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才是教育真谛:孩子越“一無是處”,家長越要用放大鏡找他優點,發人深省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青春期的孩子,跟一些負面的印象聯系到了一起。

厭學、叛逆、沉迷遊戲、焦躁抑郁、無法溝通、離家出走......

很多父母提起青春期,就心懷恐懼。

但我想說:了解清楚孩子的成長規律之後,青春期并不可怕,它本可以成為孩子人生中,最美好的黃金時代。

01

我的兒子,是在國小六年級時,有了青春期叛逆的苗頭。

六年級上學期開始,他從消極厭學,漸漸轉變成明目張膽的抵抗。

回到家,就把自己關在房間裡玩遊戲,跟同學一起組隊。

如果我敲門進去,催他别玩了趕緊寫作業,或者說幾句别的,我們之間就會爆發激烈的沖突。

每次都是以争吵收場,随後,就是好幾天的冷戰。

我的管教,根本沒有任何作用。

兒子可以好幾天都不主動跟我說一句話,躲避我的眼神。

我雖然很生氣,但又無可奈何。我想,可能是青春期叛逆吧,等過了這個階段就好了。

沒想到,在我的消極對待和無力解決下,問題變得越來越嚴重。

老師開始向我投訴,說兒子現在的學習狀态非常糟糕。

上課一問三不知,交上去的作業也是一塌糊塗。

這次考試成績出來,下降的幅度是班級裡最大的。

聽了老師的話,我其實并不意外。

他每天心思都在遊戲上,對學習能逃就逃,有這樣的結果是早晚的事兒。

我意識到,自己必須管教了,哪怕争執再厲害,我也得給他點教訓。

雖然對于兒子的反抗,我提前給自己做了心理建設,但當真正沖突起來時,我還是無法接受。

那天,我剛回家,就聽到兒子的房間傳來興奮的喊叫聲。

推開門一看,他正沉迷地操作着手機,跟隊友組團激烈對戰。

我忍不住訓斥他:

我上班累了一天,下班時緊趕慢趕,生怕給你做飯的時間晚了,耽誤你學習。

我給你節省時間,你自己就是這麼浪費時間的?

你能不能.......

還沒等我說完,兒子突然爆發了,語氣惡劣地沖我吼道:

能不能别唠叨了,沒看到我正在打遊戲嗎?天天都這一套,煩死了!

我聽了,瞬間就炸了。隻感覺鮮血直往頭上湧,氣得手在發抖。

我沖過去,一把奪過兒子的手機。

沒想到,兒子咆哮着,上來一把搶回了手機,還狠狠地推了我一把。

13歲的男孩,已經有了很大的力量,我被他推得後退了幾步。

瞬間,我的眼淚就流了下來,震驚、憤怒、傷心......卻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而兒子看到我的眼淚,不僅沒有任何歉意,反而用厭惡的眼神看了我一眼,又重新開始玩遊戲。

那天,我躲在房間裡哭了一整夜。

我想不通,為什麼孩子變得這麼“油鹽不進”?

不管我是每天耳提面命地說教,還是言語批評、斥責,都無法讓他懂事。

相反,換來的全是冰冷厭惡的眼神,和“别煩我”!“别唠叨了!”的警告。

也就是在那個無眠的夜晚,我下定了要改變的決心。

02

我開始在網上搜集青春期孩子叛逆、親子教育的内容,但滿屏的教育理論和術語,總讓我感覺懸浮在實際問題之上。

不同的觀點互相沖突,也讓我感到迷茫:

這個理論強調要對孩子嚴厲管教,從小培養好的學習習慣,可我一直就是這樣做大,但效果卻如此糟糕;

那個理論告訴要全然接納孩子的一切,給他自由的環境,我更看得雲山霧繞。我已經管成這樣了還不聽話、不學習,全部撒手這孩子不徹底廢了嗎?

直到我通過系統學習家庭教育之後,我才真正了解了青春期孩子的成長規律,并意識到自己錯在哪裡。

聽了我的講述後,老師告訴我,造成當下現狀的原因有很多,但家長不了解青春期孩子的成長規律以及錯誤的溝通方式,占了很大一部分。

首先,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識開始覺醒。

孩子小的時候,接觸到的知識和環境都是有限的,對父母全身心的依賴和信任,在他們的眼中,父母就是全部。

是以這個時期,父母的管教和指令,他們會全盤照收。

但到了青春期,孩子的自我意識增強,他們希望自己能“做得了主”,對父母重複地說教、強硬的指令越來越反感。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家長想不通,我一直都是這樣對待孩子的,為什麼孩子突然之間就不聽話了的根本原因。

其次,家長錯誤的溝通方式,導緻了“火上澆油”。

在當今這個社會,大部分人都在負重前行。

很多媽媽更是工作、家庭兩頭忙,每天操心的事情一大堆。

生活壓力、工作壓力、經濟壓力、輔導孩子的壓力......每一種都需要打起12分精神應對,同時也不可避免地消耗着媽媽們的心力,堆積了很多的負面情緒。

尤其在跟孩子溝通時,很多家長都是“有話直說”,完全不經過思考,一股腦兒地把情緒都宣洩到了孩子身上。

而青春期的階段,也是孩子學業壓力逐漸增大的時期。

這個時候,孩子需要應對前所未有的挑戰,繁重的學習、考試的壓力、同學的競争等等,都帶來了沉重的心理壓力。

回到家,又被父母環繞不休地唠叨、動辄數落批評包圍,無處可逃。

時間久了,孩子自然會尋找一個能讓自己宣洩的管道,這是人趨利避害的本能。

我這才恍然大悟。

玩遊戲,是生活中,唯一能讓孩子感受到快樂和放松的方式;

