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今日批評家|嶽雯:沉默所在

編者按

創作與批評,如鳥之雙翼,車之雙軸。文學創作的發展離不開文學批評的繁榮,離不開一代又一代文學批評家的付出。1998年,《南方文壇》推出“今日批評家”欄目,至今已推介百餘名批評家。不同個性的批評家以其敏銳犀利、才情思力、靈動豐盈言說着“我的批評觀”,上百篇文章累積形成了一種敏感鮮活、富有生氣才情的批評文風。

現在中國作家網将這些文章重新集中推出,與大家分享,敬請關注。

1

今日批評家

今日批評家|嶽雯:沉默所在

嶽 雯(拍攝時間:2014年)

嶽雯,中國作家協會創作研究部研究員。著有《沉默所在》《抒情的張力》。曾獲首屆“紫金人民文學之星”文學評論獎、《南方文壇》2014年度優秀論文獎、第四屆唐弢青年文學研究獎、第十一屆《上海文學》獎、第三屆《揚子江評論》雙年獎、第七屆《文學報·新批評》優秀評論獎、《中國當代文學研究》2019年度優秀論文獎、《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9年度優秀論文獎等。

我的批評觀

沉默所在

嶽 雯

照例,在這篇短文裡,我需要談一談我是怎樣在千回百轉之後終于抵達了批評的小徑,又是如何樹立了批評的“核心”——一種據說是批評家都必須具備的叫作“批評觀”的武器,在這個問題面前,我感到困惑,困惑于我的那些隻言片語、呓語狂言真的算作“批評”嗎,也困惑該到哪裡尋找我的“獨門秘笈”。

這困惑是真的,就像在那之前長長的沉默也是真的一樣。當然也不完全是。一開始,我跟在批評家身後,結結巴巴地鹦鹉學舌,賣弄着我剛從他們那裡獲得的關于文學的常識或真理,但是我知道,關于文學,内心深處的那個我,仍然是沉默的。

怎麼能不沉默?當你很長時間以來苦苦思索不得其解的人生疑難,突然在文學作品裡得到靈光閃現的時候;當你以為獨屬于自己的情感形式,居然在作家的筆下被細細打磨出來,發出璀璨光澤的時候;當你想逃離這個世界,驟然發現理想的生活方式正在文學作品裡一一顯形,你怎能不強壓住内心的狂喜,除了反複閱讀,沉浸其中,并無他求。是以,在這個意義上,文學之于我,不是一堆語言材料,它更像是身體發膚,是使“我”成為“我”的那個最要緊的東西。它讓我眼前狹小的世界無比闊大,它讓我意識到,有無數種真理,它們吵吵嚷嚷,彼此反對,但都能抵達永恒。對于最珍貴的東西,你除了将它珍藏在誰也找不到的地方,假裝從來沒見過它,還能怎麼辦?當然,沉默還因為你沒有找到合适的談論文學的語言。你無法以談論哲學的方式來談論文學,甚至也無法以談論文學的通常方式來談論文學,你必須找到屬于你自己的語言。而語言如小獸,得以心血飼養它,且須假以時日。那麼,就什麼都不說吧。

變化是在我成為母親之後發生的。面對尚未習得語言的幼兒,沉默被打破了。我開始願意分享我從文學中習得的東西。經驗需要通過文學代代相傳,這是人類生生不息的奧秘,這道理粗淺得近乎簡陋了。創造本身是為了對話,文學不是活在孤立之中,恰恰相反,文學在人與人之間搭建橋梁,讓我們意識到,看似迥異的存在,差别其實沒有想象得那麼大。批評意味着挑選、界定和敞開,在而立之年,我才意識到人生是如此短暫,光陰轉瞬即逝,我願意為我的孩子,乃至更多的人挑選值得讀的書,這也是為什麼我願意以熔鑄了我的生活經驗的形式談論文學的原因,說到底,文學是幫助我們真切地了解遙遠陌生的他人,了解我們複雜纏繞生活,了解我們所處的瞬息萬變的時代,當然最重要的,是了解我們自己。

但是沉默依然在誘惑着我,就像一個老朋友,不時地提醒我:你說得委實太多了,關于文學,過于饒舌,這大概不是什麼好事。這提醒很對,因為,語言的沖動并不是永動機,它會耗盡自己。終有一天,我也許會重新發現沉默才是文學的要義所在。或許,我将再度沉默。

那也很好。

文章刊登于《南方文壇》2014年第2期

批評家印象記

弦與刀

——嶽雯印象記

計文君

第一次見到嶽雯,是在一次文學圈的飯局上,纖弱,清秀,安靜得過了頭,難免讓人猜度那份安靜下面藏着幾分低調的驕矜。席上數位男士自覺地離席到屋外去抽煙,才驚訝地知道這朵小白花兒款的姑娘已經是位“準媽媽”。第二次見面,已經是一年多之後了,“準”媽媽更新為媽媽,少了份弱,卻也未見豐腴,談話間神情活潑了許多。與嶽雯交談,直接而深入,難得的明亮清冽,率性而有見地,不由得人心生珍愛,卻也有幾分擔憂——擔心這樣不通世故地撞去,難免滿頭包。

