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明霞的smart精靈#1:理想很豐滿,但現實或許會骨感

寫于前面

沒有一點點防備,也沒有一絲顧慮,你就這樣出現......去年的慕尼黑車展上,由奔馳和吉利聯手打造的smart精靈#1概念車正式亮相。4月8日,smart精靈#1在德國柏林開啟了全球首秀。問題來了,smart精靈#1僅僅是made in China,還是原汁原味的國産車出口?如果是前者,吉利就是一個代工廠,工藝、技術和标準都是人家奔馳的;若是後者,那它不過是換了一個牌子的國産車。

張明霞的smart精靈#1:理想很豐滿,但現實或許會骨感

入贅前的smart

衆所周知,誕生于1998年的經典小車smart在登陸國内市場後,即便售價不低,可因為人家在奔馳展廳銷售,是以,無論口碑還是銷量,都非常不錯。可随着電氣化時代的到來,smart全球銷量開始下滑,相比年銷15萬輛的2012年,2021年全球累計銷量僅僅隻有3.85萬輛。

由此,擺在奔馳面前的有兩個選擇,要麼停産,要麼改變。毫無疑問,奔馳願意也終究還是選擇了後者,攜手吉利,推出了電動版的smart。

張明霞的smart精靈#1:理想很豐滿,但現實或許會骨感

2019年12月27日,吉利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和梅賽德斯-奔馳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資54億元,成立在華合資公司智馬達汽車有限公司,雙方各持股50%,并将在全球範圍内聯合營運和推動smart品牌轉型,緻力于将smart打造成為高端電動智能汽車品牌,而smart精靈#1是其首款量産産品。

4月25日,smart精靈#1正式預售,新車共推出2款配置車型,預售價區間為19-23萬元。據官方聲稱,上市當晚smart汽車app和smart汽車小程式開啟預訂通道不到24小時,傳遞500元意向金的使用者已經過萬。

随着smart精靈#1的推出,也意味着smart品牌将轉型成為純電品牌。對此,smart品牌全球公司CEO佟湘北表示:“精靈#1不僅是品牌煥新的最佳诠釋,其全球首秀更為品牌發展之路樹立了最新裡程碑,我相信由smart帶來的新奢純電出行體驗必将收獲全球市場的青睐。”

回到開頭的問題,smart精靈#1究竟是一款什麼樣的車呢?是僅僅在吉利生産,還是完全由吉利打造?

張明霞的smart精靈#1:理想很豐滿,但現實或許會骨感

新車是智商稅嗎?

事實上,從官方給出的資訊來看,smart精靈#1基于吉利浩瀚SEA架構打造,由梅賽德斯-奔馳設計部門負責造型設計,由吉利負責整車研發制造,新車定位為純電小型SUV,新車将在國内生産并銷往全球各地。

不知道各位看官看明白了嗎?奔馳負責造型,剩下的由吉利負責,就連架構都是吉利浩瀚SEA架構。說白了,奔馳無非就給了smart精靈#1一身好看的外衣罷了,要說裡子,還是咱們吉利的。如此,如果讓筆者定義的話,smart精靈#1就是一款國産車嘛!

當然,也許有朋友會質疑,北京奔馳國産車型,不也是在咱們中國生産制造的嗎?和smart精靈#1一樣的,沒啥問題!

好,那咱就說說北京奔馳。雖然都是合資公司,且北京奔馳部分零配件也是由國内采購,但北京奔馳的生産工藝、标準和部分重要零配件依然是奔馳的。簡言之,在國内制造和生産的北京奔馳和德國進口奔馳雖然在生産标準、品質檢測的标準還有核心的機器部件上沒有太大的差異。

再對比smart精靈#1的生産,是不是就發現問題了呢?當然,筆者不是質疑吉利的生産工藝和标準不好,隻是想理清一個事實,smart精靈#1不過是吉利生産的而已。由此我們再看19-23萬元的預售價,是不是就感覺有些高了呢?

至于官方所謂傳遞500元意向金的使用者已經過萬一事,筆者不想過多評價。畢竟,不隻是smart精靈#1,似乎好多純電車型在預售時,都會有令人驚詫的預定資料公布,然後再用寥寥無幾的銷量“打自己的臉”。隻是,今年可以用“受到疫情影響”這一最佳話術解釋,以後呢?是以,smart精靈#1賣的好不好,還得看實際銷量。

張明霞的smart精靈#1:理想很豐滿,但現實或許會骨感

再看具體産品,既然造型由奔馳負責,應該差不了多少,而全新的設計風格,也的确讓人看不出其它smart車型的影子。可以說,它不僅變得更大,軸距達到2750mm;也更時尚,變得圓潤有型。好還是壞,都是很主觀的評價。在我看來,smart #1“動刀”以後算是找到了隊伍,跟大衆ID.3和歐拉好貓站在一起屬實是“同個國度”。但另一方面,smart #1并不夠獨特,至少新面孔并不能覆寫從前那副“小”身軀帶來的獨一無二。重點是,細看之下還會有更多疑問:為何smart精靈#1看起來跟寶馬MINI有些神似呢?難道奔馳的全新造型設計,借鑒了老對手寶馬?

