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何與針蜂“相對”

作者:海外網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如何與針蜂“相對”

近日,諸衛平(左二)來到廣州市從化區羅洞工匠小鎮的果園,與吳鏡泉(左一)和張家裕(右一)共同考察使用中草藥農業技術防治針蜂的效果。 邝燕珊攝

如何與針蜂“相對”

中國科研工作者緻力于把傳統農學智慧與現代科研手段相結合并應用農業生産,提高農産品産量和品質,同時減少化肥和農藥的使用。

從2021年1月開始,相關科研團隊在廣西柳州鹿寨縣對諸衛平植物源農藥技術治理柑橘黃龍病進行了為期一年的效果試驗。

圖為經過植物源農藥治理後的柑橘樹長勢。(圖檔來源:《黃龍病中草藥在柑橘黃龍病控制方面的效果研究》)

諸衛平和他的“豐收瓶”

針蜂非常狡猾,能侵害近200種瓜果蔬菜。如果你是一名果農,就會格外讨厭它。鑽入果實的針蜂幼蟲會導緻大量落果。在亞太地區,針蜂是排得上号兒的園藝作物害蟲。人們使用農藥和誘捕器,再用各式各樣的紗網或搬來它的天敵,總之傷透了腦筋。

諸衛平是一名農學博士,有長達27年的農業微生物研究經驗。在廣州當地,他被稱為中草藥農業技術專家。在長期與針蜂“相對”的農業植保實踐中,諸衛平用了另一種思路和方法。

諸衛平研發出“中草藥防蟲液”,可以對病株進行霧噴或者裝入塑膠瓶挂在果樹上;再使用另外一種藥液來促進植物生長。諸衛平還教農戶自制微生物肥。這些使用餐餘垃圾和中草藥制成的肥料,隻要正确使用,就可以顯著改良土壤生态,誘發植物長出新根,恢複生機。2020年,諸衛平将這種全新的中草藥提取技術申請了發明專利。廣東、廣西等地的許多果園,現在都挂上了這樣的“豐收瓶”。

臨近“五一”假期,南方的果園裡開始熱鬧起來。果農吳鏡泉在廣州市從化區羅洞工匠小鎮有一大片水果木瓜園。他和諸衛平打開錄影機,讓千裡之外的我也能現場看看中草藥防治針蜂技術的效果。

原産南美的水果木瓜也稱番木瓜,結果快、産量高,可以果用、菜用甚至入藥。但是這都取決于一個前提:能防得住針蜂等蟲害。吳鏡泉有2000多棵木瓜樹。南方初夏的天空布滿濃厚的雨雲,園中茂密的樹冠和層疊的木瓜果實一眼望不到頭。按照農戶的計算,使用中草藥藥劑和肥料方法治理後,果樹抗旱能力強,病蟲害少,一棵果樹能結下約200斤的木瓜。

如果不用這種方法,比對的結果是啥樣?吳鏡泉現場算了一下:産量大緻隻及現在的1/4,也就是會減産七成。

為啥會是這樣?關鍵在“氣味”!

木瓜樹靠近地面的果實會先成熟,一簇簇綠色新果會不斷向樹冠延展,像這樣每年結果3次。但每個階段都可能招來針蜂築巢。于是,果農開始使用“中草藥防蟲液”,利用藥液散發的氣味來驅逐針蜂。這很像是在炎熱夏季裡人們點燃蚊香,簡單有效地驅趕叮人的蚊子。

諸衛平和吳鏡泉帶着我在果園中繞來繞去,尋找那些不起眼的藥瓶。它們看起來就是普通飲料罐,不同之處就是瓶口處布滿小孔。據介紹,“中草藥防蟲液” 瓶通過特殊的氣味趕走針蜂,“豐收瓶”促進植物生長、開花、結果,提高植物的生命力和抗病力。在懸挂了“中草藥防蟲液”瓶的果樹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以懸挂藥瓶處為界,沒有使用這種氣味方法的位置,木瓜果很小的時候就會因針蜂的侵害而掉落;而在另一邊效果截然不同。我眼前看到的這片果樹是在2021年4月栽下的,不僅使用了中草藥氣味驅蟲方法,還用中醫藥炮制的肥料進行霧化噴灑。吳鏡泉在現場數了一下:不算已經摘掉的第一批果子,一棵樹上滿滿地挂着40多隻木瓜,真是讓人欣喜。

諸衛平的思路和方法,顯示了曆史悠久的植物源農藥的生态友好性和在當代社會發展中的位置:能夠提供明顯的效果優勢,創造可持續的發展環境。諸衛平不以一味“滅殺”的手段去與針蜂“相對”,同樣也保證了豐收和人、畜安全。在全球各地加快實作生物多樣性主流化的今天,植物源農藥正在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成為新型農藥研發的熱點方向。我在吳鏡泉的果園内還随機視訊采訪了前來采摘的市民。他們介紹,随着當地疫情逐漸緩解,沒有化學農藥污染的環境和豐收的景象吸引來許多遊客。“幹淨”“放心”“香甜”,使得木瓜園成為觀光休閑目的地。

