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你好,夏天

作者:齊魯壹點
你好,夏天

今天是2022年5月5日、星期四、農曆四月初五立夏。立夏,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七個節氣,夏季的第一個節氣,表示孟夏時節的正式開始。

立夏這個節氣的曆史十分悠久,早在距今2250年前的戰國末年,就已經被确立了。是以,從那以後,立夏就成了預示季節轉換,劃分四季中夏季開始的重要節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記載:“立夏,四月節。立字解見春。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

一、立夏三候

一候蝼蝈鳴,蝼蝈開始鳴叫。初夏時節,蛙類開始在田間池畔鳴叫、覓食。蝼蛄适宜溫暖潮濕的環境中,随着蝼蛄的鳴叫,夏天的味道濃了。

二候蚯蚓生,蚯蚓鑽出地面。此時地下溫度持續升高,陽氣極盛的時候,蚯蚓也出來湊湊熱鬧。

三候王瓜生,王瓜漸漸成熟。王瓜是華北特産的藥用爬藤植物,在立夏時節快速攀爬生長,于六、七月更會結紅色的果實。人們采摘,并互相饋贈。

二、立夏習俗

1、餞春迎夏。從古至今,人們都認為“立夏之時乃萬物之興”,立夏就是萬物繁茂、走向興盛的标志。是以,從立夏誕生至今,人們都一直非常重視立夏的禮俗。遠在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人們就創造了許多慶祝“立夏”的習俗。那時候,人們把上古時期的五位賢君,分别尊封為青帝、赤帝、黃帝、白帝和黑帝,并設立了各種節日,來祭拜他們掌管着的天地五方和一年四季。其中,青帝太昊(hào)掌管着東方和春季,而赤帝神農掌管着南方和夏季。是以,在春末夏初的立夏時節,人們會舉行一場隆重的“餞春迎夏”儀式,恭送青帝歸去、迎接赤帝到來。古時候的帝王們,則會在立夏這一天,率領文武百官,到國都南邊的郊區,舉辦各種“迎夏”活動。赤帝的專屬色是朱紅色,是以随從帝王出行的臣子們,也會身穿朱紅色的禮服,佩戴朱紅色玉佩,就連馬匹、車旗都一律帶有朱紅色。而尋常百姓會在立夏這一天,将朱紅色的旗幟插在自家的門前視窗。陸遊在他的《立夏》一詩中寫道:“赤幟插城扉,東君整駕歸。”意思就是,當朱紅色的旗幟插滿城内百姓家的窗扉時,就是赤帝降臨、青帝備車歸去的時候了。禮俗既透出了智慧和古人生活的樂趣,且它的隆重也點明了夏季的重要性。

2、稱人

稱人是一項有趣的立夏習俗。人們在村口或台門裡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鈎懸一根凳子,大家輪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講着吉利話。秤老人要說“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秤小孩則說“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長大會出山。

3、鬥蛋遊戲

諺語稱:“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疰夏是夏日常見的腹漲厭食。立夏這天,家家戶戶煮好雞蛋,再套上早已編織好的絲網袋,挂于孩子頸上。孩子們便三五成群,進行鬥蛋遊戲。蛋分兩端,尖者為頭,圓者為尾。鬥蛋時蛋頭鬥蛋頭,蛋尾擊蛋尾。一個一個鬥過去,破者認輸,最後分出高低。

你好,夏天

三、立夏養生

立夏之後,氣溫開始升高,炎熱降臨,雷雨增多,昆蟲愈發活躍,植物開始迅猛生長。人的陽氣開始逐漸旺盛,新陳代謝也開始增強。對應立夏之後的氣候變化,我們在生活中也應做出相應調整。

1、吃好三樣:一是養心護心。腰果炒蝦仁:《素問·髒氣法時論篇》:“肝主春,心主夏,脾主長夏,肺主秋,腎主冬”。心為陽髒,主陽氣。心髒的陽氣能推動血液循環,維持人的生命活動。夏天新陳代謝增強,心髒負荷增加,是以說立夏養心尤為重要。在飲食上,常吃堅果能夠有效強心護心。

二是開胃消食。涼拌莴苣:夏季陽氣盛于外,陰氣居于内,很多人容易“苦夏”,食欲不振,脾胃虛弱。是以夏季可以多吃水果蔬菜,開胃的同時還能補充維生素。莴苣是易得的家常菜,它富含維生素,通經絡,利五髒,入口爽脆,可以增加食欲。而且,莴苣中鉀含量高,能夠減少心房壓力,對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有好處。此外,它還能助人睡眠。

