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加坡的鳥版紙币

新加坡的鳥版紙币

本文是我最早收藏紙币的時候所寫,也有十幾年了,當時我的博文還是工工整整的“學生記筆記”的風格。新加坡紙币很漂亮,特别是早期的胡姬花和第二套的鳥版,不過在我收藏的時代,正好是新加坡紙币整體崩盤的那段時期,市場上出現了如上圖那樣的“密封“鈔,就是将紙币密封在塑膠外殼中出售,對于新手的殺傷力是極大的,這也嚴重損害了新加坡紙币在收藏者心中的聲譽和地位。這種密封鈔,都是經過修補處理的,也許隻有小面值會有例外,畢竟多,而高值則是100%。是以很長時間我也是談新加坡紙币而色變。

新加坡鳥版紙币,是新加坡獨立後發行的第二套紙币(第一套俗稱花版),第二套紙币包括1元, 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500元,1000元和10000元面值。 新加坡的鳥版10000元。匯率折合人民币50000元。尺寸高達203*133MM,正面印有充滿氣勢的大型猛禽白腹海雕,由于其匯率高,尺寸大,是以 也稱做“鳥王”。10000元在新加坡屬于内部結算使用的紙币,而且新加坡對于本币出境有着嚴格的限制,以及該面值紙币可以挂失等原因,使其紙币很少在新 加坡以外的地方見到。由于價格過高,新加坡還為10000元發行過樣本,即在原鈔加蓋“樣本”字樣,供收藏者收藏,不過即使如此,該紙币的樣本也很少見 到。除此之外,1000和500元通常也用于新加坡企業和銀行内部結算使用,發行量少,平時很難見到。

新加坡鳥版紙币是新加坡紙币收藏中,成本效益最高的一套。首先是其發行年代為上世紀70-80年代,距離現在已有30餘年,這些紙币已經退出流通。其次是紙币發行量較 少,例如1000元,發行量僅為150萬張。再其次是紙币的設計印刷很漂亮,如圖,其色彩柔和,各面值搭配和諧,有很強的視覺沖擊力。另外就是新加坡離我 國比較近,經貿往來頻繁,這也使得新加坡紙币可以以相對低價入手。(實際售價要比克勞斯目錄标價低一些)。

其中1,5,10元流通量最大,最常見。50,100較為少見,其中100元由于設計風格具有中國特色,加上正面色彩柔和,是以成為鳥版中最受歡迎的品種。

新加坡鳥版紙币由英國的BWC公司(Bradbury,Wilkinson & Co. )以及英國的TDLR公司(Thomas De La Rue英國德納羅印鈔公司) 兩家公司印刷。

細心的收藏者可能已經注意到鳥版的一些差別:BWC的作品:如100元,在正面的左下角有隐藏面值數字,色彩更為鮮豔,且主要圖案的雕刻更加飽滿。而TDLR的作品:如500元,在正面右側和背面左側有對印的魚尾獅圖案,在正面中間英文面值處使用較為厚實的油墨表現新加坡的地圖,但這時TDLR的作品色彩偏暗淡,且鳥類的雕刻不飽滿(當然1000和10000沒有這個缺點),可以看出,TDLR是一個非常專業的印刷商,紙币成本控制的很好。但對于收藏者而言,BWC的作品更飽滿,色彩感和整體效果更好。在1986年BWC公司被TDLR收購後,TDLR的紙币色彩運用方面獲得了質的飛躍,從此世界紙币進入了五彩缤紛的時代。

新加坡的鳥版紙币
新加坡的鳥版紙币

鳥版1元——125×63

正面:黑枕燕鷗 Black-naped tern。底部是新加坡城地平線景觀

背面:國慶日閱兵

水印:獅頭

印刷:BWC

發行量:69875萬枚

首發時間:1976年8月6日

簽名:新加坡财政部長韓瑞生先生 Hon Sui Sen 1916-1983 的簽名及印章

黑枕燕鷗

體型略小(31厘米)而非常白的燕鷗,形長的叉形尾及特征性的枕部黑色帶故而得名。分布在印度洋、太平洋西部沿海的熱帶島嶼及澳洲北部,中國東 南及華南沿海的海上岩礁及島嶼、香港、台灣、海南島、南沙群島也有分布。喜群栖,與其他燕鷗混群,喜沙灘及珊瑚海灘,極少到泥灘,從不到内陸。

