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運新城 馮建國】十年心血著一書

【古運新城 馮建國】十年心血著一書

河東人講河東轶聞丨運城人聽運城故事

十年心血著一書

馮建國

近日結識尹東海先生,是因為他要出一部《漢語詩文常用詞分類簡輯》,讓我做這部書的文化顧問。我謝絕了幾次,未果。他契而不舍,春節時還送我幾瓶子臨猗城西一帶特有的醉棗,說是一點心意,讓我的咽炎有了很大的好轉。說那是瓶子,當不怎麼确切,因為每瓶子足有5斤左右,按說應該叫壇子或罐子吧,隻因為是玻璃做的,故稱作瓶子。那酒棗道地,工藝也傳統,打開蓋子,純正的酒棗香味兒撲鼻而來。再看那棗兒,色澤紅亮,果實飽滿,吃上幾顆,兒時的記憶随之而來,便有些醉醉然……

我給他講了我不做顧問的原因,因為自己對詩歌詞曲未有造詣,格律平仄一竅不通,充其量隻能算是一個一瓶水不滿半瓶水晃蕩的文化人,恐難擔當大任,以免辜負了他與大家的期待和厚望。尹先生抱抱拳,說我過謙了,沒有擔當精神,他是慕名前來的。我笑着對他說,我這個人一點兒也不謙虛,不過也不虛僞,胡同裡扛椽,直來直往。在運城文化圈子裡,有人說我清高,有人說我孤僻,還有人說我驕傲。對此我都一笑置之。當面也好,背後也罷,都權作一個笑談而已,與己與人一點兒傷害都沒有。還是随他去吧,走自己的路,管他人如何去說。

【古運新城 馮建國】十年心血著一書

想想人生處世之道,其實就是那麼一回事兒。天下誰人不說人,天下誰人又不被人說,隻要不當面拿着刀砍你,何必和他去計較呢?況且還有當面鑼對面鼓的叫我“驕傲分子”的,自己也不曾介意。說起來這位仁兄還很有來頭,在運城堂堂正正,聲名顯赫。他就是時任山西省文聯副主席、運城市文聯主席和作協主席、著名作家王西蘭老師。而另一位老朋友、全國著名書法家衛老凹先生,則一直稱我“牛鼻疙瘩”。對此,我一概笑而應之,欣然接受。

我知道,兩位長我幾歲的老哥哥對我的稱呼,是一種昵愛,一種鼓勵,一種鞭策和倡導,是推心置腹,情有獨鐘的。當今文壇與文人缺乏的是什麼?自信與骨氣,那種一味地仰人鼻息的人不在少數,驕傲和牛鼻一點又有何不好?再說兩位先生也是我的楷模,他們做人行事都有自己的準則和風度,從來不奴顔媚骨,附庸風雅。我很敬佩他們,是以也稱他們是“驕傲老師“和“衛大牛鼻哥”,他們也不反駁。西蘭兄有時還會罵上我一句:“這慫娃。”而每次見面黑紅不避,刀槍見血,說的話都是從心底裡面流淌出來的真愛,雖說有刺卻是熱乎乎的。

人心不古。不過在我看來,這種驕傲和牛鼻是一種表象,是一種内心怯懦的表現。再深一點講,就是心懷一種自卑感。為什麼?因為别人讓你作序,當顧問,是對你的尊重和敬仰。可是你會覺得自己功力不足,品位不夠,德不高望不重,難以勝任。或許出手的作品既誤人又失己,贻笑大方,得不償失。再說,有時候看到别人在一起聊天,風生水起,情趣盎然。你多是平靜而過,或是笑一笑,或是招招手,别人便以為你清高,傲氣十足。其實你是覺得自己不宜出現,或者怕掃了别人的興,以至于匆匆離去……