帶着些許得意,諸衛平笑着說:“這是一項非常高明的、‘天人合一’的技術創新。”

演進中的中國植物健康理念

我第一次遇見中國農業博物館研究員曹幸穗的時候,還是在秦嶺大山深處。2010年,我們一起去考察随古蜀道申遺而引人矚目的川陝米倉道。那時,“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還隻是一顆嫩芽。從1998至2013年,曹幸穗連續擔任了三屆全國政協委員。“曹委員”一路給我留下的最深印象,就是多次囑托要關心農業文化遺産。也就是從那時起,一批中國科技工作者緻力于在全新的文化遺産氛圍中發掘中國的傳統農學智慧,并真誠盼望着有機會分享給世界各地的農業生産者。

“在引進現代農業技術之前,中國的傳統農業始終都是在使用有機肥,滅蟲都是用傳統的生物農藥。我們不用合成化肥,也不用合成的農藥。”曹幸穗反複強調這個宏大的曆史背景。當代考古成果已經尋找到7000年前中國古代先民養蠶和種稻的痕迹。中國的農業專家認為:農耕體系曆經數千年演化,仍能持續保持土壤的肥力、産出足夠的食物、保障社會的基本需求,這其中蘊含着可持續發展的智慧與未來。

諸衛平使用植物源農藥、使用微生物肥料改良土壤,這與曆史和傳統智慧有關聯嗎?“這是一體而延續的。能夠做到這一點,是因為我們在使用當代科技手段的同時,仍然認同‘天人合一’的理念。”曹幸穗從文化的角度來看待中國科技工作者的獨特研發路徑:在中國傳統農學思想中,人們尤其強調與環境的協同發展。“我們的傳統農業特别強調人與自然環境的關系。我們的先人特别看重保持土壤的品質和肥力,甚至有一整套完整的産業體系。”在曹幸穗看來,諸衛平使用自然資源、尋求生态的平衡和互相适應而且還收獲了環境友好——這種更關注全局、更注重整體協調的方法,就是“天人合一”理念與生态文明建設的契合之處。

曹幸穗認為,在全球關注的植物健康話題上,中國的科技工作者應該有足夠響亮的“聲音”。

“我們要發掘這套傳統生産體系的當代價值,像生态環境污染、作物品質下降、種植品種的單一化、作物品種抗性變弱……這些現代農業中的弊端都可以從農業傳統裡找到智慧,找到對策。”曹幸穗呼籲說。

傳統農業智慧盼望“走出深閨”

聯合國将2020年定為“國際植物健康年”,其目标是推動保護植物免受病蟲害并確定植物在自然栖息地持續生長繁衍。随後,尚比亞等國家再次倡議将每年的5月12日定為“國際植物健康日”。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統計,目前世界上高達40%的糧食歉收是源自植物病蟲害,而農業減産導緻原本就不斷加劇的全球饑餓問題進一步惡化。近年來,貿易、氣候變化以及數十年農業集約化發展導緻的生産體系韌性下降,對植物健康造成了更多不利影響。

“進入工業化生産階段後,化肥和合成農藥的使用确實帶來了必須面對的麻煩。”曹幸穗分析說。由于長期使用農藥化肥,耕地出現了全方位的面源污染難題;在殺蟲的同時,農藥化肥也對人、畜構成了極大的威脅;土壤中存留的重度污染物,導緻土地無法連續使用。

保護植物健康已是一個全球性的生态和生物多樣性話題。在中國的農業文化遺産專家看來,僅從經濟和農業技術角度難以輕松找到對策,更應從認知人與自然關系的文化觀中尋求答案。

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公布的資料,目前,全球範圍内破壞力最嚴重的跨境植物病蟲害包括:沙漠蝗、草地貪夜蛾、實蠅、香蕉黃葉病熱帶第4型、木薯病和小麥鏽病等。除針蜂(果實蠅)外,香蕉黃葉病(香蕉巴拿馬病)也是諸衛平使用中草藥和微生物技術及中草藥啟動次生代謝療法的防治重點。諸衛平發現,紫蘇、闆藍根、野菊花等中草藥液中的一些成分有抑菌和殺菌作用,可以有效控制香蕉巴拿馬病的病原體;此外,使用中草藥啟動次生代謝療法,可以激發香蕉樹産生抗病力。這些使用天然原料的技術成本低、操作簡便、方法環保。

4月13日,在經過反複實驗後,諸衛平正式送出了“一種防治香蕉巴拿馬病的方法”的專利申請。

那麼,為什麼諸如諸衛平創新的方法,至今還未真正“走出深閨”,難以在世界各地被廣泛認知、普遍接受呢?