三是平肝去火。苦瓜炒雞蛋:夏天氣溫炎熱,人的情緒容易波動,常會煩躁易怒。人體肝功能的活動也逐漸活躍,容易上“火”容易引起情緒波動。适當進食“苦”味食材可清熱解毒、平肝“去火”,這其中最佳的苦味食材首推苦瓜。

2、喝好三樣

一是養心安神百合蓮子羹。夏季養心補心,百合和蓮子都能起到養心安神的作用。如果情緒不佳,煩躁易怒,不妨試試這款粥品。在早晚餐時喝粥和湯類對身體也大有好處,既能生津止渴,清涼解暑,還可健脾祛濕,補養身體。

二是降壓防病黑芝麻鲫魚湯。鲫魚味甘、性平,入脾、胃、大腸經,具有健脾、開胃、益氣、利水、通乳、除濕之功效。黑芝麻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和不飽和脂肪酸,對維持血管壁的彈性作用巨大。另外,其中含有豐富的α-亞麻酸,也能起到降低血壓、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黑芝麻還有補腎的作用,平時吃些對身體有好處。

三是養心補脾桂圓粥。桂圓同粳米共入鍋中,加适量的水,熬煮成粥,調入白糖即成。桂圓可以補益心脾,養血安神。尤其适用于勞傷心脾,思慮過度,身體瘦弱,健忘失慮,月經不調等症。長夏就要來臨,外陽内陰,人體發虛,最需要溫補,這款桂圓粥最适合加班熬夜的年輕人和生活壓力大的中年人。

3、做好三樣

除了在飲食上,在日常起居中我們也應做出相應調整。

一是晚睡早起,保證午休。根據夏季白晝長夜晚短的特點,我們的作息時間也要進行變化。晚上睡覺時間可以适當延後,但專家建議最好不要超過十一點鐘。早上的起床時間也要比在春天時稍早一點,5—6點起床為宜。立夏之後,人們應增加午休,讓大腦和身體能得到休息,但午休時間不宜過長,不要超過一個小時,午休後也不要立刻起床,最好靜卧10分鐘。

二是補充水分。夏季氣溫升高,人們流汗增多,體内流失水分多,新陳代謝變快,在這種時候,要注意補水。夏季多喝水,不能等到口渴時才喝,對于廣大消化功能差的老年人來說,最好減少每次的飲水量,增加飲水次數。除了喝白開水,還可以喝茶,“夏季喝綠茶”,可以排毒利尿。但夏季飲茶應注意不喝濃茶,不空腹喝茶,避免出現“醉茶”現象。

三是戒躁制怒。“躁”“怒”最容易傷心,立夏之後,人們情緒可能會随着氣溫的上升變得煩躁,情緒波動較大。但生氣易怒最容易給心腦血管帶來損傷,因而夏季要戒躁戒怒,保持心态平和。

“紛紛紅紫已成塵,布谷聲中夏令新。”當春天的花在一夜之間被風雨吹落,當布谷鳥被熱氣催醒開始啼鳴時,春天就結束了。而夏天,也終于來臨。立夏,給予了天地一抹熱意,也給予了萬物生長的環境,讓天地萬物都充滿了肆意生長的力量。而我們,也應該和世間萬物一樣,在這春夏交際之時:靜心養生、立足當下、心間種花、努力成長,方才不辜負這一夏時光。

一隻蟬叫醒了夏天,一片蛙五月淺夏,便是最美的時光。淺淺的香,淡淡的暖。告别春的花開迤逦,迎來夏的草木蔥綠,花有使命歸期,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都是自然輪回的生命法則。立夏之美,在于希望。春天短暫而暧昧,作為四季的輪回之始,既無法擺脫冬日的冷峭,又難見風和日麗的溫煦。于是,人們往往期盼着春天之後的夏日,渴望溫暖的陽光,稻田的幽綠,田野的花香,五光十色的夏日夢鄉……釀一壺淺夏的光陰,來供養靈魂,滋養歲月情深。讓綠色的希望盈滿心房,讓柔軟的溫暖妥帖綿長,讓淺夏的時光,似一汪清泉,沉澱溫柔,淙淙流淌。

立夏,風暖人間草木香,一箋清淺入夏來。願你如清風一般,通透溫暖;如夏花一般,明媚燦爛;如白雲一般,灑脫自然。

你好,夏天

壹點号 楓葉文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