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拾荒老人熔掉7斤重“鐵棍”,總共賣價12000元,專家:價值3億元

引言

中國有上下五千年璀璨的曆史,在時間長河中,先祖為我們留下許多珍貴的文物。

衆所周知,文物因其獨特的曆史、科學、藝術價值,對我們研究古代社會面貌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然而留存于世的文物畢竟是少數,被人所珍藏傳承的更是少之又少。由于許多珍貴文物深埋地表,工地作業時發現文物的事迹常有發生,

如金沙遺址的發現,蜀王府遺址的發現等。

然而在拾荒時撿到文物,卻是一件十分罕見的事。内蒙古的一名拾荒者,平日裡撿撿破爛,竟就撿到過價值連城的文物。

拾荒老人熔掉7斤重“鐵棍”,總共賣價12000元,專家:價值3億元

▲拾荒老人近照

内蒙古地廣人稀,大部分地區幾乎沒有人居住,這名老漢常常到郊區撿撿礦泉水瓶子,一些廢紙殼補貼家用。春節即将臨近,老漢還是像往常一樣四處拾荒,然而出門了一上午都沒有什麼收獲,老漢開始悶悶不樂起來。

正當老漢準備回家之際,他突然發現不遠處的垃圾堆中有一個閃着光芒的東西,于是快步走向前準備細看這是什麼物件。隻見一些箭頭和一些生鏽了的鐵棍出現在面前,它們的身上好似還附着一些金疙瘩,這才導緻一閃一閃的。老漢喜出望外,認為這些東西雖是破爛,卻要比紙殼那些值錢多了。

拾荒老人熔掉7斤重“鐵棍”,總共賣價12000元,專家:價值3億元

▲鐵棍近照

于是,他急急忙忙将這些東西帶回家并準備用火把鏽迹燒退。結果把東西放在火上燒之後,老漢才赫然發現,這些東西竟然是黃金。

老漢又匆忙跑回發現鐵棍的地方,希望能在垃圾堆中再次找到鐵棍。經過老漢一晚上的細細搜尋,他竟然撿到總共7斤多重的鐵棍。提着沉甸甸的一袋子鐵棍,老漢信步朝家中走去。數量衆多的黃金讓老漢似乎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他第二天早晨起一大早,提着一口袋的黃金就準備将口袋裡的寶貝變現。

誰知當他拿到鎮上的金銀店時,鋪子裡的老闆卻告訴他這些黃金并不是特别純。老漢急于出售,在和老闆商量後,決定将這一口袋的寶貝全部融化掉,以此提煉金子的純度,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

拾荒老人熔掉7斤重“鐵棍”,總共賣價12000元,專家:價值3億元

▲鐵棍熔出來的黃金

就這樣,這一口袋的鐵棍被金鋪老闆提煉出4斤黃金,老漢也是以獲利12000元。當時12000元的購買力非今日所能比,可以說是一筆巨額資金了。該名老漢以拾荒為生,生活本就貧苦,從溫飽都成問題一夜之間變為坐擁巨額财富,生活由此過得安逸閑适。

鎮上的人聽說了老漢的故事,都深深羨慕不已,希望自己也能找到這樣一口袋的黃金。在一傳十,十傳百的廣泛讨論下,一名拾荒老漢見到黃金的故事就這樣在當地流傳開來。

拾荒老人熔掉7斤重“鐵棍”,總共賣價12000元,專家:價值3億元

▲生活得到改善的拾荒老人近照

當地文物部門在聽到老漢的故事後,敏銳地猜測老漢那一口袋鏽迹斑斑的鐵棍和箭頭很有可能是古代的文物。文物部門有關人員立即驅車前往鎮上,并來到老漢居住的地方,見到了他。

說明來由後,老漢将文物部門的從業人員帶到發現黃金的地方。在出現地考察之後,文物專家将老漢所提煉的鐵棍廢料反複科學測定和還原,認定這些鐵棍就是匈奴時期十分罕見的金器,存世量極少。

拾荒老人熔掉7斤重“鐵棍”,總共賣價12000元,專家:價值3億元

▲文物專家鑒定文物近照

經過詢問老漢鐵棍的重量及相關表面特征後,專家們認為這些黃金所蘊含的經濟價值遠遠不止12000,可達3億多。

這樣的結局讓在場所有的人都深深惋惜,一些如此珍貴的文物就這樣灰飛煙滅,實在令人心疼,許多專家都氣得落淚。匈奴時期的文物甚是少見,現今發現的大多是金銀器,兵器等,其中匈奴時期的金冠飾更是内蒙古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結語

對文物的鑒别能力不是人人都精通,是以很多文物在不經意間被世人随意丢棄或販賣,保護文物不應隻看其富有的經濟價值,而應正确看待其曆史文化等價值。遇見罕見和疑似古代物件的時候,第一時間通知文物部門,才是守護文物價值的正确做法。

參考資料:

《國家寶藏》《文物有話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