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創丨乖媽
前段時間,跟35歲的表姐出去玩,她總是暈車惡心,出于敏感心理問了問,果然大姨媽已經推遲1個多月了,但她卻堅持“上了環,不可能”。
去醫院檢查後,結果真的懷了!
在計劃生育時期,約超過1億女性都上過環,相信很多人都覺得“上環”是最靠譜的避孕方式,也陸續有人為了友善去醫院上環,但上環并不能達到100%避免懷孕。

帶環避孕一勞永逸?效果并非100%,别忘了那個舉着“環”出生的孩子
2018年,下面這張圖檔在網絡上被瘋狂轉發,照片中的寶寶剛剛出生,手裡緊緊握着“節育環”,面部五官緊緊皺在一起,全身皮膚透着紅色,好像在表達不滿“我命由我不由天”。
新生兒取名叫Dexter,媽媽在生育2個孩子以後就做了節育,沒想到還是意外懷上了,也就有了新生兒手拿節育環的場景,這個孩子也被稱作舉着“環”出生的孩子。
這張照片還有背後故事——所有人都認為是寶寶自己拿着媽媽節育環出來的,但事實并非如此。
寶寶出生以後,醫生在胎盤上發現了節育環,護士取下來後放在了寶寶手裡,擺拍了這張照片。
明明上了環,為什麼還會懷孕呢?
節育環脫離原位
臨床上常用的節育環主要有以下幾種,T型、圓環、母體樂、吉妮環、愛母環和花式環等,國内外用的比較多的是T型和圓環。
相信有人會發現“節育環脫離”問題,可能是放置位置不準,或者産生排異反應,促使環偏移、脫離原位,失去了本該有的作用。
節育環本身因素
不同的節育環在形狀和大小上均有不同,太小的容易脫落,太大的會刺激産生排異反應,造成脫環。
節育環的材質也不盡相同,部分材質不佳的節育環在體内時間一長,就會自動損壞。
女性身體因素
老家一位阿姨,20年前生孩子後就上了環,但沒過幾天就掉了出來。如果女性上環正處在哺乳期,體内分泌激素的變化也可能造成脫環。
除此之外,經期月經量的多少也會影響節育環的穩定,月經量過大會将環沖出。
上環前已經懷孕
宮内節育環隻是一種實體性避孕方式,跟藥物産生的内部作用不同。
是以,如果在上環之前就懷上了寶寶,那麼節育器是無法發揮作用的,建議寶媽們在上環前做好檢查,免得二次遭罪。
子宮發育為雙子宮
雙子宮指的是,原本一個子宮被縱隔分成了兩部分,這兩部分分别與同側輸卵管相連接配接,均能夠正常發揮受孕能力。
雙子宮女性需要放置2個節育器,但可能有人不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也沒在上環前做檢查,隻在一側放置了節育環,就會出現另一側懷孕的情況。
由此可見,即便帶上了節育環也不能夠100%避孕,據統計上環女性懷孕的幾率在1%—2%,節育器的成功率約在85%-90%左右,沒有一種避孕方式是一勞永逸的。
今日小問:你上環了嗎?後續有做過檢查嗎?知道節育環有效期嗎?
PS:本文圖檔均來源于網絡,侵權可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