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你好,夏天

作者:齐鲁壹点
你好,夏天

今天是2022年5月5日、星期四、农历四月初五立夏。立夏,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孟夏时节的正式开始。

立夏这个节气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距今2250年前的战国末年,就已经被确立了。所以,从那以后,立夏就成了预示季节转换,划分四季中夏季开始的重要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

一、立夏三候

一候蝼蝈鸣,蝼蝈开始鸣叫。初夏时节,蛙类开始在田间池畔鸣叫、觅食。蝼蛄适宜温暖潮湿的环境中,随着蝼蛄的鸣叫,夏天的味道浓了。

二候蚯蚓生,蚯蚓钻出地面。此时地下温度持续升高,阳气极盛的时候,蚯蚓也出来凑凑热闹。

三候王瓜生,王瓜渐渐成熟。王瓜是华北特产的药用爬藤植物,在立夏时节快速攀爬生长,于六、七月更会结红色的果实。人们采摘,并相互馈赠。

二、立夏习俗

1、饯春迎夏。从古至今,人们都认为“立夏之时乃万物之兴”,立夏就是万物繁茂、走向兴盛的标志。所以,从立夏诞生至今,人们都一直非常重视立夏的礼俗。远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人们就创造了许多庆祝“立夏”的习俗。那时候,人们把上古时期的五位贤君,分别尊封为青帝、赤帝、黄帝、白帝和黑帝,并设立了各种节日,来祭拜他们掌管着的天地五方和一年四季。其中,青帝太昊(hào)掌管着东方和春季,而赤帝神农掌管着南方和夏季。所以,在春末夏初的立夏时节,人们会举行一场隆重的“饯春迎夏”仪式,恭送青帝归去、迎接赤帝到来。古时候的帝王们,则会在立夏这一天,率领文武百官,到国都南边的郊区,举办各种“迎夏”活动。赤帝的专属色是朱红色,所以随从帝王出行的臣子们,也会身穿朱红色的礼服,佩戴朱红色玉佩,就连马匹、车旗都一律带有朱红色。而寻常百姓会在立夏这一天,将朱红色的旗帜插在自家的门前窗口。陆游在他的《立夏》一诗中写道:“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意思就是,当朱红色的旗帜插满城内百姓家的窗扉时,就是赤帝降临、青帝备车归去的时候了。礼俗既透出了智慧和古人生活的乐趣,且它的隆重也点明了夏季的重要性。

2、称人

称人是一项有趣的立夏习俗。人们在村口或台门里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根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讲着吉利话。秤老人要说“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秤小孩则说“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长大会出山。

3、斗蛋游戏

谚语称:“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疰夏是夏日常见的腹涨厌食。立夏这天,家家户户煮好鸡蛋,再套上早已编织好的丝网袋,挂于孩子颈上。孩子们便三五成群,进行斗蛋游戏。蛋分两端,尖者为头,圆者为尾。斗蛋时蛋头斗蛋头,蛋尾击蛋尾。一个一个斗过去,破者认输,最后分出高低。

你好,夏天

三、立夏养生

立夏之后,气温开始升高,炎热降临,雷雨增多,昆虫愈发活跃,植物开始迅猛生长。人的阳气开始逐渐旺盛,新陈代谢也开始增强。对应立夏之后的气候变化,我们在生活中也应做出相应调整。

1、吃好三样:一是养心护心。腰果炒虾仁:《素问·脏气法时论篇》:“肝主春,心主夏,脾主长夏,肺主秋,肾主冬”。心为阳脏,主阳气。心脏的阳气能推动血液循环,维持人的生命活动。夏天新陈代谢增强,心脏负荷增加,所以说立夏养心尤为重要。在饮食上,常吃坚果能够有效强心护心。

二是开胃消食。凉拌莴苣:夏季阳气盛于外,阴气居于内,很多人容易“苦夏”,食欲不振,脾胃虚弱。所以夏季可以多吃水果蔬菜,开胃的同时还能补充维生素。莴苣是易得的家常菜,它富含维生素,通经络,利五脏,入口爽脆,可以增加食欲。而且,莴苣中钾含量高,能够减少心房压力,对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有好处。此外,它还能助人睡眠。