新加坡的鳥版紙币
新加坡的鳥版紙币
新加坡的鳥版紙币

鳥版5元——133×63

正面:紅耳鹎 Red-whiskered Bulbul。底部是新加坡城地平線景觀

背面:山頂纜車俯瞰整個港口景色,左邊是一名身穿民族服裝跳舞的人

水印:獅頭

印刷:BWC

發行量:8440萬枚

首發時間:1976年8月6日

簽名:新加坡财政部長韓瑞生先生 Hon Sui Sen 1916-1983 的簽名及印章

紅耳鹎

中等體型(20厘米)的鹎。黑色的羽冠長窄而前傾,特征為黑白色的頭部圖紋上具紅色耳斑。上體餘部偏褐色,下體皮黃,臀紅。分布在印度、中國南方及東南亞。習性吵嚷好動而喜群栖。喜栖于突出物上,喜開闊林區、林緣、次生植被及村莊。

新加坡的鳥版紙币
新加坡的鳥版紙币
新加坡的鳥版紙币

鳥版10元——141×69

正面:白領翡翠 White Collared Kingfisher,魚尾獅,底部是新加坡城地平線景觀

背面:花園城市裡的高層較高價的電梯大廈建築

水印:獅頭

印刷:TDLR

發行量:8440萬枚

首發時間:1976年8月6日

簽名:新加坡财政部長韓瑞生先生 Hon Sui Sen 1916-1983 的簽名及印章

白領翡翠鳥

中等體型(24厘米)的藍白色翡翠鳥。頭頂、兩翼、背及尾呈亮麗藍綠色;過眼線黑色;嘴上部具白點。以白色的頸環及下體為識别特征。 虹膜-褐色;嘴-上嘴深灰,下嘴淺灰;腳-灰色。分布範圍:南亞及東南亞、印度尼西亞至新幾内亞及澳洲。 分布狀況:海濱常見的翡翠鳥,在中國僅為邊緣分布。

新加坡的鳥版紙币
新加坡的鳥版紙币
新加坡的鳥版紙币

鳥版20元——149×72

正面:黃腹太陽鳥 Yellow-breasted Sunbird。底部是新加坡城地平線景觀

背面:飛機從樟宜國際機場起飛,左邊是身穿民族服裝的婦女

水印:獅頭

印刷:BWC

發行量:8000萬枚

首發時間:1979年8月6日

簽名:新加坡财政部長韓瑞生先生 Hon Sui Sen 1916-1983 的簽名及印章

新加坡的鳥版紙币
新加坡的鳥版紙币
新加坡的鳥版紙币

鳥版50元——157×75

正面:白腰鵲鸲 White-Rumped Shama,魚尾獅,底部是新加坡城地平線景觀

背面:接受檢閱的學校管樂隊,右邊是身穿民族服裝的婦女

水印:獅頭

印刷:TDLR

發行量:14800萬枚

首發時間:1976年8月6日

簽名:新加坡财政部長韓瑞生先生 Hon Sui Sen 1916-1983 的簽名及印章

白腰鵲鸲

體型略大(27厘米)而尾長的黑白色及赤褐色鵲鸲。雄鳥:頭、頸及背黑色而具藍色光澤,兩翼及中央尾羽暗黑,腰及外側尾羽白,腹部橙褐。雌鳥似雄鳥 但黑色為灰色所代。分布在印度至中國西南部、東南亞及大巽他群島。習性性懼生,藏匿于密林及灌叢。晨昏時于低栖處發出嘹亮鳴聲,兩翼下懸,尾高舉。在地面 跳動或作短距離飛行,降落時長尾抽動。

新加坡的鳥版紙币
新加坡的鳥版紙币
新加坡的鳥版紙币

鳥版100元——165×78

正面:藍喉蜂虎 Blue-Throated Bee-eater。底部是新加坡城地平線景觀

背面:身穿民族服裝的舞蹈者和少數民族舞蹈家

水印:獅頭

印刷:BWC

發行量:2270萬枚

首發時間:1977年2月1日

簽名:新加坡财政部長韓瑞生先生 Hon Sui Sen 1916-1983 的簽名及印章

藍喉蜂虎

體型略大(30厘米,包括延長的中央尾羽)、體态優雅的蜂虎。黑色的過眼紋上下均藍色,頭及上背綠,腰、尾藍,颏黃,喉栗,腹部淺綠。飛行時下翼羽 橙黃色。分布範圍:繁殖于在南亞、菲律賓、蘇拉威西及新幾内亞。冬季遷移至巽他群島。分布在指西藏東南部、四川南部、雲南、廣西及廣東;常見于海拔 1200米以下的開闊地;習性結群聚于開闊地捕食,栖于裸露樹枝或電線,懶散地迂回滑翔尋食昆蟲。較其他蜂虎更喜在空中捕食。

