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畫裡的“可視化”曆史名場面

仇英,字實父,明代畫壇的傑出代表,有《漢宮春曉圖》《玉洞仙源圖》等畫作傳世。仇英早年是做油漆工的,不過他酷愛畫畫,是以在他的畫作裡能看出來,他非常重視繪畫的裝飾性及精麗性。仇英與沈周、文徽明、唐寅一同被列為“吳門四家”,或稱“明四家”。在臨摹古賢佳作或者創作人物故事圖方面,仇英成績突出。

仇英的《人物故事圖》冊,内容來自于曆史故事、寓言傳說、文人轶事和詩文寓意,具體為“子路問津”“明妃出塞”“貴妃曉妝”“南華秋水”“吹箫引鳳”“高山流水”“竹院品古”“松林六逸”“浔陽琵琶”“捉柳花圖”。這些題材曆來也被其他畫家所畫過,但仇英在筆墨表現、作品立意和形象塑造等方面,都注入了自己的才思和技巧,顯示出鮮明的個性風格。

明代 仇 英 《人物故事圖》冊之《子路問津》

明代 仇 英 《人物故事圖》冊之《子路問津》局部 人物情态描繪得細膩精微

《子路問津》取自孔子周遊列國時,子路向長沮、桀溺二人問渡口的故事。畫面中,蒼翠樹下停了一輛馬車,車上一須白老者攏袖垂眼,這位老者就是孔子,他于車中扶幾端坐,雖于迷道中不失安詳。一塊石頭堵住了去路,前方河水粼粼,無路可走,子路向農夫長沮、桀溺尋問渡口。遠方以淡墨及淺綠漬成耕地萬傾,以水波間隔。

《明版彩繪孔子聖迹圖》之《子路問津》

明代 吳 偉 《問津圖》卷 局部 人物形象古樸淵雅

明代 吳 偉 《問津圖》卷 局部 卷尾呈現的是問津故事

在反映孔子一生行迹的連環畫《明版彩繪孔子聖迹圖》中,“子路問津”頁人物衣着服飾、用具儀仗、牛馬車駕、山水樹木刻畫精細,設色亮麗;明代畫家吳偉的《問津圖》卷,表現的也是《論語》“子路問津”這一曆史故事,表現了孔子不回避現實的人生态度。卷中人物衣紋用“蘭葉描”,柔中帶剛,人物形象古樸淵雅。

明代 仇 英 《人物故事圖》冊之《明妃出塞》

明代 仇 英 《人物故事圖》冊之《明妃出塞》局部 貼身侍女懷抱琵琶

明代 仇 英 《人物故事圖》冊之《明妃出塞》局部 塞外荒漠,駱駝時隐時現

《明妃出塞》描繪的是西漢元帝時的宮女王昭君出使匈奴,跋涉塞外的情景。畫面主要由兩組人物構成,由一根牽馬的繩索相連,匈奴人在前,昭君等漢人在後。呼韓邪單于迎娶漢家女心喜、急迫,表現出了主動的心态;昭君出塞到匈奴心緒煩亂、躊躇,展現的是被動的心态。在兩組人物間,畫家有意添上一隻活潑可愛的獵犬,這既交待了匈奴人的生活習性,又使原本呆闆、單線的畫面霎時間活躍起來。

清代 華 嵒 《昭君出塞圖》

清代 倪 田 《昭君出塞圖》

昭君出塞是大陸曆史上的一個真實故事,昭君到匈奴後,給匈奴帶來和平、安甯和興旺,進而使匈奴同漢朝和好達半個世紀。後來,源于這一故事的繪畫、詩詞等藝術作品不計其數。明代畫家尤求與清代畫家華嵒、羅聘、倪田等人均畫過《昭君出塞圖》。華嵒的《昭君出塞圖》題款“我本漢家子……”描述的是昭君和親去往塞外,與匈奴一行的情節。在倪田的《昭君出塞圖》中,昭君一身胡服穿戴,左手執馬鞭,右手拿缰繩,站在馬的旁邊,目光被空中幾隻南歸的大雁吸引,表達了昭君的思鄉之情。

明代 仇 英 《人物故事圖》冊之《貴妃曉妝》

明代 仇 英 《人物故事圖》冊之《貴妃曉妝》局部 楊貴妃對鏡梳妝

《貴妃曉妝》以楊貴妃清晨在華清宮端正樓對鏡理髻為中心,畫面中呈現了宮女奏樂、采花和攜琵琶的情節,通過這些細節來表現出貴妃善聲樂、愛牡丹、喜簪花、好打扮的生活習性,也概括反映了貴妃奢華縱樂的生活内容。

東晉 顧恺之 《女史箴圖》局部

清代 陳 枚 《月曼清遊圖》冊之《水閣梳妝》局部

“對鏡梳妝,佳人覽鏡”自古就是仕女畫冊中較為浪漫的一個創作主題。在《女史箴圖》中,創作者顧恺之就描繪了一組覽鏡梳妝圖。一個畫面描繪的是一位仕女給另一位仕女梳頭的情節,另一個畫面展現的是仕女自己一手拿着鏡子,一手擡起,自己梳理整容,鏡中映出了她的面容;在兩宋之際宮廷畫家蘇漢臣的《妝靓仕女圖》中,一位娴靜的仕女正在梳妝打扮,通過鏡面,可以看出她神情有些憂傷;清代畫家陳枚所繪《月曼清遊圖》冊之《水閣梳妝》中,一位上着藍衣下穿白裙的少女端坐在中央方桌前,桌上支着一面鏡子,這位少女正在對鏡梳妝;《雍正十二美人圖》之《裘裝對鏡》中,一位仕女手中拿着銅鏡,神情專注地在自我欣賞,她穿着裘裝,系着玉佩,體态優美,不過眉間卻流露着無奈之情。

明代 仇 英 《人物故事圖》冊之《南華秋水》

明代 仇 英 《人物故事圖》冊之《南華秋水》局部 凝望流水的男子代表莊子

《南華秋水》取材于莊子《秋水篇》,“四海之在天地之間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澤乎!中國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倉乎!”用河神與海神的對話,來講述宇宙、世事間的相對關系;又用天地間事物的有無、多少、大小、盈虛來引申到靜與變的相對關系。《南華秋水》圖采用拟人化手法加以形象表現,凝望流水的男子代表“南華”(後人稱莊子為南華真人,亦即代表莊子),侍立女子為“秋水”化身,高山、叢林、河石、樹、人之間的大小對比,則象征天地萬物間的相對關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