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藝術家工作室丨雲開草堂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羅淑欣

圖/實習生 黃京裕

東海,西海。

南宗,北宗。

東南西北。古往今來。

至大無外,至小無内。

看張東新作,竟在腦海裡蹦跶出這些個詞彙。

高領套頭衫,黑色長褲,

一身素淨打扮的張東向我們走來。

他通常如此,

細聲慢語,笑容亦是淡的,

大概是在美院當老師的習慣。

在張東的畫室裡,

最常出現的是禅。

佛像、禅畫、中國佛寺名錄......

張東飽含中國人文情懷的山水畫,

便是在這份向生命求索的氛圍中創作出來的。

踏入畫室,

尋覓張東作品的痕迹。

從作品,走進場域,

從場域,走近人。

雲開草堂,

閑散彩墨,

幾厘清麗,

是第一印象。

張東的話不算多,

被作品包圍的時候喜歡娓娓道來。

灰地磚與亮白光,

他将表達空間留給作品。

即便稱不上“空曠”,

雲開草堂已帶上幾分極簡氣息。

椅子的線條感,

與“雲開草堂”四字相呼應。

工作室裡有幾個這樣的角落:

兩張扶手椅,

中間一件值得把玩的小收藏,

坐下能看見字畫,

待來客捎一杯茶。

以自然為師,

是山水畫的奧秘之一。

此意境便落在雲開草堂裡,

在于“雲開山水秀”,

在于“草堂翰墨香”,

在于瓷器口的一彎月。

案:對聯乃張東的父親撰作并書。

妥帖而不俗。

畫中靜心,

畫外舒意。

創作與欣賞,

皆為觀照内心的一種。

(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禅之外,

雲開草堂的花亦常見。

在畫框邊,

在窗沿,

在燈下,

搖曳出“雲開”的詩意。

筆墨盈室,

更該有些鮮活的生氣。

遇見一景,

心生畫意,

匆匆記下。

過半月,

過幾年,

填充細節,

構造出張東對自然的獨特體悟。

速寫是功課,是日常,

是用筆抓住一刻的悸動。

錄下創作過程,

過程本身即是一種美。

揮灑的肢體,

着筆的仔細,

沉默、思考、調色,

種種關于山水畫的靈動,

種種關于張東的探索。

描摹中見凝笃,

柑橘是綻放的柔美。

放下手中的筆,

僅僅是創作完成的一小步。

選擇恰到好處的裝裱方式,

确定一幅畫與另一幅畫的擺放次序,

觀察光影和物品的親密關系,

如此種種,

才得以建構出一件作品對創作者的意義。

或許和你想的有些不同,

雲開草堂位廣州鬧市大廈高層。

窗外淡雲淺霧,

透過紗窗看得見大廈樓頂、排列有序的視窗以及想象的遠方。

是廣州的市井氣?

是都市高樓間的疏離感?

是遙遠的自然景象?

喚醒張東創作靈感的,

可能隻是窗邊這隻彩釉馬匹。

紙張平鋪,

見草堂翰墨,

見張東日常。

過最普通的日子,

寫最浪漫的詩。

此為張東太太書法。

知識的有限性,

創作的無限性。

背靠書山,

面向墨盤。

進工作室,

無疑要看畫台。

底布的墨點錯落,

快用完的墨水一瓶,

發幹色塊的紋路,

隐約顯現了一位畫家的面貌。

筆尖的綠,

曾點于屋檐?

厚重的棕,

将灑在樹叢?

有人愛看咖啡喝完的杯底,

有人愛看顔料結塊的留白。

還有人,

發現碗裡的深深淺淺,

光影和墨迹。

窺探一個人的書架,

就像參觀他的卧室般隐秘。

幾冊厚實的《全粵詩》,

由中山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所編排。

讀粵人詩,

讀嶺南歌,

讀嶺南的人與山水,

讀嶺南文脈和嶺南精神。

再熟悉不過的幾本“老朋友”,

并非書櫃的稀客,

又缺一不可。

聲盡其妙,

畫盡其潤。

當張東在聽小提琴曲時,

他在聽什麼?

當小提琴曲進入張東的山水畫時,

它将呈現怎樣的韻律感?

當代詩歌和日常哲學,

都成為張東筆頭的滋養。

看不厭的宋畫,

學它的簡潔精準,

拟它的自然舒展,

從驚歎到模仿,

從古典來,

向當代去。

兩隻手也難以擡起的中國佛寺錄,

總是攤開,

時常随手一翻,

時常靈光乍現。

着筆一點,

景物一瞥,

源于張東無數個日夜的求索。

當我們被美的事物包圍,

當我們被美審視,

我們便不自覺地,

将目光投向深淵、投向更廣闊的世界,

即便道路遠長。

會呼吸的作品,

構成會呼吸的雲開草堂。

雲開草堂的“盡頭”,

為茶台長桌。

字畫與台桌的布置仍屬于張東式的規整。

嶺南人,

少不了親自上手沏一壺茶。

在這初春日子,

花草伸展,

筆墨在側,

茶香反而顯得清淡,

就像張東和他的工作室一般。

“彩蛋”為張東的茶盤。

這天,我們喝的是新會柑普。

柑的果香進入普洱的回韻,

讓人想起這間屋子裡滿當當的清雅與妙趣。

張東

1970年生,廣東信宜人。1996年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山水畫專業研究所學生畢業,獲碩士學位。曾為第一屆廣東青年畫院畫家、廣東畫院簽約畫家、廣東省青年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現任教于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山水畫工作室,為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所學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廣東省中國畫學會理事,廣東省美術家協會中國畫藝委會委員。獲廣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頒發的“第九屆新世紀之星”稱号。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張演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