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運動與身體”系列研讨第三講|葉甫納:乒乓流

講座介紹

“運動與身體”系列研讨第三講|葉甫納:乒乓流

《乒乓流》展示在“我們在哪兒”展覽現場,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

“運動與身體”系列研讨第三講|葉甫納:乒乓流

20世紀70年代人民列隊迎接乒乓健兒回國畫面(圖檔來源于網絡)

葉甫納作品《乒乓流》的靈感來自于乒乓球這項運動。這項曾經在英國上流社會流行的運動于早期引入中國,至今仍是國家級的體育。早在20世紀50年代,大量的中國選手參加了乒乓球的國際比賽,為正在發展中的中國帶來了榮譽和尊嚴。

“運動與身體”系列研讨第三講|葉甫納:乒乓流

1971年《時代周刊》封面報道美國乒乓球隊訪華(圖檔來源于網絡)

“運動與身體”系列研讨第三講|葉甫納:乒乓流

時任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的薩馬蘭奇在為中國乒乓球冠軍鄧亞萍頒獎(圖檔來源于網絡)

乒乓球的發展經曆了許多事件,沒有人想到像乒乓球這樣的簡單運動能夠在一個國家的命運中發揮作用,更在中美關系冷戰期間打破了僵局。之後的“全民體育”帶領了一個大運動的時代;“讓球風波”來自于個體與集體意志的抗争和斡旋;還有展現行業領先地位和自信的“養狼計劃”……

“運動與身體”系列研讨第三講|葉甫納:乒乓流

葉甫納,《乒乓流》影像截圖,30’49” ,2018

“運動與身體”系列研讨第三講|葉甫納:乒乓流

《乒乓流》展示在“2018王式廓獎”展覽現場,今日美術館

在作品《乒乓流》中,葉甫納通過拆解不同階段的曆史文獻,引用和曆史事件進行叙述,重新戲說和表演了前世界冠軍永萍的故事。影像作品中用蒙太奇的方式講述了兩個女孩的友情和人生故事,也表現了乒乓球如何為人們帶來民族自豪感,以及時代大環境如何作用于個人價值觀。

“運動與身體”系列研讨第三講|葉甫納:乒乓流

《乒乓流》展示在“從手到手”展覽現場,英國諾丁漢當代藝術中心

“運動與身體”系列研讨第三講|葉甫納:乒乓流

《乒乓流》展示在“葉甫納:自拍-小說”展覽現場,香港龍門雅集

這一作品于2017年在諾丁漢藝術中心拍攝完成,并參加過中央美術學院與泰特美術館合辦的“興起——來自中國的女性藝術聲音”系列展覽和講座活動。

“運動與身體”系列研讨第三講|葉甫納:乒乓流

葉甫納,《乒乓友誼表演》,地毯,274cmx152cm,2018

在本次講座中,葉甫納将圍繞這一作品的創作過程以及她對乒乓球與大陸體育發展的研究展開,分享她收集的文獻資料及創作感悟。講座中還将放映“乒乓流”全片。

主講人簡介

“運動與身體”系列研讨第三講|葉甫納:乒乓流

葉甫納

1986年出生于雲南省昆明市,大學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實驗藝術系,碩士畢業于英國中央聖馬丁藝術學院純藝術專業。目前倫敦大學斯萊德藝術學院博士在讀,并執教于中央美術學院實驗藝術系。

葉甫納的作品常能反映她對日常生活中多重制實關系的思考。她着重于用幽默的方式探讨權威和多元社會文化的關系,如大衆媒體對少數民族等邊緣人物的刻闆印象、“完美”的審美觀下虛構的風景等。她以引用,戲仿或反諷一些模式文化的方式,來分類和處理這種形态類似的典型系統,對它們進行分析和引伸。近年來她更多的對組織參與性藝術項目感興趣,在“展示癖”系列項目中,她用自己模仿一個“機構”,為參與者提供不同的創造性體驗。

葉甫納的近期展覽包括“We=Link: 十個獨幕喜劇”,新時線媒體藝術中心(上海)、那比藝術中心(首爾)、新美術館Rhizome(紐約); “成都·蓬皮杜:‘全球都市’國際藝術雙年展”,成都東郊記憶,成都;“從手到手”,諾丁漢藝術中心,英國;“替代影院”,METRO PICTURES畫廊,紐約。

“運動與身體”系列研讨

“運動與身體”系列研讨第三講|葉甫納:乒乓流

主辦: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

支援:中央美術學院《美術研究》編輯部

學術主持:張子康(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

活動召集:劉希言(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學術部主任)

時間:2022年4月-10月

掃碼檢視活動詳情

主編 / 何一沙

責編 / 吳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