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威尼斯雙年展,反思未來中國藝術與科技推動力

威尼斯雙年展是當代藝術界極具影響力的國際展會,于1895年首次舉行,距今已有百餘年的曆史,也被稱為“藝術雙年展之父”,與德國卡塞爾文獻展、瑞士巴塞爾藝術博覽會一起被稱為“世界三大藝術展”。威尼斯雙年展包含國際藝術雙年展與建築雙年展,并分奇數與雙數年輪流舉行。此外,威尼斯電影節屬于威尼斯雙年展的一部分,音樂、戲劇、舞蹈也是威尼斯雙年展中的組成部分。

塞西莉娅·阿萊馬尼. 圖檔:Andrea Avezzù/La Biennale di Venezia.

4月23日,威尼斯雙年展正式在花園展區與軍械庫展區向公衆開放。在由意大利策展人塞西莉亞·阿萊馬尼(Cecilia Alemani)策劃的主題展覽“夢想之乳”中,213位參展藝術家中有180位是第一次參與。這些初次參加主題展的藝術家中,包括現居香港的鄭波,現居上海的藝術家陸揚和現居柏林和日内瓦的李爽三位來自中國的藝術家,其中他們的影像作品形式呈現出各自對于萬物之戀、數字化身與生命政治等不同角度的探索。

第59屆威尼斯雙年展海報

展覽的名稱“夢想之乳”來自利奧諾拉·卡林頓(Leonora Carrington)的一部短篇故事,講述孩子變成其中包含描繪夢幻的室内場景以及令人狂喜的風景的超現實繪畫,動物與人類生命的差異在此消弭。阿萊馬尼在其策展序言中寫道,“許多藝術家都在想象一個後人類的環境,這種環境将挑戰以現代西方對于人類的了解作為宇宙和萬物尺度标準的觀點,這種觀點假設白人男性“理性的人”是普世理想。”

“曆史” 是威尼斯雙年展的一大亮點

第59屆威尼斯雙年展展覽現場

本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大約有80件新作,其中“曆史” 是本屆威尼斯雙年展所聚焦的亮點。阿萊馬尼在展覽中設定了五個“時間膠囊”,其中大多數為博物館借展作品,呼應了展覽的主題,例如變形、賽博概念,或是作為容器的身體,但沒有以藝術史的視角呈現。“是以,對于身體變形,你可以說是透過超現實主義的視角,未來主義的視角,也可以是某些達達藝術家的視角,甚或是包豪斯藝術家的視角。”阿萊馬尼介紹道,“我試圖講述一個故事,它未必是你在藝術書裡讀到的那種,而是專注于女性藝術家——在我看來,她們的政策和方法通常與男性非常相似。

此次雙年展中女性藝術家的作品占比大也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塞西莉亞·阿萊馬尼對這幾年的整體藝術現象做了一個深度思考,她的展覽方案跟當下的形式連接配接得特别緊密。她的展覽所關注的個人與技術的關系也是這兩年中國藝術圈關注的焦點。随着女性在全球經濟社會地位的提升,與國際局勢的變動,愈來愈多女性藝術家正積極的參與展覽,其藝文活動也備受關和國際上的肯定,尤其在戰争、疫情、社會環境變化中女性的價值更是得到了進一步的凸顯。相較于女性所承擔的社會力量顯得十分重要,值得大家去深入探讨。

“元境”為主題,攜手中國藝術家解鎖人類、自然與技術的共生議題

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元境”展覽現場,2022

此次中國館展覽主題“元境”,隐約存在“元宇宙”概念,間接揭開元宇宙的序幕。本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由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張子康擔任主策展人,以“元境”為主題,試圖從個人與技術層面去呈現中國藝術的發展體系。“作為一個國家館,應該為世界帶去的是近兩年裡一國最前沿的藝術發展。

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參展藝術家劉佳玉

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參展藝術家劉佳玉,1990年出生于中國遼甯,2014年畢業于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同年組建劉佳玉工作室,緻力于對新媒體藝術的創作實踐與研究。

劉佳玉,《虛極靜笃》,人工智能、3D列印,3D投影、實時渲染,尺寸可變,2021年

劉佳玉《虛極靜笃》效果圖

劉佳玉作品創作初期的靈感來自中國最早的地圖集《禹貢地域圖》,它對中國的地理化産生了最早期的想象與思考。在過去的一年裡,我們從賀蘭山脈出發,使用了styleGAN,pix2pix和MIDAS來訓練作品中不同的組成部分并擷取不同的資訊。系統将人工智能對中國地形進行深度學習訓練後生成的三維成果與人工智能對中國曆代水墨畫進行深度學習訓練後生成二維結果進行同步訓練。在超現實次元與虛拟場域之間,作品本身所處空間就像一個讓觀者置身其中的緩沖地帶。

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參展藝術家徐累

徐累1963年出生于江蘇,現工作于中國藝術研究院。他于1980年考入南京藝術學院,主習傳統中國畫。畢業後參與八五美術新潮運動,并參加了中國現代藝術大展。此後他的主要方向是以現代觀念改造傳統繪畫,使傳統美學在新的圖像中得到再生,形成風格并産生影響。他同時也以裝置、影像等作為創作媒介,延展其繪畫理念,提倡将中國傳統的文化“原理”轉化為當代視覺認知,以藝術史知識譜系建構與未來的聯系。