而跟我愈演愈烈的争吵,則是他發洩不滿的必然。

老師告訴我,孩子的表現是果,父母的行為是因。

想要改變現狀,就要從自身的成長開始,修正自己錯誤的溝通方式,重建和孩子的正确相處模式。

03

1、了解孩子的心理,建立正面溝通方式

平時,我在跟孩子溝通的時候,總是習慣性地說教、指責、批評。

我認為,我是為孩子好,是以他就必須聽我的。如果不聽,那就是不懂事。

而經過深入的學習後,我意識到,問題其實是出在我身上。

人的大腦分為兩種,理性腦和情緒腦。

當處在壓力和恐懼中時,理性腦就會受到抑制。

這個時候,你的道理哪怕再正确,孩子也是一句話也聽不進的。因為錯誤的說話方式,讓孩子處于抵抗的狀态。

當孩子處于一個安全、放松、愉悅的狀态時,對話才會順利進行,你說的話,孩子才會願意聽。

這樣一想,我以前因為兒子不聽話而感受到的那些委屈、憤怒,都是“假的”。

因為那些唠叨和說教,隻是感動了我自己,沒有意識到,孩子感受到的隻有強硬和指令。

正面的溝通方式,應該是尊重孩子,平等對話,認真傾聽,不帶評判。

如果家長過多幹預,隻會否定孩子作為一個獨立個體的成長。

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和經驗,簡單粗暴地加到孩子身上,而是認真聆聽孩子的困擾,和真實的心聲。

隻有做到了這一步,有效溝通才算真正的開始。

你再去引導孩子如何學習、如何改進,孩子才能聽得進去。

2、持續學習、成長,加強自己的内在力量

有一句老話,打鐵還需自身硬。

應用在親子關系中,也是這個道理。

隻有父母與時俱進地學習,不放棄自身的成長,才能在孩子青春期這個階段,掌握他們的成長規律,幫助孩子糾正厭學、逆反、沉迷遊戲等偏差的行為。

如果父母本身抗拒成長,總習慣用陳舊的教育理念去面對孩子,那孩子出現問題時,父母是無法有效應對的。

回想我跟兒子的相處,也驗證了這個道理。

兒子上學之後,我一直都處在一個焦慮的狀态中:

我怕他不好好學習考不上好的國中,怕他考不上好的國中直接分流,怕他分流後将來找不到好工作......

越想越害怕,又不知道該怎麼做,無意中把焦慮全部施加到了孩子身上。

而孩子也承受不了這些負能量,他會逃避,對抗。

現在想想,過去我連自身的負面情緒都處理不好,哪裡還有能力去化解孩子的情緒。

最後的結果,就是進入親子沖突的惡性循環中。

在跟老師定期上課、學習的過程中,我逐漸把自己學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都應用到跟孩子的相處日常中。

我開始慢慢放下對孩子的焦慮和不斷指責,嘗試看到孩子“好的一面”。

每天我都按照下面這7個方面,來檢視一下自己是否看到了孩子“好的一面”。

1、除了說“不要幹嘛、幹嘛....”,其實還有很多方式能夠給孩子設限制。

2、設限時盡量用肯定句,例如說:“請你把電視聲音關小一點,謝謝”,而不要說:“電視不要開那麼大聲。

3、孩子幫忙時,一定會說謝謝。

4、盡量注意多稱贊孩子,少批評。

5、能避免與孩子鬥氣或非得分出輸赢不可。

6、試着每天對孩子微笑,和孩子一起笑。

7、讓孩子知道你欣賞他哪些地方。

讓我驚喜的是,這樣做的效果真的太棒了!

特别是對孩子的微笑和認同,是非常有效的親子互動方式,給孩子一個微笑和一句“很不錯”,就能讓孩子感受到你的認同,不斷樹立自己的價值感!

我發現,自己和孩子之間的距離,在慢慢拉近。

兒子開始變得願意跟我溝通,也感受到了我的成長和改變,親子關系得到了完美修複,甚至比過去更加親厚。

親子關系好了,我說的話兒子也願意聽,更能夠聽進去。

我們倆聊了學習對于自己人生的意義,以及如何在娛樂和學習中尋找平衡,提升自己的自控能力等等,并且各自列出了目前應該做的10件事,互相監督,各自努力達成!

在這種互相鼓勵的氛圍中,兒子的學習态度和精神狀态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學習成績也慢慢提升,班主任老師好幾次在班級裡表揚他。

這段經曆也讓我明白,當我們父母遇到了難題,不知道怎麼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去學習,學習如何和孩子溝通,學習如何引導孩子。

與大家共勉!

最後,請大家關注我,我将持續分享青春期孩子的教育故事和教育幹貨知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