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重新認識和正視恐懼,學會和恐懼共存、共處

重新認識自己5

重新認識和正視恐懼,學會和恐懼共存、共處

01 恐懼的前世今生

你最感興趣的是什麼?

有的人說是财富,有的人說是地位,有的人說是自由,有的人說是幫助别人……

我們可能會有千百萬種答案,但歸結到一點,我們會發現,我們最感興趣的其實是自己!

因為無論是追求财富、地位也好,還是專注于自由和幫助别人也罷,我們最終的目的不外乎是:由此能夠帶給自己更多、更大的愉悅和滿足。

我們所關心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那件事情能否給自己帶來更大的滿足。

重新認識和正視恐懼,學會和恐懼共存、共處

社會就是如此的現實,有權有勢有财富的人備受尊崇,即使是胡言亂語,也會被别人奉為圭臬;而籍籍無名的凡夫俗子、普羅大衆,哪怕你聲淚俱下、喊破了喉嚨,說出了真理和事情的真相,也會被大衆選擇性地無視或遺忘,甚至口誅筆伐、唾棄陷害。

是以,我們都想站在舞台之上,甚至是舞台的中心,一邊拼命往中心擠,一邊又生怕失去現有的位置,被别人踐踏或推下舞台,回到過去那種被人忽視、輕視、鄙視或無視的暗無天日的痛苦和摧殘之中。

而我們這種對财富、權勢、地位的瘋狂追求,希望自己能在某些方面出類拔萃、高人一等,占有更多的資源、得到更多滿足的心理,其實背後是一種駕馭别人的欲望,和某種形式的侵略性。

而侵略性的本質,就是内心的恐懼。

重新認識和正視恐懼,學會和恐懼共存、共處

02 不願意面對真相,是恐懼形成的最主要原因

恐懼已經成為了我們生命中最大的問題。

當我們陷入恐懼之時,就會感到沖突和困惑,心靈會變得粗暴和扭曲,并且充滿了攻擊性。

就像一隻被困在牢籠中的野獸,隻要有人稍一靠近,就會張牙舞爪、大聲咆哮,把一星半點的風吹草動放大成為了緻命的威脅。

重新認識和正視恐懼,學會和恐懼共存、共處

我們絕大部分的擔心和恐懼,其實都毫無來由,也沒有任何的必要。

因為我們所擔心和恐懼的事情,百分之九十以上都不會真正發生。

原因是我們的思想變動得太快,每天所擔心和害怕的對象時刻都在發生變化。

而那些最終成為事實的恐懼,是因為我們一直在吸引着它們,讓它們成為了我們魂牽夢萦、揮之不去的夢魇,進而成為了另一種意義上的夢想成真。

比如說你時時刻刻擔心和恐懼自己失去某個東西,那麼你真的會失去它。

重新認識和正視恐懼,學會和恐懼共存、共處

因為這是你心心念念的東西,老天不答應你就實在說不過去了。

是以你時時刻刻,都會有意無意地尋找各種各樣的證據和線索,用蛛絲馬迹來證明自己的擔心和恐懼是正确的,卻忽視了最大的事實和真相——它現在其實是在你的手中。

當我們真的失去了它——即夢想成真時,我們會如釋重負,長歎一口氣,“我就說嘛,他/她/它是有問題的。”

