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澳洲的土著,為什麼會成為最落後的部落?

作者:擡頭望穹頂

澳洲是最小的一塊大陸,在那裡生活的土著,即使在現代的生活中,仍然沒有所謂文明的任何特征。沒有農業,沒有畜牧業,沒有金屬,沒有弓箭,沒有定居的村莊,沒有文字,也沒有酋長管轄地。澳洲土著是流動的或是半流動的以狩獵采集為生的人,他們住在臨時搭建的住所或簡陋的小屋中,仍然依靠石器。

在過去的13000年中,澳洲土著的文化變革積累比任何一個大陸都要少。用早期的一位法國探險家的話來說:“他們是世界上最悲慘的人,是和沒有理性的野獸差不多的人。”

澳洲的土著,為什麼會成為最落後的部落?

大約4萬年前,人類祖先從東南亞邊緣到了澳洲和新幾内亞群島。在最初,澳洲土著社會還仍然擁有對歐洲和其他大陸社會巨大的領先優勢,他們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有柄石器和最早的水運工具。那麼,為什麼他們最終成為了最落後的地區呢?為什麼沒有發展出農業,更沒有出現國家呢?

澳洲不但是最幹旱的大陸,而且也是土壤最貧瘠的大陸。更要命的是,這個地區還有一個方面是獨一無二的,就是在這片大陸的大部分地區,對氣候産生壓倒一切影響的是一種無規律的非一年一度的循環——厄爾尼諾現象。無法預知的嚴重幹旱會持續幾年,接着便是同樣無法預測的傾盆大雨和洪水泛濫。

澳洲的土著,為什麼會成為最落後的部落?

在人類未涉足澳洲前,澳洲的有袋目動物比新幾内亞的都多。但随着人類移居到澳洲,絕大多數大型哺乳動物都消失了,是以使得本土沒有可以馴化的大型哺乳動物了。另外在澳洲還缺乏可以馴化的野生植物。

惡劣的環境,沒有可馴化的動植物,使得澳洲沒有發展出本土的糧食生産。那麼澳洲可以從外地引進嗎?理論上有這個可能性。

考古發現表明,在4萬年前的那次登陸後,人類在之後的幾萬年,再也沒有證據表明又有人類到達過澳洲和新幾内亞群島。直到最近的幾千年内,才在新幾内亞出現了來自亞洲的豬和在澳洲出現了來自亞洲的狗。是以,澳洲和新幾内亞的人類社會,是在于建立它們的亞洲社會基本隔絕的情況下發展起來的。

新幾内亞和新月沃地、中國以及其他幾個地區一樣,成為了世界上植物獨立馴化的發源地之一。後來,南島人把雞、豬和甘蔗引進到了新幾内亞。于是,新幾内亞的高原地區也有了自己的農業。

離新幾内亞最近的是澳洲的約克角,它們中間隔着托雷斯海峽。托雷斯海峽并不是一道水面開闊的天然屏障,而是星星點點地散布着一系列島嶼。其中最大的島嶼離澳洲隻有10英裡之遙,而且澳洲和這些島嶼之間,以及這些島嶼與新幾内亞之間都有正常的貿易往來。

澳洲的土著,為什麼會成為最落後的部落?

然而就是這僅僅10英裡,新幾内亞的農業、技術卻一點沒有傳到澳洲,這确實讓人吃驚。事實上,約克角的土著從沒見過新幾内亞的農業,因為沿着托雷斯海峽的新幾内亞南部低地的居民不從事農業,而是刀耕火種,主要靠海産、打獵和采集為生,從事農業生産的是新幾内亞的高原地區。澳洲的土著就這樣完美地錯過了農業。

澳洲沒有發展出農業,那裡的土著隻能繼續以狩獵采集為生,再加上幹旱、貧瘠和氣候變化反複無常,使它的狩獵采集人口隻有幾十萬人。而且它這幾十萬人也沒有組成關系密切互相影響的社會,因為沙漠把他們分隔成了幾個物産豐富的生态孤島。

是以最終澳洲的土著社會,既沒有農業,也沒有發展出金屬工具、文字和複雜政治結構的社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