徐累,《Correspondances》,266x350x48.5cm,亞克力, 金屬材料, 電動軌道,2022年

徐累參展作品《Correspondances》,是兩件長度超過兩米的電動裝置,加上透明材料複刻上不同時代、不同文化、不同文本的樹的圖像,作為“此同在”的辭典式詞彙,制作出一份可以交相疊現的運動景觀。在過去幾十年間,徐累以“時間的回光”“時間的輪回”“時間的交錯”“時間的移置”作為不同時期的作品内容,使他的觀點既有“移步換景”的動态感,又富有放眼世界文明的格局意識。

“元境”将探索人類與機器的結合,其充滿無限的實驗性與探索性。在今天,科學技術對我們的生活、文化、傳播、認知、行為等方方面面都産生着重大的推動力。元宇宙概念不斷更新着新的商業理念與業态。未來新科技的方向是多元化與全球化。将正面地反應在人類日常生活,無疑仍将是巨大的變革。“元境”展将從個人與技術層面對主題展作出回應。透過展覽主題來呈現中國藝術的發展體系,反映中國當下的社會現象,以及人們對未來的思考。

疫情時代,藝術撫慰人心

《泰坦》(Titans, 2022),阿裡·謝裡

黎巴嫩藝術家阿裡·謝裡(Ali Cherri)的《泰坦》(Titans, 2022)由三個泥土制成的具象雕塑組成,基于拉瑪蘇等其他古代神,結合了動物和人的形象。作品強烈地喚起了雙年展對于世俗超現實主義這一主題的探讨。《泰坦》的旁邊是謝裡的另一件作品,三屏影像《人、神和泥土的》(Of Men and Gods and Mud, 2022),影片抒情地講述了我們的生活同水、泥土與行星的關系。在某個時刻,一個畫外音響起:“如果神是以自己的形象塑造了我們,那麼神一定也是由泥土創造而成的。”泰坦的形象表明,我們的身體比我們是以為的更加與自然緊密相連。展牆上的文字将這一作品與唐娜·哈拉維(Donna Haraway)在《當物種相遇》(When Species Meet, 2007)中提出的黏液(slime)概念聯系起來。

《優秀的鳥:馬克斯·恩斯特肖像》(Bird Superior: Portrait of Max Ernst),利奧諾拉·卡林頓

《磚房》(Brick House, 2019),西蒙尼·利(Simone Leigh)

位于軍械庫的展場從西蒙尼·利(Simone Leigh)的大型黑人女子青銅半身像《磚房》(Brick House, 2019)開始,旁邊則是已故古巴版畫家貝爾基斯·阿永(Belkis Ayón)的五幅神秘具象繪畫。它們昭示了本屆威尼斯雙年展主展覽對于繪畫與雕塑的重視,以及對于神話、神秘和紀念性主題的關注。

藝術與科技的融合賦予全球化、多元化

藝術與科學的交融發展過程,是經濟社會的創新發展過程,而二者重合的基礎是哲學與美學,而山頂則是創新與創造。共同推動對新時代人文藝術人才的培養。此次威尼斯雙年展參展的藝術家們,運用作品深刻展示了藝術家在人類認知的邊界、技術創新的藝術範式、技術與藝術的協同創新等人工智能領域的多元探索,彰顯了“藝術與科學”的時代感召力。

根據Knight Frank公布了最新的《2022年财富報告(2022 Wealth Report)》顯示,奢侈品投資指數(KFLII)顯示,手表和葡萄酒創下了自2018年以來的最佳年度表現,全年均上漲16%,藝術市場則實作了13%的增長。由于科技發展,數字畫作等新興領域也獲得了很大的發展,鼓勵更多年輕的投資人進入市場。随着人們對環保以及可持續發展的重視,更多的投資者将目光轉向了ESG投資領域,以尋求機會并規避風險。近年來,高淨值人士的投資領域正變得越來越多元化,範圍也越來越廣,從海洋栖息地到太空領域,從實體投資到虛拟投資。

諾貝爾實體學獎獲得者李政道先生所說:“藝術與科學是一枚硬币的兩面,它們源于人類活動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性。”藝術與科學融合帶來的真實魅力,緻力于關注藝術與科學為人類文明發展帶來的推動力;目前沉浸式新媒體藝術作品引發觀衆對未來人類與科技關系的思考,向大衆傳遞着藝術與科學交叉融合的理念,走向通往未來科技的大門。中國的高科技在高度發展下,尤其是人工智能、腦與智能實驗室的很多成果都與發達國家站在了同一個高度上。這也對當今許多藝術家産生影響,許多藝術家們開始利用高科技手段進行創作。從世界的視角去看中國的文化,跟從自身文化去對應世界格局是不一樣的。一些獲得了國際認同的當代藝術家,在中國文化上的認知可能是褒貶不一的。從對藝術的普遍了解來說,中國是擁有幾千年自身文化傳統的國家,曆代綿延不斷,内在存在某種延續性,經過歲月内化,與升華,然而中國的當代藝術發展,是有着自身的脈絡,愈是具備東方文化元素,愈是能展現中國藝術的經典之處。

資料來源: 網易、澎湃、中國文化報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