張明霞的smart精靈#1:理想很豐滿,但現實或許會骨感

車内,憑借9.2英寸的細長液晶儀表、10英寸的 HUD擡頭顯示屏以及12.8英寸懸浮式多媒體顯示屏,smart精靈#1的科技感非常強。當然,既然整車研發制造是吉利完成的,我們也不用質疑這塊大屏的内在,想必在智能科技方面也差不了,預計全速自适應巡航、智能輔助駕駛、盲點偵測以及自動刹車輔助、OTA更新這些配置,在電動版smart精靈 #1上都會有配備。隻是,這些十萬級國産車型就幾乎可以标配的配置,似乎也沒什麼值得炫耀的。

張明霞的smart精靈#1:理想很豐滿,但現實或許會骨感

這裡順便談談架構的問題。雖然和極氪001的出身一樣,但目前來看極氪001後置卡鉗的機械規格基礎和前置卡鉗的smart #1是不一樣的。如果要勉強給個好評,你隻能說:SEA浩瀚架構的相容性很高。

動力方面,smart精靈#1配備後置驅動電機,最大功率可達272馬力,峰值扭矩343牛·米,0-100km/h加速時間為6.7秒,最高車速180km/h。其搭載容量為66度(千瓦時)三元锂電池組,Pro+續航裡程為535公裡、Premium續航裡程為560公裡( CLTC中國輕型汽車行駛工況)。對于smart精靈#1的動力性能表現,也隻能說中規中矩,放到國外,估計能有一定的競争力。可若是來到國内市場,跟諸如比亞迪和那些造車新勢力動辄700公裡起的續航标準相比,似乎就有些拿不出手了。關聯到風阻系數,新車0.29的成績确實不怎麼夠看,畢竟隔壁大衆ID.3的風阻系數都來到了0.26。有趣的是,新車6.7秒的加速成績可比ID.3帶勁多了。

由此,又或許有網友說了,人家smart精靈#1是小車,不能亂比。好吧,雖然smart精靈#1車不大,可看看預售價吧!19-23萬元的預售,想必正式上市價格也大差不離,再添點錢直接來一台特斯拉Model3或者比亞迪的漢EV不香嗎?如果這兩台車看不上,看看造車新勢力排行榜,可選車型并不少。

張明霞的smart精靈#1:理想很豐滿,但現實或許會骨感

夢想能照進現實嗎?

4月1日,smart品牌全球公司董事會宣布稱,張明霞将出任smart品牌全球公司銷售、市場及售後副總裁,并擔任smart歐洲有限公司監事會主席,負責smart品牌在全球市場的營運。由此,2021年從奔馳離開後混迹奧迪一年多點的張明霞又回到了奔馳。

對此,smart品牌全球公司CEO佟湘北先生表示了歡迎,而張明霞女士也表示将與全球團隊的同僚們一道将“中國制造”的新一代smart純電産品帶給中國市場的千萬使用者,也帶到歐洲市場、走向世界。

張明霞的smart精靈#1:理想很豐滿,但現實或許會骨感

從張明霞女士的話裡,我們也似乎感受到了,或許未來的smart純電産品都将是貨真價實的吉利造、中國造。隻是,憑借smart精靈#1已知的産品力,拿到國外賣,應該問題不大。可要是放在國内銷售,若不适當降些價格,不僅缺乏誠意,也恐怕很難有好的銷量。

張明霞的smart精靈#1:理想很豐滿,但現實或許會骨感

對于smart精靈#1,網友們也給出了客觀理性的評價。有網友評論道,梅賽德斯-奔馳設計部門負責造型設計,由吉利負責整車研發制造,這和吉利自己造的有啥差別?這個問題,我上面已經回答過了,沒啥差別。

還有網友認為,用五菱迷你的成本賣比亞迪唐的價格,奔馳從來不坑窮人,點贊!說smart精靈#1成本低,這個沒問題,卻也不至于是五菱迷你的成本。畢竟,這位網友所提的宏光MINI EV售價才幾萬塊!

張明霞的smart精靈#1:理想很豐滿,但現實或許會骨感

更多的網友,還是認為smart精靈#1預售價有些高。認為,挂個smart标就19萬啊。國産車不香麼?你要是挂奔馳19萬 或許會有人買。還有網友指出,加4w增加的配置成本效益太低了,這車注定還是小衆,能價格優惠1-2w還是可以的。

張明霞的smart精靈#1:理想很豐滿,但現實或許會骨感

寫于後面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形容過去的smart,那我隻能說“看起來很小,其實很大”,畢竟無論當初的産品形态亦或品牌體量,smart都是以一副“巨人”的姿态在運轉。如今換個身份證後,全新純電smart精靈#1确實帶來了新的變化,相比此前的smart車型,smart精靈#1不僅車身尺寸變得更大,而且采用純電驅動。更重要的是,在智能程度上有了大幅提升,更符合現在年輕消費者的用車需求。新車,确實變得更大更強了。但是,又沒有更大更強。無論是售價也好,續航也罷,抑或是搭載的智能科技配置,并沒有太多過人之處。

其實smart要“做強做大”,我是可以了解的,如果依舊走老路,那麼不僅電池容量會受限,就連利潤率也極難得到保證,即便有着奔馳的招牌護體,但在當下的市場狀态下最後大機率會變成“雙積分”的犧牲品。更糟糕的是,或許在終端層面smart的競争力還不如宏光MINIEV。是以,最後筆者特想問問張明霞女士,平心而論,smart精靈#1似乎除了奔馳的smart辨別和光環,它的核心競争力還有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