新加坡的鳥版紙币
新加坡的鳥版紙币
新加坡的鳥版紙币

鳥版500元——181×84

正面:黑枕黃鹂 Black-naped Oriole,魚尾獅,底部是新加坡城地平線景觀

背面:島嶼及石油冶煉廠俯瞰,右邊是身穿民族服裝的舞蹈者

水印:獅頭

印刷:TDLR

發行量:710萬枚

首發時間:1977年2月1日

簽名:新加坡财政部長韓瑞生先生 Hon Sui Sen 1916-1983 的簽名及印章

黑枕黃鹂

中等體型(26厘米)的黃色及黑色鹂。過眼紋及頸背黑色,飛羽多為黑色。雄鳥體羽餘部豔黃色。與細嘴黃鹂的差別在嘴較粗,頸背的黑帶較寬。雌鳥色較 暗淡,背橄榄黃色。亞成鳥背部橄榄色,下體近白而具黑色縱紋。分布在印度、中國、東南亞、巽他群島、菲律賓及蘇拉威西島。習性:栖于開闊林、人工林、園 林、村莊及紅樹林。成對或以家族為群活動。常留在樹上但有時下至低處捕食昆蟲。飛行呈波狀,振翼幅度大,緩慢而有力。

新加坡的鳥版紙币
新加坡的鳥版紙币
新加坡的鳥版紙币

鳥版1000元——197×90

正面:栗鸢 Brahminy Kite,俗稱紅老鷹。魚尾獅,底部是新加坡城地平線景觀

背面:集裝箱貨運碼頭

水印:獅頭

印刷:TDLR

發行量:150萬枚

首發時間:1978年8月7日

簽名:新加坡财政部長韓瑞生先生 Hon Sui Sen 1916-1983 的簽名及印章

栗鸢

俗稱紅老鷹。體型中等,據《雲南鳥類志》記載,一雌鸢标本全長47厘米,翅長38厘米。頭、頸、喉、上背和胸、腹部為白色且具黑色縱紋,其餘部分則呈栗紅色。尾端圓形,顔色較淡。

栖息于熱帶、亞熱帶的開闊田壩區及江河水域地帶,有時也栖歇于農田和村寨邊緣的大榕樹上。常見單個或成對活動,捕食魚類、蛙類、鼠類及昆蟲,也啄食動物屍體。

據《中國的鳥》記錄,每年5—9月為栗鸢的繁殖期,營巢于大樹近頂部的樹冠上。每窩産卵2—3枚。

新加坡的鳥版紙币
新加坡的鳥版紙币
新加坡的鳥版紙币

鳥版10000元——203*133MM

正面:白腹海雕(White-bellied Sea Eagle),魚尾獅,底部是新加坡城地平線景觀

背面:中間上半部是19世紀新加坡港口景色,下半部是新加坡風光

水印:獅頭

印刷:TDLR

發行量:未知

首發時間:1980年

簽名:新加坡财政部長韓瑞生先生 Hon Sui Sen 1916-1983 的簽名及印章

基本資料中文正名:白腹海雕

拉丁學名:Haliaeetus leucogaster

英 文 名:White-bellied Sea Eagle

中文俗名:白腹海雕 白腹雕 白尾雕

保護等級:CITES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Ⅱ級, 國家重點保護Ⅰ級

特殊技:善于飛行時,用利爪捕水中魚類等獵物

形态特征翼展:180-218cm 身長:75-85cm

體重:約3000-5000g 翼型:寬長型 尾型:短

白腹海雕是大型猛禽,體長為71—84厘米。頭部、頸部和下體都是白色,背部為黑灰色。尾羽呈 楔形,呈褐色,端部白色,是它與其他海雕相差別的主要特征之一。飛翔時從下面看,通體除飛羽和尾羽的基部為黑色外,其餘全部為白色,黑白分明,極為醒目。 虹膜為褐色,蠟膜和上嘴為紅灰色,下嘴藍灰色,尖端黑色,嘴裂為紅藍色,跗跖和趾為淡肉色,爪黑色。

瀕危原因1、栖地喪失,食物減少。

2、過度獵捕,導緻種群數量減少。

新加坡的鳥版紙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