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113。
終于,廣東隊在新賽季的第三輪,迎來了賽季的首勝。
算是避免了隊史開賽3連敗的尴尬記錄。
然而,就算是這樣,賽後的評論區,球迷們依然是罵聲一片。
首先,這場比賽之是以能赢,不是廣東全隊打的有多好,而是胡明軒個人打得太好。
出場時間41分51,秒,基本上就沒有怎麼下場歇息過。
整體投籃26投11中,其中三分球12投7中,罰球12罰11中。先不說這個命中率,就單說這個出手數,也确實可以看出來,胡明軒确實是豁出去了。
再說這個命中率,也确實不能做到更出色了。
最後是拿到了破職業生涯新高的40分外加9次助攻和3個籃闆還有1次搶斷。
最主要的是,這個資料還是頂着感冒和發燒的情況下拿到的。
是以,看到這,球迷們怎麼能夠高興起來。
第一,這是在透支運動員的身體健康,給接下來留下了一個很大的“隐患”。
而胡明軒一旦出現一點點傷病問題,影響到了他的出勤,那麼廣東隊就直接可以“認輸”了。
第二,就算沒有健康的隐患,胡明軒這個夜晚的表現,也不可能每個夜晚都上演,那麼在那些個他不那麼出色的夜晚,廣東隊又該靠誰靠什麼來赢球呢?
這是個很大的問題。
其次,國内球員表現有起伏還尚能了解,外援怎麼也是如此的不堪?
開賽以來,杜潤旺、徐傑這兩名“國手”的狀态,真可謂是一個比一個差,一場比一場差。
直至讓球迷對他們不再抱任何希望。
但是,冷靜下來想一想,似乎也有迹可循。
倆人雖然都不止一次入選過國家隊,但是,歸根結底他們也隻是一個“類型球員”。
徐傑,是因為他能持球,可以擔任一下趙繼偉的替補。
但是,由于他身高過于不達标,加上整個的對抗也不出色,到了國際賽場注定是一個“漏洞”。
帶上他,隻不過就是裝個樣子,排除實在無人可用的情況下,他基本沒有多少出場時間。
杜潤旺,本身就不具備入選國家隊的實力。
試想一下,如果他具備,那麼此前杜鋒執教國家隊的時候,能不選他嗎?
作為從一開始就帶他的俱樂部主教練,誰還能比杜鋒更了解。
但是,接下來的喬爾傑維奇和郭士強都把他給選進去了。
不可否認,作為一個大個子投手,在手感出色以及戰術空間充足的時候,是能夠有一些亮眼的表現。
杜潤旺也确實這麼做到過。
但是,依賴的因素太多,不可預料的結果也就太多。
是以,完全把杜潤旺給拔高到一個正兒八經“國手”的高度,是有點一廂情願了。
鑒于此,徐傑和杜潤旺某種意義上來說,其實是有比較大的“局限性”。
那麼在一個階段發揮不好,也就不難了解了。
但是,作為外援的巴頓,是怎麼能夠表現這麼差的。
持球踉踉跄跄、進攻乏善可陳,防守形同虛設,甚至跑幾步都還有點氣喘籲籲。
誰能想到,就這哥們之前還在NBA效力過,并且還打出過不錯的表現。
這麼多年,CBA選擇外援的标準早就過了“看履曆”的階段了。
多少個履曆光鮮的,來了之後照樣水土不服。
這一點,其他球隊的總經理可能還多少有些不太了解,但是,朱芳雨一直都是走“成本效益”路線的。
他怎麼也犯了這個錯誤呢?
最主要的是,他夏天的時候還說對巴頓考察了很久,才簽約的。
那麼,就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