然後為自己所謂的“先見之明”而沾沾自喜,來掩飾和沖淡自己失去了他/她/它的痛苦事實和真相。

我們是多麼的善于自我欺騙、自我安慰、自證其名、自圓其說。

是以說,不願意面對事實和真相,這就是恐懼形成的最主要的原因。

重新認識和正視恐懼,學會和恐懼共存、共處

03 念頭,是引起恐懼的另一個原因

俗話說,一念起而萬物生。

我們過着習慣了的生活,我們習慣了某種固定的思考和思維模式,我們相信某些信念和教條,因為正是這些習慣和熟悉的東西,帶給我們現在的狀态和認知。

是以我們不想讓這種已經熟悉和習慣的存在方式受到任何的破壞和幹擾。

因為任何的變動都會讓我們進入到一種不确定的、未知的狀況,是以我們本能地排斥和不喜歡這種未知、不可控的體驗和感覺。

重新認識和正視恐懼,學會和恐懼共存、共處

如果我們不得不離開自己所習慣和熟悉的這一切,至少我們要對自己不得不去的這個地方,有幾分确定和把握。

就像我們不得不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如果看到了一個自己平時讨厭得不得了的人,我們會産生一種本能的親近,因為我們對陌生人的好或壞的程度一無所知,但是對這個自己熟悉卻讨厭得不得了的人,至少能夠确定和把握他能夠好或壞到什麼樣的程度。

或者我們會開始在和陌生人交談的過程中,千方百計地尋找一切能夠産生的連接配接:共同認識的人、或者都去過的地方、或者曾經有過的類似的經曆和感受。

我們尋找的,隻是一種熟悉的東西,進而讓自己能夠掌控的感覺。

重新認識和正視恐懼,學會和恐懼共存、共處

而當我們安住于此刻當下,我們并不會感到害怕,因為沒有人會威脅我,也沒有人會背叛我。

但是一旦我們擔心過去發生的某件不好的事情會卷土重來,或者擔憂未來可能會發生自己不喜歡的事,我們就會陷入恐懼的陷阱之中。

是以,我們真正害怕和恐懼的,其實是過去和未來。

思想永遠是陳舊的,它來自于記憶的重制和反應,而記憶和由此而來的聯想,會随時制造出一種不合實情的恐懼感。

重新認識和正視恐懼,學會和恐懼共存、共處

同時,我們會把過去的恐懼投射到未來。

其實我們害怕的隻是過去的不愉快的往事再次重演而已。

可具體的事和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根本就不可能同日而語,更不應該劃等号。

是以,應該為我們的恐懼負責的,是我們的沉迷于過去和妄自揣測未來的念頭。

04 學會和恐懼共存、共處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心能夠裝滿所有的東西,因為這樣,我們就沒有空間來容納不确定和恐懼,進而不必再去面對那血淋淋的事實和真相。

是以我們不敢讓自己的大腦空下來,因為我們害怕面對和正視自己的恐懼。

重新認識和正視恐懼,學會和恐懼共存、共處

正如我們很多人沉迷于遊戲或者刷屏不止,就是想給自己制造一種“我正在忙”的錯覺,來掩蓋自己内心那不知所措的空虛和慌亂,來讓自己無處安放的靈魂得到暫時的安慰和寄托。

這其實就是一種不敢面對現實和自己而産生的恐懼。

我們的恐懼其實隻有一種,它隻不過是我們的一種心理活動,隻是以不同的方式表現出來而已。

正如欲望隻有一種,雖然對象和形式千千萬萬,但其本質隻有一個,那就是:“我想要”。

而恐懼的本質,則是“我不想要”。

重新認識和正視恐懼,學會和恐懼共存、共處

是以,我們需要直接覺察恐懼的本質和全貌,而不是你所害怕的種種事物。

如果你隻觀察到恐懼的細節,或者想要一件件地去解除恐懼,那不過是舍本逐末,永遠也接觸不到恐懼的核心和本質。

同樣,假如你說“我要控制恐懼、除掉恐懼”,你其實也就是在逃避恐懼。

我們真正要學會的,不是逃避,而是學會和恐懼共存、共處。

因為我們自己就是恐懼本身。

你能逃避自己嗎?你能除掉、殺死自己嗎?

你一旦了悟到這個事實之後,就不會再枉費精力去想要消除和斬斷恐懼了。

重新認識和正視恐懼,學會和恐懼共存、共處

讓自己的内心平靜下來,停止天馬行空的思緒和想象,看到恐懼的真相和全貌,和它共存、共處。

不再用自己的欲望和心念去喂養恐懼,當它失去了生存的空間、土地和養分,自然會自己離開。

這是“晏私語”的第533篇原創文章,感謝您的陪伴和閱讀。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如果您喜歡,請記得評論、點贊、分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