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勢Auto-First|孫金鳳
電
影院暫停營業、部分景區關閉或限流、餐廳取消堂食、社群核酸“每日一捅”、部分公交地鐵甩站不停車、48小時核心酸陰性證明,成為今年五一出行标配……這個五一的北京市民,都在度過一個疫情下的特殊小長假。
因疫情受限的生活,同樣影響到了5月北京車市。
“幾乎完全沒人。”這是位于北京最大的汽車交易市場——亞市的一家吉利4店銷售負責人的無奈。以往五一小長假都是一個購車小高峰,可這個五一“每天進店不超過5批客戶,我們五一期間也是上一半休一半。亞市的每一家店都是這樣。”
被稱為北京車市“晴雨表”的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五一期間的慘淡經營也反應了整個北京車市的現狀。
而北京車市又是全國的一個縮影。受疫情影響,多地采取了不同程度的防控措施,受生産停滞、終端閉店等影響,乘用車市場下滑幅度較大。據乘聯會資料顯示,國内主要汽車廠商零售4月第一、二周日均同比分别下滑32%、39%,綜合估算4月零售為110萬輛,預估同比下滑32%。而從主流車企4月前兩周的銷售情況看,情況可能更糟,多半都是攔腰式下滑。
唯一敢公布銷量的就是以新能源支撐增長的造車新勢力。
五一假期,多家造車新勢力紛紛公布4月傳遞量。資料顯示,多家新勢力車企4月實作了同比增長,但是環比下滑嚴重,排位上也出現了巨大變化。其中零跑汽車反超所有新勢力奪得第一,4月銷量為9087輛,小鵬汽車為9002輛,哪吒汽車為8813輛。而老牌新勢力蔚來汽車則下滑到5074輛,理想汽車墊底僅為4167輛,環比下滑幅度達到62.2%。供應鍊主要集中在上海的蔚來和理想,受拖累也在預料之中。
唯一公布了4月銷量的傳統車企,是已經“不傳統”的比亞迪。5月3日比亞迪釋出的産銷資料顯示,4月該公司新能源汽車銷量再次突破10萬輛,達到106042輛,同比增長313.2%。1-4月累計汽車銷量為39.2萬輛,同比增長387.9%,成為笑傲車市的王者。
毫無疑問,新能源已經成為拉動車市的重要力量。即便是在車市整體下滑嚴重的月份,新能源汽車依然保持住了高速增長。但晶片、電池漲價及零部件供應短缺等問題,依然是阻礙新能源發展的最大障礙。
五一期間,至少有包括極狐、領克、上汽榮威、天際、極氪等在内的8個新能源品牌宣布了漲價消息,漲價幅度從數千至數萬元不等。
5月1日,領克汽車官宣旗下在售PHEV插電混合動力車型價格上調,調整車型包括領克 01 PHEV、領克05 PHEV、領克06 PHEV、領克09 PHEV,上漲幅度在2000-4000元。
與領克同一天,大衆江淮思皓E10X上調了四葉草和滿天星款車型價格,均漲價1000元。
已經預告了漲價的上汽榮威,在5月1日這天釋出了RX5 eMAX PHEV無畏尊享版、Ei5、i6MAX EV三款車型調價2000 元的消息。而上汽飛凡汽車也同時宣布漲價,旗下ER6、MARVEL R車型,上漲3000-10000元不等。
原本打算在5月1日這天調價的極狐汽車,咬着後槽牙宣布可以再挺16天,将漲價延期到5月16日。并宣布于2022年5月16日0:00起,阿爾法T和阿爾法S部分在售車型建議零售價格上調5400元。
自主品牌之外,合資品牌電動車也開始調價。福特官方宣布,受汽車制造和原材料成本等大幅上漲因素,旗下Mustang Mach-E部分車型價格漲幅在0.7萬元到2萬元不等,新價格将于5月5日起實施。
在汽車行業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的大環境下,新能源汽車漲價已經成為普遍現象。此前宣布漲價的新能源汽車品牌已經達到近20個,涉及50餘個車型。實際上,燃油車的成本也在增加,隻是傳統車企都在挺着,已經挺不住的奔馳和寶馬,此前已經宣布了旗下燃油車漲價的消息。
疫情之下,汽車原材料、運輸成本都在增加,漲價已經成為大趨勢。業内人士判斷,如果疫情依然得不到好轉,漲價将成為今年車市的主旋律,也成為今年車市達成銷售目标的最大壓力。
為了鼓勵汽車消費,國家和地方政府的利好政策也頻頻出台,其中最積極的要數廣東省,既增加購車名額還給予購車優惠。
五一節前,廣東省發改委就釋出了《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活動公告》,5月1日至6月30日,個人消費者在省内買到“廣東省汽車以舊換新專項行動”推廣車型範圍内的新能源汽車新車可獲補貼8000元/輛。推廣車型名單中的新能源乘用車一共有45款,涵蓋了包括比亞迪、小鵬汽車、東風日産、東風本田、廣汽本田、廣汽埃安等品牌。
而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也印發了《廣東省進一步促進消費若幹措施》,今年5月至6月期間,在原有基礎上,廣州增加3萬個購車名額、深圳增加1萬個購車名額。
而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沈陽也推出了五一期間的鼓勵汽車消費政策。沈陽市商務局、市财政局聯合印發的《關于促進汽車消費的實施意見》中提出,沈陽市政府投入資金1億元,面向在沈購車的個人消費者發放汽車消費補貼,并鼓勵汽車報廢和農村汽車消費。
實際上,政府的刺激汽車消費政策今年以來早已推行,在廣東省和沈陽市之前,合肥、廣州、深圳等地已經出台了一波鼓勵汽車消費政策。而國家層面取消二手車全國限遷、增加汽車增量名額、放寬購車人員資格限制等政策已經陸續出台。
盡管利好政策頻出,但從目前來看,汽車産業依然面臨巨大壓力。上海、吉林、長春等地陸續複工重新開機, 5月份或許不會出現整車廠停工停産的狀況。但疫情後續的不确定性依然很大,加上原材料價格上漲、晶片供應短缺等難題, 汽車市場完全恢複恐怕至少“坐五望六”,面臨諸多考驗。
中汽協最新預測稱,4月車市整體降幅在46%左右,4月單月的大幅度下降進一步擴大了車市的整體降幅。資料顯示,受4月銷量大幅下滑影響,今年前四個月車市整體下降12%。(部分圖檔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