我的擔心有些多餘,嶽雯自有她的世故,隻是這份世故是林姑娘的世故,靠的是聰明,懂事——知道什麼時候管住自己“最會說話”的嘴,不說話;知道什麼時候不提自己念過四書,隻說“些許認得幾個字”;知道哪怕是趙姨娘的順路人情也要禮貌周全……我對她的第一印象,多半就是她這樣懂事的時刻。這樣的時刻到底有限,聰明懂事到底鬥不過天性,天生靈心慧性,牙尖嘴利,就像林姑娘,無意間說出打趣的話,還是會刻薄了不相幹的人。

嶽雯卻是不愛林姑娘,更欣賞寶钗的“無情”。聽完她的高論,我不以為然地笑,深情人才做此語。嶽雯敏銳,細膩,用這樣一顆柔軟的心體恤着他人,摩挲着文字,用針尖一樣的神經觸摸文學世界的紋理,“用心血飼養着語言這頭小獸”,有時會累,有時會無奈,有時會憤懑不平,有時會受傷、疼痛,難免就覺得那份淡然守拙的“無情”是高妙的。

縱是無情也動人的山中高士,我料定嶽雯是做不到的。

讀嶽雯的批評文章,感覺她是繃緊的弦——琴弦或者弓弦。說是琴弦,因為她的批評不是外在于作品的審視與評判,而是作品在她身上彈撥出的聲響——身心浸沒,神授魂與。她自己說,“文學至于我,不是一堆語言材料,它更像是身體發膚,是使‘我’成為‘我’的那個最要緊的東西。”遇見這樣的批評家對于作家來說,是種幸運——甚至是罕見的幸運,因為你的作品将被當做一個生命體來感受,而不是被當做死物來解剖化驗。然而若是據此以為雯姑娘會順理成章地給你彈奏一曲峨峨兮洋洋兮的《高山流水》,你就有些天真了。因為那根琴弦接下去就會轉變為弓弦,沉浸其中的閱讀集聚起的感性力量拉滿,是為了射出觀點之箭。嶽雯有觀點——批評家都有觀點,可惜人雲亦雲的多,書雲亦雲的更多,難得聽見這種針對作品私人訂制絕不會撞衫的觀點。據說這也是嶽雯檢討的結果,當初寫批評文章,似乎也有過綴滿當季最新流行學術亮片的時候。

嶽雯對檢討有着充分的熱情。一次作品研讨會上,嶽雯的發言沒有單純針對作家和作品,她反躬自省說,也許需要檢讨的是我們的批評,作品的問題恰恰是文學批評和文學期刊規訓和引導的結果。雖然随着一系列重要批評獎項的獲得,尤其是唐弢青年文學研究獎的獲得,她已然是當今中國廣受關注和肯定的年輕批評家之一了,但她似乎自我審視的執念更重了。有一次她跟我談到“根”的問題,說自己的批評和研究缺少“根”——從文化深處長出來的、能夠讓文學生命持續生長的根。我聽了之後,不覺心下一歎,這該不是嶽雯一個人的問題,隻是别人未必能如此自覺地知道,就算知道,也未必肯這般痛快地承認——更别說當着人沒心沒肺地說出來了。滿世界漂着的浮萍多的是,斜晖脈脈水悠悠,開出白花來成了詩情畫意的風景,隻有她兀自那裡不肯放松。

丁香結子芙蓉縧,不系明珠系寶刀——這刀可不是裝飾。雯姑娘的批評文章寫得裙袂翩然,卻也能見刀穎寒光。一次小說創作研讨會,她發言論及近些年的長篇創作,咳珠唾玉,目視手揮,李尋歡也得甘拜下風,臨了回頭對坐在傍邊的我嫣然一笑,送出一刀,“我很為你正在寫的長篇感到擔心。”惹得會議主持笑言,真替那些沒被她想起來的作家感到慶幸。當然,如前文所言,雯姑娘的刀不止揮向别人,也揮向自己——所謂“天生的批評家”,當如是。

犀利尖銳,隻是作為批評家的嶽雯。與朋友相處反倒常見她溫厚體貼、退讓隐忍的一面。而她貌似輕松的言笑之下,藏着一份過人的堅韌與勇敢——這一切,讓嶽雯身上有種緊張感——如弦如刀的緊張感。作為朋友,我希望她能放松,但作為寫作者,我希望她繼續“不肯放松”,因為文學批評不是文學創作的伴生物,批評與創作是互哺的生命循環,我需要這樣如弦如刀的批評家。我想嶽雯有能力将這份緊張感升華為真正強大的批評力量——回看射雕處,千裡暮雲平。

(計文君,中國現代文學館)

1

延伸閱讀

今日批評家|嶽雯:沉默所在

《批評家印象記》

張燕玲,張萍 主編

作家出版社 2019年09月

今日批評家|嶽雯:沉默所在

《我的批評觀》

張燕玲,張萍 主編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6年01月

編輯:劉雅、鄧潔舲

二審:王楊

三審:陳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