三是平肝去火。苦瓜炒鸡蛋:夏天气温炎热,人的情绪容易波动,常会烦躁易怒。人体肝功能的活动也逐渐活跃,容易上“火”容易引起情绪波动。适当进食“苦”味食材可清热解毒、平肝“去火”,这其中最佳的苦味食材首推苦瓜。

2、喝好三样

一是养心安神百合莲子羹。夏季养心补心,百合和莲子都能起到养心安神的作用。如果情绪不佳,烦躁易怒,不妨试试这款粥品。在早晚餐时喝粥和汤类对身体也大有好处,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还可健脾祛湿,补养身体。

二是降压防病黑芝麻鲫鱼汤。鲫鱼味甘、性平,入脾、胃、大肠经,具有健脾、开胃、益气、利水、通乳、除湿之功效。黑芝麻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不饱和脂肪酸,对维持血管壁的弹性作用巨大。另外,其中含有丰富的α-亚麻酸,也能起到降低血压、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黑芝麻还有补肾的作用,平时吃些对身体有好处。

三是养心补脾桂圆粥。桂圆同粳米共入锅中,加适量的水,熬煮成粥,调入白糖即成。桂圆可以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尤其适用于劳伤心脾,思虑过度,身体瘦弱,健忘失虑,月经不调等症。长夏就要来临,外阳内阴,人体发虚,最需要温补,这款桂圆粥最适合加班熬夜的年轻人和生活压力大的中年人。

3、做好三样

除了在饮食上,在日常起居中我们也应做出相应调整。

一是晚睡早起,保证午休。根据夏季白昼长夜晚短的特点,我们的作息时间也要进行变化。晚上睡觉时间可以适当延后,但专家建议最好不要超过十一点钟。早上的起床时间也要比在春天时稍早一点,5—6点起床为宜。立夏之后,人们应增加午休,让大脑和身体能得到休息,但午休时间不宜过长,不要超过一个小时,午休后也不要立刻起床,最好静卧10分钟。

二是补充水分。夏季气温升高,人们流汗增多,体内流失水分多,新陈代谢变快,在这种时候,要注意补水。夏季多喝水,不能等到口渴时才喝,对于广大消化功能差的老年人来说,最好减少每次的饮水量,增加饮水次数。除了喝白开水,还可以喝茶,“夏季喝绿茶”,可以排毒利尿。但夏季饮茶应注意不喝浓茶,不空腹喝茶,避免出现“醉茶”现象。

三是戒躁制怒。“躁”“怒”最容易伤心,立夏之后,人们情绪可能会随着气温的上升变得烦躁,情绪波动较大。但生气易怒最容易给心脑血管带来损伤,因而夏季要戒躁戒怒,保持心态平和。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当春天的花在一夜之间被风雨吹落,当布谷鸟被热气催醒开始啼鸣时,春天就结束了。而夏天,也终于来临。立夏,给予了天地一抹热意,也给予了万物生长的环境,让天地万物都充满了肆意生长的力量。而我们,也应该和世间万物一样,在这春夏交际之时:静心养生、立足当下、心间种花、努力成长,方才不辜负这一夏时光。

一只蝉叫醒了夏天,一片蛙五月浅夏,便是最美的时光。浅浅的香,淡淡的暖。告别春的花开迤逦,迎来夏的草木葱绿,花有使命归期,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都是自然轮回的生命法则。立夏之美,在于希望。春天短暂而暧昧,作为四季的轮回之始,既无法摆脱冬日的冷峭,又难见风和日丽的温煦。于是,人们往往期盼着春天之后的夏日,渴望温暖的阳光,稻田的幽绿,田野的花香,五光十色的夏日梦乡……酿一壶浅夏的光阴,来供养灵魂,滋养岁月情深。让绿色的希望盈满心房,让柔软的温暖妥帖绵长,让浅夏的时光,似一汪清泉,沉淀温柔,淙淙流淌。

立夏,风暖人间草木香,一笺清浅入夏来。愿你如清风一般,通透温暖;如夏花一般,明媚灿烂;如白云一般,洒脱自然。

你好,夏天

壹点号 枫叶文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