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ADAS/AD全面分析(二),标配NOA,走向L4,自動駕駛的體驗坑

這是“汽車人參考”第390篇原創内容

“賦能智能電動汽車組織和個人成長”

本文為ADAS/AD全面分析的第二篇文章(L0到L2稱為ADAS輔助駕駛,L3及以上稱為AD自動駕駛,中間為L2+),本文主要探讨行車功能及演進路線,相比泊車,行車更為複雜,行業競争更為激烈,同時也很有意思,全文共計2399個字。

之後将會介紹自動駕駛行車和泊車功能的解決方案,請關注本公衆号(auto_refer)後續更新。

ADAS/AD全面分析(二),标配NOA,走向L4,自動駕駛的體驗坑

相比于泊車功能從AVM到APA,HPA,最終到AVP,脈絡清晰,行車功能更零散和雜亂,需要面對從高速公路到了城區,路口、非保護左轉右轉、自動過收費站、行人避讓、交通擁堵情況下的防加塞、駛入駛出環島等衆多場景,同時車企也創造了很多“迷惑”的詞彙。

目前行車功能主要以自動化程度(SAE)來歸類,并通過脫腳(L2)、脫手(L3)、脫眼(L4)、脫腦(L5)進行形象化提煉,這裡更多從使用者體驗的角度去梳理。

L0:從被動安全到主動安全

安全是最基礎的需求,是以最初的行車功能圍繞着安全來開發,如安全帶、安全氣囊、防撞鋼梁、頭頸保護裝置等被動安全裝置,再逐漸拓展到ABS、ESP、胎壓監測等主動安全裝置,發展路徑從豪華車開始,然後逐漸滲透至中低端車,随着成本越來越低,同時在法規的催化下,再成為标配,這些功能其實可以稱為“L0-”功能。

L0在此基礎上主要是預警類功能,比較典型的是LDW,進一步提升了使用者體驗。

車道偏離預警LDW(Lane Departure Warning),實時監測汽車在本車道行駛狀态,并在出現車道偏離時發出警告,可實作對車輛橫向控制,典型配置方案是1V。

ADAS/AD全面分析(二),标配NOA,走向L4,自動駕駛的體驗坑

L1-L2:關注舒适度

在L0基礎上,L1增加了執行能力,可以實作單縱向或單橫向控制,更關注使用者的舒适度提升,而L2可同時實作橫向和縱向控制,L1開始行車場景也從單車道推至了多車道。

L1代表功能包括主動刹車 (AEB)、車道保持輔助(LKA)和自适應巡航(ACC),一般通過一個前視攝像頭或一個前向毫米波雷達可以實作。

主動刹車AEB(Autonomous Emergency brake),實時監測汽車前方行駛環境,在發生碰撞危險時自動啟動制動系統使車輛減速,以避碰撞或減輕碰撞後果,典型配置方案是1V或1R。

車道保持輔助LKA(Lane Keeping Assist):實時監測汽車與車道邊線的相對位置,持續控制車輛橫向運動,使車輛保持在原車道内行駛,典型配置方案是1V。

自适應巡航ACC(Adaptive Cruise Control ),實時監測汽車前方行駛環境,在設定速度範圍内自動調整行駛速度(60km/h以上),可實作對車輛縱向控制,典型配置方案是1V或1R。

ADAS/AD全面分析(二),标配NOA,走向L4,自動駕駛的體驗坑

L2代表功能包括交通擁堵輔助(TJA)、內建式巡航輔助(ICA)、智能自适應巡航(ICC)。

交通擁堵輔助TJA(Traffic Jam Assit):低速ACC和LKA功能的內建,在汽車低速通過交通擁堵路段時(60km/h以下),實時監測車輛前及相鄰車道行駛環境,經駕駛員确認後自動對車輛進行橫向和縱向控制,典型配置方案是1V1R。

內建式巡航輔助ICA(Integrated Cruise Assist):高速ACC和LKA功能的內建,也可以看作是TJA的全速域更新版,在車輛高速行駛時(60km/h以上),實時監測車輛前方及相鄰車道行駛環境,經駕駛員确認後,自動對車輛進行橫向和縱向控制,典型配置方案依然是1V1R。

