣賞得來的原因。
通過2013年秋季藝術品拍賣會,米巧銘一夜成名,成為了中國嘉德和保利拍賣中,最年輕的美女畫家,畫作的第一次拍賣金額就超出了百萬。
是以,她把衆多名畫收藏人物的眼球都吸引了,米巧銘在藝術繪畫界的潛力也被更多的人看到了。
同一年,她就成為了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年齡最小的的會員,還加入到了中國藝術研究院的研究員行列中。
米巧銘曾榮獲過亞洲藝術基金會傑出藝術家的稱号,而後,她開始潛心創作,用西方的油畫來展現東方的佛禅韻味,從畫中展現的神秘感驚豔着無數人的心靈。
而米巧銘這顆藝術界的新星,也在徐徐升起。
5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6 年,米巧銘的佛畫系列中的一副《如來》,被世界著名大師收藏。
也是這一年,米巧銘的諸多幅畫作被移至北京保利和北京嘉德的拍賣會現場,最終以高額成交。
短短幾年的時間,米巧銘在業界已經大有名望。
2017年,她那副《清淨無為》也被法國的一位制片人買下。就這一年的時間,她的作品得到了最高的肯定。
從此,中國就有了一位“女梵高”,名叫米巧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