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進退,識大體是榮幸還是不幸
不知道從哪一天開始,我發現我好像成長為一個不會在感情裡栽跟頭的人了,因為我似乎已經懂得了在兩個人的世界裡,怎麼做怎麼說會得到什麼或者失去什麼,比方說,我已然明了你越是不計後果地付出,越是得不到在乎;比方說,我已然明了每天膩在一起沒有彼此各自空間的兩個人,總會容易萌生出沖突;比方說,我已然明了愛是不可據為己有的,該放手時就得放手,不然會遍體鱗傷。當然,除了這些,我還懂了許多不友善明示的話術,比方說“我想一個人清淨一陣子。”比方說“你應該多有些屬于你自己的生活。”比方說“先忙了,暫時沒空考慮這些。”等等等等。
我不知道世人是不是都如此,明明這些道理早在各大情感論壇和貼吧被人抒寫得爛大街了,卻總是“學不會”,總是要自己以身試毒弄得傷痕累累之後,才将這一切融彙貫通,煉就“通情達理”的本領,是以我覺得大概應該可以這樣描述也不會過分:那些在談及情感問題時高談闊論指指點點的人,不過是在交流自己的經驗之談罷了。
是以“知進退,識大體”是榮幸還是不幸?我想答案已經當下立判了。而我,如果可以選擇,我真的甯願做一個不是“知進退,識大體”的人。

有一個人能去愛,多珍貴
時間推着我們步步向前,一步步成長,也一步步學會保護自己,而就是這樣一步一步往前走往前變化的過程中,陪在我們身邊那一位也漸漸由喜歡變成了适合或者需要。我們對愛情有了尺度,有了計量,我們會從最初的不計一切變為會開始考慮家庭,考慮城市,考慮生活比對度等很多東西,有時候我不禁想問問自己,這樣的變化是因為我變得聰明了嗎?這樣的變化于我而言是良性的進化嗎?
我想應該大多數人都一樣,都會覺得初戀最甜蜜,最珍貴,最難以忘卻,這份覺得是不用經過思考不用經過比較的,這是内心最真實的聲音,深刻而不容置疑。即使在這份初戀裡,自己是輸得最慘的,是“勞無所獲”的。卻也是最刻骨銘心難以忘懷的。
而在往後的邂逅中,我們總會覺得似乎少了點什麼,激情?同生共死?轟轟烈烈?其實都不是,我們不過是多了份計較,少了份真切,而這份計較,可能是源于生活,可能是源于經驗,但都是讓我們難以推脫的,那份純粹已經難以失而複得,有一個人能去用心愛,多珍貴。
我不想愛一個有故事的人
一個有故事的人,他太世故,他會計較得失,他會在相處的過程中,時刻為自己套着一層保護膜,他受過傷,是以他很難再飛蛾撲火般地情真意切。當然,最重要的是,他會騙人了,可能不是惡意的騙,這個騙有可能是他給你的噓寒問暖隻是他待人處事的習慣,有可能是他說的甜言蜜語隻是他信手拈來的産物,有可能是他給你的山盟海誓隻是他深谙你心的臨時起意。而這當中最可怕的不是他稔熟地“騙”你,而是他騙不了你,因為你也有故事,你不再幼稚,你能明分真假,是以你無法從一份名為愛情的“将就”裡得到那份最彌足珍貴的人間太值得。
我不想做一個有故事的人
故事或許會讓我成熟到不再像從前那般自找傷害,但也會讓我失去對愛情最純真的品味,我可能會認同輸不一定是輸,我知道有時候輸會赢得良心跳得清脆,但我可能也做不了那個心甘情願輸的人了,因為我的經驗總會讓我不自覺地權衡利弊,或許這又是對另一段純潔的遇見的不公。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我有了故事,緻青春,緻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