“那是因為在他們那裡,沒有相同的使用植物農藥的傳統與文化。”曹幸穗這樣判斷。

雖然中國有着悠久的使用植物源農藥的曆史,而且這種農業智慧也在日本、南韓等東亞及一些東南亞國家流傳,但在世界範圍内來看,化學合成方法目前仍居于最為重要的位置。

植物源農藥也存在着自身“缺陷”:基于經驗積累的中國傳統農業技術易于模仿,而在商業推廣時更依賴于行政或者知識産權的保護力度。許多方法雖友善易行,但光、溫都會很快降解藥物效果;為了保持藥效,必須在藥液裡添加同樣是植物源的遮光劑和粘附劑。由于沒有投入足夠的研發人力、财力,目前許多研究成果尚未達到廣譜性和标準化的批量生産要求。

廣譜性和标準化是一道更高的“門檻”。“假若目前一種藥隻能用于特定的一類果,防治一種蟲,這種藥的推廣價值就很有局限性,下一步需要研發出普遍适用的廣譜藥。”以諸衛平的技術創新為例,曹幸穗進一步分析說:“如果進行大規模生産,不僅要解決諸多标準化問題,還要考慮市場上是否能夠提供穩定、足量的生産原料。”

這不隻是諸衛平才面臨的壓力,需要更多的社會資源提供支援。

農業文化遺産成為重要“橋梁”

通過諸衛平和他的“豐收瓶”,可以大緻描繪出中國農業科技工作者汲取傳統智慧、創新當代植物健康理念并進行探索實踐的過程,進而也可以辨識出,在生态文明建設中,農業文化遺産被賦予的新使命和新機會。

直到今日,“天人合一”的農業思想和生産方式仍活躍在中國農業生産的施肥、育種、輪種等各個環節。諸衛平和曹幸穗都非常動情地談到生态文明建設和可持續發展的未來,堅信中國的農業智慧,一定會讓世界各地更多的人從中受益。

這使得農業文化遺産能夠更準确地成為實作這些願望的“橋梁”和平台。一方面,農業文化遺産的價值體系有助于提升傳統農業智慧的應用轉化能力,在科研體系、文化氛圍、資源鍊、技術支撐和夥伴關系、傳播普及力度以及對全球各地農戶支援方面提供多方位支援;另一方面,農業文化遺産可以通過加強國際交流和多邊合作,讓人們靜下心來,互相傾聽、互通互鑒,共同尋找可持續發展的路徑和方法。

諸衛平日常還會花很多精力去做農業技術的公共傳授,将微生物肥料技術普及給農戶。由于結合了人們熟悉的傳統漚肥方式,以日常餐餘垃圾為原料,是以容易推廣,進展很快。“最好的方法,是讓科技人員與農戶直接對接交流。這是進行大規模推廣的訣竅。”諸衛平說。

在木瓜園通過視訊交流時,我在他身邊見到了廣州從化元亨現代農業專業合作社的張家裕。這個合作社将諸衛平的防治針蜂和促進作物生長的中草藥農業技術推廣到60多個種植戶,在降低藥用成本的同時,也減少了使用化學農藥給土壤和水體帶來的污染。

作為替代化學農藥的研發方向,生物農藥已發展出農用抗生素、微生物農藥、植物源農藥、生物化學農藥和天敵昆蟲農藥、植物生長調節劑等多種類型。諸衛平的“中草藥防蟲液”屬于植物源農藥,“豐收瓶”屬于純中草藥制成的生長調節劑。他堅信自己的技術可以減少、替代那些“完全失效”或“得不償失”的化學農藥,幫助農戶達到化學農藥和化肥的零增長。在從化當地,諸衛平的技術還分别用在砂糖橘、荔枝、青棗、火龍果、荔枝等果園中,示範面積超過了400畝……這事實上已初步形成了區域的、相對完整的應用鍊和體系。

也許,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發展架構中,一種差別于化學農藥大規模生産的新模式會慢慢成熟起來:針對某一地域、某些生物的低成本、見效快生物農藥産品,會顯示出明顯的局部優勢,同樣可以成為市場主角,展現出令人憧憬的發展前景。

就如同諸衛平正在做的那樣。

“天人合一”的中國農學思想(延伸閱讀)

中華民族創造了輝煌的農耕文明。中國人很早就認識到,農業是人與自然互動作用的産物,具有強烈的地域環境依賴性。是以,農業生産必須遵循大自然和農作物生長發育的規律,協調外部環境與生物有機體之間的沖突。如果違反自然規律,就像“入泉伐木,登山求魚”一樣,勞而無獲。是以,在中國的農業生産智慧中尤其強調“天地人”三者的有機協調,認為這是農業生産事半功倍的先決條件和必要條件。

幾千年來,在中國這片土地上,大多數農田的地力基本上都沒有衰竭退化,甚至還越種越肥,這是世界農業史上的奇迹。古代的輪作、複種、間作、套種技術,耕地輪作休耕制度,都是順應自然規律,土地可持續利用的優良傳統。( 本報記者 齊 欣 )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2年05月09日第 11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