【古運新城 馮建國】十年心血著一書

還是說這本書的事情,最終我做了這本書的顧問,并非是尹先生那幾瓶貨真價實的醉棗,而是他父女倆的精神感動了我。擺在眼前那部稱作《漢語詩文常用詞分類簡輯》的書,足足有500多個頁面,看去如同一塊舊時的方磚。那次竟引我兀自笑了,為了自己這個不經意心血來潮的比喻。形容這部書像塊磚是的确的形象:像敲門磚,為初學詩歌詞文者敲開希望之門;像鋪地磚,為詩詞愛好者打好堅實的基礎;更像一塊方方正正的青磚,可以築屋蓋房,可以構築萬裡長城……而不論做什麼用途,它都是有用的東西,值得人們珍惜。

十年耕耘苦,十年收獲甜,其中酸甜苦辣鹹的滋味,是我們局外人很難想象出來和體會得到的。想想吧,三千多個日日夜夜,鬥轉星移,日月蹉跎,父女倆尋枝摘葉,條分縷析,披書展卷,查漏補缺,在故紙堆裡尋快樂,從浩瀚卷中找樂趣,枕戈待旦,廢寝忘食,将鐵筆磨細,讓草本成縷,終使鐵棒磨成針,将這塊似磚如磚的《漢語詩文常用詞分類簡輯》奉獻給社會,奉獻給讀者,其功莫大焉。且不說這本浩浩巨著将如何造福後人,單尹先生父女倆精衛填海、愚公移山的精神,足以成為我們做學問人的學習楷模。

【古運新城 馮建國】十年心血著一書

生活就是這樣,你付出了,不一定會有所回報。但是如果你坐等天成,隻能是鏡中花,水中月,黃粱一夢。從天上掉餡餅的好事不能說沒有,但那就要看你的命運和造化,可遇而不可求。最終,尹先生父女倆得到了餡餅,但這個餡餅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經過他父女倆耕耘,播種,收獲;和面,做餡,烙鏊,煙熏火燎,辛勤勞作,最終炮制而成。擺在人們面前,黃燦燦,香噴噴,是那樣的美觀,那樣的誘人,散發出濃濃的書香味兒,一種帶着勞動者的氣息撲面而來。

大家知道,著書難,編著工具書更難。那種苦海熬鹽,披沙揀金,青燈黃卷,跋山涉水,精雕細琢,懸梁刺股的精神,是我們一般常人難以想象的。沒有足夠的毅力、耐心及恒心,沒有超人的勇氣、意志和信念,肯定是不敢涉獵其中的。盡管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這本似磚非磚的《漢語詩文常用詞分類簡輯》并非爐火純青,也還有這樣或那樣需要商榷的地方,還需要尹東海父女倆博采衆長,集腋成裘,再做大海撈針、女娲補天般的修煉,但畢竟是瑕不掩瑜。近日将與大家見面的這個十年懷胎新生嬰兒,一定會給讀者帶來一份驚喜,一份快樂,一份滋潤心田的清香……

【古運新城 馮建國】十年心血著一書

生活是一種無形的酒,有度數,有味道,少飲便美,貪杯了會醉,與朋友交往也是如此。日月長在,何必人忙?這就看你如何把握,慢慢品味。我與尹東海先生交往時間不長,絕對算不上厚誼至交。但在這個世界上,有緣人會一見傾心,有的人卻會終生形若陌路,即使一些低頭不見擡頭見的同路者,也隻能是如蜻蜓點水,昙花一現般的稍縱即逝,留不下一點兒痕迹。那天中午,尹先生執意坐東宴之,席上我喝了三五杯酒,直有點花看半開、酒飲微醺的狀态,感覺很美。

(圖檔來自網絡,侵删。本期責編:吉秀珍)

【古運新城 馮建國】十年心血著一書

作者簡介

馮建國,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醉心文化,熱戀故土。一個自知無為卻要為之的癡人,曾做文案,如今閑客。平生略喜孤獨,能塗兩筆草鴉,有二十幾本殘書問世,約500萬餘俗言。最心儀者《千年河東》,最盡力者《走遍河東》(13卷)。最受讀者歡迎者《萬世人極關雲長》,最令鄉人添堵者《禍起大河東》……道路還須前行,願讀者歲月靜好。