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05年男子借款9萬買一破袈裟,後發現是裹屍布,價值1.3億!

看過《西遊記》的人,都知道唐僧的袈裟是件寶貝。對僧人而言,袈裟是比性命還重要的物件,袈裟的意義并非單純的布料。

在2005年的一場普通拍賣會上,一件不起眼的破袈裟,卻成了最大的赢家。一位男子在拍賣會即将結束時分,以9萬元人民币買下此袈裟。

幾經轉手,袈裟卻有着上億的價值,究竟是怎樣的袈裟,能有如此的價值?

想必這件袈裟定然是古董文物,才有如此之價。讓我們來看看這件袈裟的材質,它都經曆過哪些朝代。

2005年男子借款9萬買一破袈裟,後發現是裹屍布,價值1.3億!

黃金入人眼,衣物不起眼

2005年的北京,同往常一樣舉行着古董拍賣會。許多名人字畫金鼎玉壺都以高價被拍賣而出,留下的是一件極為普通的破袈裟。

價值僅8萬流拍着,作為古董愛好者前來參會的都是有錢人,這件8萬的袈裟,自是入不了古董收藏者的眼。

便宜的玩意,不值得他們收藏。一位姓秦的先生,等反應時,隻剩下這件袈裟可拍賣了。

坊間流傳下來的民用物件有很多,大多是沒有價值的,因為能在坊間大量流傳的,就不是稀缺物,自然而然就沒有多大收藏的價值。

在拍賣會上之是以能有出現這件袈裟的存在,大抵是此袈裟看起來比較厚實,在做工方面也顯得精良,用料考究。

2005年男子借款9萬買一破袈裟,後發現是裹屍布,價值1.3億!

但是,不管它的材質如何,終歸是一件袈裟。眼見其他古董愛好者陸陸續續的離開拍賣會,秦先生隻好對這唯一的袈裟仔細打量着。

目光被散開的袈裟吸引着,陽光照着它的層面,像一個波光粼粼的湖泊。雖然對古董知識一知半解,但秦先生大緻能看出,這件袈裟是絲綢做的。

本能告訴他,這件袈裟肯定有着與衆不同的來曆。

由于秦先生同其他古董玩家不同,他隻是一位普通的公民雖對古董有着熱愛的興趣,卻沒有足夠多的錢去玩貴重的古董交易。

回到家經曆了一夜的輾轉反側後,秦先生向朋友借了點錢,加上自己賬戶裡的餘款,湊了一些錢。

2005年男子借款9萬買一破袈裟,後發現是裹屍布,價值1.3億!

他找到組委會進行溝通,對于流拍的古董,組委會是非常樂意出手卻不能低于起拍價格。雙方一緻協商後,最終把價格定在了9萬元。

就這樣,秦先生最終花了9萬元,把袈裟帶回家。秦先生在拿到袈裟後便仔細研究起來,他發現,這件袈裟的構造有别于其他袈裟,此袈裟中間竟然有個夾層,這明顯是精心設計過的。

打開夾層後,他發現上面繡着一些看不懂的經書,整個夾層的顔色都是金黃色。不懂經文的秦先生意識到,一件繡滿經文的袈裟,肯定非同尋常。于是,秦先生立馬去找文物專家來鑒定這件袈裟。

2005年男子借款9萬買一破袈裟,後發現是裹屍布,價值1.3億!

經過文物專家的鑒定,秦先生得知,這件袈裟并非普通僧人穿的它是一件喪葬用品,專門用來蓋在死人身上的,稱之為“裹屍布”。

聽到袈裟被用來裹在死人身上過,秦先生總覺得有些不吉利。文物專家見狀立刻提出要收購這件袈裟的意願。

專家表示,有專門收藏此類“不吉利”喪葬用品的收藏家,他們可以開雙倍的價格買走它。

秦先生本想着,此袈裟既然是不吉利的,有人願意買走它也是好的。轉念一想,專家都願意開高價買走它,定然是它有不菲的價值。

于是,秦先生婉拒了文物專家的收購請求,決定更進一步對袈裟進行鑒定,弄清它真正的價值。

2005年男子借款9萬買一破袈裟,後發現是裹屍布,價值1.3億!

破爛不堪的外在,卻内藏乾坤

帶着滿是金文的袈裟,秦先生找到了佛教協會的弘道法師。

弘道法師的解釋是,不管是出家人還是世俗之人,在臨終時如果有人為其誦經,或者自己默念經文,會減輕臨終之人惡業業力的牽引,讓臨終之人的中陰身處于祥和的狀态。

這種狀态有助于讓飄忽不定的中陰身前往上三道,減小堕入下三道的機率,進而進入輪回;或者運氣好的直接脫離輪回,前往極樂世界。

秦先生大緻了解到,此袈裟的使用者并非是普通僧人,而是皇家使用。

在曆史上,使用過這類材質袈裟的一位是乾隆,另一位是慈溪。這種袈裟上的陀羅經制作工藝極為複雜,采用了缂絲的工藝,這種工藝一直都是皇家禦用的服飾的主要織造方法。

一般百姓是無法見到這種絲織品,看似平凡的陀羅經袈裟,制作一件起碼要1104天才能完工。

2005年男子借款9萬買一破袈裟,後發現是裹屍布,價值1.3億!

如此精細的做工技術,放在今時今日,也是難以複刻的。何況陀羅尼經被是由藏羚羊絨制成的,原材料本身就是價值連城的。

經過鑒定、查閱,秦先生最終判定了手中的袈裟是乾隆臨終時蓋在身上的那件。讓人疑惑的是,乾隆的随葬被面是如何流落在民間?又是怎樣的機緣上了拍賣會的現場呢?

失落文物的前身

為了探得袈裟的身世,秦先生更是找到了乾隆皇帝的後代。經過了解得知:民國時期有一位叫做孫殿英盜墓賊,是個大軍閥,他先是以軍事名義封鎖定東陵,盜了慈禧的陵墓;更貪心、觊觎着乾隆的陵墓。

于是,他便用炸藥炸開了裕陵,将乾隆的所有陪葬品帶走。

鑒于孫殿英的文化水瓶不高,是個十足的粗人。眼裡隻看得見金銀珠寶,他覺得“裹屍布”是晦氣的,不像珠寶有價值,便随手扔掉了。

2005年男子借款9萬買一破袈裟,後發現是裹屍布,價值1.3億!

不管是乾隆的陵墓還是慈溪的陵墓,在被盜時,流通在外的寶物并不少。

後人即使在撿到此袈裟時,隻知是皇陵之物,并未覺得價值連城。是以,袈裟在民間流通時的價格,并沒有達到天價。

陀羅尼經被至今被發現的隻有2套,一套是慈溪用過的,另一套則是秦先生手中的乾隆用過的。先生在一次拍賣會上以7000多萬的價格拍出。

三年後,随着古董市場升溫,乾隆身上的《陀羅尼經》袈裟又一次出現在古董拍賣會上,這次卻是以1.3億的價格成交。

總結:百姓對陀羅尼經并不熟悉,也缺少慧眼識珠的人,導緻袈裟在民間不停地流通,而秦先生在見到袈裟後就覺得與衆不同。也是一種緣分。

不論是身為普通人還是古董收藏專家,面對屬于中華的文物,我們應當對其保護,好好珍藏。決不讓中華文明流傳下來的财富流落至别國,保護文物,是每個公民的責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