智能自适應巡航ICC(Integrated adaptive cruise control):是TJA和ICA功能的內建,實時監測車輛前方行駛環境,在設定的速度範圍内調整行駛速度,并具有減速至停止及從停止狀态自動起步的功能,同時保持車輛在原車道内行駛,可實作橫向和縱向的控制,典型配置方案是1V1R。

L2+:NOA橫空出世

比L2級功能進階,具備較強變道能力,但自動化程度整體較低,不能脫手,這樣的功能被統一稱為L2+(之前稱為L2.5或L2.9),在技術上也出現了分界點,會在之後文章讨論。

有兩個代表功能ALC和HWA。

自動變道輔助ALC(Automated Lane Change):在通暢的封閉高速公路或城市快速路上(60km/h以上),可以按照駕駛員的變道指令,輔助駕駛員進行車道變換,通常使用1V5R的配置方案。

高速公路輔助HWA(Highway Assist):是ACC、LKA和ALC功能的內建,在高速公路主幹道上(60km/h以上,不含匝道),當滿足變道條件且經駕駛員确認後,系統進行路徑規劃并自主完成車道變換動作;且系統監控到脫手條件滿足時可允許駕駛員一 段時間内脫手駕駛,通常使用1V5R的配置方案。

在ALC和HWA基礎上,特斯拉在2019年推送了導航輔助駕駛NOA(Navigate on Autopilot),具備了A-B點的規劃能力,并對場景進行了定義,這逐漸成為了行業标杆。

随後,蔚來、小鵬、理想等車企都推出了類似的功能,并發明創造了很多名字。

ADAS/AD全面分析(二),标配NOA,走向L4,自動駕駛的體驗坑

走向L4

特斯拉NOA的推出,使得車企大跨步邁向了NOA,在NOA基礎上,不斷進行功能和ODD的拓展,其中L3的HWP可以看作高速的NOA,而TJP和CP可以看作是城區的NOA。

高速公路領航HWP(Highway Pilot):在HWA的基礎上實作自動上下匝道功能,通常使用3V5R的配置方案(三目前視攝像頭+前向毫米波雷達+4 個角雷達),是ACC、LKA、ALC和高精地圖功能的內建。

交通擁堵領航TJP(Traffic Jam Pilot):在TJA的基礎上實作低速場景下的自動變道輔助ALC,并加入高精度地圖預測可行駛走廊,通常使用3V5R的配置方案,同樣是ACC、LKA、ALC和高精地圖功能的內建。

城市領航C-Pilot(City-Pilot):在城市道路按照導航路徑智能輔助駕駛,引導車輛抵達目的地,通常使用9V5R的配置方案(3目前視攝像頭+4個側視攝像頭 +後視攝像頭+監測攝像頭+前向毫米波雷達+4個角雷達),是ACC、LKA、ALC和高精地圖功能的內建。

ADAS/AD全面分析(二),标配NOA,走向L4,自動駕駛的體驗坑

汽車人參考小結

無論是輔助駕駛ADAS,還是自動駕駛AD,涉及到的功能很多,但基本上都是從基礎ACC、AEB等低階功能拓展起來的。

ADAS/AD全面分析(二),标配NOA,走向L4,自動駕駛的體驗坑

目前各大車企和解決方案提供商都在往高階自動駕駛走,主要看都圍繞着高速NOA和城市NOA兩大戰場在競争,NOA也有成為标配的趨勢。

但是,在急于宣布NOA量産的背後,從使用者體驗來看并不樂觀,基本都是初代産品,甚至是demo,使用者願不願花錢去買,買了之後會不會經常用,大家都不太願意沉下心來去做基礎産品的改進,功能實作隻是第一步,圍繞功能把體驗做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下一篇文章我們關注如何實作行車和泊車功能。

本文為汽車人參考第390篇原創文章,如果您覺得文章不錯,“推薦和關注”是對我最大的支援。

ADAS/AD全面分析(二),标配NOA,走向L4,自動駕駛的體驗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